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在这篇光辉的纲领性文献中,习近平总书记贯通历史、现实、未来,系统回顾和总结了我们党一百年来波澜壮阔的历史,庄严宣告了在我国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明确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主题,深刻阐明了伟大建党精神,科学概括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个必须”,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宣言,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关键词]习近平;中国共产党;新时代;政治宣言
[作者简介]王永浩,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北京 100732)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引导青年理性爱国与实现中国梦研究”(16BKS103)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催人奋进,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宣言,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对于我们更好地铭记历史、把握现在、开创未来,对于我们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不断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庄严宣告了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而豪迈地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1]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庄严而豪迈的宣告,激动人心,震撼世界,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和世界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孜孜以求的美好梦想。“小康”一词,出自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大雅·民劳》篇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思就是说,人民已经很劳苦了,也该稍稍过上安康的生活了。后来,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在《礼记·礼运》中又对“小康”进行过系统的阐发。在孔子看来,小康社会仅次于大同社会,是一种遵守礼义、注重诚信、效法仁爱、讲究礼让的理想社会。由此可见,小康社会作为一种理想的社会模式,具有深远历史渊源和历史传承,它寄托了千百年来人们对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生活幸福、安定有序的美好社会的追求和向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改变我国的贫穷落后面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毛泽东就曾提出过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构想。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又用“小康”来诠释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1979年12月,他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说:“四个现代化这个目标是毛主席、周总理在世时确定的……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2]随后,邓小平又明确提出,到20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3]的奋斗目标。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这个目标在上世纪末已经如期实现,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在此基础上,我们党又提出了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向人民作出了到建党一百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从带领人民翻身解放到改变国家的贫穷落后面貌,从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到实现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再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党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矢志不移,接续奋斗。
百年奋斗,矢志不移。千年梦想,今朝梦圆。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和持续奋斗,在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的重大時刻,实现了我们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占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不仅兑现了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而且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为实现我们党制定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理论基础、制度基础,同时也提升了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为解决广大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贫困和发展问题,提高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现代化水平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在中国共产党奋斗史、新中国发展史、中华民族复兴史、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明确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主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这一重要论断,是习近平总书记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科学认识党的历史、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本质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深刻揭示了我们党百年奋斗的主题,充分彰显了百年大党的使命担当。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曾经创造过辉煌灿烂的文明,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作出过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但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野蛮入侵和国内封建统治的腐败无能,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山河破碎,人民饥寒交迫,中华民族遭受了世所罕见的屈辱和苦难,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从那时起,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就成为了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实现民族复兴就成为了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奋起抗争,努力探寻救亡图存的出路,提出和尝试过各种各样的救国方案,但这些努力和尝试都没有能够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直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人民才开始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有了主心骨和领路人。 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自己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一百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復兴就是我们党一百年来矢志不移不懈奋斗的鲜明主题。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巨大进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脱贫攻坚战如期打赢,我们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顺利实现,正在向着我们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胜利迈进。回顾我们党一百来的峥嵘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正因为一百年来,无论外部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党都始终坚定不移地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而不懈奋斗,中华民族才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从而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三、深刻阐明了伟大建党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5]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对伟大建党精神的论述和阐发,既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仅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而且深刻揭示了百年大党饱经磨难而始终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码。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自己的远大理想。一百年来,无论面临何种危险和挑战,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坚持、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守都从未动摇。夏明翰在临刑前,大义凛然,挥笔写下了气壮山河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6]方志敏面对敌人的屠刀,视死如归,无比坚定地写道:“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7]正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坚守共产主义理想不动摇,才使我们党一次次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完成了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我们党在创建之际就深深植入自身肌体的强大生命基因,是我们党不断从挫折中奋起,克服困难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支柱。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扎根贫困地区40多年、推动创建中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帮助约2000名贫困山区女孩圆梦大学的“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在颁授仪式上发言说: “有人问我,为什么做这些?