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企合作这个概念提出已久,但中高职校企合作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文中主要从校企合作中校企利益相关度低,校企合作意愿不对称这两个方面论述,并针对该问题提出要回归行业企业办学、师资队伍建设和允许校办企业,企办学校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高职 校企合作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003-02
一、中高职校企合作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利益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经济由从前的相互竞争走向了竞争与合作,强调共同的发展与盈利。从校企合作教育到产学研全面合作,建立校企合作的双赢机制。
地方政府通过政策支持、统筹协调为双赢机制的建立发挥主导作用;企业通过提供人才培养规格、参与人才培养、共建实训基地等方式为双赢机制的建立发挥引导作用;学校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质量保障体系,为行业、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等途径,为双赢机制的建立发挥主体作用。由此可见,校企双赢合作机制受到政府的调控,学生的培养主要是由学校完成的。其中存在着脱节,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质量不一定满足企业的需求,学生也不一定会进入到合作企业为企业创造价值,企业的积极性不高,需要为“双赢”打上了问号。
二、中高职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1.校企利益相关度差异显著
(1)学校的利益诉求
中高職院校的主要目标是致力于培养和造就社会生产、管理、服务一线急需的高技能人才,但限于学校经费来源更多是政府拨款与生源,为了维持学校的运行,学校往往更注重的是学校的的毕业率与就业率,以此来向政府和社会展现其教学的能力。在校企合作中,学校按照学生的专业安排学生到不同的企业实习,具体的实习内容学校无法介入,质量却难以保证。且学校的工作以学生的毕业而告一段落,剩下的工作交给了企业,学校鲜少且难以在毕业后对学生进行干预。
(2)企业的利益诉求
企业的目的就是为了创造利润,他们的参与,需要专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增加了成本和一定程度的负担,而其付出很可能得不到相应的政策支持和经济的补偿[1]。
校企合作中,企业大多以提供实习的方式与学校展开合作,企业必须配备相关人员进行指导 而且由于学生不熟悉实际的生产操作,易出质量事故,影响企业效益[2],所以企业不可能在短短几个月的实习期间把学生安排在重要岗位,为了避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往往把学生安排在无关紧要的部门,学生往往学不到什么东西。即使企业认真安排实习工作,但其中不仅要提供专业训练,还有教材、课程、设备都要配备齐全,学生适应岗位需要一段时间,而把学生培养成熟练职工以后,学生的实习期就结束了,能留下来的只是很少几个人,还不如直接在市场上招聘成熟的人才,更加消减了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2.校企合作意愿不对称
高职院校有积极性没有主动权,企业有主动权没有积极性,使校企合作处于尴尬状态[3]。
在目前已形成的校企合作中,大多都是学校为求生存、求发展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主动向企业界寻求合作伙伴,主动来寻求与学校合作的企业少之又少,多数企业给于学校的资助,亦都停留在项目支持,实习基地提供,员工培训等方面。其企业对与学校合作的参与意识不高。很少有企业主动与学校联系协商校企合作的事情,大多数是企业缺人时去学校招聘,不缺人时不见踪影。
甚至高职院校在对待校企合作问题上亦有不同的表现,其中有行业背景的学校积极性不足,主要靠行业主管部门协调或者依赖于历史沿革过程中形成的固有关系,不是主动的寻求校企合作,企业来了欢迎,企业走了就没有后续的工作,很多情况下是被动的;而没有行业背景的学校则表现为积极性很高,校企合作工作投入不小,但往往由于行业知名度不足且缺乏行业主管部门的有力支持,校企合作成效甚微。
三、应对校企合作中问题的对策
1.按回归行业来办学
行业协会是一种旨在维护同行业利益促进同行业发展,协调行业内竞争关系,进行行业的自我协调、自我约束的社会中介组织。其与企业联系非常紧密,对市场信息把握较准确[4]。行业协会可以帮助学校调整教师队伍;满足行业和企业的需求,制定与专业有关的标准、与课程有关的标准,带动专业的建设和教学的改革。其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行业协会可以与学校深度合作,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制定新的学生评价标准。再次、帮助高职订立完善的人才培养的标准。依据专业岗位能力的分析表,将业培养目标优化。最后、合作开发教材等。
2.教师队伍请进来,走出去
