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弹、唱、跳是音乐教师的基本功,是传统的教学手法。近几年很多公开课和优质课,教师大多是依赖多媒体课件和立体声音响,极具视觉、听觉冲击力,课堂效果丰富、生动。一些教师盲目跟从,混淆了公开课的个性化和平时课的基础性,以唱歌和键盘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方式越来越不被重视,好像过时了,导致音乐课几乎听不到歌声、琴声了。多年的实践证明:以弹、唱、跳为代表的古典教学法和以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当今教学法并不矛盾,“古”“今”并存,相得益彰。
一、古典教学法
“增强学生表现音乐的自信心——重视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想象力——鼓励音乐创造”。新课标对教师的基本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需华丽而高超的技巧,好听自如、情感贴切的范唱更能拉近距离,起到引导作用。要做到“好听自如、情感贴切”,不仅要坚持练声,保持声音圆润通畅,还要厚积薄发,去感受、理解歌曲,调动丰富的感情,全身心去演绎,更要与时俱进,了解学生的爱好与欣赏的价值取向,以便适时导引。我的课堂经常有这样的环节——唱歌互动。我唱一首歌(自己拿手的),声情并茂地面对面演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歌唱的渴望。一名学生唱一首(包括好的流行歌曲),我引导:“老师会唱的歌曲风格、数量有限,希望能听到每个同学最棒的歌声!”每节课只有一到两人的机会(5分钟左右),但同学们兴趣盎然,争先恐后,从而形成了良好的学唱氛围。长期下来,大多数学生有了准备歌曲、尝试表演、克服紧张心理的体验,通过歌唱实践建立了自信,也通过唱歌互动丰富了情感,培养了健康的审美情趣。
键盘涵盖自弹自唱和即兴伴奏。拿即兴伴奏来讲,备课时备伴奏——要力求做到4个方面:1.为歌曲配写一个简短的前奏,使学生知道这首歌的音调、速度、何时起唱。2.对歌曲进行分析,根据调式确定和声进行,根据情绪确定音型。教师在把握作品风格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技能水平进行编配,努力把伴奏与歌唱融合到最佳状态,让学生感受到歌曲的美。3.移调练习。即兴伴奏常见两种极端,原调伴奏,往往偏高,学生唱得断断续续,C调伴奏,原来是降B、A调的歌曲学生唱的声嘶力竭,上不去,原调是F、G调的歌曲又低不下来,黯然失色。中小学生处于生长发育期,合适的音域才能唱出美感,也更利于成长,所以练习移调、多调伴奏是必备的功夫。4.色彩对比。在唱歌教学的提高阶段教师要对学生的声音、音乐的情绪以及歌曲的表现力等方面加以启发。即兴伴奏可做多种对比,如无旋律伴奏,在过渡句、高潮部分华彩处理。再如和声色彩处理,古典的ⅠⅣⅤⅠ和声进行,民族性的五声调式编配等等,不同的和声色彩感觉,可以提升学生的音乐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激发再创作。
二、当今教学法
“开阔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提倡学科综合”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是音乐教育发展的必然,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拓展音乐知识,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网络信息的搜集整理,发挥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各种功能的软件制作声、形、图、神俱备的课件,为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寓意拓宽了思路,大大提高了音乐欣赏的实质;而电脑音乐能将平板的书面符号转化为生动音响传达出来,在视唱练耳、合唱和音乐创编中更是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我上音乐鉴赏《拉丁美洲音乐》一课,在探讨了拉丁美洲音乐风格是3种音乐文化的融合,以及它们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后,通过PowerPoint的插入功能,让学生选择3首不同风格作品,插入到拉丁美洲简图相应的位置上(简单、重复的五声音阶风格——印第安民间器乐合奏《告别》——安第斯高原的秘鲁、厄瓜多尔等地;七声音阶、自然放松风格——欧洲旋律的拉丁美洲民间音乐——阿根廷、墨西哥、乌拉圭等国;热情奔放、粗犷豪迈的歌舞音乐——非洲、美洲音乐——巴西、加勒比海地区),播放幻灯片时点击某一地区就会播放相应风格的作品,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加深了对作品风格的理解,对多元音乐文化的思考,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同时简单、合理地进行了音乐、历史、地理、计算机等多学科的综合。
