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春,得知老战友赴广西龙州边境烈士陵园,祭奠为国捐躯的老部队独山第129师英烈们,我不禁又回忆起39年前的那场自卫还击战,更怀念我参与安葬的长眠南疆的157名战友。在那血与火的战争岁月里,独山部队涌现了一个又一个见智见勇、“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英雄人物,他们的事迹催人泪下,荡气回肠!
铁流南下 边陲反击
当年老部队129师师部驻南阳独山,所属的4个团分驻方城县、镇平县、唐河县和湖北孝感。我在师政治部组织科任干事。记得部队接到中央军委的参战命令后,于1979年1月2日夜间悄悄离开南阳和孝感军营,乘军列直下广西边陲。部队到达广西后,归广州军区前线指挥部指挥,配属第42军作战。部队先后在扶绥、崇左、宁明进行临战训练和战前准备,于2月17日前抵进到广西龙州边境待命。
1979年2月17日凌晨4时30分部队接到进攻命令,集结于广西、云南的边防部队在东起广西防城县(今防城港市防城区),西至云南河口县的广阔战线上,展开了全线还击。隆隆炮火映红了南疆边陲黎明前的夜空,震惊世界的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打响。
我们部队的作战任务是向越南境内大纵深穿插,切断越南高平省会通向凉山省会的4号公路,阻击北援越军,确保高平战役的胜利,并在七溪以北4号公路两侧清剿越军进行护路战斗。从2月17日奉命出擊至3月16日奉命撤回国内,在28天的战斗中,为了突破越军一线防御,129师指战员赴汤蹈火,前仆后继,同敌人展开了殊死的厮杀和搏斗。用“感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概,踏向敌人的主阵地靠矛山!踏向敌人的核心防御屏障班腮!踏向敌人铁壁横锁的啊波左!为了完成穿插任务,全体指战员不畏艰险,在荆棘丛生的密林中用刀斧开路,越过一座座高山,跨过一道道沟壑,涉过一条条河流,昼夜兼程,在敌人的封锁中杀出血路,在断粮断炊的艰难困苦中顽强战斗。为了消灭残敌对我军的袭扰,129师指战员机智勇敢,进村庄、钻山洞、穿丛林搜索追击,让敌人闻风丧胆。
军人以战场殉国为荣耀
我所在的师政治部的任务是随基本指挥所行动,开展战时政治工作,处理战斗文书。我的任务是和冯开元、岑大林、黎竹芳、马俊杰几位干部及军医汤美林,负责在龙州与越南边境交界处建立一个伤员烈士转运点,全师所有伤员烈士由参战民兵从战场抬回后交我们核对登记,是伤员的交广西野战医院接走救治:是烈士的就近安葬。并配属一个民兵班和几名女卫生员协助。我们在龙州县春秀大队干部的协助下抓紧选择了一块墓地。
2月17日7时整,我步兵开始向敌防御阵地前沿发起冲击,战斗异常激烈。经过10多个小时激战,战士们体能消耗极大,携带的干粮很快用尽。后勤保障一时无法跟上,部队开始断粮。战友们以山果生粟野菜充饥,饮田间地头浑水止渴,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粉碎了越军一次又一次袭击,取得了一次又一次战斗的胜利。在歼灭敌人的同时,部队开始出现伤亡。记得战斗打响两小时后,第一位伤员由民兵抬了下来,右下肢贯通伤,裤腿被鲜血染红。我一眼认出他是镇平驻军第387团政治处的董干事。他顽强镇定,还主动与我们打招呼。我惊讶地问怎么刚上去就受伤了,他说前面打得很激烈,敌人躲在暗处袭击,子弹乱飞。我抓紧开具组织关系,将他运往后方医院救治。
2月17日上午11时许,我们部队的第一位烈士被抬了下来,他大个子,看不清面目,浑身血迹泥土,看上去非常惨烈,带着战场厮杀的印记。军医查看后说是气胸被高射机枪子弹击中。我翻开烈士的军上衣,查找衣服上的姓名,看到“焦和军”三个字,半晌说不出话来。这名烈士我认识,他是方城县驻军第386团的一名排长,河南周口籍,战前训练时我在他们连蹲过点。一个多月前他刚由班长提升排长。想不到他还没等到换发干部服就牺牲了。我登记完毕,要求几名女卫生员将烈士遗体抬上卡车,运往烈士掩埋点安葬。几位女战士都是刚入伍几个月的新兵,第一次看到烈士,悲痛欲绝,脸上挂着泪珠。由于悲痛和紧张,连抬几次都抬不起担架。这时班长李亚兰冲了过来,合力才将烈士遗体抬上车。是呀,这些才十七八岁的女孩子,入伍不到3个月就上前线,适应战场环境需要过程。
