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加强师范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合格基础教育教师的必然要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在师范生人文素质教育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应以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为目标进行教学改革,以充分发挥其人文教育功能。
[关键词]人文素质 师范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3-0001-03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素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是一个国家国民文化素质的集中体现。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既是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需要,也是人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基础教育是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教师的人文素养则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强师范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合格的基础教育教师的前提。本文将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教学实践,对师范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做一些思考。
一、师范生人文素质的缺失
师范生是未来的教师,将来主要从事基础教育工作,对青少年学生负有伦理人格的教导责任。正是这种角色定位,决定了师范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地位。
当前,提高师范生的人文素质,已逐渐成为高校和全社会的共识。师范生对人文素质培养与自身发展的重要关系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师范生中人文素质低下和人文精神缺乏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文化底蕴不够丰厚,人文知识欠缺。部分师范生只注重专业学习,对人文素质类课程敷衍了事;读书时间较少且缺乏规划,目的不明确,极少阅读教材以外的专业参考书目,更谈不上涉猎专业以外的人文书刊;相当部分学生倾向于电子读物,导致心情浮躁,阅读面狭窄,影响了阅读的质量和人文知识的获取,无法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二是爱国主义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减弱。这主要表现为国家意识和民族文化观念弱化,过多考虑个人利益,或缺乏理性爱国思想。三是功利意识增强,过分强调自我。由于受到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一些师范生忽略了自身修养的提升,思想较为狭隘,缺乏责任心;或为人处世功利,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人文关怀和团队协作精神。四是诚信缺失,生活态度消极。如在考试和奖助学金评定等方面弄虚作假、是非观念淡薄、虚荣心强、投机取巧、追逐名利、人际关系淡漠等。
人文素质具有社会性、自主构建性、可塑性和实践性。[1]人文知识的获取、人文环境的熏陶,都有可能促使人文素质发生改变。高校应着力营造良好氛围,继续推动师范生人文素质的提升。
二、《纲要》教学在师范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作为一门集思想性、理论性、历史性、知识性于一体的全国高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纲要》的人文素质教育优势显而易见。
(一)有助于拓展人文知识,增强文化底蕴
基础教育教师的人文内涵和文化底蕴,往往决定着教书育人的质量。师范生应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储备,对哲学、文学、历史、法律、艺术等知识应有基本的了解,能够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就教学内容而言,《纲要》主要讲述近现代的中国历史,其中包括:西方列强罪恶的侵华史;波澜壮阔的中国人民抵御外来侵略、推翻反动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辉煌的历史征程。这些内容丰富多彩,涵盖了经济、社会、政治、军事、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揭示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基本规律。可见,《纲要》教学在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入领会历史和人民如何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道路的同时,给全体本科师范生提供了大量的人文知识。就教辅资料而言,与中国近现代史相关的全国性和地方性的图书、影像、图片、实物等资源数量可观,且便于获取,有利于课外拓展学习和各类人文知识的积累。就教学过程而言,在学习基础知识、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和內心会被触动,有助于把历史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此外,通过开展实地调研、社会考察、观看优秀影视作品等实践教学活动,便于学生接触社会、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二)有助于培育爱国主义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爱国主义是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巨大动力,是全国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个人价值得以实现的必由之路。只有具备高度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才会有高尚的精神追求和高雅的生活情趣。因此,加强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对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关注、责任意识和历史使命感,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师范生的爱国主义和责任感教育在人文素质培养中的地位,由此更为突出。
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历史教学为承担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角色,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我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认为:“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也。”[2]在日寇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国学大师章太炎大力倡导国民读史,以激发爱国热情。他说:“夫读史之效,在发扬祖德,巩固国本,不读史则不知前人创业之艰,后人守成不易,爱国之心,何由而起?”[3]党的历代中央领导亦多次强调读史的重要性。如邓小平曾指出:“了解自己的历史很重要……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4]《纲要》是一门以历史学科为基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蕴藏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因此,学习《纲要》的过程,就是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洗礼的过程,有利于大学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三)有助于培养健全人格,塑造优良品质
