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我国养禽业生产迅猛发展的时代,随着畜禽养殖的大规模化,更多新品种的引进,在饲养环境污染防治问题上,存在着如疫病防治资源投入不足,兽药市场存在状态不规范,导致禽病工作的防治凸显重要。
关键词 禽病防治;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1.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1--02
1 现状
1.1 新发生禽病种类多,危害增大
诸如鸡传染性贫血、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病毒性关节炎、包涵体肝炎、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鸡产蛋下降综合症、雏鸭病毒性肝炎、番鸭细小病毒病、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肉鸡腹水综合征、J型淋巴白血病、鸭疫里氏杆菌病和隐孢子虫病等80多种疾病已对涉及多种疾病的传播与危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并关系到人身健康等重大问题。
1.2 新病原的进化,影响较大
外部环境因素的改变会导致病原体内也发生新的变化。随着病原的抗原性、致病性及组织嗜性的变异,病原的毒力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免疫水平针对不同的畜禽种类存在着高低不一样的现象,因此某些禽病会在流行病学、病理变化和症状等方面出现非典型化变化,从而会产生非典型化感染或发病的流行,进而出现新的特征,导致临床确诊复杂,诊断过程难度加大。
1.3 污染问题严重,传播机会增多
制度的不健全,体制的不完善;饲养密度的过大,养殖条件的简陋,和环境卫生消毒的不彻底,都是直接简介产生发病的原因。另外,对于乱扔病死家禽和病死家禽的处理不当,也会导致病原的四处扩散,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再者,贩卖病死禽肉的现象时有发生,不法商人为谋取暴利,将收购倒卖病死禽肉当做可乘之机,对环境造成重大污染,更严重危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1.4 多病联发或并发现象增多
目前,生产生活中发现的禽病,是由多种病毒病同时感染造成,如传染性支气管炎和新城疫和;有的是寄生虫和病毒同时发生,如新城疫和球虫病;有的是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如传染性支气管炎和大肠杆菌病;有的是多种细菌病同时发生的,如大肠杆菌和支原体;有的是寄生虫和细菌同时发生,如大肠杆菌和球虫病;有的是饲养管理和遗传因素造成的,如呼吸系统疾病。
另外,不同的病原引起相同症状的疾病也早发生,如新城疫、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鸡毒支原体感染、禽流感、传染性鼻气管炎、禽痘、大肠杆菌病、马立克氏病、肿头综合症、禽霍乱、曲霉菌病、鼻气管鸟杆菌病、气囊螨虫病、开口病、氨中毒、维生素A缺乏、福尔马林中毒及腹水症等都可以引起呼吸道症状。单一接种疫苗进行免疫已达不到治疗这种混合感染现象的发生,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1.5 防疫药品质量差,免疫方法不科学
我国兽用疫苗和兽药,在质量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达不到GMP标准,对兽药市场的监督不利,更导致大量假冒伪劣药品流入市场,对防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另外,免疫方法不科学,存在比较盲目、针对性不强的现象。导致重复性免疫,全面乱用药,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且,免疫的效果也不理想。
2 存在的问题
2.1 经费投入不足,科学管理水平低
现在基层的防疫机构是不健全的,缺乏必要的设备、仪器、实施防治的力量薄弱。在规模化养殖的现代家禽业发展的时代,对应良好的管理水平、饲养水平和防疫水平至关重要。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的防疫概念淡薄,存在经费不足,相对落后的管理。
2.2 科学的研究方法落后
我国在动物医学研究方面是比较落后的,科研经费使用投入不足,是影响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因素。同时,飞速发展的生产力,已不能够被现有的生产力所满足,此外,研究的课题内容重复、雷同,缺乏协作。在实际的运用中,特别是经济效益较低,但社会效益较大的技术很难以转化为生产力。
2.3 疫病防治知识、措施缺乏
