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修己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怎样修己?修己的目标是什么?当我们思考这个问题时,会发现一个字很重要,它在整个孔子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个字就是“安”。
有一天,孔子的弟子宰我问孔子:“父母去世后为其守丧三年,时间未免太长了吧。”孔子感到诧异,于是问他:在自己父母的丧期内,如果吃精细的米饭,穿锦缎制成的华美衣服,你会觉得心安吗?孔子没有想到,宰我竟然说:我心安!孔子很意外,他无奈地说:“女安,则为之!”既然你心安,你就那么做吧!孔子说:君子居丧期间,吃美味不香,听音乐不乐,正常起居心也会心里不安,所以不会那么做。于是,孔子再一次说:“女安,则为之!”宰我退了出去,孔子说:宰我真是不仁啊!
在孔子看来,孩子出生三年才能脱离父母的怀抱。父母去世后守孝三年,这是天下一致的礼制。难道宰我没有得到父母的三年之爱吗?孔子论述“三年之丧”的道理,希望人们重视孝道。那时,父母去世后,子女守丧三年,这是孝道的要求。世界不能缺少爱,爱的培养就从孝亲开始,所以孔子说“立爱自亲始”。人之初生,如果没有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哪里会有我们的一切!那么,人的至亲至爱离开了自己,怎能心安地享用华衣美食?
孔子思想的价值体现在对人性的深邃思考。我们首先都有自己的自然属性,但我们又都是一個“社会人”。作为“社会人”,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因此,人只有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才能真正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这是修行的结果,也是修行的水平。儒家讲慎独,这是追求道德的自觉。孔子儒家把人放在社会中,思考如何才能和谐、和睦地生活在一起。于是,孔子儒家重视孝悌,强调孝亲敬亲。
心安是基于心灵深处的安顿,是修养与修行。多年前,我与朋友去看望学界的一位老先生。他是大家都很尊敬的前辈,因而我们就带了土特产表示心意,但先生坚持不收。他的一句话我至今难忘,他轻轻地说道:“如果我收下,心里会不安。”这件事过去了好多年,先生也已不在人世,但想到老人,我就想起他的那句话。我觉得,老人的话分量很重,让我们心中充满温暖与敬重。为人处事是否心安,能否想到让自己心安,这是人境界的体现。
修身到位的人,一定有正确的人生方向,就不会斤斤于生活的琐事,会踏踏实实地努力,把普通的岗位看作道场。孔子说“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仁根于心、本于己;心向往仁德,施于四体并推之于外物,使己与人都润泽于仁德。有仁德的人以行仁为安,有智慧的人以行仁为利。孔子说,不具有仁德的人,不可以长期处于困顿中,也不可以期处于安乐中。孔子反复称赞颜回之“贤”,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子所乐乃孔子之道,并不在居处、饮食,他不因生活困顿而丢弃德行。
人之所安,即人之所乐。《大学》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人生有目标、有方向,才能做到定、静、安。人安于何事,很能反映一个人的胸怀。我们观察一个人,也可以从其“所安”着眼,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一个人为了什么而做事,做事时采用什么方式,安心于做什么事情。了解了这些,这人哪里还隐藏得了自己呢?
人要成人,成为合格的社会人,就必须不断修身。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所谓修身,也许就是一个不断纠偏、不断改过的过程。人心有所安,是因为明理知耻,有所敬畏。因此,明朝《了凡四训》论“改过之法”,认为一旦有过,则“小者如芒刺在肉,速与抉剔;大者如毒蛇啮指,速与斩除”。人之改过,一定要发耻心、发畏心、发勇心。何以如此?为求心安而已。
有一天,孔子的弟子宰我问孔子:“父母去世后为其守丧三年,时间未免太长了吧。”孔子感到诧异,于是问他:在自己父母的丧期内,如果吃精细的米饭,穿锦缎制成的华美衣服,你会觉得心安吗?孔子没有想到,宰我竟然说:我心安!孔子很意外,他无奈地说:“女安,则为之!”既然你心安,你就那么做吧!孔子说:君子居丧期间,吃美味不香,听音乐不乐,正常起居心也会心里不安,所以不会那么做。于是,孔子再一次说:“女安,则为之!”宰我退了出去,孔子说:宰我真是不仁啊!
在孔子看来,孩子出生三年才能脱离父母的怀抱。父母去世后守孝三年,这是天下一致的礼制。难道宰我没有得到父母的三年之爱吗?孔子论述“三年之丧”的道理,希望人们重视孝道。那时,父母去世后,子女守丧三年,这是孝道的要求。世界不能缺少爱,爱的培养就从孝亲开始,所以孔子说“立爱自亲始”。人之初生,如果没有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哪里会有我们的一切!那么,人的至亲至爱离开了自己,怎能心安地享用华衣美食?
孔子思想的价值体现在对人性的深邃思考。我们首先都有自己的自然属性,但我们又都是一個“社会人”。作为“社会人”,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因此,人只有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才能真正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这是修行的结果,也是修行的水平。儒家讲慎独,这是追求道德的自觉。孔子儒家把人放在社会中,思考如何才能和谐、和睦地生活在一起。于是,孔子儒家重视孝悌,强调孝亲敬亲。
心安是基于心灵深处的安顿,是修养与修行。多年前,我与朋友去看望学界的一位老先生。他是大家都很尊敬的前辈,因而我们就带了土特产表示心意,但先生坚持不收。他的一句话我至今难忘,他轻轻地说道:“如果我收下,心里会不安。”这件事过去了好多年,先生也已不在人世,但想到老人,我就想起他的那句话。我觉得,老人的话分量很重,让我们心中充满温暖与敬重。为人处事是否心安,能否想到让自己心安,这是人境界的体现。
修身到位的人,一定有正确的人生方向,就不会斤斤于生活的琐事,会踏踏实实地努力,把普通的岗位看作道场。孔子说“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仁根于心、本于己;心向往仁德,施于四体并推之于外物,使己与人都润泽于仁德。有仁德的人以行仁为安,有智慧的人以行仁为利。孔子说,不具有仁德的人,不可以长期处于困顿中,也不可以期处于安乐中。孔子反复称赞颜回之“贤”,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子所乐乃孔子之道,并不在居处、饮食,他不因生活困顿而丢弃德行。
人之所安,即人之所乐。《大学》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人生有目标、有方向,才能做到定、静、安。人安于何事,很能反映一个人的胸怀。我们观察一个人,也可以从其“所安”着眼,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一个人为了什么而做事,做事时采用什么方式,安心于做什么事情。了解了这些,这人哪里还隐藏得了自己呢?
人要成人,成为合格的社会人,就必须不断修身。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所谓修身,也许就是一个不断纠偏、不断改过的过程。人心有所安,是因为明理知耻,有所敬畏。因此,明朝《了凡四训》论“改过之法”,认为一旦有过,则“小者如芒刺在肉,速与抉剔;大者如毒蛇啮指,速与斩除”。人之改过,一定要发耻心、发畏心、发勇心。何以如此?为求心安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