提升人文素质与塑造健全人格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源泉,后者则是前者的目的和归宿。价值取向是否正确,人生态度是否积极,是人格健全与否的重要标准。《纲要》以历史课的形式承载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其最终目的是引导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对师范生健全人格和优良品质的培养非常重要。同时,其教学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格教育素材,极具感染力和说服力。如中华民族在困境中同仇敌忾、奋起反抗、自强不息的精神,先进历史人物的榜样和导向作用等,都是生动形象的典型案例。尤其是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为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志士、为国家繁荣富强作出巨大贡献的建设者等,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坚定意志、宽广胸怀、高尚情操,以及积极进取、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人格魅力,都有助于学生深入思考人生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为健全人格和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奠定思想基础。 三、在《纲要》教学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策略
(一)提高教师人文教育意识,增强执教能力
在我国,教师承担着培养社会主義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光荣使命。教师的人文知识、思想观念、修养情操、言行举止、人格特征等对学生的影响极为重要。师范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成效,与授课教师的素质息息相关。首先,教师应具有扎实的知识能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更高的人文素养,要做学生的榜样。其次,明确人文素质教育目标。授课教师要认识到,包括《纲要》在内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任务是培养综合素质高、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不是重知识技能、轻人文修养的“人才”。应在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目标和教学各环节中增加人文素质教育内容,使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实现人文素质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第三,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应充分认识学生,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知识灌输的被动受体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模式。同时,转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育观,促进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协调发展。
(二)整合教学资源,凸显素质教育目标
《纲要》教学安排30余课时,涉及范围是1840年直至现在共170多年的中国历史,内容多,时间跨度大。只有合理整合教学资源,才能有效解决内容多与学时少、大学学习与中学历史教学内容重叠等问题,达到素质教育目的。要达到这一目的,一是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选择典型教育素材和教学案例,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了解国情,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二是从师范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出发,认真分析其思想领域的倾向性问题,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三是及时了解、梳理、吸收学术界新的研究成果,使课堂充满新鲜内容。四是注重挖掘地方特色人文资源,把高校所在地的优秀文化教育资源、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政治教育资源、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等,整合到相关的理论及实践教学中,这样既能拓宽学生的人文知识面,也能使学生接受到最直观、最真实的教育。
(三)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能否让学生掌握丰富的人文知识,并逐步摆脱书本层面,真正内化为人文素质,关键在于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应进一步探索教学方法体系的多元化,并注意处理好各种教学手段的相互衔接问题。教师通过启发式、研讨式、互动式、参与式、体验式、演讲式等多种方法的灵活运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体验,尤其是多运用史料和事实、结合学生关注的国内外重大现实问题和热点问题进行论证分析,营造一个尊重、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发散性充分发挥之后,教学内容才能入耳、入眼并入脑,学习知识、探求真理、培养能力的目的才能达到。
此外,立体化课堂的打造非常重要。中国近现代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应有选择地加以利用,辅以多媒体技术处理,把体现教育价值的文字、数字、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优化结合,营造出图、文、声、像并茂的学习情境。如此,不可再现的历史便可转化为可以感知的现在,枯燥的文字和理论变得直观生动,这样既丰富教学内容,又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
(四)注重教学拓展与延伸,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人文知识的获取和人文素质的提高,既要依靠课堂教学,更要把握好课前与课后的拓展与延伸。一是布置学习思考题或小课题,指导学生在实地调研、查阅历史文献资料和关注相关新闻事件的基础上完成,在涉猎、阅读、感受知识滋养的同时,培养搜集、梳理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二是发挥图书馆和网络资源作用,推荐阅读书目、影视作品、学习网站,供学生拓展学习。如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网、文史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网、中国传统文化网、鸦片战争纪念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红军长征纪念馆、人民网及各高校《纲要》精品课程网站等。三是创设体验情景平台,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如指导学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走访家乡及周边地区的纪念馆、博物馆、革命旧址、历史古迹、新农村、现代企业等,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图片、影像等资源,并撰写观后感或者考察报告;寻访家乡及周边地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亲历者,撰写访谈报告。在此过程中,学生得以动脑、动手、动口、动情,从而真学、真信、真懂、真用,学会理解、沟通、信任和协作,形成健全的人格。
[ 参 考 文 献 ]
[1] 杜署钦.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9.
[2] 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点校(第3辑)[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1638.
[3] 章太炎.论读经有利而无弊[A]/章太炎政论选集(下)[C].北京:中华书局,1977:863.
