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雄者,单一而论,国之俊杰也。细化起来,无非三类,即因功绩而显赫、因家世而腾达和因学术而闻名。在阿富汗,除了这三类人外,我还多次拜访另一类“英雄”。他们不居庙堂,不在深山,最容易找到他们的地方,就是喀布尔的建筑工地。
白头发、黑胡子,衣衫褴褛、大汗淋漓——每天晨光初露,在喀布尔任何一个建筑工地,都是这样一幅情景。上至六旬老翁,下到10岁孩童,当然更多的是年轻劳力,在工地上挖土方、推小车、搭木架、浇水泥。对于这些重体力活,用得起现代机械的工地寥寥无几,绝大多数靠的都是肩挑背扛。擦破皮、扭伤脚、闪着腰甚至受重伤,也没有什么保险赔偿。到正午时,筋疲力尽的他们找个树阴,围坐一团,小心翼翼地从各自的袋子里先拿出一瓶冷冰冰的茶,再掏出一块硬邦邦的饼,开始“享用”自己的午餐。一直肃然的脸上开始有了笑容,一直沉默的彼此开始互扯家常,像一张被缓缓放松的弓,又像一台马力逐渐降低的发动机,他们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这就是喀布尔的建筑工人,无论炎炎夏日,还是皑皑白雪,这就是他们每天的工作。从阿富汗新政府于2001年底成立至今,近两年时间里,首都喀布尔大大小小的各色建筑,无论是新建还是翻修,都是这些工人们用自己的双手一点一点完成的。不过,之所以称他们为“英雄”,并不全在于他们造出了房子,而是于阿富汗这个处在特殊时期的特殊国家而言,他们的任劳任怨、勤劳苦干不仅是个人的优良品质,更浓缩了整个民族奋斗的力量。
这些力量从何而见呢?建筑工人们很老实,对老板几乎言听计从。但就在100多年前,正是这些建筑工人们的先辈——这些忠厚老实、看似软弱的阿富汗人,却让世界第一强国“在阴沟里翻了船”。1837年,英国向阿富汗派出1.7万人的部队。虽然他们的枪炮只用了几个月就轰开了喀布尔的大门,但随后无处不在的起义却让他们束手无策。1842年1月6日,也就是区区2500人的英国军队逼迫有4亿人口的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的前夕,在阿富汗的1.5万英国军队却不得不在鹅毛大雪中撤离。20天之后,除一名军医奄奄一息侥幸生还外,其他人全部葬身在茫茫雪山之中。英国人何曾遭受过如此奇耻大辱?36年后,英国军队卷土重来,但仅仅两年之后,也就是清政府与俄国签订所谓《圣彼得堡条约》,将霍尔果斯河以西2万多平方公里土地拱手相让时,英军在阿富汗的阵亡人数却超过3000,各种花销更是难以计数。算来算去,最终仍然只能撤出。又过了38年,阿富汗新任国王发表独立宣言。英国再次报以枪炮,但一番激战之后,结果仍然一样,傲慢的英国只好承认阿富汗的完全独立。
三次抗英战争,三次全民大捷。在全世界横行霸道、百战百胜的英国,却偏偏让自己眼中“懒惰、迟钝”的阿富汗人打得一败涂地。但苏联对此不以为然。1979年12月,苏军突然入侵阿富汗。毕竟是世界超级大国之一,打起仗来也是“出手不凡”。两天之内昼夜空降了数千名士兵,一周之内兵力投入超过8万人,占领了阿富汗所有大城市。10年之后,苏联的投入更大了,不过换来的却只是铩羽而归。到阿富汗参战的苏军达90万人,阵亡1.33万人,资金消耗逾200亿美元。曾经不可一世的苏军,看着10年来阿富汗的断壁残垣,摇头叹息,最后只好重复英国人的选择,将早已疲惫不堪的军队撤出阿富汗。
在一个世纪里连续与两个超级大国作战,且最终均大获全胜,这难道是一个普通的国家吗?她的人民,如果没有一点民族气节,难道会赢得如此艰苦、漫长的战争吗?将军们运筹帷幄固然重要,但若没有将士浴血奋战,若没有人民团结一心,阿富汗能在两场战争中凯歌高奏吗?显然,历史已经给出了最好的答案。这些貌似平常、战斗时却视死如归的民众,这些面临强敌甚至死亡时无所畏惧的民众,这些为了国家独立而誓死战斗的民众,难道不正是阿富汗的“英雄”么?