随着战斗的持续进行,我们部队伤亡人员也在增加。记得有一天夜里两点多,参战民兵一下子抬下来20多名烈士,整整摆满一个帐篷。烈士们有的已面目难辨,有的遗体已出现异味。通过询问民兵得知,前方伤员烈士较多,他们急着后运,暴露了目标,担架队遭到越军伏击。民兵们只得避开大路,绕道山涧小路,昼伏夜行,用了两天两夜才把烈士们抬下来。民兵们的干粮吃光了,基本是饿着肚子抬担架。广西边境的参战民兵非常勇敢,吃苦耐劳,熟悉地形,擅长负重爬山,通晓越南边民方言。没有他们,弹药干粮就不能及时送到前线,伤员烈士也运送不下来,战斗就不能取得胜利。在这种处处英雄氛围的感召下,我也一个人提个小马灯,蹲在帐篷里翻动每位烈士遗体,在军衣上、军帽上、水壶袋子上,尽量找到每位烈士的姓名。如果错漏一个,烈士就成了战场失踪人员,其名誉会受到影响,亲属享受不了烈属待遇,我们就愧对英烈。等我核对完,天快亮了,来了两辆卡车,将烈士遗体运走安葬。在烈士掩埋点的岑大林、马俊杰战友,怀着对烈士的崇高敬意,每次都组织民兵将烈士遗体擦洗干净,用白布包裹,默哀下葬,并在墓前竖起一块木牌,上刻烈士姓名。
战场上的情况千变万化,烈士的善后处理工作也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有一次,几位民兵从前线带回几个罐头盒,里边装有烈士骨灰。原来是越南气温高,加上越军伏击,烈士遗体不能及时运送下来,出现尸腐。为了不让烈士遗骨遗留异国他乡,前线战友就用汽油将烈士遗体火化,将骨灰装入罐头盒,由民兵带回。由于不知道烈士姓名,我们将交接的具体情况记录下来,待战后核对认证。还有一天清晨,民兵们抬下来一具遗体,并带有指挥所保卫干事李兴考写的字条,大意是这位福州籍战士疑似白伤而亡,不能与烈士葬在一起,先临时葬个地方,打完仗定性后再迁移。葬哪里呢?我们临时找到一片小竹林,地形地物明显,便于战后寻找,就将遗体先安葬于小竹林里。 那次战争,我们部队牺牲的最高职务干部是驻镇平县第387团政治处副主任孙福喜(1965年入伍,广西邕宁人)。他是在带领车队往前线运送弹药时,车队遭到越军伏击,孙副主任被敌人的高射机枪子弹击中,壮烈牺牲。敌人为邀功(越军规定俘获或击毙中方人员的,按死者职务论赏),抢走了他的随身物品。孙副主任临牺牲前,将手表带在了左胳膊上处,没有被敌人发现抢走(战后战友们将手表带回来作為遗物交还给了其亲属)。孙副主任的遗体运送到掩埋点后,我们想办法到附近村庄弄了一口棺材进行安葬。在我们安葬的157名烈士中,这是唯一使用棺材的烈士。处于战时条件,只能简葬。
我们的伤员烈士转移安置点,由于处在中越边境线上,经常遭到越军特工袭扰,常打来冷枪冷炮。有一天夜里突然几声枪响,负责警戒的民兵报告发现敌人特工,向附近小山坡方向跑了。我们立即组织民兵搜索,但没能追上特工。
1979年3月5日,中国政府发出撤军命令,反击和惩罚越南的目的已经达到,各战区中国部队相继回撤。而此时越军又拼凑一些散兵和地方民军,对我后卫部队追随袭扰,战斗仍很激烈。3月14日我们部队正式接到回撤命令,于3月16日17时全部从17号界碑处撤回国内,网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作战任务。我们师整整打了28天,共进行大小战斗64次,伤439人,牺牲157人。在参战部队师级单位中,伤亡人数是最少的。部队的伤员烈士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被越军的高射机枪子弹击中,这种武器射程远,火力猛,便于在隐蔽处远程射击,而这种武器恰恰是我国在抗美援越时期援助越南的。
部队撤回国内后,在广西边境进行了休整。中央慰问团团长王震到我们部队慰问,给予了很高的评价。1979年4月初,部队依次到烈士墓地告别后,乘军列北上,返回南阳营区。我们最后离开春秀烈士墓地时,恰遇几位农村老太到烈士墓前烧纸钱慰英灵,她们说烈士们死得惨烈,不瞑目呀,夜里能听到“杀杀”声,早晨能听到跑操声。我们说是的,烈士们的英灵永存!
