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苗族,古老的少數民族,全世界多地分布,中国约100万苗族人口中,40%居住在贵州省境内。苗族服饰,因为保留了远古的繁复式样和无与伦比的刺绣图样,是苗族文化最鲜明的代表。贵州苗族传统文化保存较为完整,几十年前贵州苗绣就成为了收藏界的宠儿,大量海外收藏者将珍贵的古老苗绣盛装带到国外收藏。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让苗族人和贵州当地人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产生了觉醒,努力保护好尚留在当地的民族服饰和服饰文化,成为一些民间收藏者内心里萌发出的责任感。
这些年,贵州本地民间的民族服饰博物馆逐渐增加,一些博物馆已经开出了规模和影响力。尽管博物馆开办者大多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但位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民族服饰博物馆,生存和发展依然面临很大挑战。
沉寂的技艺“活”起来
8月的一个周末,十多位市民走进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区的苗疆故事博物馆,他们围桌而坐,上一堂特别的课程——苗疆故事非遗课堂。来听讲课的以女性为主,也有两位男性,有从事旅游业的,有教师,有考古专业人士,还有家长带着孩子参与。
听完馆长曾丽讲述苗绣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后,第二个环节是跟着绣娘学习苗绣技艺。教刺绣的刘正花是贵州台江人,台江是苗族聚居的主要区域。刘正花做了20多年刺绣,擅长台江施洞苗系的刺绣服装制作,特别是苗绣中特有的破线绣、堆绣、锁边绣等技巧非常精湛,斩获各种比赛奖项,还在中央美院、北京服装学院等高校里传授技艺。
曾丽设计的丝巾,以博物馆馆藏的苗绣纹样作为基础元素,将苗绣中的神秘抽象符号用到现代服饰中,被业界美誉为“中国的爱马仕”。
让曾丽惊喜的是,平常少见的男学员拿起针线竟然也有模有样,做出的作品别有一番风味。曾丽告诉记者,这个课堂每月举行两三次,一般都是应团队的要求定制,开设几年来,课堂人气越来越旺。每次观众参观好博物馆的苗绣作品、坐下来听了苗绣知识,最后再亲身体会苗绣制作后,大多会非常感慨。
曾丽说,观众亲眼见到精美的苗绣,都会惊叹它的美丽和魅力;而学着制作苗绣后,很多人会跟她说:“以后购买苗绣产品我也不好意思还太多价了,苗绣制作实在太辛苦。”
玻璃橱窗里沉寂的苗绣服饰与现代普通人发生了关联,曾丽认为这才是一家苗族服饰博物馆最大的价值。
贵阳苗疆故事民族服饰博物馆创建于2006年,是国内第一家苗绣主题博物馆。创始人、馆长曾丽与苗族服饰的缘分,是从父辈开始的。
曾丽的父亲曾宪阳作为摄影记者,年轻时常年游走在苗族山乡,醉心于用照片记录下古老苗绣的美好。有时候父亲会带回一些绣片,父亲在家跟母亲算了一笔账:从山乡购买回来的绣片拍成照片发表在报刊上,每发表一张图片,就有5至9元的稿费。这样,他既发表了作品,又挣了稿酬,还收藏了自己喜爱的东西。
朴素而实际的想法,开启了曾宪阳的收藏之路。慢慢地,曾宪阳开始对苗族服饰文化进行研究。从父亲带回的苗绣作品和采访的照片中,曾丽也开始喜爱苗绣。
改革开放后海外游客逐渐发现了深山中宝藏——苗绣,一些收藏者开始通过各种途径、在当地人的帮助下收藏古老的苗绣珍品。眼界开阔的曾宪阳也摸索出自己的收藏标准:一是成衣年代在民国以前或民国前期的;二是纹样有人文研究价值的;三是绣工非常精美的;四是代表某种支系的;五是代表某种特定材质的。
当时,曾宪阳创建了自己的图片社,曾家的经济情况大为改善,他的收藏不再如从前那样拮据。曾丽回忆说:“那真是一个物美价廉的黄金时代。”
一边收藏、一边研究,曾宪阳积累了大量精美的苗族服饰珍品和研究资料,2008年曾宪阳去世前,把这笔特殊的文化“财富”交给了曾丽。
2008年,坐落在贵阳市白云公园旁的博物馆开始运营,曾丽明确了“保护、传承、传播”为博物馆的任务。曾丽认为博物馆的功能并非单一的展示,因此她自己也做了大量的苗族文化研究,撰写图书,向参观者介绍苗族文化。
要让古老的苗绣“活”起来,曾丽还做了另一个尝试——创立品牌,将来源于苗绣文化的产品推向市场,让消费者把苗绣穿在身上。曾丽设计的丝巾,以博物馆馆藏的苗绣纹样作为基础元素,将苗绣中的神秘抽象符号用到现代服饰中,被业界美誉为“中国的爱马仕”。曾丽正在努力寻求将这些带着苗绣基因的设计推向更广阔的市场,让这一独特的文化产品受到全世界消费者的认可。
经营博物馆投入巨大,与过去单纯贩卖苗族服饰相比,欧东花的经济收入不增反减,但现在欧东花却从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得到了另一种满足感。
从生计生意到保护传承
在旅游业特别红火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欧东花的名字很多人都知道,她的欧东花苗族服饰博物馆2014年开张,后来又在遵义市热闹的街面上开了分馆。
2014年欧东花苗族服饰博物馆建馆时,一些媒体对欧东花的故事进行了报道。报道中描述欧东花收藏苗族服饰的原因是出于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但欧东花的儿子龙永明却毫不避讳地否认:“不是不是,要说真实的原因,最开始收衣服,就是为了生计。”
2000年之前,到贵州去收购苗族老服装的主要是欧洲人、日本人和台湾地区的收藏者。他们知道苗族村落里有宝贝,但受限于语言不通、交通困难、情况不熟,他们必须要借助当地人的帮助才能找到好衣服,而一批像欧东花这样的当地人,因为懂苗绣又善于沟通,成为最早的一批收藏中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