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余华小说中的雇工形象以《活着》和《一个地主的死》为例

来源 :文化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yang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雇工”形象在中国戏曲、文学、话剧作品中都有展现,作为中国传统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产物,雇工阶层被众多作家所关注。先锋作家余华的小说将传统民间文化与现代西方叙事方式结合向我们展示了雇工这一阶层中不同的人物形象,通过雇工的社会生活向读者展示中国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世间百态。
  【关键词】雇工,淳朴善良,狡猾自利
  “雇工”普遍存在于中国封建社会地主式家庭之中,大到官僚阶层中的管家,小到地主家庭中的长工。雇工阶层的形象在文学、戏曲、话剧等艺术方面多有提及,如民间小戏《葛麻》中员外的雇工帮助表弟戏弄这位悔亲的暴发户,鲁迅先生在《祝福》中刻画的在鲁镇鲁四老爷家帮工的嫁过两次男人死了儿子的祥林嫂以及在《故乡》里从少年闰土到中年闰土的淳朴形象。陈忠实的《白鹿原》里与主人白嘉轩如同亲兄弟般忠贞、豪爽的长工鹿三,由王滨、水华、杨润身指导拍摄的《白毛女》中受苦受难的贫苦佃农杨白劳与喜儿的故事以及近期受大家欢迎的民族作家阿来的作品《尘埃落定》中那些居住在土司府中的厨师、铁匠以及受土司府主人管制的地方租客们等等,都让我们对雇工阶层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我们的第一印象中,雇工大多是社会底层受苦受难的代表,他们受地主们的压迫而不能翻身,每年都要上交不够自己吃的口粮给粮库充足的地主,并且世袭着地主的盘剥,最终不堪生活贫困劳苦而死。而在新一代作家的创作中,雇工也有同地主家和睦相处的,如陈忠实先生《白鹿原》中的白嘉轩和长工鹿三以兄弟相称,并让自己的女儿白灵认“三哥”做干爹。而在先锋作家余华小说中,雇工形象再一次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了这一阶层的酸甜苦辣,余华通过对不同雇工形象的塑造,通过隐含作者的身份站在他们的立场和观点来引入故事情节,发现社会问題。本文即以《活着》和《一个地主的死》为例,跟随着余华让我们从雇工的社会生活看世间百态。
  一、善良淳朴、任劳任怨的老一代雇工
  雇工为了方面帮地主干活,往往与地主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并融入到地主的家庭生活中。长此以往便与地主和他的家庭建立起亲人般的感情,如果地主像是《白鹿原》中的白嘉轩一样对待自己的鹿三,那么这一感情必定经得起风吹雨打的考验让长工对自家的老爷毕恭毕敬。余华在《活着》和《一个地主的死》中便塑造了善良淳朴的雇工形象。
  在《活着》中,隐含作者“福贵”开篇就讲述他上私塾的时候从来不走路都是雇工“长根”背着他去,每次放学时“他已经恭恭敬敬地弯腰蹲在那里了” ,而我则像骑着马儿一样拍着雇工的脑袋让他跑就跑,让他走就走,让他飞的时候他就一步一跳做出一副飞的样子,我就像树梢上的麻雀在上面一颠一颠的指挥着。在常人看来有些侮辱人格的活动在余华的笔下便成就了一副亲热的亲子图,长根在背着我的时候并没有做出不满意的样子,可以说是心甘情愿的。从他后来在福贵败完田产之后还能回来探看福贵和他的孩子并且细心地给凤霞带回来一根红绸扎头绳可以看出他的真心实意。当沦为叫花子的长根看见福贵穿着粗布衣服在田间亲自耕作时竟忘记自己的悲惨命运而心疼福贵肯定受不了这种苦并流下了伤心的眼泪。按照常理,长根在地主家干了一辈子,老了之后应该由地主养起来,而长根非但没有埋怨之意反而通情达理地离开不想拖累已经破落的地主一家,如此真心诚意、善良淳朴的长工展示了中国下层农民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另一佃户王喜也让我们印象深刻,他是看见地主靠在粪缸前死去时的唯一见证人,只比我大了两岁的王喜在死前嘱托儿子将他的旧绸衣送给了败落了的福贵,他希望他心目中的少爷在死前能够穿着绸衣风风光光。由此可以看出,佃户对老爷和福贵的忠诚和爱戴,也可能是中国上下五千年传承下来的奴性思想造就了这些可亲可爱的雇工们,也充分说明了福贵这一家的地主与长工和佃户的关系处理得非常融洽,以至于佃户到死前仍然想着他们的主人,让人感动不已。
