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一个人对生活的界定都有属于自己的词汇,来到丽江,翻开生活的字典,你会找到一些这样的词儿:名词:火塘,客栈,酒吧,单车,阳光;形容词:柔软,安静,舒适,闲散;在动词这一栏里,你发现了一个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频频出现的词——“化賩(cong)”。“化賩”为纳西语,“化”即为群体之意,“賩”为个人拿出东西凑在一起,“化賩”就是一个在物质上互相帮助的群体。在纳西族地区,这种“化賩”古来有之,人们在自愿的基础上,以亲戚朋友等相识相知之人,每人拿出同等数额的钱物凑在一起,先行帮助这一群体中需要帮助的一个,叫“放賩”。哪家儿子娶媳妇了,哪家发生了困难,哪个賩友先拿賩,克服急用之难,同时,賩友们利用放賩的机会聚在一起互相交流,沟通友谊,说说生活和人生的闲话。据一位老人讲,过去纳西男人是不做賩的。如今,丽江随处可见的农家乐会给你答案,“化賩”已经成为了丽江人生活的一部分。
动词篇
动词意味着什么?活力还是热情,对于这些七十多岁的老人而言,她们生活的字典里写满了动词,她们不服老,正如这个团队的名字——“夕阳红”打跳队。化賩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打跳
时间是早晨,地点在古城四方街。阴天,游客没有往日的多,但老人们的淳朴笑容送来了温馨。在打跳的队伍中,和金凤奶奶算是比较年轻的,今年60岁了,退休之前,曾在古城区民族事务宗教局做会计,2002年退休以后参加了打跳队。老人爱唱,爱跳,只要家里没事,她都喜欢去古城。游客们见到她们很高兴,有的会问一些奇怪的问题,比如“你们吃什么?”“你们是什么民族?”“你们为什么要带解放帽?”回家以后,她也闲不住,接送孙女,买菜,做饭。她记得有个心理学家对她说过这样一句话:“健康是节约,健康是快乐”。身体好了,不用去医院,儿女们也安心,一家人快快乐乐的。
她们做賩一月一次,31个老人各自凑点钱,打跳后就去农家乐,开心地玩一天。如今生活好了,她们就随意一点,“我们是吃賩”,老人爽快地笑着。
吃饭
由于晕车,多数老人决定走路去农家乐。鑫鑫乐是目的地,老人们走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才到。传统的纳西民居,三坊一照壁,长长的厦子下面摆满了桌椅。午饭比较简单,二十几个老人刚好凑足了三桌,饭菜依次摆上,鸡豆凉粉,凉粉汤,炖豆腐,粑粑,还有纳西传统的杂锅菜,都是家常菜。张树芝奶奶总是一脸的笑容,此时的她更是忙着给身旁的姐妹们盛热凉粉,然后拌上佐料,就着粑粑吃,有家的温馨。张奶奶年轻时候一直在家务农,靠卖菜为生,日子过得艰辛,如今儿女们都大了,自己却不服老,每天的生活过得比儿女们还要充实。
唱歌
午饭以后,老人们拿出准备好的甜点和水果。和善良老人自告奋勇地给姐妹们削苹果。名字是和奶奶自己起的,“我是个善良的人”,老人谦虚地笑笑。和奶奶一直住在古城的新华街,小时候母亲不同意她读书,说只要会认钱就够了。虽然不认字,但从年轻时就爱唱,那时老公是吹葫芦笙的,一段浪漫的恋情就此开始。老来依旧爱唱,《阿哩丽》、《喂蒙达》、《谷气》,这些纳西民歌的调被她哼了一遍又一遍。和奶奶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现在老公在研究东巴文,生活好了,以前悲伤的调子唱出来也充满了快乐的因子。
聊天
下午时间,老人们三三两两的在一起,打牌,聊天,唱歌。和则温老人是这个团队里年龄最大的一位,已经78岁的他,看起来话不多,但是只要聊到兴趣上,也是一个很健谈的人。老人的家离金安桥很近,1949年到1955年,他在解放军某部当了7年的兵,虽然那时行军很辛苦,吃不好穿不暖,脚上常磨起泡,但是军队生活使他学会了说汉话和认字,年少气盛的他也接触了许多外面的东西。退伍以后,他就回家务农, 一直到改革开放,生活一天天的好起来。加入这个賩有五,六年的时间了,每天坚持去四方街打跳,回家以后就看新闻联播。有苦才有甜,经历了生活苦难的他,对于现在的快乐日子,老人很满足。
