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海省的青稞主要分布在2700米以上的地区,要是种植小麦的话,可能成熟,也可能不成熟,就是将熟不熟的程度。这里的热量条件不能保证小麦能够完全成熟,种植小麦的话品质会很差。
青海省青稞的生态区划为:
1.东部黄土高原青稞区(品种类型:早熟,中高秆,抗寒耐低温,较抗倒伏,丰产性和稳产性好。属高寒阴湿区,海拔:2700—3200m,降雨量:>500mm,年平均温度:0—2℃,≥0℃,积温:1500℃±。土壤类型:暗栗钙土、黑钙土)。除了东部农业区以外,海北、海南贵德等地也都属于东部农业区的范围,面积在25万亩左右。
2.海北祁连山地青稞区(品种类型:早熟,中秆,耐瘠薄,抗寒耐低温,较抗倒伏,丰产性和稳产性好。属高寒山地,是青海两个冷区之一。海拔:3000—3300m,降雨量:270—500mm,年平均温度:-1.0—0.2℃,≥0℃,积温:804—1740℃。土壤类型:以黑钙土为主)。面积不是太大,大约5万亩左右。
3.海南台地青稞区,这是最大的青稞产区(品种类型:中(早)熟,中秆,高产,抗倒伏。海拔:2800—3400m,降雨量:250—450mm,年平均溫度:-1.0—3.1℃,≥0℃,积温:666—1955℃,土壤类型:栗钙土)。这个地区播种面积在60万亩左右,热量条件比较好。青海省青稞种植面积最大的两个县都分布在海南州,而且产量水平也比较高,特别是以共和县的塘格木农场为代表的青稞种植地区,自然条件和热量条件都比较好,而且局部地区具有灌溉条件,至少能保证2—3次,种青稞的地方,有灌溉条件就属于非常好的地区了,所以它的产量水平是比较高的,而且它的集约化程度、机械化使用水平、覆盖面积也是非常大的。另一个是贵南牧场青稞种植区,贵南牧场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以青稞为主,这里也是青稞一个集中的分布区域。
4.柴达木盆地青稞区,主要是海西的柴达木地区(品种类型:中(早)熟,中秆,高产,抗倒伏。属干旱荒漠区,海拔:2600—3200m,降雨量:100—210mm,年平均温度:1.1—5.1℃,≥0℃,积温:1620—2515℃,土壤类型:荒漠盐土、漠钙土)。它的面积不大,大概10—15万亩。这个地区不仅青稞产量水平比较高,小麦单产水平在世界上也是最高的。柴达木地区整个粮油作物产量都很高,单产水平也比较高,油菜的产量是最高水平,小麦是,青稞也是。
5.青南高原青稞区(种植面积:15万亩左右,品种类型:早熟,中秆,耐瘠薄,抗寒耐低温,较抗倒伏,丰产性和稳产性好。属高寒山地,青海两个冷区之一。海拔:3500—4000m,降雨量:267—764mm,年平均温度:-2.5—3.8℃,土壤类型:高山草原土、耕种草甸土)。主要集中在玉树州东部三县,囊谦、玉树、称多,其中囊谦县面积最大,主要以传统黑青稞为主。
关于青海青稞的面积与产量可以参考相关图表来看。“青海省2000年—2016年青稞生产情况”图是2016年行业内的数据,不是统计局发布的,行业内的数据是147万亩,还不包括农牧场的面积。但是从区域上应该能够看到,从2002年以后,基本是一个逐步上升的过程,年际间有变化,在整体上,青稞的面积不断在上升,这和青稞本身的特点有关系。青稞产量相对比较稳定,种植比较简单,而且价格上一直较为稳定,油菜价格波动比较大,如果在春季种植油菜,种植完之后,黑霜一来,对油菜的威胁非常大,而青稞并不存在这些问题。这几年青稞面积逐渐在增大,早些年间,青稞面积非常少,到处种的都是油菜,那时候油菜的效益非常好,这几年再去到青稞和油菜产区对比一下,尤其是海南、海北,就会发现青稞越来越多,油菜相对来说下滑得比较多,积压的也非常多。农业生产市场不断在变化。
还有几个数据值得注意:青海省第一大主产区是贵南,26—28万亩;第二大产区是共和,18—20万亩;第三大县是门源,10—18万亩。青海省的青稞产区前三大县,也是生产水平比较高的县。