  另一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死》中作者也塑造了如“长根”一样的雇工形象——张七,当已经年老体弱的张七看见少爷王香火的被铁丝穿透并缠绕的手掌肿胀还爬满了白色的脓水冒着腥臭的时候,非但没有鄙夷昔日的少爷沦落到今天这步田地反而同情地流下了混浊的眼泪,心疼自己的少爷竟然被日本人如此残忍地对待。当王子清说他好些日子没有拉屎让张七帮忙时,张七立刻帮王子清解了裤带并为自己还能够伺候昔日的少爷感到欣喜,当王子清完事儿时,还非常悉心地“从地上捡了块碎瓦片,将滞留在屁眼上的屎仔细刮去。又帮他穿好了裤子。” 雇工张七非但没有嫌弃沦落到如此落魄不堪的少爷反而表现出能够再次遇见少爷是他莫大的荣幸,中国雇工这一阶层非常鲜明地展示了中国人对上级的赤胆忠心,如同封建社会时期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关系。
  王喜、长根以及张七都是地主家里的老人物了,他们不仅是在雇佣前毕恭毕敬地伺候地主一家,认真完成自己的租地任务,而且在年老被辞退之后仍然秉着雇工的身份想着地主一家,他们一生的命运都与地主共存亡,但却任劳任怨地做一个默默无闻的奉献者。
  二、贪婪、自利的年轻雇工
  余华在《一个地主的死》中塑造的另一重要人物——雇工孙喜让我们看到了年轻雇工另一狡猾贪婪的一面,同时跟随孙喜寻找少爷王香火的步伐,也让我们通过隐含作者站在中国最真实的社会底层来了解生活在这一地区里的世间百态,让读者体会雇工对待事情的思想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余华通过对孙喜着装、语言、心理、和动作等的细节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不同于长根和张七的形象。首先在语言方面。孙喜在雇工的家中继承了中国上下五千年以来的君与臣之间的奴性思想,再加上利益的牵连,使他总是哈着腰回答地主一家人的问话。当地主太太神态怡然地要求他更换灶灰时,他“赶紧哈着腰将脚锣端到胸前,说一声:‘是,太太’。”当王子清要求他再去打探儿子王香火的消息时,他还是“向他哈哈腰说,‘是,老爷’。”当王子清打赏他打探的功劳让他扛一袋米时,他动作迅疾地走进了屋内,狡猾的他说扁担的一头太重时如愿以偿地得到了另一袋米时又“哈哈腰说道:‘谢了,老爷’。”一方面哈腰显示了孙喜对地主一家的尊重,另一方面也有讨好的嫌疑,从他对地主不扔给他赏钱的大失所望到提醒地主的寓意,让我们看到了他对金钱的渴望,他语言中时刻保持着对地主一家的敬畏, “老爷”,“太太”,“少爷”之类的敬语总是挂在嘴边。同时他也是一个欺软怕硬的粗俗者,当他得知回家的桥被拆了之后便脱口而出“那我他娘的怎么办?”,当他想要渡过河流,在岸边追赶着几条顺水滑行的船却追不上时,破口大骂:“乌龟王八蛋,慢点;狗娘养的,慢点;老子跑不动啦。”当他终于追上那条船时,又赶紧转变自己的态度变为求饶的语气:“大哥,几位大哥,行行好吧,给兄弟摆个渡。”余华给予孙喜的语言虽然粗俗,却极符合一位雇工在那一年代没有知识文化而仅靠体力来养活自己的形象。   其次,在外形上从孙喜刚出场的形象可以看出余华在《一个地主的死》中所塑造的雇工孙喜与地主王子清一家的联系是建立在金钱基础之上的。他刚出场时的外形神态与地主一家的惬意享受形成了鲜明对比,当地主一家在11月份就用上炭盆的日子里,孙喜穿着破烂的棉袄还敞开着露出胸前结实的皮肉,因为劈柴而累得满头大汗的他走到地主以及地主家三代的三个女人——这几个衣服像盔甲一样厚的人中间时,让我们看到了处于不同阶层之下的人的不同的生活状态,孙喜则最真实地揭露了地主与雇工的利益关系。当孙喜走到李桥时他还是“穿着那件破烂的棉袄,胸口敞开着,腰间系一根草绳,满脸尘土地走来。”穿着的草鞋带子断了时便将两只草鞋脱下来插在腰间光着脚丫走入到另一集镇。这样给人的第一印象必然十分符合雇工的身份。