[4]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6.
[责任编辑:刘凤华]
[关键词]人文素质 师范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3-0001-03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素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是一个国家国民文化素质的集中体现。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既是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需要,也是人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基础教育是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教师的人文素养则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强师范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合格的基础教育教师的前提。本文将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教学实践,对师范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做一些思考。
一、师范生人文素质的缺失
师范生是未来的教师,将来主要从事基础教育工作,对青少年学生负有伦理人格的教导责任。正是这种角色定位,决定了师范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地位。
当前,提高师范生的人文素质,已逐渐成为高校和全社会的共识。师范生对人文素质培养与自身发展的重要关系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师范生中人文素质低下和人文精神缺乏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文化底蕴不够丰厚,人文知识欠缺。部分师范生只注重专业学习,对人文素质类课程敷衍了事;读书时间较少且缺乏规划,目的不明确,极少阅读教材以外的专业参考书目,更谈不上涉猎专业以外的人文书刊;相当部分学生倾向于电子读物,导致心情浮躁,阅读面狭窄,影响了阅读的质量和人文知识的获取,无法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二是爱国主义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减弱。这主要表现为国家意识和民族文化观念弱化,过多考虑个人利益,或缺乏理性爱国思想。三是功利意识增强,过分强调自我。由于受到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一些师范生忽略了自身修养的提升,思想较为狭隘,缺乏责任心;或为人处世功利,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人文关怀和团队协作精神。四是诚信缺失,生活态度消极。如在考试和奖助学金评定等方面弄虚作假、是非观念淡薄、虚荣心强、投机取巧、追逐名利、人际关系淡漠等。
人文素质具有社会性、自主构建性、可塑性和实践性。[1]人文知识的获取、人文环境的熏陶,都有可能促使人文素质发生改变。高校应着力营造良好氛围,继续推动师范生人文素质的提升。
二、《纲要》教学在师范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作为一门集思想性、理论性、历史性、知识性于一体的全国高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纲要》的人文素质教育优势显而易见。
(一)有助于拓展人文知识,增强文化底蕴
基础教育教师的人文内涵和文化底蕴,往往决定着教书育人的质量。师范生应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储备,对哲学、文学、历史、法律、艺术等知识应有基本的了解,能够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就教学内容而言,《纲要》主要讲述近现代的中国历史,其中包括:西方列强罪恶的侵华史;波澜壮阔的中国人民抵御外来侵略、推翻反动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辉煌的历史征程。这些内容丰富多彩,涵盖了经济、社会、政治、军事、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揭示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基本规律。可见,《纲要》教学在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入领会历史和人民如何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道路的同时,给全体本科师范生提供了大量的人文知识。就教辅资料而言,与中国近现代史相关的全国性和地方性的图书、影像、图片、实物等资源数量可观,且便于获取,有利于课外拓展学习和各类人文知识的积累。就教学过程而言,在学习基础知识、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和內心会被触动,有助于把历史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此外,通过开展实地调研、社会考察、观看优秀影视作品等实践教学活动,便于学生接触社会、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二)有助于培育爱国主义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爱国主义是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巨大动力,是全国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个人价值得以实现的必由之路。只有具备高度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才会有高尚的精神追求和高雅的生活情趣。因此,加强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对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关注、责任意识和历史使命感,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师范生的爱国主义和责任感教育在人文素质培养中的地位,由此更为突出。
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历史教学为承担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角色,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我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认为:“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也。”[2]在日寇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国学大师章太炎大力倡导国民读史,以激发爱国热情。他说:“夫读史之效,在发扬祖德,巩固国本,不读史则不知前人创业之艰,后人守成不易,爱国之心,何由而起?”[3]党的历代中央领导亦多次强调读史的重要性。如邓小平曾指出:“了解自己的历史很重要……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4]《纲要》是一门以历史学科为基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蕴藏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因此,学习《纲要》的过程,就是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洗礼的过程,有利于大学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三)有助于培养健全人格,塑造优良品质