战斗英雄曹保勤
曹保勤,129师385团7连1班副班长,22岁,1976年入伍,河南滑县人。为夺取589高地献出了宝贵生命。
589高地位于17号界碑越南一侧,地势险要,上下有三层坚固的工事,工事正面布满了连环雷,周围是又密又深的树林,只有一条小路通上高地,越军一个加强排盘踞高地上。而589高地正是129师穿插必经之地。师、团首长将夺取589高地的任务交给了7连,曹保勤所在的1班担任尖刀班。
2月17日凌晨战斗打响后,7连的勇士们似猛虎出山,扑向589高地,1班像一把锋利的尖刀,冲在全连最前面。此时敌人的机枪疯狂扫射,封锁着战士们前进的道路。最前面的班长曾传辉、战士马跃志、张书明倒下了。副班长曹保勤悲愤交加,提着冲锋枪向前跃去。在硝烟浓雾遮掩下,他转眼出现在敌前沿阵地七八米处,战壕里的敌人惊恐万状,拼命用机枪向他扫射,可无济于事了,曹保勤投出一枚手榴弹,那挺喷着火舌的重机枪,顿时变成了哑巴。1班战士跃起继续冲锋,突然左右两个方向的暗堡又响起了重机枪声,曹保勤及战友们端起冲锋枪还击。敌人的火力一时被压住了,曹保勤趁机向右侧敌暗堡射孔投去一枚手榴弹,在他的掩护下,全班战士迅速跃到右侧密林里。这时,左侧地堡的敌人发现了曹保勤,就集中火力向他射击,一梭重机枪子弹打中了他,肠子顺着伤口流了出来。曹保勤忍着剧痛,把流出的肠子塞回肚子内,他用左手压住腹部,右手把枪放在一个土堆上,继续射击。这时,战士梁郁志和赵镇看到曹保勤负伤了,合力封锁敌堡,并示意曹保勤隐蔽等待救护。曹保勤却趁敌人火力被战友吸引的间隙,顽强地向敌堡爬去。此时梁郁志和赵镇又先后负伤,全班战斗力锐减。曹保勤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责任重大,他以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毅然抬起按住腹部的左手,猛然抓住一棵小树,支撑起身体,用右手接连向敌堡投出两枚手榴弹。在他投出第二枚手榴弹的同时,敌人射来8发子弹,打中了他的左胸,加上腹部已中5发子弹,这时的曹保勤已身中13发子弹,鲜血梁红了上衣,眼前一黑倒了下去……
敌人掉转枪口,集中火力封锁7连突击排。密集的枪声惊醒了曹保勤,他意识到不消灭敌人火力点,连队就冲不上来。一股对敌人的强烈仇恨和革命战士的使命感驱使着曹保勤,他紧握钢枪,拖着血淋淋的肠子,向着敌人地堡艰难地爬去,他要像黄继光一样堵住敌人的枪眼。1米、2米、3米……鲜血染红了前进的道路,鲜血书写着军人对国家的忠诚。曹保勤一直爬了15米,离敌堡只有10米时,他艰难果断地打了两个点射,把敌人的一名机枪手撂倒了。敌人慌神了,在他们眼前开枪的竟然是那个被他们打穿了腹部、肠子已外流的中国士兵!赶紧掉转枪口对付曹保勤,一梭罪恶的子弹击中了他的头部。为夺取589高地,曹保勤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在血泊中,他那英勇的身躯仍然保持着冲锋的姿势,右手还紧紧地握住枪机。他是真正的“生命不息,冲锋不止”的战士!
7连的勇士们,在为曹保勤报仇的怒吼中冲锋,一举攻下589高地,全歼越军一个加强排。指导员何朝忠怀着沉痛的心情,与战友们一起去抬曹保勤同志的遗体。大家看到:曹保勤的腹部、胸部、头部,共有19个弹孔,在敌地堡前留下了一条10多米长的血迹。看到这一切,战友们流下了热泪。
战后,129师党委给曹保勤同志追记一等功,追认他为中共正式党员。1979年9月,中央军委授予他“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爆破英雄侯满厚
侯满厚,129师386团9连副班长,20岁,1977年入伍,湖北巴东县人。在攻打靠矛山主峰823高地西侧无名高地时,30分钟连续炸毁敌人4个地堡,毙敌13人。
1979年2月16日下午,9连接受攻打靠矛山担任主攻的任务。靠矛山海拔823米,是广西龙州县春秀地区和越南七溪以北地区中越边境的最高峰。越军在山上挖堑壕,修暗堡,埋地雷,插竹签,是越军骚扰我边境安全的前哨阵地。