  从心理描写方面可以看出,孙喜是一个典型自私自利的小人物。当他在李桥问到少爺经过此地这个消息时,便跑回去向老爷回复,当他在孤山问正在拆桥的人少爷的下落时,只得到少爷已经过去的回答便心想可以回去禀报了,他没有想过具体找到少爷在何处而不用来回跑趟,却只想回去禀报拿到赏钱,从动作方面,可以看出孙喜的粗鲁莽撞。当他被告知松篁去竹林的桥也要拆掉时,余华描写他“撒开腿,像一条疯狗似的跑远了。”当他大汗淋漓地跑回地主家时,“赶紧到水缸前,咕噜咕噜灌了两瓢水,随后抹抹嘴喘着气”,细节描写可以看出余华对这一形象刻画得生动具体。
  另一方面,孙喜也充当了一回鲁迅先生眼中的“看客”形象。余华通过孙喜的视角来观察各个地方的风土人情,真实地反映出雇工眼中的世界。孙喜首先到达李桥时看见镇子上有一大群人在母猪和公羊配种,如此不符合科学的事情却引来一大群人的哄笑和吆喝,说明李桥这个村子的闭塞、无知和愚昧。其次孙喜来到了竹林,作为看客,他非常自觉地在一个小店“墙旁蹲了下去”,此时的孙喜有幸看到了鲁迅塑造的“孔乙己”形象。年轻的捕鱼者凭着身强体壮的资本在大冬天不顾生命危险到湖底深潭捉鱼,用生命换来的一大把铜钱“啪”地“拍”在柜台上,年轻捕鱼者的气派与此时正躺在地上被冻死而无人问津的老捕鱼者相照应,生命的轮回让我们看到了人与金钱的物质关系如此不堪一击。而在杂货小店前,孙喜看到了剃头匠与当孙喜到达孤山的时候,他看到当地的人在不断拆桥,有些人因用力过猛而直接掉进冰冷的河水中,有些人还开玩笑骗那些船上的人说“日本人来啦”,致使船上的人慌乱不已,竞相逃命。而孙喜自己在得知桥被拆之后赶紧像疯狗似的逃跑。通过孙喜的视角我们分别看到了李桥、竹林、孤山不同地方的特色,也让我们从侧面观察到了孙喜作为一个普通雇工狡猾、自利的形象。
  三、结语
  余华所塑造的雇工形象大多存在于中国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农村地区,作为中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下的产物,他们不可避免地带有狭隘的农民劣根性,如孙喜对物欲的贪婪,但同时,作为最接近自然的朴实民众,他们又心存感恩之心,对地主们的点滴恩惠铭记在心,如长根、王喜、张七等。余华对雇工这一阶层观察甚微,刻画细腻,让我们看到了朴实与憨厚,狡猾与自利并存的中国雇工阶层。
  参考文献
  [1]余华.《活着》,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年5月
  [2]余华.《战栗》,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1月
  [3]陈忠实.《白鹿原》,北京:华夏出版社出版,1996年1月
其他文献
摘要:神韵应是历代诗论家所追求的一种诗歌境界,是诗人内心希望营造的一种意境。有神韵之境界的诗歌应该具备以下三点:遣词造句的神韵,描摹事物的神韵,表情达意的神韵。三点足具,才能造就神韵之境。  关键词:神韵;意境;情感;情景交融  一 “神韵意境说”的构成  “神韵”是中国诗歌所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辞海》云:“神韵,一指其人的风神气度而言,二指文章书画而言。”【1】神韵最早用于人物品评,后用于画论
期刊
[提 要] 文化软实力是构成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和经济硬实力关系密切,文化软实力的要素从各方面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文化软实力中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故宫博物院文化产业基于自身文化软实力优势走进人们生活,故宫博物院文化产业的成功体现了文化软实力的促进作用,展示了我国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路径。    [关键词] 文化软实力;文化产业;故宫博物院   [作者简介] 洪晓楠:大连理工大学
期刊
摘要:希腊自从进入古典时期以来,就与战争结下了不解之缘,大小战争纷至沓来,大到众城邦结伴同仇敌忾,小到一山不容二虎的内部战争。可以说各城邦成在战争,败在战争。所以有人说古典时期的希腊史不如叫做古典时期的战争史。而一个城邦能取胜的关键又在于它的军事制度和战场上的战术。本文就希腊历史上古典时代的两大戰争来讨论一下这一时期的主导整个希腊城邦的重装步兵体制。  关键词:重装步兵 希波战争 伯罗奔尼撒战争 
