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高基”带给软件业的机遇与挑战

来源 :软件工程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you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事关软件业全局的“核高基”的消息再次引起业界高度瞩目。据称,工信部软件司已透露,“核高基”的入围公司首批名单将在全国两会后公布并实施,更有消息称,“核高基”第二批申报也已经完成。
  
  助强基础软件,造就“中国的微软”
  
  “核高基”项目即“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科技重大专项,于2009年开始第一批课题申报。该项目扶持将持续15年,国家财政每年专项资金投入规模将达到20亿元,加上地方配套资金后,平均每年投入规模将超过40亿元,前后项目累计投入资金600亿元。
  此次“核高基”专项基础软件部分包括6个项目、20个子课题,涵盖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和应用软件等领域,预计每年所得的扶持资金规模可能超过10亿元,其中每个子课题中央配套资金在2000万~1亿元之间。虽然国家一直对软件产业进行扶持,但如此空前巨大、真金白银的扶持力度还是首次,令许多领先软件厂商跃跃欲试,参与申报,力拼过关,争抢战略制高点。
  按照市场预期每年对基础软件业10亿的财政支持力度,50家左右入围企业即使平均分配,每家也会有2000万元。这个数字也许在很多行业都不算什么,但对多数苦拼了多年、规模较小、每年营收不过亿的国内基础软件企业来说却是“天文的数字”,这将是决定它们兴衰成败的“救命的钱”。
  基础软件是一个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基石和信息安全的主要保障,然而长期以来,基础软件一直是我国软件服务业发展的软肋。虽然改革开放30年来,国产基础软件领域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重大成就,但是仍面临着许多方面的问题与挑战。许多基础软件企业因缺乏后续发展资金,总体规模偏小,实力较弱,技术研发能力不强,与国际同类厂商相比差距明显,许多关键技术仍掌握在西方发达国家手中。因此如何突破国际巨头企业已建立起来的技术和市场壁垒,打破寡头主导的产业生态系统,推动中国基础软件快速地产业化、市场化,一直是产业发展的难题。
  而此次“核高基”重大专项资金连续15年的支持,将在较大程度上缓解资金缺乏的瓶颈,使一批重点国产基础软件企业能持续获得国家有力支持,将扭转我国在信息产业方面的技术短板,大大增强国内基础软件的产业竞争力,将从根本上改变基础软件依赖国外的局面。
  此次巨额基金的发放,也对入围的国产基础软件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到2010年,要求桌面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从“补充替代型”到“同台竞争型”的转变,中间件、服务器操作系统从“边缘示范型”到“核心业务型”的转变,而且都须是具有高度自主创新产权、高市场占有率的企业。
  业界专家分析,在“核高基”项目的推动下,3年之内,我国新一轮产业大规模整合即将迸发,可以预见的是,“核高基”项目的中标者将会成为这些产业整合、资本并购的主动发起者,而一些落选的企业将有可能成为被兼并的对象,为此,将形成强者愈强、弱者恒弱的产业格局。“我们已经做好了相应的准备,比如资金、管理等方面,一旦入围‘核高基’,我们肯定会对行业内的公司进行并购。”国内某知名软件企业高层如是说。
  国金证券分析师甚至大胆预言,此次“核高基”重大专项政策如果执行得好,长期有序运作,国家、企业和整个产业链结成紧密高效的统一体,15年后,国产基础软件业将可以打造出“中国的微软”,诞生两三个世界级航母型的软件企业。其实,这也是此次国家以大手笔大力推行此次“核高基”项目的终级目标之一。
  