2月17日凌晨,9连干部战士在炮火掩护下,勇猛发起冲击。经过40分钟激战,全歼了823高地守敌,拿下了靠矛山主峰,接着向主峰西侧6个无名高地发起攻击。当连队向第2个无名高地冲击时,突然遭到敌人4个暗火力点的猛烈射击,战友们有的负伤,有的牺牲,连队被敌人火力封锁在一个山鞍部里。在这万分紧急的情况下,连长赵茶生观察发现无名高地上有敌人构筑的“井”字型的环形堑壕,4个地堡修在“井”字型堑壕4个角,这是敌人苦心经营多年的核心阵地。连长命令82无后坐力炮和40火箭筒对敌地堡实施射击,由于敌地堡射孔很低,打出去的炮弹不能奏效。喷火器连喷两次,也只能喷到堑壕内,无法喷到地堡内,敌人一个劲地扫射。这时,上级命令9连不惜一切代价炸掉地堡,迅速打开通路。连队马上指定侯满厚、刘炎清、辛小明组成爆破组实施爆破,侯满厚任组长。侯满厚当即卸下挂在身上的水壶、挂包、防毒面具和干粮袋交给连长,让连长收下做个纪念。连长立刻流下了热泪,紧紧握住侯满厚的双手。 侯满厚身背一个炸药包,手握一根1.5米长的三节59式爆破筒,在火力掩护下,和辛小明一左一右,向着敌人前面两个地堡运动。辛小明首先冲向左侧地堡,跃身跳进堑壕,将一根爆 破筒塞进了地堡。由于爆破筒拉环黄油太多,拉火時拉环脱手,爆破筒没有爆炸,被狡猾的敌人推了出来。侯满厚见此情景,侧身匍匐前进到右侧地堡前10米处,连续投了4枚手榴弹,趁着烟尘,一个箭步冲了上去,拉燃导火索,迅速把爆破筒塞进地堡,翻身滚下斜坡。只听“轰”的一声巨响,右侧地堡被炸掉了。这时,他看到左侧地堡里的机枪还在疯狂扫射,子弹压得辛小明和刘炎清抬不起头来。刘炎清刚要向地堡投弹,准备掩护辛小明再次冲上去时,不料右臂中弹负伤。见此情况,侯满厚马上利用敌人射击的死角迂回了过去,迅速跳进堑壕,拣起被敌人推出来的那根爆破筒,拉燃导火索,从敌地堡侧后的一个观察孔里塞了进去,一声巨响,炸得地堡里的敌人升了天。
此时,9连突击排发起了冲击,但又遭到敌“井”字形堑壕后面2个地堡火力阻击。侯满厚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立即把背在身上的10公斤重炸药包卸下,迅速装好雷管、导火索,从左侧迂回到右侧地堡下的一个炮弹坑里。这时,全连轻重机枪压制住敌火力,侯满厚手抱炸药包,一个箭步跃到敌地堡后侧的观察孔前,把已拉燃的炸药包塞了进去,尔后一个翻身滚到炮弹坑里。不料敌人把“嗤嗤”冒烟的炸药包推出来。侯满厚又一个箭步冲上去,使劲又把炸药包投了进去!翻身跳开的瞬间,一柱烟尘冲天而起,敌人的尸体、机枪被抛上了空中。巨大的气浪把侯满厚掀倒在炮弹坑里,他全身盖满了泥土碎石,沾满了敌人尸体的烂肉和血污。他的两耳也被震聋了,连长带战士们冲上来时,连喊几声都没有回音,以为他牺牲了。过了一会,侯满厚清醒过来,从弹坑里爬起来,连长看到他的枪托上还挂着敌人的烂肠子。
左后侧的另一个地堡也很快被战友们炸掉了。连队迅速向第3个无名高地发起攻击,但又受到无名高地右侧1个暗堡的火力扫射,侯满厚又一次奉命去炸掉它。他从战友手里接过炸药包,安装好火具,避开敌火力,迂回接近地堡,在敌机枪停止射击的瞬间,敏捷地将炸药包投进地堡射孔,地堡又被炸掉了。
山上的敌人见大势已去,拼命往山下跑,9连以猛烈火力追打逃敌。经过2个多小时的激战,3个无名高地的敌人被9连全部歼灭。9连占领了全部阵地后,又奉命固守靠矛山阵地。在28天中先后击退了敌人9次反扑,牢牢地守住了阵地,直至3月16日下午奉命撤回国内。
1979年9月,中央军委授予侯满厚“爆破英雄”荣誉称号。9连荣立集体一等功。
英雄的部队英雄的兵
曹保勤、侯满厚两位英雄是独山部队英雄群体的一个缩影。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独山部队有7个单位和个人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其中还有“突击英雄连”385团1连:“遵纪模范连”385团6连:“战斗英雄”韩永民:“战场救护模范”谢君生:“战斗模范”廖明贵。有3677人荣立战功,490个单位荣立集体战功。129师不愧为“英雄的部队英雄的兵”,不愧是“新一代最可爱的人”。
“回放”英雄的壮举,让我们再次感受到血与火的洗礼。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转眼过去39年了,在那次作战中,独山部队的战友们为了边疆安宁,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在异国他乡书写着对祖国对人民的忠减,践行着人生价值,谱写着一曲曲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的英雄赞歌,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一座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历史丰碑。
