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核因子-κB和中性粒细胞CD11b、CD64表达及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来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liang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新生儿败血症外周血核因子-κB(NF-κB)、中性粒细胞CD11b、簇分化抗原64(CD64)表达及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20年9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00例败血症患儿为新生儿败血症组,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组32例,轻症组68例.另选取同期医院分娩的50名健康新生儿为正常对照组.测定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NF-κB、CD11b、CD64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分析不同NF-κB、CD11b、CD64水平对败血症患儿病情程度的评估价值.结果 新生儿败血症组患儿外周血NF-κB、CD11b、CD64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重症组患儿外周血NF-κB、CD11b、CD64水平均高于轻症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F-κB、CD11b、CD64水平单独诊断重症新生儿败血症的ROC曲线下面积均低于三项指标联合诊断重症新生儿败血症的ROC曲线下面积;三项指标单独诊断时的截断值分别为:17.65 mg/L、386.27平均荧光强度(Medi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和45.92 MFI.结论 NF-κB、CD11b、CD64在重症败血症患儿外周血中均呈较高水平,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重症新生儿败血症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脓毒症晚期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1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和治疗组,每组6只.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建立脓毒症模型.假手术组切开腹壁后缝合,其余两组行CLP术.治疗组在建模后20 min经尾静脉注射乌司他丁,其余两组于相同时间点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各组大鼠于CLP后24 h处以安乐死.取心脏血、股动脉血及小肠标本.分别检测小肠病理光镜、空肠组织紧密连接蛋白(ZO-1)、血浆二胺氧化酶(DAO)、小肠微管相关蛋白质轻链3(LC3)和降解底物P62.结果
目的 针对重症肺部感染合并呼吸衰竭,筛选出准确可靠的外周血生物标志物,分析其对预后的预测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医院收治的重症肺部感染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17例,并根据28 d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84例和死亡组33例.分析转入重症监护室(ICU)后静脉血检测相关指标结果.结果 死亡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红细胞沉降率(ESR)、淀粉样蛋白A(SAA)、D-二聚体(D-D)、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B型利钠肽(NT-proBNP)、巨噬细胞炎
目的 探究血清胆碱酯酶(ChE)、血管生成素-1(Ang-1)和白细胞介素-6(IL-6)对感染性休克患者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接收的11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8 d死亡情况,分为生存组77例、死亡组41例,统计所有患者确诊48 h内血清ChE、Ang-1和IL-6水平,分析影响感染性休克预后的危险因素以及各指标对感染性休克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与生存组比较,单因素分析中死亡组感染性休克患者平均年龄大,SOFA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