提升人文素质与塑造健全人格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源泉,后者则是前者的目的和归宿。价值取向是否正确,人生态度是否积极,是人格健全与否的重要标准。《纲要》以历史课的形式承载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其最终目的是引导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对师范生健全人格和优良品质的培养非常重要。同时,其教学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格教育素材,极具感染力和说服力。如中华民族在困境中同仇敌忾、奋起反抗、自强不息的精神,先进历史人物的榜样和导向作用等,都是生动形象的典型案例。尤其是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为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志士、为国家繁荣富强作出巨大贡献的建设者等,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坚定意志、宽广胸怀、高尚情操,以及积极进取、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人格魅力,都有助于学生深入思考人生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为健全人格和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奠定思想基础。 三、在《纲要》教学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策略
(一)提高教师人文教育意识,增强执教能力
在我国,教师承担着培养社会主義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光荣使命。教师的人文知识、思想观念、修养情操、言行举止、人格特征等对学生的影响极为重要。师范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成效,与授课教师的素质息息相关。首先,教师应具有扎实的知识能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更高的人文素养,要做学生的榜样。其次,明确人文素质教育目标。授课教师要认识到,包括《纲要》在内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任务是培养综合素质高、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不是重知识技能、轻人文修养的“人才”。应在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目标和教学各环节中增加人文素质教育内容,使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实现人文素质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第三,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应充分认识学生,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知识灌输的被动受体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模式。同时,转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育观,促进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协调发展。
(二)整合教学资源,凸显素质教育目标
《纲要》教学安排30余课时,涉及范围是1840年直至现在共170多年的中国历史,内容多,时间跨度大。只有合理整合教学资源,才能有效解决内容多与学时少、大学学习与中学历史教学内容重叠等问题,达到素质教育目的。要达到这一目的,一是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选择典型教育素材和教学案例,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了解国情,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二是从师范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出发,认真分析其思想领域的倾向性问题,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三是及时了解、梳理、吸收学术界新的研究成果,使课堂充满新鲜内容。四是注重挖掘地方特色人文资源,把高校所在地的优秀文化教育资源、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政治教育资源、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等,整合到相关的理论及实践教学中,这样既能拓宽学生的人文知识面,也能使学生接受到最直观、最真实的教育。
(三)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能否让学生掌握丰富的人文知识,并逐步摆脱书本层面,真正内化为人文素质,关键在于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应进一步探索教学方法体系的多元化,并注意处理好各种教学手段的相互衔接问题。教师通过启发式、研讨式、互动式、参与式、体验式、演讲式等多种方法的灵活运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体验,尤其是多运用史料和事实、结合学生关注的国内外重大现实问题和热点问题进行论证分析,营造一个尊重、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发散性充分发挥之后,教学内容才能入耳、入眼并入脑,学习知识、探求真理、培养能力的目的才能达到。
此外,立体化课堂的打造非常重要。中国近现代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应有选择地加以利用,辅以多媒体技术处理,把体现教育价值的文字、数字、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优化结合,营造出图、文、声、像并茂的学习情境。如此,不可再现的历史便可转化为可以感知的现在,枯燥的文字和理论变得直观生动,这样既丰富教学内容,又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
(四)注重教学拓展与延伸,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人文知识的获取和人文素质的提高,既要依靠课堂教学,更要把握好课前与课后的拓展与延伸。一是布置学习思考题或小课题,指导学生在实地调研、查阅历史文献资料和关注相关新闻事件的基础上完成,在涉猎、阅读、感受知识滋养的同时,培养搜集、梳理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二是发挥图书馆和网络资源作用,推荐阅读书目、影视作品、学习网站,供学生拓展学习。如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网、文史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网、中国传统文化网、鸦片战争纪念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红军长征纪念馆、人民网及各高校《纲要》精品课程网站等。三是创设体验情景平台,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如指导学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走访家乡及周边地区的纪念馆、博物馆、革命旧址、历史古迹、新农村、现代企业等,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图片、影像等资源,并撰写观后感或者考察报告;寻访家乡及周边地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亲历者,撰写访谈报告。在此过程中,学生得以动脑、动手、动口、动情,从而真学、真信、真懂、真用,学会理解、沟通、信任和协作,形成健全的人格。
[ 参 考 文 献 ]
[1] 杜署钦.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9.
[2] 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点校(第3辑)[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1638.
[3] 章太炎.论读经有利而无弊[A]/章太炎政论选集(下)[C].北京:中华书局,1977:863.
[4]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6.
[责任编辑:刘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