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生物电的极性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 :中华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fei2666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刺激治疗骨折不连接的机理迄今未明,对实验性骨折愈合时的骨电生理进行了测试,以期探讨骨内源性电信号的变化特性及其临床意义。实验结果显示:骨折区的电位变化的极性与软组织损伤区的电位改变极性正好相反,且变化趋势也不一致。作者认为:骨折愈合时的骨生物电变化实际上是正向电改变。电刺激成骨的机理是通过外加电流的“推拉效应”而发挥作用的。同时还提出了在临床使用电刺激治疗中应引起注意的几个问题。

其他文献
对10例髋臼骨折患者的CT扫描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关节内游离骨折块3例,股骨头小灶骨折1例,方形区和臼顶部骨折4例,软组织肿胀7例,髂前上棘裂缝骨折2例。本组3例后壁骨折,CT能显示骨折块大小。由于这些患者的X线片均未能显示上述征象,因此CT检查为临床处理提供了重要依据。此外,CT骨折像能更好地解释Judet骨折分类。CT检查髋臼骨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期刊
期刊
期刊
本文於3年中对伤后3~42月的陈旧性脊髓伤不全截瘫施行脊髓侧前方减压术14例,经随访6~30月,按Frankel分级,平均改善2.2级。12例(85.7%)改善病例中,6例恢复完全或接近正常,4例扶拐及2例开始练习扶拐助行;仅2例(14.3%)术后6、16月毫无改善。作者认为对此类陈旧性不全截瘫仍应积极施行减压手术治疗。
利用光弹性实验方法,对NT-PC作用于冠状面二维髌骨模型产生的应力分布及纵向聚合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NT-PC对髌骨在冠状面内主要产生纵向聚合力,30~40kg。对骨折后髌骨起固定、复位作用,并使骨折面(纵向、横向)承受压应力,使之处于良好的愈合力学环境中。它对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有特殊的优越性。
期刊
作者用旋股外侧动静脉的三个分支组成多条血管束,经“V”形或单骨隧道植入股骨头为主的方法,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30例,其中术后1年以上56例,均获随访。甲组28例随访3年以上~5.5年,乙组28例随访1~3年。按百分评分法评定疗效,甲组优良率83%,乙组优良率72%,总有效率97%。对其中部分病例于手术前后做ECT,IMP,IMV检查。作者认为该手术主要通过:(1)重建或增加股骨头血供;(2)
通过建立猫的病理模型,观察了不同部位、不同程度和不同数量的颈神经根损伤前后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变化。发现,正常情况下,猫与人的SEP波形相似,均显示N9、N11、N13、N14和N205个负向波。上位颈神经根损伤对SEP没有影响,下位颈神经根损伤以N11和N13波幅下降为显著表现,伴随着N9——N13的轻度延长,损伤程度越重或受累神经根数量越多改变越明显。N9和N13——N20无显著性
期刊
期刊
实验在无菌条件下将孵育9天的Leghorn鸡胚股骨分别用Eagle MEM、1640、199及BGJb等4种培养基各培养1周、2周和3周,以便为鸡胚股骨实验的培养基和培养时间的选择提供依据。结果:(1)经Eagle MEM及1640培养基培养的股骨标本发育较慢,但培养后股骨宽及长度的比例较为相称。(2)经199及BGJb培养基培养的股骨标本,其长度及二端宽度增长快,而股骨中段无明显增粗,从而造成股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