悠悠岁月的风雨,像一把无刃的刀,把当年战场上一个个稚嫩的脸庞,划上了一道道干涩的年轮。那些曾经驰骋疆场的129师的将士们,大部分已经退休或即将退休。他们在战后几十年的各自工作岗位上,又取得了突出成绩,再添荣光。继续留在部队工作的,有15人被授予中将或少将军衔:在地方工作的,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员:回农村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都担任了村支书村主任,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铁流南下 边陲反击
当年老部队129师师部驻南阳独山,所属的4个团分驻方城县、镇平县、唐河县和湖北孝感。我在师政治部组织科任干事。记得部队接到中央军委的参战命令后,于1979年1月2日夜间悄悄离开南阳和孝感军营,乘军列直下广西边陲。部队到达广西后,归广州军区前线指挥部指挥,配属第42军作战。部队先后在扶绥、崇左、宁明进行临战训练和战前准备,于2月17日前抵进到广西龙州边境待命。
1979年2月17日凌晨4时30分部队接到进攻命令,集结于广西、云南的边防部队在东起广西防城县(今防城港市防城区),西至云南河口县的广阔战线上,展开了全线还击。隆隆炮火映红了南疆边陲黎明前的夜空,震惊世界的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打响。
我们部队的作战任务是向越南境内大纵深穿插,切断越南高平省会通向凉山省会的4号公路,阻击北援越军,确保高平战役的胜利,并在七溪以北4号公路两侧清剿越军进行护路战斗。从2月17日奉命出擊至3月16日奉命撤回国内,在28天的战斗中,为了突破越军一线防御,129师指战员赴汤蹈火,前仆后继,同敌人展开了殊死的厮杀和搏斗。用“感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概,踏向敌人的主阵地靠矛山!踏向敌人的核心防御屏障班腮!踏向敌人铁壁横锁的啊波左!为了完成穿插任务,全体指战员不畏艰险,在荆棘丛生的密林中用刀斧开路,越过一座座高山,跨过一道道沟壑,涉过一条条河流,昼夜兼程,在敌人的封锁中杀出血路,在断粮断炊的艰难困苦中顽强战斗。为了消灭残敌对我军的袭扰,129师指战员机智勇敢,进村庄、钻山洞、穿丛林搜索追击,让敌人闻风丧胆。
军人以战场殉国为荣耀
我所在的师政治部的任务是随基本指挥所行动,开展战时政治工作,处理战斗文书。我的任务是和冯开元、岑大林、黎竹芳、马俊杰几位干部及军医汤美林,负责在龙州与越南边境交界处建立一个伤员烈士转运点,全师所有伤员烈士由参战民兵从战场抬回后交我们核对登记,是伤员的交广西野战医院接走救治:是烈士的就近安葬。并配属一个民兵班和几名女卫生员协助。我们在龙州县春秀大队干部的协助下抓紧选择了一块墓地。
2月17日7时整,我步兵开始向敌防御阵地前沿发起冲击,战斗异常激烈。经过10多个小时激战,战士们体能消耗极大,携带的干粮很快用尽。后勤保障一时无法跟上,部队开始断粮。战友们以山果生粟野菜充饥,饮田间地头浑水止渴,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粉碎了越军一次又一次袭击,取得了一次又一次战斗的胜利。在歼灭敌人的同时,部队开始出现伤亡。记得战斗打响两小时后,第一位伤员由民兵抬了下来,右下肢贯通伤,裤腿被鲜血染红。我一眼认出他是镇平驻军第387团政治处的董干事。他顽强镇定,还主动与我们打招呼。我惊讶地问怎么刚上去就受伤了,他说前面打得很激烈,敌人躲在暗处袭击,子弹乱飞。我抓紧开具组织关系,将他运往后方医院救治。
2月17日上午11时许,我们部队的第一位烈士被抬了下来,他大个子,看不清面目,浑身血迹泥土,看上去非常惨烈,带着战场厮杀的印记。军医查看后说是气胸被高射机枪子弹击中。我翻开烈士的军上衣,查找衣服上的姓名,看到“焦和军”三个字,半晌说不出话来。这名烈士我认识,他是方城县驻军第386团的一名排长,河南周口籍,战前训练时我在他们连蹲过点。一个多月前他刚由班长提升排长。想不到他还没等到换发干部服就牺牲了。我登记完毕,要求几名女卫生员将烈士遗体抬上卡车,运往烈士掩埋点安葬。几位女战士都是刚入伍几个月的新兵,第一次看到烈士,悲痛欲绝,脸上挂着泪珠。由于悲痛和紧张,连抬几次都抬不起担架。这时班长李亚兰冲了过来,合力才将烈士遗体抬上车。是呀,这些才十七八岁的女孩子,入伍不到3个月就上前线,适应战场环境需要过程。