疫病种类在不断的增多,病情不断的在复杂化,加上养殖户对畜禽饲养管理比较粗放,养殖户对疫病的防治措施比较少,饲养环节上消毒不严,预防措施跟不上,防治知识缺乏,加上没有很好地预防方法、不确定最佳的免疫时机,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导致免疫无效,甚至诱发传染病。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和禽病的防治工作,需建立健全的一系列健全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同时,也需要一大批的专业人才,但最基本还是要提高相关禽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知识讲座、培训班、经验交流等开展多种方式增加基层兽医人员、养殖人员专业知识。
2.4 环境污染,传播机会增加
目前,环境污染加重,在饲养管理中只重视免疫不重视检疫和隔离及消毒防治措施,比较急功近利,加上在饲养过程中密度过大,使得病原密度、传播迅速加快;随着养殖业飞速发展,产品流通渠道多、速度快,客观上造成了疫病的传播;加上病死禽乱扔乱抛,病死畜禽肉违法倒卖,造成环境污染,疫病控制困难。
混合感染不断出现,多病联发或并发增多,造成在防治过程中的难度增大,2种或2种以上的病原同时出现感染,在许多养殖场出现也是很普遍。
3 解决措施
3.1 加大执法力度,预防为主
健全禽病防疫体系,防止疫病传入家禽疫病的流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执法不严造成的。兽医行政和相关的部门应认真贯彻,以预防为主,对疫病控制体系进行全面的监控机实施,把疫病的预防、控制以及先关的环节纳入法制化轨中。对养殖生产企业进行跟踪监管,同时企业也要慎重引进种蛋、种禽;严格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的有关规定进行有效、有力的监管。针对畜禽兽药市场,假冒伪劣兽药以及疫苗等加大执法力度,严惩违法者,对假冒伪劣兽药、疫苗深究,严格控制防止在市场上出现,及时的要防患于未燃,这样才能把我国动物疫病工作做好。
3.2 加强免疫监测,减少环境污染
目前,预防家禽疾病的主要生物制品,但随着发展,亚单位疫苗、基因疫苗、核酸疫苗等相继问世。但目前传统疫苗仍占主要的地位,传统疫苗还和新型疫苗都有其本身的缺点,所以,必须加大力度研制新型防治武器。
家禽免疫监测工作既艰苦又细致,不能稍有松懈和马虎,要有科学的管理,科学的预防,要把把防疫工作认认真真落到实处。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养禽场生态环境日益显得格外的重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是确保畜禽养殖业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所以,要充分应用现代的先进技术,切实落实到生产中,解决好养殖过程中的環境问题,保护好大家的家园。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关键词 禽病防治;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1.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1--02
1 现状
1.1 新发生禽病种类多,危害增大
诸如鸡传染性贫血、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病毒性关节炎、包涵体肝炎、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鸡产蛋下降综合症、雏鸭病毒性肝炎、番鸭细小病毒病、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肉鸡腹水综合征、J型淋巴白血病、鸭疫里氏杆菌病和隐孢子虫病等80多种疾病已对涉及多种疾病的传播与危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并关系到人身健康等重大问题。
1.2 新病原的进化,影响较大
外部环境因素的改变会导致病原体内也发生新的变化。随着病原的抗原性、致病性及组织嗜性的变异,病原的毒力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免疫水平针对不同的畜禽种类存在着高低不一样的现象,因此某些禽病会在流行病学、病理变化和症状等方面出现非典型化变化,从而会产生非典型化感染或发病的流行,进而出现新的特征,导致临床确诊复杂,诊断过程难度加大。
1.3 污染问题严重,传播机会增多
制度的不健全,体制的不完善;饲养密度的过大,养殖条件的简陋,和环境卫生消毒的不彻底,都是直接简介产生发病的原因。另外,对于乱扔病死家禽和病死家禽的处理不当,也会导致病原的四处扩散,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再者,贩卖病死禽肉的现象时有发生,不法商人为谋取暴利,将收购倒卖病死禽肉当做可乘之机,对环境造成重大污染,更严重危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1.4 多病联发或并发现象增多
目前,生产生活中发现的禽病,是由多种病毒病同时感染造成,如传染性支气管炎和新城疫和;有的是寄生虫和病毒同时发生,如新城疫和球虫病;有的是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如传染性支气管炎和大肠杆菌病;有的是多种细菌病同时发生的,如大肠杆菌和支原体;有的是寄生虫和细菌同时发生,如大肠杆菌和球虫病;有的是饲养管理和遗传因素造成的,如呼吸系统疾病。