“古”“今”并存,相得益彰。古典传统的教学方法直观、亲和,易于和学生交流、互动;当今多媒体技术新奇、生动,赋予学生思索想象的空间。只有将两种教学方法巧妙合理地运用,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音乐能力,点亮音乐思维,才能更好地诠释音乐协调与对抗、追逐与遇合、跳跃与停顿、飞跃与消逝的独特魅力,才能更好地完成新课标的任务。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第一职业教育中心校
一、古典教学法
“增强学生表现音乐的自信心——重视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想象力——鼓励音乐创造”。新课标对教师的基本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需华丽而高超的技巧,好听自如、情感贴切的范唱更能拉近距离,起到引导作用。要做到“好听自如、情感贴切”,不仅要坚持练声,保持声音圆润通畅,还要厚积薄发,去感受、理解歌曲,调动丰富的感情,全身心去演绎,更要与时俱进,了解学生的爱好与欣赏的价值取向,以便适时导引。我的课堂经常有这样的环节——唱歌互动。我唱一首歌(自己拿手的),声情并茂地面对面演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歌唱的渴望。一名学生唱一首(包括好的流行歌曲),我引导:“老师会唱的歌曲风格、数量有限,希望能听到每个同学最棒的歌声!”每节课只有一到两人的机会(5分钟左右),但同学们兴趣盎然,争先恐后,从而形成了良好的学唱氛围。长期下来,大多数学生有了准备歌曲、尝试表演、克服紧张心理的体验,通过歌唱实践建立了自信,也通过唱歌互动丰富了情感,培养了健康的审美情趣。
键盘涵盖自弹自唱和即兴伴奏。拿即兴伴奏来讲,备课时备伴奏——要力求做到4个方面:1.为歌曲配写一个简短的前奏,使学生知道这首歌的音调、速度、何时起唱。2.对歌曲进行分析,根据调式确定和声进行,根据情绪确定音型。教师在把握作品风格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技能水平进行编配,努力把伴奏与歌唱融合到最佳状态,让学生感受到歌曲的美。3.移调练习。即兴伴奏常见两种极端,原调伴奏,往往偏高,学生唱得断断续续,C调伴奏,原来是降B、A调的歌曲学生唱的声嘶力竭,上不去,原调是F、G调的歌曲又低不下来,黯然失色。中小学生处于生长发育期,合适的音域才能唱出美感,也更利于成长,所以练习移调、多调伴奏是必备的功夫。4.色彩对比。在唱歌教学的提高阶段教师要对学生的声音、音乐的情绪以及歌曲的表现力等方面加以启发。即兴伴奏可做多种对比,如无旋律伴奏,在过渡句、高潮部分华彩处理。再如和声色彩处理,古典的ⅠⅣⅤⅠ和声进行,民族性的五声调式编配等等,不同的和声色彩感觉,可以提升学生的音乐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激发再创作。
二、当今教学法
“开阔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提倡学科综合”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是音乐教育发展的必然,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拓展音乐知识,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网络信息的搜集整理,发挥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各种功能的软件制作声、形、图、神俱备的课件,为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寓意拓宽了思路,大大提高了音乐欣赏的实质;而电脑音乐能将平板的书面符号转化为生动音响传达出来,在视唱练耳、合唱和音乐创编中更是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我上音乐鉴赏《拉丁美洲音乐》一课,在探讨了拉丁美洲音乐风格是3种音乐文化的融合,以及它们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后,通过PowerPoint的插入功能,让学生选择3首不同风格作品,插入到拉丁美洲简图相应的位置上(简单、重复的五声音阶风格——印第安民间器乐合奏《告别》——安第斯高原的秘鲁、厄瓜多尔等地;七声音阶、自然放松风格——欧洲旋律的拉丁美洲民间音乐——阿根廷、墨西哥、乌拉圭等国;热情奔放、粗犷豪迈的歌舞音乐——非洲、美洲音乐——巴西、加勒比海地区),播放幻灯片时点击某一地区就会播放相应风格的作品,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加深了对作品风格的理解,对多元音乐文化的思考,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同时简单、合理地进行了音乐、历史、地理、计算机等多学科的综合。
“古”“今”并存,相得益彰。古典传统的教学方法直观、亲和,易于和学生交流、互动;当今多媒体技术新奇、生动,赋予学生思索想象的空间。只有将两种教学方法巧妙合理地运用,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音乐能力,点亮音乐思维,才能更好地诠释音乐协调与对抗、追逐与遇合、跳跃与停顿、飞跃与消逝的独特魅力,才能更好地完成新课标的任务。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第一职业教育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