有了“英雄”们对抗两大超级大国的辉煌战绩,阿富汗人勇敢、坚毅和热爱自由的特征也就闻名于世了。但这种特征,当阿富汗再次与超级大国——美国交手时,却似乎远没有前两次体现得淋漓尽致。还在美国刚刚瞄准阿富汗时,一些评论就“准确”地预测了战果:美国将很快赢得战争。原因很简单,这是一场“先进文明”与“落后文明”间的较量,发展程度与国家实力的巨大差距决定了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争。如其所料,从发射第一枚巡航导弹到阿过渡政府成立,只用了短短两个月。很多人对塔利班溃败如此迅速感到诧异,那些英勇的阿富汗游击队都哪里去了?那些仇恨外敌的阿富汗民众现在为什么没有共御外敌?“英雄”们不畏强敌的气概为什么在美国人面前荡然无存?
实际上,对阿富汗人民的“英雄”特征,美国非常清楚。不仅如此,美国还非常了解塔利班政权在阿富汗面临的危机已经到了何等地步。所以,从策划这场战争时起,美国就反复澄清,这决不是美国人与阿富汗人民之间的战争,而是“恐怖分子”这个全人类公敌与美国之间的战争。“反恐”不但是美国号令全球的义旗,也是她避免引起阿富汗人民反感的有效手段。所以,如果以推翻塔利班政权为目标,美国对阿富汗的这场战争可谓漂亮至极。大多数阿富汗民众支持美国收拾塔利班。他们并没有把美国大兵与过去的侵略军划上等号,而是希望他们能帮助自己摆脱连年战争的噩梦。正因为如此,美国才有了军事上的一日千里。可是,如果美国将目标扩大为彻底铲除恐怖势力,甚至用自己眼中的西方文明对另一种文明进行改造,那美国对阿富汗的战争可能只是开端,未来究竟鹿死谁手,还远未到作结论的时候。有似下棋,自己咄咄逼人,对手绵里藏针,开局几步略占先机又怎能判定未来必然稳操胜券呢?
其实,棋局虽有输赢,但正所谓“斗则两伤,和则两利”,若能实现和解,倒是皆大欢喜的事。而能否和解的关键,就在于阿富汗“英雄”们是否能接受美国对阿富汗的一系列改造。这些改造措施,涉及面广、条款繁多,但归结起来就是“四化”,即通过各种措施实现阿富汗的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军队国家化和社会自由化。相对塔利班的极端政策而言,这个努力方向赢得了相当多的支持。但由于阿富汗的特殊国情,这些体现美国眼中“先进文明”的措施能在多大程度上落实就很难说了。政治民主化?阿富汗历来部落林立,民族众多,中央权威有限,向习惯于听酋长与“毛拉”号令的阿富汗人推销“美国民主”可谓难上加难。经济市场化?阿富汗现有国企超过千家,总就业人数何止百万,一句“私有化”将其全部解散,善后工作又该如何了断?军队国家化?从苏联撤军以后,阿富汗的军队就是各地军阀的私产,要想把他们揽于旗下,绝非朝夕之功。社会自由化?这意味着现在阿富汗人民并不自由,但除了“伊斯兰教”四个字外,在美国眼中,阿富汗人民的束缚还有什么?要对“伊斯兰教”动手术,美国恐怕还不是个合格的医生。
不难看出,美国的“四化”措施,从根本上讲,就是一场以西方文明为手术刀,以贫穷积患的阿富汗为病体的实验。既然是实验,就有成功与失败的区别。而美国小心翼翼力求避免引起阿富汗“英雄”们的敌意,就是避免她难以承担的失败,避免这场被外界评为“文明冲突”的战争最终以其自视无与伦比的西方文明的失败而告终。从这一点上讲,美国要特别感谢英国和苏联。没有她们两家与阿富汗“英雄”们的战斗,既难以成就美国一超独霸的地位,也不会让阿富汗“英雄”们有如此强烈的厌战情绪。缺少这一点,美国今天在阿富汗的棋局恐怕要另当别论了。