期刊
摘要:《诗经》中的植物形象通过人们生活情感活动的加工,在其原有的特质上又被披上了人类情感的神秘外衣,被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本文从《诗经》婚恋诗中客观植物形象入手,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总结发现,《诗经》中的某些植物之所以成为婚恋情感的暗示,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古代先民对生命的高度崇拜;二,强烈的生殖崇拜;三,特有的交感思维;四,现实生活体验,这些共同催生了《诗经》中婚恋象征
期刊
[提 要] 本文以2010—2014年中俄两国对亚非两洲各十个主要受援国的发展援助为例,对两国国际发展援助的援助规模、主要地区、主要国家和主要形式进行比较分析。初步结论是,作为西方国际组织认定的两个“新援助国”,中俄两国都把对非洲落后地区国家的发展援助放在首位,总体方向接近,但在具体优先援助国家、援助规模、援助内容和形式上差别很大。中俄两国同为新兴经济体国家,都面临自身发展的艰巨任务,也是对国际
期刊
摘要:西汉时期是中国各民族发展的重要时期。尤其是在北方,各少数民族积极活跃在汉代的历史舞台上,因此,对于西汉时期的民族关系作以研究十分必要。本文以辽海地区第一民族集团为切入点,将西汉涉及第一民族集团的相关史料加以收集整理,并将其归纳分类,使我们对西汉时期第一民族集团与汉王朝的关系有更深的了解。汉与东北各族的交往,促进了汉文化的传播和东北各族的汉化,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为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基础
期刊
摘要:汉王朝经历了四百年逐步走向衰落。文景盛世、汉武风骚已成追忆。文人在政治腐败,统治飘摇之时,开始逐步摆脱经学的桎梏,迎来了动荡不安的建安时期。在这样纷乱的社会环境中,文士开始形成“尚通脱”的文化氛围。随着文士主体意识的觉醒,文人努力从各种享乐方式中娱怀取兴。与此同时,有关博弈的诗赋也逐渐进入文士的视野,成为文人行文之必备。本篇我们将从汉魏之际文人笔下的博弈赋入手,去体悟其中的意蕴。  关键词:
期刊
摘要:中原绘画艺术作为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兴衰对中原文化崛起和文化强省战略目标的实现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中原绘画艺术却在当下的文化语境下发展缓慢,因此本文就此问题对中原绘画艺术历史演变进行梳理,当下的发展现状及原因展开论述并分析其主要原因和探索其解决对策,使得中原绘画艺术在当代得到应有的发展。  关键字:中原绘画艺术 传承 创新  【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应用对策研究“三重”专项“中原
期刊
摘要:《月牙儿》中充满与女性命运相关的意象和象征,通过妓女、妻子、母亲三种女性角色、命运的摹写,揭示了女性在男性统治社会下被动、奴化、物品化的他者本质,揭穿了男性塑造的、以维护男性利益为目的的男权社会文化的虚伪真相,披露了社会不公才是女性悲剧命运的罪魁祸首。  关键词:月牙儿;女性主义;男权;意象;他者  在《月牙儿》中,充满与女性的感性直观、敏感细腻、含蓄暧昧的性别性格相类似的独语体语言、矛盾善
期刊
摘 要:自古以来,关于人的生死问题就引起了无数人的思考,由此引出的对待生死的态度也各不相同。西汉时期,司马迁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实,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本文试结合史料对司马迁的生死观作进一步分析,认为《史记》中所体现的司马迁的生死观包括:舍生取义,杀生成仁的生死观;弃小义,雪大耻,隐忍就功名的生死观;急流勇退得长寿的生死观;反对追求长生不死的生死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