随着战斗的持续进行,我们部队伤亡人员也在增加。记得有一天夜里两点多,参战民兵一下子抬下来20多名烈士,整整摆满一个帐篷。烈士们有的已面目难辨,有的遗体已出现异味。通过询问民兵得知,前方伤员烈士较多,他们急着后运,暴露了目标,担架队遭到越军伏击。民兵们只得避开大路,绕道山涧小路,昼伏夜行,用了两天两夜才把烈士们抬下来。民兵们的干粮吃光了,基本是饿着肚子抬担架。广西边境的参战民兵非常勇敢,吃苦耐劳,熟悉地形,擅长负重爬山,通晓越南边民方言。没有他们,弹药干粮就不能及时送到前线,伤员烈士也运送不下来,战斗就不能取得胜利。在这种处处英雄氛围的感召下,我也一个人提个小马灯,蹲在帐篷里翻动每位烈士遗体,在军衣上、军帽上、水壶袋子上,尽量找到每位烈士的姓名。如果错漏一个,烈士就成了战场失踪人员,其名誉会受到影响,亲属享受不了烈属待遇,我们就愧对英烈。等我核对完,天快亮了,来了两辆卡车,将烈士遗体运走安葬。在烈士掩埋点的岑大林、马俊杰战友,怀着对烈士的崇高敬意,每次都组织民兵将烈士遗体擦洗干净,用白布包裹,默哀下葬,并在墓前竖起一块木牌,上刻烈士姓名。
战场上的情况千变万化,烈士的善后处理工作也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有一次,几位民兵从前线带回几个罐头盒,里边装有烈士骨灰。原来是越南气温高,加上越军伏击,烈士遗体不能及时运送下来,出现尸腐。为了不让烈士遗骨遗留异国他乡,前线战友就用汽油将烈士遗体火化,将骨灰装入罐头盒,由民兵带回。由于不知道烈士姓名,我们将交接的具体情况记录下来,待战后核对认证。还有一天清晨,民兵们抬下来一具遗体,并带有指挥所保卫干事李兴考写的字条,大意是这位福州籍战士疑似白伤而亡,不能与烈士葬在一起,先临时葬个地方,打完仗定性后再迁移。葬哪里呢?我们临时找到一片小竹林,地形地物明显,便于战后寻找,就将遗体先安葬于小竹林里。 那次战争,我们部队牺牲的最高职务干部是驻镇平县第387团政治处副主任孙福喜(1965年入伍,广西邕宁人)。他是在带领车队往前线运送弹药时,车队遭到越军伏击,孙副主任被敌人的高射机枪子弹击中,壮烈牺牲。敌人为邀功(越军规定俘获或击毙中方人员的,按死者职务论赏),抢走了他的随身物品。孙副主任临牺牲前,将手表带在了左胳膊上处,没有被敌人发现抢走(战后战友们将手表带回来作為遗物交还给了其亲属)。孙副主任的遗体运送到掩埋点后,我们想办法到附近村庄弄了一口棺材进行安葬。在我们安葬的157名烈士中,这是唯一使用棺材的烈士。处于战时条件,只能简葬。
我们的伤员烈士转移安置点,由于处在中越边境线上,经常遭到越军特工袭扰,常打来冷枪冷炮。有一天夜里突然几声枪响,负责警戒的民兵报告发现敌人特工,向附近小山坡方向跑了。我们立即组织民兵搜索,但没能追上特工。
1979年3月5日,中国政府发出撤军命令,反击和惩罚越南的目的已经达到,各战区中国部队相继回撤。而此时越军又拼凑一些散兵和地方民军,对我后卫部队追随袭扰,战斗仍很激烈。3月14日我们部队正式接到回撤命令,于3月16日17时全部从17号界碑处撤回国内,网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作战任务。我们师整整打了28天,共进行大小战斗64次,伤439人,牺牲157人。在参战部队师级单位中,伤亡人数是最少的。部队的伤员烈士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被越军的高射机枪子弹击中,这种武器射程远,火力猛,便于在隐蔽处远程射击,而这种武器恰恰是我国在抗美援越时期援助越南的。
部队撤回国内后,在广西边境进行了休整。中央慰问团团长王震到我们部队慰问,给予了很高的评价。1979年4月初,部队依次到烈士墓地告别后,乘军列北上,返回南阳营区。我们最后离开春秀烈士墓地时,恰遇几位农村老太到烈士墓前烧纸钱慰英灵,她们说烈士们死得惨烈,不瞑目呀,夜里能听到“杀杀”声,早晨能听到跑操声。我们说是的,烈士们的英灵永存!
