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高考速写的备考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umlo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速写,既是美术专业的基础学科和高考必考科目。美术高考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速写技能和速度,必须掌握人体比例、结构和正确的作画方法步骤,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一些难点和困惑问题可以分项专题训练,逐个突破,这样就可达到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
  【关键词】比例 结构 线条 运动规律 方法步骤
  速写,顾名思义是一种快速的写生方法。它不但是造型艺术的基础,也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具有感觉敏锐、表现简练、情感真实,能很好地激活学生艺术灵气的特点。是感受生活、收集素材、记录启示的最好方式,能培养绘画者敏锐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形象的记忆能力和默写能力。下面就美术高考速写教学谈点个人浅见:
  一、熟悉人体比例、结构和运动规律是画好速写的前提基础
  速写的目的在于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及严格的造型能力。写生者必须具备扎实、熟练的人体解剖知识,这样在写生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挥洒自如,才能使画面比例和谐、造型准确、动态舒展美观。人体的内部结构是没有多大变化的,变化的只有随着人体运动的动态、衣纹等。所以只有熟悉了人体基本比例、骨骼肌肉位置、形状、作用和运动规律才能一变应万变。
  要画好人物动态必须熟悉人体运动规律。人体运动规律可以概括为“一条线、两个枢纽、三大体块和四肢协调”。
  “一条线、两个枢纽、三大体块和四肢协调”是对人体运动规律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一条线”即人体处于运动时,所呈现的“S”曲线,也称动态线。人体在休闲状态下,一般不可能像哨兵那样站的笔直,头部、胸廓和骨盆都会朝着不同的方向,整个身体保持一个弯曲的姿态,也只有处于曲线状态,人体才能平衡,人体才感到自然舒适。这条线的走向决定了动作的特点。我们在开始造型打轮廓时应该首先抓住这条线,否则,只有比例没有动态特征,动作僵硬呆板,缺少生气。
  “两个枢纽”是指连接头部、胸廓和臀部的两个关节,即脖子和腰部。人体所有的动作都是由脖子和腰部对三大块的协调所产生的,脖子和腰部是纽带、是产生动作的关键。
  “三大体块”指人体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即头部、胸廓和臀部。三大体块由脖子和腰部连接,各种动作都是三大块处于不同状态下的体现,是由脖子和腰部以及四肢协调而形成“S曲线”的结果。可以把三大块理解成立方体,每一块在运动时都会处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表现出不同的姿态。因此掌握了三大块的组成关系,也就掌握了人体运动的规律及特点。
  “四肢”是指两条胳膊和两条腿,这是人体运动表现最自由最丰富的部分,既要受制于三大块的运动,还保持了独立性。在“一条线、两个枢纽、三大体块”准确的情况下,四肢的不同造型和变化为人体运动注入了更加丰富的动作语言。可见,在三大块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四肢的动作幅度和姿态摆放可以千变万化。当今人物动画的制作就是采取了人体运动的基本规律,运用三大块与四肢的活动特点进行设计创作的。因此,三大块是根本,而四肢是辅助协调
  二、线条是速写艺术造型的基本元素
  中国绘画从古至今都是以线造型,因而才有了“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屋漏痕”之说,其中顾恺之、谢赫最为代表,顾恺之作品《女史箴》、《烈女图》,其线条风格为“高古游丝描”,线条匀细流畅,极富弹性,如“春蚕吐丝”。谢赫在顾恺之的线条风格上有了变化,追求“秀美清像”,柔中有刚,审美趣味达到更高境界,而魏晋书法鼎盛发展,使“线艺术——书法”进入中国书画艺术发展快速轨道,在视觉表现上追求线条的审美趣味,“以书入画”就体现了线条在中国绘画中的地位。
  如何在速写教学中发挥线条的作用呢?
  首先把学生从过去固有的形体观察模式中解放出来,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剥离物体画出线条,从大量自然的或提炼的事物中去感知线条形态。学生刚开始画的线条,力度不够,也不流畅,容易琐碎,为了强化线条的表现美可以作一些线形训练,比如练习画长直线、长曲线,并组成抽象或具象形态的画面,先用线条画简单的物体,再画复杂的物体。通过线条转换图片手法,把摄影图片、世界名画转换成线条表现,培养学生的“线意识”,赋予原作品新的形态美。
  其次进行轮廓线训练。如何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对学生线性速写表现就显得很重要了。对学生可以专门作一些单线描绘物体对象的外轮廓训练,力求一笔连通,再在内部添加描绘细节,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有助于培养学生整体观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第三從局部训练入手。线条速写造型作画方法步骤很多也很灵活,并非一定要按照我们素描作画步骤先起稿构图—再画轮廓—深入刻画—调整完成,完全可以从局部人手,从兴趣点人手,逐步展开。虽然是从局部细节切入,但在推进过程中,却是上下左右兼顾。学生刚开始可能不适应,但加强练习,注意处理好线与形的结合关系,处理好整体与细节关系,处理好内部细节关系,在局部训练阶段,可以允许对局部细节进行丰富加工,增强学生的线条表现力。
  最后要主观取舍,个性鲜明,注重对比和节奏。线条本身就是从对象中主观分离出来的抽象元素,其主观成份极强,因此线条造型所需要表现的线,不可能根根如实描绘。那么如何主观的加以取舍、提炼使速写的线条简练而富于变化?这就需要明确主线条、次线条和辅助线条的关系:主线条是体现物体的形体结构转折变化的线条,是表现物体的关键;次线条有细节表现,丰富层次的作用;辅助线条有助于整体把握、动态联系和画面组织。
  同所有的视觉艺术一样,线性速写同样需要努力塑造个性化鲜明的艺术形象,采用强化形象特征的处理是最有效的表现方法之一。如何强化形象特征使形象生动感人,增强其艺术感染力和视觉冲击效果?首先要求学生不要急于动笔,而是先观察,主观感受,发现有别于其他的个性特点后再用强化线条对个性特征进行表现,把自己的感快速表现出来,使形象从客观的“像”上升到外在和内在统一的富有精神内涵的“似”。
  三、正确的作画方法与步骤是快速提高速写技能技巧的有力保障
  任何一门专业技术都有其独特的制作流程和严密科学的方法步骤,作为美术高考速写科目也不例外,经过历代速写大师的不断总结和锤炼,现已形成了一套科学、易操作、高效、简单明了的特点,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构思构图、大比例大动态、深入刻画、调整完成。
其他文献
直肠给药结合中药透皮技术用于小儿发热及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小儿腹泻,细菌性痢疾,便秘等疾病疗效好,痛苦少。采用纯中药制剂,剂量小、毒性低,无耐药性,抗菌、抗病毒,同时提高机体免疫力,特别适合于口服及静脉给药困难的患者,减轻了患者及家属的心理负担。  一、临床资料  (一)直肠给药的具有典型性的药物介绍如下:  1. 复方蒲公英注射液:由菊科植物蒲公英、野菊花和三白科植物鱼腥草
“活动化教学”具有源远流长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但大都冠以“课外”前提。如何实现生物课堂教学活动化?我们生物科组的教师对此进行了专题研究与实践,通过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抓住活动中的“动点”,设计好“动法”,“激活”学生思维的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化的必要性  “活动教学”具有源远流长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国外早期可追溯到卢梭的“自然教育论”以及后来杜威提出的“学校及生活”、
介绍了红肉蜜柚的特征特性,并从建园、肥水管理、扩穴改土、整形修剪、保花保果、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其栽培技术,以期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