另外,不同的病原引起相同症状的疾病也早发生,如新城疫、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鸡毒支原体感染、禽流感、传染性鼻气管炎、禽痘、大肠杆菌病、马立克氏病、肿头综合症、禽霍乱、曲霉菌病、鼻气管鸟杆菌病、气囊螨虫病、开口病、氨中毒、维生素A缺乏、福尔马林中毒及腹水症等都可以引起呼吸道症状。单一接种疫苗进行免疫已达不到治疗这种混合感染现象的发生,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1.5 防疫药品质量差,免疫方法不科学
我国兽用疫苗和兽药,在质量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达不到GMP标准,对兽药市场的监督不利,更导致大量假冒伪劣药品流入市场,对防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另外,免疫方法不科学,存在比较盲目、针对性不强的现象。导致重复性免疫,全面乱用药,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且,免疫的效果也不理想。
2 存在的问题
2.1 经费投入不足,科学管理水平低
现在基层的防疫机构是不健全的,缺乏必要的设备、仪器、实施防治的力量薄弱。在规模化养殖的现代家禽业发展的时代,对应良好的管理水平、饲养水平和防疫水平至关重要。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的防疫概念淡薄,存在经费不足,相对落后的管理。
2.2 科学的研究方法落后
我国在动物医学研究方面是比较落后的,科研经费使用投入不足,是影响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因素。同时,飞速发展的生产力,已不能够被现有的生产力所满足,此外,研究的课题内容重复、雷同,缺乏协作。在实际的运用中,特别是经济效益较低,但社会效益较大的技术很难以转化为生产力。
2.3 疫病防治知识、措施缺乏
疫病种类在不断的增多,病情不断的在复杂化,加上养殖户对畜禽饲养管理比较粗放,养殖户对疫病的防治措施比较少,饲养环节上消毒不严,预防措施跟不上,防治知识缺乏,加上没有很好地预防方法、不确定最佳的免疫时机,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导致免疫无效,甚至诱发传染病。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和禽病的防治工作,需建立健全的一系列健全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同时,也需要一大批的专业人才,但最基本还是要提高相关禽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知识讲座、培训班、经验交流等开展多种方式增加基层兽医人员、养殖人员专业知识。
2.4 环境污染,传播机会增加
目前,环境污染加重,在饲养管理中只重视免疫不重视检疫和隔离及消毒防治措施,比较急功近利,加上在饲养过程中密度过大,使得病原密度、传播迅速加快;随着养殖业飞速发展,产品流通渠道多、速度快,客观上造成了疫病的传播;加上病死禽乱扔乱抛,病死畜禽肉违法倒卖,造成环境污染,疫病控制困难。
混合感染不断出现,多病联发或并发增多,造成在防治过程中的难度增大,2种或2种以上的病原同时出现感染,在许多养殖场出现也是很普遍。
3 解决措施
3.1 加大执法力度,预防为主
健全禽病防疫体系,防止疫病传入家禽疫病的流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执法不严造成的。兽医行政和相关的部门应认真贯彻,以预防为主,对疫病控制体系进行全面的监控机实施,把疫病的预防、控制以及先关的环节纳入法制化轨中。对养殖生产企业进行跟踪监管,同时企业也要慎重引进种蛋、种禽;严格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的有关规定进行有效、有力的监管。针对畜禽兽药市场,假冒伪劣兽药以及疫苗等加大执法力度,严惩违法者,对假冒伪劣兽药、疫苗深究,严格控制防止在市场上出现,及时的要防患于未燃,这样才能把我国动物疫病工作做好。
3.2 加强免疫监测,减少环境污染
目前,预防家禽疾病的主要生物制品,但随着发展,亚单位疫苗、基因疫苗、核酸疫苗等相继问世。但目前传统疫苗仍占主要的地位,传统疫苗还和新型疫苗都有其本身的缺点,所以,必须加大力度研制新型防治武器。
家禽免疫监测工作既艰苦又细致,不能稍有松懈和马虎,要有科学的管理,科学的预防,要把把防疫工作认认真真落到实处。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养禽场生态环境日益显得格外的重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是确保畜禽养殖业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所以,要充分应用现代的先进技术,切实落实到生产中,解决好养殖过程中的環境问题,保护好大家的家园。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