青海省青稞的生态区划为:
1.东部黄土高原青稞区(品种类型:早熟,中高秆,抗寒耐低温,较抗倒伏,丰产性和稳产性好。属高寒阴湿区,海拔:2700—3200m,降雨量:>500mm,年平均温度:0—2℃,≥0℃,积温:1500℃±。土壤类型:暗栗钙土、黑钙土)。除了东部农业区以外,海北、海南贵德等地也都属于东部农业区的范围,面积在25万亩左右。
2.海北祁连山地青稞区(品种类型:早熟,中秆,耐瘠薄,抗寒耐低温,较抗倒伏,丰产性和稳产性好。属高寒山地,是青海两个冷区之一。海拔:3000—3300m,降雨量:270—500mm,年平均温度:-1.0—0.2℃,≥0℃,积温:804—1740℃。土壤类型:以黑钙土为主)。面积不是太大,大约5万亩左右。
3.海南台地青稞区,这是最大的青稞产区(品种类型:中(早)熟,中秆,高产,抗倒伏。海拔:2800—3400m,降雨量:250—450mm,年平均溫度:-1.0—3.1℃,≥0℃,积温:666—1955℃,土壤类型:栗钙土)。这个地区播种面积在60万亩左右,热量条件比较好。青海省青稞种植面积最大的两个县都分布在海南州,而且产量水平也比较高,特别是以共和县的塘格木农场为代表的青稞种植地区,自然条件和热量条件都比较好,而且局部地区具有灌溉条件,至少能保证2—3次,种青稞的地方,有灌溉条件就属于非常好的地区了,所以它的产量水平是比较高的,而且它的集约化程度、机械化使用水平、覆盖面积也是非常大的。另一个是贵南牧场青稞种植区,贵南牧场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以青稞为主,这里也是青稞一个集中的分布区域。
4.柴达木盆地青稞区,主要是海西的柴达木地区(品种类型:中(早)熟,中秆,高产,抗倒伏。属干旱荒漠区,海拔:2600—3200m,降雨量:100—210mm,年平均温度:1.1—5.1℃,≥0℃,积温:1620—2515℃,土壤类型:荒漠盐土、漠钙土)。它的面积不大,大概10—15万亩。这个地区不仅青稞产量水平比较高,小麦单产水平在世界上也是最高的。柴达木地区整个粮油作物产量都很高,单产水平也比较高,油菜的产量是最高水平,小麦是,青稞也是。
5.青南高原青稞区(种植面积:15万亩左右,品种类型:早熟,中秆,耐瘠薄,抗寒耐低温,较抗倒伏,丰产性和稳产性好。属高寒山地,青海两个冷区之一。海拔:3500—4000m,降雨量:267—764mm,年平均温度:-2.5—3.8℃,土壤类型:高山草原土、耕种草甸土)。主要集中在玉树州东部三县,囊谦、玉树、称多,其中囊谦县面积最大,主要以传统黑青稞为主。
关于青海青稞的面积与产量可以参考相关图表来看。“青海省2000年—2016年青稞生产情况”图是2016年行业内的数据,不是统计局发布的,行业内的数据是147万亩,还不包括农牧场的面积。但是从区域上应该能够看到,从2002年以后,基本是一个逐步上升的过程,年际间有变化,在整体上,青稞的面积不断在上升,这和青稞本身的特点有关系。青稞产量相对比较稳定,种植比较简单,而且价格上一直较为稳定,油菜价格波动比较大,如果在春季种植油菜,种植完之后,黑霜一来,对油菜的威胁非常大,而青稞并不存在这些问题。这几年青稞面积逐渐在增大,早些年间,青稞面积非常少,到处种的都是油菜,那时候油菜的效益非常好,这几年再去到青稞和油菜产区对比一下,尤其是海南、海北,就会发现青稞越来越多,油菜相对来说下滑得比较多,积压的也非常多。农业生产市场不断在变化。
还有几个数据值得注意:青海省第一大主产区是贵南,26—28万亩;第二大产区是共和,18—20万亩;第三大县是门源,10—18万亩。青海省的青稞产区前三大县,也是生产水平比较高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