其中有我对这片土地的感恩和感情,更多的,则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8]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回望我们党一百年走过的历史,从当年的小小红船到如今的巍巍巨轮,我们党始终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人民的幸福和民族的复兴而不懈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仅是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而且也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原因。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生死存亡的历史关头,肩负着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重任,是在残酷的斗争环境中逐渐成长和发展壮大起来的。有斗争,就会有牺牲。世界上没有哪个政党像我们党这样,在成长和奋斗的过程中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据不完全统计,从1921年至1949年,全国牺牲的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就有370多万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有19万7千多名中华英雄儿女为保家卫国献出了宝贵生命。在脱贫攻坚斗争中,有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这一特殊战场上。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正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舍生忘死、前仆后继、顽强拼搏的真实写照,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强意志和崇高风范。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从身背金条乞讨、千辛万苦寻找党组织的刘启耀,到草根棉絮充饥、奋战至死不变节的杨靖宇,再到竹签钉十指、痛彻入骨不叛党的江竹筠,对党忠诚,已经深深融入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不负人民,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深厚的爱民为民情怀。我们党始终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为人民的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奋斗,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
四、科学概括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个必须”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和“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科学概括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个必须”: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九个必须”,深刻阐明和总结了我们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要牢牢把握的历史经验和根本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从中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
一方面,“九个必须”,是对我们党百年奋斗成功经验的系统总结,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九个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全面回顾了我们党百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和不断发展壮大的光辉历史,高度概括了我们党一百年来团结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历史经验和根本要求,科学揭示了一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成功的深刻道理。继承和发扬“九个必须”的历史经验,牢记和坚持“九个必须”的根本要求,对于在未来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党能够继续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示作用。
另一方面,“九个必须”,又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行动指南,为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提供了根本遵循。“九个必须”,全面把握当前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对我们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科学的回答,为我们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行动指南。我们必须深入学习领会“九个必须”,把握其精髓要义,明确其实践要求,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努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创造出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光辉业绩。
[参考文献]
[1][4][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2(02).
[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王毅.革命烈士诗歌选读[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
[7]方志敏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8]“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发言[EB/OL].共产党员网,https://www.12371.cn/2021/06/29/VIDE1624937642288897.shtml.
[责任编辑:上官涛]
[关键词]习近平;中国共产党;新时代;政治宣言
[作者简介]王永浩,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北京 100732)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引导青年理性爱国与实现中国梦研究”(16BKS103)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催人奋进,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宣言,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对于我们更好地铭记历史、把握现在、开创未来,对于我们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不断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庄严宣告了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而豪迈地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1]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庄严而豪迈的宣告,激动人心,震撼世界,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和世界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孜孜以求的美好梦想。“小康”一词,出自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大雅·民劳》篇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思就是说,人民已经很劳苦了,也该稍稍过上安康的生活了。后来,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在《礼记·礼运》中又对“小康”进行过系统的阐发。在孔子看来,小康社会仅次于大同社会,是一种遵守礼义、注重诚信、效法仁爱、讲究礼让的理想社会。由此可见,小康社会作为一种理想的社会模式,具有深远历史渊源和历史传承,它寄托了千百年来人们对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生活幸福、安定有序的美好社会的追求和向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改变我国的贫穷落后面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毛泽东就曾提出过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构想。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又用“小康”来诠释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1979年12月,他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说:“四个现代化这个目标是毛主席、周总理在世时确定的……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2]随后,邓小平又明确提出,到20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3]的奋斗目标。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这个目标在上世纪末已经如期实现,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在此基础上,我们党又提出了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向人民作出了到建党一百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从带领人民翻身解放到改变国家的贫穷落后面貌,从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到实现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再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党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矢志不移,接续奋斗。