每天清晨,喀布尔的建筑工地上总是一派繁忙。这些曾经让英国人、苏联军队胆寒的阿富汗“英雄”们,在枪支与铁锹之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他们讨厌战争——哪怕上一次战场可以得到不菲的军饷。他们渴望工作——哪怕这份工作要起早贪黑,要流汗流泪,且每天只有区区几美元。美国人惊喜地发现,原来只要让这些人有饭吃、有活干,就可以了却自己的心腹大患。但美国人也非常明智地注意到,放下枪的“英雄”并没有抛弃自己的信仰。无论夜深人静还是晨光初露,无论精力充沛还是神劳形悴,“英雄”们每天都要面向麦加,虔诚祷告。他们可能并没有向真主提出要求,但他们却坚信,真主无时不在注视着自己。
这就是阿富汗的“英雄”们,他们勇敢,但不只是在战场上,同样也可以在工地上;他们坚毅,不仅在面临强敌时,也在面对待遇微薄、劳役繁重的工作时;他们热爱自由,不仅表现在抵抗侵略者时的英勇,还在面对自己将为国家重建付出最多代价时的坦然,还在用自己的青春和血汗为国家重建奠基时的微笑。因为他们对进步的渴望,美国的“文明手术刀”才能游刃有余;因为他们对信仰的虔诚,美国的“文明输血器”才不敢肆无忌惮。
有了在晨光中不辞辛劳的“英雄”,才有了阿富汗明日旭日东升的希望。
白头发、黑胡子,衣衫褴褛、大汗淋漓——每天晨光初露,在喀布尔任何一个建筑工地,都是这样一幅情景。上至六旬老翁,下到10岁孩童,当然更多的是年轻劳力,在工地上挖土方、推小车、搭木架、浇水泥。对于这些重体力活,用得起现代机械的工地寥寥无几,绝大多数靠的都是肩挑背扛。擦破皮、扭伤脚、闪着腰甚至受重伤,也没有什么保险赔偿。到正午时,筋疲力尽的他们找个树阴,围坐一团,小心翼翼地从各自的袋子里先拿出一瓶冷冰冰的茶,再掏出一块硬邦邦的饼,开始“享用”自己的午餐。一直肃然的脸上开始有了笑容,一直沉默的彼此开始互扯家常,像一张被缓缓放松的弓,又像一台马力逐渐降低的发动机,他们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这就是喀布尔的建筑工人,无论炎炎夏日,还是皑皑白雪,这就是他们每天的工作。从阿富汗新政府于2001年底成立至今,近两年时间里,首都喀布尔大大小小的各色建筑,无论是新建还是翻修,都是这些工人们用自己的双手一点一点完成的。不过,之所以称他们为“英雄”,并不全在于他们造出了房子,而是于阿富汗这个处在特殊时期的特殊国家而言,他们的任劳任怨、勤劳苦干不仅是个人的优良品质,更浓缩了整个民族奋斗的力量。
这些力量从何而见呢?建筑工人们很老实,对老板几乎言听计从。但就在100多年前,正是这些建筑工人们的先辈——这些忠厚老实、看似软弱的阿富汗人,却让世界第一强国“在阴沟里翻了船”。1837年,英国向阿富汗派出1.7万人的部队。虽然他们的枪炮只用了几个月就轰开了喀布尔的大门,但随后无处不在的起义却让他们束手无策。1842年1月6日,也就是区区2500人的英国军队逼迫有4亿人口的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的前夕,在阿富汗的1.5万英国军队却不得不在鹅毛大雪中撤离。20天之后,除一名军医奄奄一息侥幸生还外,其他人全部葬身在茫茫雪山之中。英国人何曾遭受过如此奇耻大辱?36年后,英国军队卷土重来,但仅仅两年之后,也就是清政府与俄国签订所谓《圣彼得堡条约》,将霍尔果斯河以西2万多平方公里土地拱手相让时,英军在阿富汗的阵亡人数却超过3000,各种花销更是难以计数。算来算去,最终仍然只能撤出。又过了38年,阿富汗新任国王发表独立宣言。英国再次报以枪炮,但一番激战之后,结果仍然一样,傲慢的英国只好承认阿富汗的完全独立。
