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意义:学习文言文可以认识历史文化,学习文言文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学习文言文是现代汉语发展的需要。初中阶段学习文言文的要求:读准字音,理解词义,明确中心,背诵佳句。
【关键词】学习文言文意义要求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5-0123-02
我们为什么要学文言文?曾有学生问我。
文言作为一种书面语言,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让位于白话已成事实。文言最终将渐渐地远离我们,渐行渐远,这是历史的必然。
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学文言文呢?可能还有不少人都有这个疑问,我们年级语文备课组也曾就这个问题展开过讨论。王珏老师对这个问题谈得比较透彻,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一、初中阶段学习文言文的意义
1.学习文言文可以认识历史文化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从我们的祖先茹毛饮血、结绳记事开始,几千年来,炎黄子孙代代相传,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儒家思想、四大发明、长城故宫、唐诗宋词,还有宗教、书画、医学、军事等领域,我们的祖先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作为中国人,我们感到无比自豪!如此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成果,靠什么保存下来的呢?靠的就是文言!只有学好了文言,我们才能了解并深刻地认识我们的祖先,懂得我们的历史,从而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民族文化。初中阶段学习文言文,是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起点,为进一步认识了解并热爱祖国文化打下基础,对其一生的文化素养的形成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初中阶段学好文言文,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需要,更是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初中语文教学要承担的使命。
2.学习文言文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文言文具有德育功能。在素质教育体系里,德育摆在首位,如何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受到高度重视。中国古代的许多思想在今天仍具有积极意义,如儒家的“仁”、“礼”,墨家的“兼爱”、“非攻”等,大可开发其德育功能,批判地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发扬民族精神。语文教育专家刘国正说过:“文言文还是进行思想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主义教育的好教材。”现在,初中语文课本的文言文多是思想内容纯正的作品,或歌咏山川,或记述经历,或阐发哲理,或抒怀言志,它们表达了古人对于真善美理想的执著追求。阅读这类作品,长期浸润其中,涵咏体味,会使人无形中受到熏陶、感染。读《〈论语〉十则》,学生懂得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并作为鼓励自己求学好问的名言。背诵《鱼我所欲也》时,学生们神情肃穆,“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一股超越古今的浩然正气正在他们年轻的心灵中升腾激荡。品读荀子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令人心旷神怡,醍醐灌顶。在《墨池记》中,曾巩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故事告诉后生学者“盖亦以精力自致,非天成也”。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今天读来,仍是字字千钧。可以说,文言文拥有无法估量的教育潜能,因为其中熔铸着一个古老民族的精魂。只要我们用历史的眼光、辩证的方法合理地去发掘利用,它就一定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从短期效应看,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一人一事的思想认识;从长期效应看,有助于加强其道德修养,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塑造完美人格。
3.学习文言文是现代汉语发展的需要
现代汉语是由古代汉语发展变化而来的。古今汉语一脉相承,犹如一条墨写的黄河,蜿蜒至今,二者是“源”与“流”的关系,既有差异性,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学者对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常用字进行过研究,发现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常用字惊人地高度一致。古代汉语1086个常用字中,有1001个可以在现代汉语一级字表中找到,占古汉语常用字的92%;如果将古汉语常用字缩减到84个,其中就有82个可以在现代汉语4500个常用字表和6196个《印刷通用汉字字行表》中找到。可见,古汉语常用字绝大多数仍然保留在现代汉语中,而且还保持着相当强大的生命力。这一现象提醒我们,学习汉语不能无视古今汉语的血缘关系。学好文言文,可以起到探本溯源之效,察古知今,从而进一步丰富与发展现代汉语。现代汉语要发展,就需要继续从古代汉语中提取养料,吸纳其中仍然鲜活的因子,在继承中求发展,否则,那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另外,学好文言文,还可以在写作方法、艺术技巧和文风教育等方面吸取古人的宝贵经验。
文言作品经过历史长河大浪淘沙的筛选,流传下来的都是精品,大多布局严谨,行文简洁,气韵生动,文采斐然。多读这样的作品,确实会使人受益匪浅,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十分有利。
明确了学习文言文的意义,我们来谈谈第二个问题:初中阶段,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或者说应该学到什么程度为宜?
不少同学抱怨说文言文难:难读、难背、难懂。这可以理解,不在同一个时代,甚至有的课文距今有几千年的时间跨度,学习有困难是正常的。另一方面,是不是我们把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抬高了呢?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习文言文的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范围可参考附录一《常见文言词》)。诵读古典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作品可参考附录二《古诗文诵读篇目》)。”
通过理解初中的要求,以及和高中的要求作比较后发现,初中阶段对文言文的学习要求其实并不高。
二、初中阶段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我们在教学活动中怎样学习文言文,才能既学得轻松,又达到要求呢?