形容词篇
形容词,一种状态的呈现。痴迷滇戏的他们,利用化賩的机会相聚在一起,自娱自乐。这些关键词,诠释了他们对生活的理解。
快乐
一家具有典型纳西风格的农家乐,宽敞的厦子,十几个老人围坐在一起唱滇戏。平常的一天,陈老便是其中一个。
陈老,云南宜良人,七十岁,红光满面,原是滇剧团的工作人员,后在丽江生根发芽,已经算是一个地道的丽江人了。他是这个团体的总指挥,因为懂专业知识,在集体的整个滇剧领域属于“领导”的地位。队里的很多队员都是在他的执教之下学习和自娱自乐的。老人开朗的快乐总是写在脸上,没有周老的黑色幽默和尖锐,但总是笑眯眯地对待生活。
热情
杨奶奶有74岁了,单色的上衣配一顶解放帽,开始她的安静并没引起我们的注意,等到《三娘教子》的唱段一起,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她吸引住了。如果不是因为她近在眼前,你不会相信这样亮,高而满含热情的声音是出自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老人左手支着腰,唱完一段,在杨大爷唱的间隙中,老人不慌不忙地拿起身旁的茶轻押一口,润润嗓子,又开始了下一段。听其他的人说,杨奶奶年轻时候唱得很好,现在虽然年纪大了,但是热情依旧不减,几天不唱,心里反倒不舒服。
幽默
坐一把竹椅,清瘦但精神矍铄,身在书香世家的他,自小便受到文化熏陶,可以说是这个小集体的核心。退休以后,周老便和爱好滇戏的几个朋友碰到一起,成立了这个滇戏賩。吃饭聊天,午饭以后就坐在厦子下面唱起来。周老拉的一手好二胡,他是一个健谈的老人,谈天说地,博古论今,风趣幽默的话总是能让这个小团体活跃起来。对于丽江和生活,他有很多自己的理解,说得最多的词儿是“和谐”二字,乐在其中。
执著
杨丽先老人,一件白得发亮的衬衣印衬着橙黄色的边框眼镜,声音有点沙哑的他依旧固执地坚持着爱唱的“老毛病”,已经75岁的他,对打麻将没有好感,三年前加入这个賩,现在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唱戏对身体有好处。”
杨老退休前曾在皮革厂工作,对于自己的纳西身份,他还插入了一段传奇故事。据他家家谱记载,大约明末时,木王爷从承德请了御医给夫人看病,御医医好了夫人的病,木王爷很不想让御医回去,于是就想了一个办法,木王爷一面给御医准备好了钱粮,暗地里却又派人在路中偷了御医的银两,御医就这样来来回回走了三次都没有成功,最后终于决定留下,到杨老人这一代已完全是地道的丽江人了。老人说,当初不情愿的留下,却成就了他如今简单快乐的生活,是好是坏,谁说得清呢?
淡定
刘金桂老人在这个小团体里算是年纪比较轻的,63岁的他是河北保定人,1960年响应支援地方剧种的号召,于是从省京剧团调到滇剧里。退休以后,就和周老师等凑到一起了。在丽江生活这么久,早已融入了这里的生活。他们这个賩有十几年的历史了,一月两次,他一直在这个賩,刘大爷喜欢打锣和钵。他说,本来这两种乐器是要两个人来打的,但因为自己两样都打得上手,所以就都来。
编后语:刚开始准备这个选题的时候,我想通过年老的到年轻的群体来表现丽江“化賩”,但现实是,年轻的一代已经将这样的生活完全简化到“撮一顿饭,打一天麻将”,而“化賩”最初的相互帮助,互相交流的传统几近遗失,就像我们不经意地就遗失了生活中某一道亮光一样。丽江生活也许不是我们现在古城街头看到的样子,也许不是我们在各种媒体读到的样子,更也许不是在绘声绘色的描述里听到的样子,真正的丽江生活,是属于那些爱这片土地,能感悟这片土地,懂得对生活迎来送往,懂得在困难的日子互相救助,在幸福的日子好好享受的每一个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