不断扩大教师队伍,除了专职教师之外,可从企业适当聘用一些有丰富经验的人员来担任兼职教师,这些人的加入,能为教师队伍注入一股新鲜血液,兼职教师会带来最新的生产技术、职业技能和职业经验,把这些最前沿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有利于使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强化职业意识。
对于教师队伍建设不但要请进来,还要走出去,通过加大国内外进修、参加会议交流、下厂实践锻炼以及主持、参与科研课题等多种方式,培养骨干教师,使他们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使他们掌握企业所需,力争参与到企业的技术研讨中,真正为其解决难题,和企业共同开发科研产品,从而提高教学团队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5]。
3.允许企业办职教,职校办工厂
从法律和文件上允许有条件的高职院校举办校办工厂,有条件的而企业办学,而且给予其一定时间内各种税收免收的优惠政策。同时双方的主旨会有所不同,校办工厂侧重教学,而企办校注重利润,这种差距在设立的早期是肯定会存在的,但最重要的是要参与生产,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产品生产过程中来,只有生产产品才能做到真正的生产性实习,当然也允许让产品为校企创造的收益。利用校办厂,企办校解决中高职院校学生生产性实习、企业顶岗实习、教师企业实践、技术服务能力提升等难题,同时还将有利于院校专业改造、专业布局结构调整和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改革[6]。
参考文献:
[1]田智慧. 湖北省4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问题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4.:28.
[2]谢俊琍,杨琼.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政策解读及现状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9,11:11-12.
[3]林英.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及构建机制的调研[J]. 中国大学教学,2011,07:85-88.
[4] 江玲.高职院校企合作的困境与前途[J].江苏社会科学,2011(s1):142-145.
[5] 金爱茹.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22.
[6] 兰小云. 行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293.
作者简介:陈彪(1992—),男,汉族,广东兴宁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技术。
【关键词】中高职 校企合作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003-02
一、中高职校企合作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利益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经济由从前的相互竞争走向了竞争与合作,强调共同的发展与盈利。从校企合作教育到产学研全面合作,建立校企合作的双赢机制。
地方政府通过政策支持、统筹协调为双赢机制的建立发挥主导作用;企业通过提供人才培养规格、参与人才培养、共建实训基地等方式为双赢机制的建立发挥引导作用;学校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质量保障体系,为行业、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等途径,为双赢机制的建立发挥主体作用。由此可见,校企双赢合作机制受到政府的调控,学生的培养主要是由学校完成的。其中存在着脱节,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质量不一定满足企业的需求,学生也不一定会进入到合作企业为企业创造价值,企业的积极性不高,需要为“双赢”打上了问号。
二、中高职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1.校企利益相关度差异显著
(1)学校的利益诉求
中高職院校的主要目标是致力于培养和造就社会生产、管理、服务一线急需的高技能人才,但限于学校经费来源更多是政府拨款与生源,为了维持学校的运行,学校往往更注重的是学校的的毕业率与就业率,以此来向政府和社会展现其教学的能力。在校企合作中,学校按照学生的专业安排学生到不同的企业实习,具体的实习内容学校无法介入,质量却难以保证。且学校的工作以学生的毕业而告一段落,剩下的工作交给了企业,学校鲜少且难以在毕业后对学生进行干预。
(2)企业的利益诉求
企业的目的就是为了创造利润,他们的参与,需要专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增加了成本和一定程度的负担,而其付出很可能得不到相应的政策支持和经济的补偿[1]。