  “核高基”催热资本市场,催红软件股
  
  “核高基”也引发资本市场对软件股的强烈关注,每当“核高基”一有风吹草动时,相关软件概念股就闻风起动。
  去年初“核高基”概念出炉后,市场资金就报以极大的投入热情,包括中国软件、浪潮软件等个股在去年更是以股价翻番来表达对该项目的青睐。业界分析说,“核高基”主题将成为中长期的投资机会。
  而今“核高基”专项资金即将敲槌落定,对上榜的软件企业意味着“雪中送炭”,一旦名单公布,将为入围的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利好,对软件上市公司来说也能带来实质性的业绩提升,并带来了股价上扬的动力和空间。
  据悉,按申报的课题数量和可能获得的补助规模,今年第一批获批排名依次将是中国软件、同方股份、恒生电子和川大智胜。除此4家上市公司外,预计仍有不少软件公司也在积极申报,有望成为第二批获批者。远光软件、东软集团、用友软件、卫士通、金蝶中间件、金山软件、中科红旗、中标软件、人大金仓、永中等公司都在名单之内。这些企业在国内基础软件领域比较知名,今年有望获得数亿元资金资助。一份材料则显示,多家软件上市公司已申报了财政补助,其中中国软件的财政补贴有望高达1亿元以上。由此可见,入围的基础软件企业将是最受益的企业。
  因此,拿到今年首批扶持资金的企业未来两三年的盈利水平将得到改善。考虑到“核高基”专项将持续超过15年,扶持资金对受扶持上市公司的盈利影响将是中长期的。
  不可否认,“核高基”扶持资金将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净资产,但短期而言,将很难带来主营收入和主营利润的明显变化,软件厂商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也不能在一两年内迅速提高,需要有一个逐步盘整、累积和提升过程,对其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应有一个比较清醒客观全面的认识。
  
  “核高基”利剑之下的几大挑战
  
  不过,“核高基”利剑虽然能量巨大,但毕竟也不是万能,仍然有一些值得探讨、解决的问题与挑战。
  一是政府的资金支持毕竟有限,难于普惠众生。即便是“核高基”有数百亿元的资金支持,但与国外巨头动辄数十、上百亿美元的投入规模仍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对数万家的国内软件企业仍是杯水车薪。所以,要解决资金问题的根本还在于,一方面企业要独立自主,加强自筹资金能力,不能一味“等、靠、要”;一方面,要能够让各方看到国产基础软件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从而充分吸引社会各方面市场资本的进入,共同推动中国软件业的壮大。这是也是“核高基”所要明确发出的主信号。
  二是资金要有保证,但关键是如何让产品市场最大化。对于从来不缺乏做大做强冲动的国内软件厂商而言,相对于资金的不足,最让他们困惑的还是如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让企业为主导,生产出被国内外用户接受的国产基础软件产品。“核高基”专项并不是去做单纯的技术科研攻关,专项的目标是要掌握核心技术,并最终实现产业化。再好的技术如果不被市场接受,就没有意义。这就要求企业学会做营销,学会做市场。
  三是专项资金如何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之下,加强有效管理,把钱用到刀刃上,长期健康有序运作,这也是未来的一大挑战。如果钱没用到确实需要资金的优势企业上,并没有监督好企业用好钱,反而出现这问题那问题的,造成了巨大的浪费,那就不能有效支持我国软件产业持续健康地发展了。
  “核高基”项目将对国内整个软件产业产生的实质影响,以及扶持能否达到预期充分效果,要等项目最终审批结果下来并执行一段时期以后,才可以明确定论。
其他文献
有的时候,我们需要及时从望不着边际的应用沙漠中认识到,应用不仅仅是愤怒的小鸟、会说话的TOM猫、SNS、微博等娱乐项目,更应该是基于生活本身的应用,如智能车、智能家电、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缴费等终端应用。应用商店(如App Store、Android Market)不只是作为开发者销售的渠道、手机终端的门户、卖“应用”的“柜台”,而将成长为下一代应用商店。我将其定义为:Smart-Mart。它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但对以人为本的理解,目前还存在着一些有待澄清和克服的模糊认识。
对全球经济疲软的担心情绪漫延,标普下调美国主权信用级别,8月5日至8月12日美国股市波动巨大,三大指数——道指、标普、纳指的跌幅均超过4.5%,盘中甚至跌破2010年年底收盘点位。  这是自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股市最大的单周下跌,也引发全球“股灾”。    美股城池失火,中国股遭殃  美股城池失火,以互联网为主,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概念股也无一幸免。中国概念股全线大跌,上百只股票跌幅超5%,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