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产科手术的麻醉,因要考虑对孕妇及胎儿的双重影响,所以对药物的选择受到较大的限制。全身麻醉(全麻)易造成胎儿呼吸抑制,是每一个麻醉医生最为担心的问题,以往的产科全麻常或伴有插管时应激反应过强或伴有镇痛不全或术中知晓。瑞芬太尼作为一种新型μ阿片受体激动剂,它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消除快[1]。持续使用或重复使用不产生蓄积现象,同时瑞芬太尼在抑制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方面具有优越性。本研究通过观察其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评价瑞芬太尼用于剖宫产全麻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瑞芬太尼 全麻 剖宫产术 应用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158-01
产科手术的麻醉,因要考虑对孕妇及胎儿的双重影响,所以对药物的选择受到较大的限制。全身麻醉(全麻)易造成胎儿呼吸抑制,是每一个麻醉医生最为担心的问题,以往的产科全麻常或伴有插管时应激反应过强或伴有镇痛不全或术中知晓。瑞芬太尼作为一种新型μ阿片受体激动剂,它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消除快[1]。持续使用或重复使用不产生蓄积现象,同时瑞芬太尼在抑制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方面具有优越性。本研究通过观察其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评价瑞芬太尼用于剖宫产全麻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不适宜常规椎管内麻醉的剖宫产患者40例。排除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严重心肺功能障碍,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以及精神疾病产妇。年龄18~38岁,ASAⅠ~Ⅱ级,体重50~80kg,孕38+4~41+5周。随机分成瑞芬太尼组(A组)和普通全麻组(B组),每组20例。2组产妇年龄、体重、孕周、子宫收缩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术前禁食禁饮,产妇入室后开放上肢静脉,吸氧。常规监测心电图(ECG),无创血压(NIBP),血氧饱和度(SpO2)。麻醉诱导,A组用瑞芬太尼1-2μg/kg缓慢静脉注射(>1min),后10μg/kg/h维持。应用瑞芬太尼30s后静脉注射异丙酚1.5mg/kg、顺阿曲库胺0.2mg/kg。气管插管后接麻醉机控制呼吸。B组麻醉诱导为芬太尼1.0-2μg/kg,异丙酚1.5mg/kg、顺阿曲库胺0.2mg/kg,机控呼吸。比较两组产妇术前,胎儿娩出时产妇的心率,气管内插管、拔管时心率(HR)、收缩压(SD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苏醒时间,以及新生儿出生后1,5,10分钟的Apgar评分。
1.3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胎儿均于麻醉诱导后5min内娩出。
2.1 2组孕妇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苏醒时间及术中知晓情况比较。2组间气管内插管、拔管时心率(HR)、收缩压(SD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妇2例插管后出现低血压,但与插管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苏醒时间A组(5±5)min,B组(10±5)min,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2组产妇均无术中知晓情况发生。
2.2 2组胎儿娩出后的Apgar评分。2组新生儿均>7分,其中A组1min<8分有2例,没有需要纳络酮拮抗的病例,1例需要短暂面罩给氧。B组1min<8分有2例。2组新生儿5min以后均>8分,无需面罩给氧。10min时,B组有1例Apgar评分为9分,其余10分。
3 讨论
剖宫产麻醉要求在保证产妇安全和不抑制子宫收缩的前提下,对新生儿不造成影响。在椎管内麻醉无法实施时可选择全身麻醉。[2]无法实施的原因有凝血功能障碍,脊柱畸形,穿刺部位感染以及穿刺困难等。异丙酚是一种速效、短效、镇静、苏醒迅速且完全的静脉麻醉药,但无明显的镇痛作用,常需配合使用其他镇痛药。丙泊酚溶性高,可透过胎盘[3]。
对母体应用丙泊酚迅速通过胎盘屏障,而进入胎体的药物50%由肝脏代谢,实际到达胎儿脑组织的药物浓度十分低,因此对新生儿不会产生明显影响。赵铁等[4]发现低剂量丙泊酚全身麻醉诱导行剖宫产,未发现新生儿Apgar评分与脐动脉和脐静脉血中丙泊酚浓度之间的相关性。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合成的超短效阿片类药物,具有镇痛确切,起效快,清除快,长期持续输注无蓄积等特点,[5]并可有效抑制全麻应激反应,对新生儿影响小,因而有望成为产科全麻插管一种理想的诱导药物。
本研究中,瑞芬太尼全麻组较普通全麻组在血流动力学方面更趋于稳定,苏醒时间更短,同时没有术中知晓发生,说明麻醉效能方面要强于普通全麻组。本研究还提示瑞芬太尼能通过胎盘屏障,但在胎儿体内药物迅速代谢和再分布,Apgar评分在正常范围,说明瑞芬太尼作为一种新型的超短效阿片类药物用于剖宫产全麻,对母体和新生儿影响轻微,是产科麻醉非常有前途的药物。
对于存在椎管内麻醉禁忌证的产妇,应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实施全身麻醉,对产妇的循环功能影响小,对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作用,是剖宫产术中一种安全麻醉方式。
参考文献
[1] 强瑞华,唐显赫.瑞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小儿腺样扁桃体手术中的对比观察.河北医药,2008,30:1016
[2] 张锐,丙泊酚.瑞芬太尼用于剖宫产全麻体会[J].当代医学,2010.16(10):143-154
[3] 邓燕,王建华.丙泊酚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0.27(4):367-370