我寻找了一些简单易行又有效果的方法,但总不大如愿。暂且用以下四个短语来概括:读准字音,理解词意,明确中心,背诵佳句。
以学习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为例说明: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读准字音
学习一篇文言文,首先要能够正确朗读文句,字正腔圆地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借助工具书,学生是可以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的。老师注意强调几个重点字音:畎、说、鬲、敖、拂、忍、曾。
朗读这一环节,还要读出节奏,读准停顿,读出感情。尤其是停顿,直接影响到对句子意思的理解正确与否。可让学生自己划分,老师订正。如: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关键词】学习文言文意义要求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5-0123-02
我们为什么要学文言文?曾有学生问我。
文言作为一种书面语言,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让位于白话已成事实。文言最终将渐渐地远离我们,渐行渐远,这是历史的必然。
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学文言文呢?可能还有不少人都有这个疑问,我们年级语文备课组也曾就这个问题展开过讨论。王珏老师对这个问题谈得比较透彻,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一、初中阶段学习文言文的意义
1.学习文言文可以认识历史文化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从我们的祖先茹毛饮血、结绳记事开始,几千年来,炎黄子孙代代相传,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儒家思想、四大发明、长城故宫、唐诗宋词,还有宗教、书画、医学、军事等领域,我们的祖先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作为中国人,我们感到无比自豪!如此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成果,靠什么保存下来的呢?靠的就是文言!只有学好了文言,我们才能了解并深刻地认识我们的祖先,懂得我们的历史,从而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民族文化。初中阶段学习文言文,是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起点,为进一步认识了解并热爱祖国文化打下基础,对其一生的文化素养的形成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初中阶段学好文言文,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需要,更是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初中语文教学要承担的使命。
2.学习文言文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文言文具有德育功能。在素质教育体系里,德育摆在首位,如何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受到高度重视。中国古代的许多思想在今天仍具有积极意义,如儒家的“仁”、“礼”,墨家的“兼爱”、“非攻”等,大可开发其德育功能,批判地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发扬民族精神。语文教育专家刘国正说过:“文言文还是进行思想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主义教育的好教材。”现在,初中语文课本的文言文多是思想内容纯正的作品,或歌咏山川,或记述经历,或阐发哲理,或抒怀言志,它们表达了古人对于真善美理想的执著追求。阅读这类作品,长期浸润其中,涵咏体味,会使人无形中受到熏陶、感染。读《〈论语〉十则》,学生懂得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并作为鼓励自己求学好问的名言。背诵《鱼我所欲也》时,学生们神情肃穆,“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一股超越古今的浩然正气正在他们年轻的心灵中升腾激荡。品读荀子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令人心旷神怡,醍醐灌顶。在《墨池记》中,曾巩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故事告诉后生学者“盖亦以精力自致,非天成也”。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今天读来,仍是字字千钧。可以说,文言文拥有无法估量的教育潜能,因为其中熔铸着一个古老民族的精魂。只要我们用历史的眼光、辩证的方法合理地去发掘利用,它就一定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从短期效应看,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一人一事的思想认识;从长期效应看,有助于加强其道德修养,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塑造完美人格。
3.学习文言文是现代汉语发展的需要
现代汉语是由古代汉语发展变化而来的。古今汉语一脉相承,犹如一条墨写的黄河,蜿蜒至今,二者是“源”与“流”的关系,既有差异性,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学者对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常用字进行过研究,发现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常用字惊人地高度一致。古代汉语1086个常用字中,有1001个可以在现代汉语一级字表中找到,占古汉语常用字的92%;如果将古汉语常用字缩减到84个,其中就有82个可以在现代汉语4500个常用字表和6196个《印刷通用汉字字行表》中找到。可见,古汉语常用字绝大多数仍然保留在现代汉语中,而且还保持着相当强大的生命力。这一现象提醒我们,学习汉语不能无视古今汉语的血缘关系。学好文言文,可以起到探本溯源之效,察古知今,从而进一步丰富与发展现代汉语。现代汉语要发展,就需要继续从古代汉语中提取养料,吸纳其中仍然鲜活的因子,在继承中求发展,否则,那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另外,学好文言文,还可以在写作方法、艺术技巧和文风教育等方面吸取古人的宝贵经验。
文言作品经过历史长河大浪淘沙的筛选,流传下来的都是精品,大多布局严谨,行文简洁,气韵生动,文采斐然。多读这样的作品,确实会使人受益匪浅,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十分有利。
明确了学习文言文的意义,我们来谈谈第二个问题:初中阶段,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或者说应该学到什么程度为宜?
不少同学抱怨说文言文难:难读、难背、难懂。这可以理解,不在同一个时代,甚至有的课文距今有几千年的时间跨度,学习有困难是正常的。另一方面,是不是我们把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抬高了呢?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习文言文的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范围可参考附录一《常见文言词》)。诵读古典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作品可参考附录二《古诗文诵读篇目》)。”
通过理解初中的要求,以及和高中的要求作比较后发现,初中阶段对文言文的学习要求其实并不高。
二、初中阶段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我们在教学活动中怎样学习文言文,才能既学得轻松,又达到要求呢?
我寻找了一些简单易行又有效果的方法,但总不大如愿。暂且用以下四个短语来概括:读准字音,理解词意,明确中心,背诵佳句。
以学习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为例说明: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读准字音
学习一篇文言文,首先要能够正确朗读文句,字正腔圆地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借助工具书,学生是可以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的。老师注意强调几个重点字音:畎、说、鬲、敖、拂、忍、曾。
朗读这一环节,还要读出节奏,读准停顿,读出感情。尤其是停顿,直接影响到对句子意思的理解正确与否。可让学生自己划分,老师订正。如: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