校企合作中,企业大多以提供实习的方式与学校展开合作,企业必须配备相关人员进行指导 而且由于学生不熟悉实际的生产操作,易出质量事故,影响企业效益[2],所以企业不可能在短短几个月的实习期间把学生安排在重要岗位,为了避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往往把学生安排在无关紧要的部门,学生往往学不到什么东西。即使企业认真安排实习工作,但其中不仅要提供专业训练,还有教材、课程、设备都要配备齐全,学生适应岗位需要一段时间,而把学生培养成熟练职工以后,学生的实习期就结束了,能留下来的只是很少几个人,还不如直接在市场上招聘成熟的人才,更加消减了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2.校企合作意愿不对称
高职院校有积极性没有主动权,企业有主动权没有积极性,使校企合作处于尴尬状态[3]。
在目前已形成的校企合作中,大多都是学校为求生存、求发展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主动向企业界寻求合作伙伴,主动来寻求与学校合作的企业少之又少,多数企业给于学校的资助,亦都停留在项目支持,实习基地提供,员工培训等方面。其企业对与学校合作的参与意识不高。很少有企业主动与学校联系协商校企合作的事情,大多数是企业缺人时去学校招聘,不缺人时不见踪影。
甚至高职院校在对待校企合作问题上亦有不同的表现,其中有行业背景的学校积极性不足,主要靠行业主管部门协调或者依赖于历史沿革过程中形成的固有关系,不是主动的寻求校企合作,企业来了欢迎,企业走了就没有后续的工作,很多情况下是被动的;而没有行业背景的学校则表现为积极性很高,校企合作工作投入不小,但往往由于行业知名度不足且缺乏行业主管部门的有力支持,校企合作成效甚微。
三、应对校企合作中问题的对策
1.按回归行业来办学
行业协会是一种旨在维护同行业利益促进同行业发展,协调行业内竞争关系,进行行业的自我协调、自我约束的社会中介组织。其与企业联系非常紧密,对市场信息把握较准确[4]。行业协会可以帮助学校调整教师队伍;满足行业和企业的需求,制定与专业有关的标准、与课程有关的标准,带动专业的建设和教学的改革。其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行业协会可以与学校深度合作,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制定新的学生评价标准。再次、帮助高职订立完善的人才培养的标准。依据专业岗位能力的分析表,将业培养目标优化。最后、合作开发教材等。
2.教师队伍请进来,走出去
不断扩大教师队伍,除了专职教师之外,可从企业适当聘用一些有丰富经验的人员来担任兼职教师,这些人的加入,能为教师队伍注入一股新鲜血液,兼职教师会带来最新的生产技术、职业技能和职业经验,把这些最前沿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有利于使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强化职业意识。
对于教师队伍建设不但要请进来,还要走出去,通过加大国内外进修、参加会议交流、下厂实践锻炼以及主持、参与科研课题等多种方式,培养骨干教师,使他们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使他们掌握企业所需,力争参与到企业的技术研讨中,真正为其解决难题,和企业共同开发科研产品,从而提高教学团队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5]。
3.允许企业办职教,职校办工厂
从法律和文件上允许有条件的高职院校举办校办工厂,有条件的而企业办学,而且给予其一定时间内各种税收免收的优惠政策。同时双方的主旨会有所不同,校办工厂侧重教学,而企办校注重利润,这种差距在设立的早期是肯定会存在的,但最重要的是要参与生产,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产品生产过程中来,只有生产产品才能做到真正的生产性实习,当然也允许让产品为校企创造的收益。利用校办厂,企办校解决中高职院校学生生产性实习、企业顶岗实习、教师企业实践、技术服务能力提升等难题,同时还将有利于院校专业改造、专业布局结构调整和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改革[6]。
参考文献:
[1]田智慧. 湖北省4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问题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4.:28.
[2]谢俊琍,杨琼.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政策解读及现状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9,11:11-12.
[3]林英.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及构建机制的调研[J]. 中国大学教学,2011,07:85-88.
[4] 江玲.高职院校企合作的困境与前途[J].江苏社会科学,2011(s1):142-145.
[5] 金爱茹.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22.
[6] 兰小云. 行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293.
作者简介:陈彪(1992—),男,汉族,广东兴宁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