三次抗英战争,三次全民大捷。在全世界横行霸道、百战百胜的英国,却偏偏让自己眼中“懒惰、迟钝”的阿富汗人打得一败涂地。但苏联对此不以为然。1979年12月,苏军突然入侵阿富汗。毕竟是世界超级大国之一,打起仗来也是“出手不凡”。两天之内昼夜空降了数千名士兵,一周之内兵力投入超过8万人,占领了阿富汗所有大城市。10年之后,苏联的投入更大了,不过换来的却只是铩羽而归。到阿富汗参战的苏军达90万人,阵亡1.33万人,资金消耗逾200亿美元。曾经不可一世的苏军,看着10年来阿富汗的断壁残垣,摇头叹息,最后只好重复英国人的选择,将早已疲惫不堪的军队撤出阿富汗。
在一个世纪里连续与两个超级大国作战,且最终均大获全胜,这难道是一个普通的国家吗?她的人民,如果没有一点民族气节,难道会赢得如此艰苦、漫长的战争吗?将军们运筹帷幄固然重要,但若没有将士浴血奋战,若没有人民团结一心,阿富汗能在两场战争中凯歌高奏吗?显然,历史已经给出了最好的答案。这些貌似平常、战斗时却视死如归的民众,这些面临强敌甚至死亡时无所畏惧的民众,这些为了国家独立而誓死战斗的民众,难道不正是阿富汗的“英雄”么?
有了“英雄”们对抗两大超级大国的辉煌战绩,阿富汗人勇敢、坚毅和热爱自由的特征也就闻名于世了。但这种特征,当阿富汗再次与超级大国——美国交手时,却似乎远没有前两次体现得淋漓尽致。还在美国刚刚瞄准阿富汗时,一些评论就“准确”地预测了战果:美国将很快赢得战争。原因很简单,这是一场“先进文明”与“落后文明”间的较量,发展程度与国家实力的巨大差距决定了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争。如其所料,从发射第一枚巡航导弹到阿过渡政府成立,只用了短短两个月。很多人对塔利班溃败如此迅速感到诧异,那些英勇的阿富汗游击队都哪里去了?那些仇恨外敌的阿富汗民众现在为什么没有共御外敌?“英雄”们不畏强敌的气概为什么在美国人面前荡然无存?
实际上,对阿富汗人民的“英雄”特征,美国非常清楚。不仅如此,美国还非常了解塔利班政权在阿富汗面临的危机已经到了何等地步。所以,从策划这场战争时起,美国就反复澄清,这决不是美国人与阿富汗人民之间的战争,而是“恐怖分子”这个全人类公敌与美国之间的战争。“反恐”不但是美国号令全球的义旗,也是她避免引起阿富汗人民反感的有效手段。所以,如果以推翻塔利班政权为目标,美国对阿富汗的这场战争可谓漂亮至极。大多数阿富汗民众支持美国收拾塔利班。他们并没有把美国大兵与过去的侵略军划上等号,而是希望他们能帮助自己摆脱连年战争的噩梦。正因为如此,美国才有了军事上的一日千里。可是,如果美国将目标扩大为彻底铲除恐怖势力,甚至用自己眼中的西方文明对另一种文明进行改造,那美国对阿富汗的战争可能只是开端,未来究竟鹿死谁手,还远未到作结论的时候。有似下棋,自己咄咄逼人,对手绵里藏针,开局几步略占先机又怎能判定未来必然稳操胜券呢?