战斗英雄曹保勤
曹保勤,129师385团7连1班副班长,22岁,1976年入伍,河南滑县人。为夺取589高地献出了宝贵生命。
589高地位于17号界碑越南一侧,地势险要,上下有三层坚固的工事,工事正面布满了连环雷,周围是又密又深的树林,只有一条小路通上高地,越军一个加强排盘踞高地上。而589高地正是129师穿插必经之地。师、团首长将夺取589高地的任务交给了7连,曹保勤所在的1班担任尖刀班。
2月17日凌晨战斗打响后,7连的勇士们似猛虎出山,扑向589高地,1班像一把锋利的尖刀,冲在全连最前面。此时敌人的机枪疯狂扫射,封锁着战士们前进的道路。最前面的班长曾传辉、战士马跃志、张书明倒下了。副班长曹保勤悲愤交加,提着冲锋枪向前跃去。在硝烟浓雾遮掩下,他转眼出现在敌前沿阵地七八米处,战壕里的敌人惊恐万状,拼命用机枪向他扫射,可无济于事了,曹保勤投出一枚手榴弹,那挺喷着火舌的重机枪,顿时变成了哑巴。1班战士跃起继续冲锋,突然左右两个方向的暗堡又响起了重机枪声,曹保勤及战友们端起冲锋枪还击。敌人的火力一时被压住了,曹保勤趁机向右侧敌暗堡射孔投去一枚手榴弹,在他的掩护下,全班战士迅速跃到右侧密林里。这时,左侧地堡的敌人发现了曹保勤,就集中火力向他射击,一梭重机枪子弹打中了他,肠子顺着伤口流了出来。曹保勤忍着剧痛,把流出的肠子塞回肚子内,他用左手压住腹部,右手把枪放在一个土堆上,继续射击。这时,战士梁郁志和赵镇看到曹保勤负伤了,合力封锁敌堡,并示意曹保勤隐蔽等待救护。曹保勤却趁敌人火力被战友吸引的间隙,顽强地向敌堡爬去。此时梁郁志和赵镇又先后负伤,全班战斗力锐减。曹保勤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责任重大,他以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毅然抬起按住腹部的左手,猛然抓住一棵小树,支撑起身体,用右手接连向敌堡投出两枚手榴弹。在他投出第二枚手榴弹的同时,敌人射来8发子弹,打中了他的左胸,加上腹部已中5发子弹,这时的曹保勤已身中13发子弹,鲜血梁红了上衣,眼前一黑倒了下去……
敌人掉转枪口,集中火力封锁7连突击排。密集的枪声惊醒了曹保勤,他意识到不消灭敌人火力点,连队就冲不上来。一股对敌人的强烈仇恨和革命战士的使命感驱使着曹保勤,他紧握钢枪,拖着血淋淋的肠子,向着敌人地堡艰难地爬去,他要像黄继光一样堵住敌人的枪眼。1米、2米、3米……鲜血染红了前进的道路,鲜血书写着军人对国家的忠诚。曹保勤一直爬了15米,离敌堡只有10米时,他艰难果断地打了两个点射,把敌人的一名机枪手撂倒了。敌人慌神了,在他们眼前开枪的竟然是那个被他们打穿了腹部、肠子已外流的中国士兵!赶紧掉转枪口对付曹保勤,一梭罪恶的子弹击中了他的头部。为夺取589高地,曹保勤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在血泊中,他那英勇的身躯仍然保持着冲锋的姿势,右手还紧紧地握住枪机。他是真正的“生命不息,冲锋不止”的战士!
7连的勇士们,在为曹保勤报仇的怒吼中冲锋,一举攻下589高地,全歼越军一个加强排。指导员何朝忠怀着沉痛的心情,与战友们一起去抬曹保勤同志的遗体。大家看到:曹保勤的腹部、胸部、头部,共有19个弹孔,在敌地堡前留下了一条10多米长的血迹。看到这一切,战友们流下了热泪。
战后,129师党委给曹保勤同志追记一等功,追认他为中共正式党员。1979年9月,中央军委授予他“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爆破英雄侯满厚
侯满厚,129师386团9连副班长,20岁,1977年入伍,湖北巴东县人。在攻打靠矛山主峰823高地西侧无名高地时,30分钟连续炸毁敌人4个地堡,毙敌13人。
1979年2月16日下午,9连接受攻打靠矛山担任主攻的任务。靠矛山海拔823米,是广西龙州县春秀地区和越南七溪以北地区中越边境的最高峰。越军在山上挖堑壕,修暗堡,埋地雷,插竹签,是越军骚扰我边境安全的前哨阵地。
2月17日凌晨,9连干部战士在炮火掩护下,勇猛发起冲击。经过40分钟激战,全歼了823高地守敌,拿下了靠矛山主峰,接着向主峰西侧6个无名高地发起攻击。当连队向第2个无名高地冲击时,突然遭到敌人4个暗火力点的猛烈射击,战友们有的负伤,有的牺牲,连队被敌人火力封锁在一个山鞍部里。在这万分紧急的情况下,连长赵茶生观察发现无名高地上有敌人构筑的“井”字型的环形堑壕,4个地堡修在“井”字型堑壕4个角,这是敌人苦心经营多年的核心阵地。连长命令82无后坐力炮和40火箭筒对敌地堡实施射击,由于敌地堡射孔很低,打出去的炮弹不能奏效。喷火器连喷两次,也只能喷到堑壕内,无法喷到地堡内,敌人一个劲地扫射。这时,上级命令9连不惜一切代价炸掉地堡,迅速打开通路。连队马上指定侯满厚、刘炎清、辛小明组成爆破组实施爆破,侯满厚任组长。