[4] 赵铁,朱春仙,虞和永.剖宫产术中异丙酚的血药浓度测定及胎盘转移初探[J]药物分析杂志,2006.26.(10):1430-1433
[5] 肖少华,杨昌明,潘云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行靶控静脉麻醉效果观察[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7.24(1):62-65
关键词:瑞芬太尼 全麻 剖宫产术 应用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158-01
产科手术的麻醉,因要考虑对孕妇及胎儿的双重影响,所以对药物的选择受到较大的限制。全身麻醉(全麻)易造成胎儿呼吸抑制,是每一个麻醉医生最为担心的问题,以往的产科全麻常或伴有插管时应激反应过强或伴有镇痛不全或术中知晓。瑞芬太尼作为一种新型μ阿片受体激动剂,它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消除快[1]。持续使用或重复使用不产生蓄积现象,同时瑞芬太尼在抑制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方面具有优越性。本研究通过观察其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评价瑞芬太尼用于剖宫产全麻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不适宜常规椎管内麻醉的剖宫产患者40例。排除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严重心肺功能障碍,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以及精神疾病产妇。年龄18~38岁,ASAⅠ~Ⅱ级,体重50~80kg,孕38+4~41+5周。随机分成瑞芬太尼组(A组)和普通全麻组(B组),每组20例。2组产妇年龄、体重、孕周、子宫收缩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术前禁食禁饮,产妇入室后开放上肢静脉,吸氧。常规监测心电图(ECG),无创血压(NIBP),血氧饱和度(SpO2)。麻醉诱导,A组用瑞芬太尼1-2μg/kg缓慢静脉注射(>1min),后10μg/kg/h维持。应用瑞芬太尼30s后静脉注射异丙酚1.5mg/kg、顺阿曲库胺0.2mg/kg。气管插管后接麻醉机控制呼吸。B组麻醉诱导为芬太尼1.0-2μg/kg,异丙酚1.5mg/kg、顺阿曲库胺0.2mg/kg,机控呼吸。比较两组产妇术前,胎儿娩出时产妇的心率,气管内插管、拔管时心率(HR)、收缩压(SD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苏醒时间,以及新生儿出生后1,5,10分钟的Apgar评分。
1.3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胎儿均于麻醉诱导后5min内娩出。
2.1 2组孕妇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苏醒时间及术中知晓情况比较。2组间气管内插管、拔管时心率(HR)、收缩压(SD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妇2例插管后出现低血压,但与插管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苏醒时间A组(5±5)min,B组(10±5)min,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2组产妇均无术中知晓情况发生。
2.2 2组胎儿娩出后的Apgar评分。2组新生儿均>7分,其中A组1min<8分有2例,没有需要纳络酮拮抗的病例,1例需要短暂面罩给氧。B组1min<8分有2例。2组新生儿5min以后均>8分,无需面罩给氧。10min时,B组有1例Apgar评分为9分,其余10分。
3 讨论
剖宫产麻醉要求在保证产妇安全和不抑制子宫收缩的前提下,对新生儿不造成影响。在椎管内麻醉无法实施时可选择全身麻醉。[2]无法实施的原因有凝血功能障碍,脊柱畸形,穿刺部位感染以及穿刺困难等。异丙酚是一种速效、短效、镇静、苏醒迅速且完全的静脉麻醉药,但无明显的镇痛作用,常需配合使用其他镇痛药。丙泊酚溶性高,可透过胎盘[3]。
对母体应用丙泊酚迅速通过胎盘屏障,而进入胎体的药物50%由肝脏代谢,实际到达胎儿脑组织的药物浓度十分低,因此对新生儿不会产生明显影响。赵铁等[4]发现低剂量丙泊酚全身麻醉诱导行剖宫产,未发现新生儿Apgar评分与脐动脉和脐静脉血中丙泊酚浓度之间的相关性。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合成的超短效阿片类药物,具有镇痛确切,起效快,清除快,长期持续输注无蓄积等特点,[5]并可有效抑制全麻应激反应,对新生儿影响小,因而有望成为产科全麻插管一种理想的诱导药物。
本研究中,瑞芬太尼全麻组较普通全麻组在血流动力学方面更趋于稳定,苏醒时间更短,同时没有术中知晓发生,说明麻醉效能方面要强于普通全麻组。本研究还提示瑞芬太尼能通过胎盘屏障,但在胎儿体内药物迅速代谢和再分布,Apgar评分在正常范围,说明瑞芬太尼作为一种新型的超短效阿片类药物用于剖宫产全麻,对母体和新生儿影响轻微,是产科麻醉非常有前途的药物。
对于存在椎管内麻醉禁忌证的产妇,应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实施全身麻醉,对产妇的循环功能影响小,对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作用,是剖宫产术中一种安全麻醉方式。
参考文献
[1] 强瑞华,唐显赫.瑞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小儿腺样扁桃体手术中的对比观察.河北医药,2008,30:1016
[2] 张锐,丙泊酚.瑞芬太尼用于剖宫产全麻体会[J].当代医学,2010.16(10):143-154
[3] 邓燕,王建华.丙泊酚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0.27(4):367-370
[4] 赵铁,朱春仙,虞和永.剖宫产术中异丙酚的血药浓度测定及胎盘转移初探[J]药物分析杂志,2006.26.(10):1430-1433
[5] 肖少华,杨昌明,潘云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行靶控静脉麻醉效果观察[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7.24(1):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