其实,棋局虽有输赢,但正所谓“斗则两伤,和则两利”,若能实现和解,倒是皆大欢喜的事。而能否和解的关键,就在于阿富汗“英雄”们是否能接受美国对阿富汗的一系列改造。这些改造措施,涉及面广、条款繁多,但归结起来就是“四化”,即通过各种措施实现阿富汗的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军队国家化和社会自由化。相对塔利班的极端政策而言,这个努力方向赢得了相当多的支持。但由于阿富汗的特殊国情,这些体现美国眼中“先进文明”的措施能在多大程度上落实就很难说了。政治民主化?阿富汗历来部落林立,民族众多,中央权威有限,向习惯于听酋长与“毛拉”号令的阿富汗人推销“美国民主”可谓难上加难。经济市场化?阿富汗现有国企超过千家,总就业人数何止百万,一句“私有化”将其全部解散,善后工作又该如何了断?军队国家化?从苏联撤军以后,阿富汗的军队就是各地军阀的私产,要想把他们揽于旗下,绝非朝夕之功。社会自由化?这意味着现在阿富汗人民并不自由,但除了“伊斯兰教”四个字外,在美国眼中,阿富汗人民的束缚还有什么?要对“伊斯兰教”动手术,美国恐怕还不是个合格的医生。
不难看出,美国的“四化”措施,从根本上讲,就是一场以西方文明为手术刀,以贫穷积患的阿富汗为病体的实验。既然是实验,就有成功与失败的区别。而美国小心翼翼力求避免引起阿富汗“英雄”们的敌意,就是避免她难以承担的失败,避免这场被外界评为“文明冲突”的战争最终以其自视无与伦比的西方文明的失败而告终。从这一点上讲,美国要特别感谢英国和苏联。没有她们两家与阿富汗“英雄”们的战斗,既难以成就美国一超独霸的地位,也不会让阿富汗“英雄”们有如此强烈的厌战情绪。缺少这一点,美国今天在阿富汗的棋局恐怕要另当别论了。
每天清晨,喀布尔的建筑工地上总是一派繁忙。这些曾经让英国人、苏联军队胆寒的阿富汗“英雄”们,在枪支与铁锹之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他们讨厌战争——哪怕上一次战场可以得到不菲的军饷。他们渴望工作——哪怕这份工作要起早贪黑,要流汗流泪,且每天只有区区几美元。美国人惊喜地发现,原来只要让这些人有饭吃、有活干,就可以了却自己的心腹大患。但美国人也非常明智地注意到,放下枪的“英雄”并没有抛弃自己的信仰。无论夜深人静还是晨光初露,无论精力充沛还是神劳形悴,“英雄”们每天都要面向麦加,虔诚祷告。他们可能并没有向真主提出要求,但他们却坚信,真主无时不在注视着自己。
这就是阿富汗的“英雄”们,他们勇敢,但不只是在战场上,同样也可以在工地上;他们坚毅,不仅在面临强敌时,也在面对待遇微薄、劳役繁重的工作时;他们热爱自由,不仅表现在抵抗侵略者时的英勇,还在面对自己将为国家重建付出最多代价时的坦然,还在用自己的青春和血汗为国家重建奠基时的微笑。因为他们对进步的渴望,美国的“文明手术刀”才能游刃有余;因为他们对信仰的虔诚,美国的“文明输血器”才不敢肆无忌惮。
有了在晨光中不辞辛劳的“英雄”,才有了阿富汗明日旭日东升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