侯满厚当即卸下挂在身上的水壶、挂包、防毒面具和干粮袋交给连长,让连长收下做个纪念。连长立刻流下了热泪,紧紧握住侯满厚的双手。 侯满厚身背一个炸药包,手握一根1.5米长的三节59式爆破筒,在火力掩护下,和辛小明一左一右,向着敌人前面两个地堡运动。辛小明首先冲向左侧地堡,跃身跳进堑壕,将一根爆 破筒塞进了地堡。由于爆破筒拉环黄油太多,拉火時拉环脱手,爆破筒没有爆炸,被狡猾的敌人推了出来。侯满厚见此情景,侧身匍匐前进到右侧地堡前10米处,连续投了4枚手榴弹,趁着烟尘,一个箭步冲了上去,拉燃导火索,迅速把爆破筒塞进地堡,翻身滚下斜坡。只听“轰”的一声巨响,右侧地堡被炸掉了。这时,他看到左侧地堡里的机枪还在疯狂扫射,子弹压得辛小明和刘炎清抬不起头来。刘炎清刚要向地堡投弹,准备掩护辛小明再次冲上去时,不料右臂中弹负伤。见此情况,侯满厚马上利用敌人射击的死角迂回了过去,迅速跳进堑壕,拣起被敌人推出来的那根爆破筒,拉燃导火索,从敌地堡侧后的一个观察孔里塞了进去,一声巨响,炸得地堡里的敌人升了天。
此时,9连突击排发起了冲击,但又遭到敌“井”字形堑壕后面2个地堡火力阻击。侯满厚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立即把背在身上的10公斤重炸药包卸下,迅速装好雷管、导火索,从左侧迂回到右侧地堡下的一个炮弹坑里。这时,全连轻重机枪压制住敌火力,侯满厚手抱炸药包,一个箭步跃到敌地堡后侧的观察孔前,把已拉燃的炸药包塞了进去,尔后一个翻身滚到炮弹坑里。不料敌人把“嗤嗤”冒烟的炸药包推出来。侯满厚又一个箭步冲上去,使劲又把炸药包投了进去!翻身跳开的瞬间,一柱烟尘冲天而起,敌人的尸体、机枪被抛上了空中。巨大的气浪把侯满厚掀倒在炮弹坑里,他全身盖满了泥土碎石,沾满了敌人尸体的烂肉和血污。他的两耳也被震聋了,连长带战士们冲上来时,连喊几声都没有回音,以为他牺牲了。过了一会,侯满厚清醒过来,从弹坑里爬起来,连长看到他的枪托上还挂着敌人的烂肠子。
左后侧的另一个地堡也很快被战友们炸掉了。连队迅速向第3个无名高地发起攻击,但又受到无名高地右侧1个暗堡的火力扫射,侯满厚又一次奉命去炸掉它。他从战友手里接过炸药包,安装好火具,避开敌火力,迂回接近地堡,在敌机枪停止射击的瞬间,敏捷地将炸药包投进地堡射孔,地堡又被炸掉了。
山上的敌人见大势已去,拼命往山下跑,9连以猛烈火力追打逃敌。经过2个多小时的激战,3个无名高地的敌人被9连全部歼灭。9连占领了全部阵地后,又奉命固守靠矛山阵地。在28天中先后击退了敌人9次反扑,牢牢地守住了阵地,直至3月16日下午奉命撤回国内。
1979年9月,中央军委授予侯满厚“爆破英雄”荣誉称号。9连荣立集体一等功。
英雄的部队英雄的兵
曹保勤、侯满厚两位英雄是独山部队英雄群体的一个缩影。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独山部队有7个单位和个人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其中还有“突击英雄连”385团1连:“遵纪模范连”385团6连:“战斗英雄”韩永民:“战场救护模范”谢君生:“战斗模范”廖明贵。有3677人荣立战功,490个单位荣立集体战功。129师不愧为“英雄的部队英雄的兵”,不愧是“新一代最可爱的人”。
“回放”英雄的壮举,让我们再次感受到血与火的洗礼。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转眼过去39年了,在那次作战中,独山部队的战友们为了边疆安宁,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在异国他乡书写着对祖国对人民的忠减,践行着人生价值,谱写着一曲曲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的英雄赞歌,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一座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历史丰碑。
悠悠岁月的风雨,像一把无刃的刀,把当年战场上一个个稚嫩的脸庞,划上了一道道干涩的年轮。那些曾经驰骋疆场的129师的将士们,大部分已经退休或即将退休。他们在战后几十年的各自工作岗位上,又取得了突出成绩,再添荣光。继续留在部队工作的,有15人被授予中将或少将军衔:在地方工作的,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员:回农村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都担任了村支书村主任,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