百年奋斗,矢志不移。千年梦想,今朝梦圆。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和持续奋斗,在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的重大時刻,实现了我们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占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不仅兑现了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而且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为实现我们党制定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理论基础、制度基础,同时也提升了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为解决广大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贫困和发展问题,提高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现代化水平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在中国共产党奋斗史、新中国发展史、中华民族复兴史、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明确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主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这一重要论断,是习近平总书记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科学认识党的历史、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本质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深刻揭示了我们党百年奋斗的主题,充分彰显了百年大党的使命担当。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曾经创造过辉煌灿烂的文明,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作出过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但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野蛮入侵和国内封建统治的腐败无能,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山河破碎,人民饥寒交迫,中华民族遭受了世所罕见的屈辱和苦难,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从那时起,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就成为了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实现民族复兴就成为了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奋起抗争,努力探寻救亡图存的出路,提出和尝试过各种各样的救国方案,但这些努力和尝试都没有能够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直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人民才开始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有了主心骨和领路人。 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自己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一百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復兴就是我们党一百年来矢志不移不懈奋斗的鲜明主题。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巨大进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脱贫攻坚战如期打赢,我们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顺利实现,正在向着我们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胜利迈进。回顾我们党一百来的峥嵘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正因为一百年来,无论外部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党都始终坚定不移地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而不懈奋斗,中华民族才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从而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三、深刻阐明了伟大建党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5]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对伟大建党精神的论述和阐发,既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仅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而且深刻揭示了百年大党饱经磨难而始终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码。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自己的远大理想。一百年来,无论面临何种危险和挑战,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坚持、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守都从未动摇。夏明翰在临刑前,大义凛然,挥笔写下了气壮山河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6]方志敏面对敌人的屠刀,视死如归,无比坚定地写道:“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7]正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坚守共产主义理想不动摇,才使我们党一次次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完成了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我们党在创建之际就深深植入自身肌体的强大生命基因,是我们党不断从挫折中奋起,克服困难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支柱。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扎根贫困地区40多年、推动创建中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帮助约2000名贫困山区女孩圆梦大学的“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在颁授仪式上发言说: “有人问我,为什么做这些?其中有我对这片土地的感恩和感情,更多的,则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8]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回望我们党一百年走过的历史,从当年的小小红船到如今的巍巍巨轮,我们党始终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人民的幸福和民族的复兴而不懈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仅是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而且也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原因。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生死存亡的历史关头,肩负着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重任,是在残酷的斗争环境中逐渐成长和发展壮大起来的。有斗争,就会有牺牲。世界上没有哪个政党像我们党这样,在成长和奋斗的过程中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据不完全统计,从1921年至1949年,全国牺牲的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就有370多万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有19万7千多名中华英雄儿女为保家卫国献出了宝贵生命。在脱贫攻坚斗争中,有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这一特殊战场上。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正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舍生忘死、前仆后继、顽强拼搏的真实写照,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强意志和崇高风范。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从身背金条乞讨、千辛万苦寻找党组织的刘启耀,到草根棉絮充饥、奋战至死不变节的杨靖宇,再到竹签钉十指、痛彻入骨不叛党的江竹筠,对党忠诚,已经深深融入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不负人民,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深厚的爱民为民情怀。我们党始终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为人民的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奋斗,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
四、科学概括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个必须”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和“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科学概括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个必须”: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九个必须”,深刻阐明和总结了我们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要牢牢把握的历史经验和根本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从中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
一方面,“九个必须”,是对我们党百年奋斗成功经验的系统总结,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九个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全面回顾了我们党百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和不断发展壮大的光辉历史,高度概括了我们党一百年来团结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历史经验和根本要求,科学揭示了一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成功的深刻道理。继承和发扬“九个必须”的历史经验,牢记和坚持“九个必须”的根本要求,对于在未来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党能够继续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示作用。
另一方面,“九个必须”,又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行动指南,为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提供了根本遵循。“九个必须”,全面把握当前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对我们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科学的回答,为我们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行动指南。我们必须深入学习领会“九个必须”,把握其精髓要义,明确其实践要求,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努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创造出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光辉业绩。
[参考文献]
[1][4][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2(02).
[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王毅.革命烈士诗歌选读[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
[7]方志敏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8]“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发言[EB/OL].共产党员网,https://www.12371.cn/2021/06/29/VIDE1624937642288897.shtml.
[责任编辑:上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