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谌萱博士将青山唢呐置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语境下,基于实地深入的田野调查,围绕青山唢呐的发展历程、艺术特点以及传承人体系和传承曲目等展开研究,并就青山唢呐的生态现状进行描述、反思,提出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方略。该书有助于人们深入了解青山唢呐音乐文化,推助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建设,是新时代传统民间音乐文化研究的力作。
关键词:青山唢呐;音乐文化;传承;创新;理论研究
有幸读到谌萱博士《青山唢呐传承人谱系和传承曲目研究》一书,这是一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山唢呐深入研究的专业性书籍。此书介绍了青山唢呐的起源、流派、演奏特点、青山唢呐传承人与传承曲目,并且对青山桥地区人文风俗及青山桥地区的丧葬文化和与之的唢呐音乐进行了详细介绍。青山桥地区一些民间仪式和传统祭祀民族活动中折射出当地千百年来的思想情感和文化印记。当代社会正是媒体与流行文化的时期,很少年轻人会去主动的学习继承青山唢呐文化,致使青山唢呐后继无人,谌萱博士为了挽救和发展青山唢呐对这一文化展开了系统的深入调查研究。
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文化和文明的高度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主要内容,软实力也是一个国家形象和影响力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国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是中华民族先人创造的宝贵财富。近年来,人们都追求物质享受,本该在经济发展物质文明进步的历史时期文化应有更高的发展,文化应该更加繁荣的时期,我们古老的历史民族文化却被冷冻被遗弃被毁灭,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悲哀,一段历史一种文明的不幸。然而,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传统文化遭到了极大破坏,优秀文化的传承出现了严重缺失。从根本上来说,主要是因为我国十年文化大革命后和之后重视经济的发展,忽视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繁荣。然而,作为炎黄子孙,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代,我们有责任和有必要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传承和发扬下去。
作为民族音乐学理论研究的代表,谌萱博士具有强烈的文化使命感,做了许多田野考察、走访工作,为挽救和传承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山唢呐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从书中可以看出,不论是从世界上唢呐形制的不同,还是中国本土的人文风俗、丧葬仪式以及传统的演奏形式、传承曲目与传承人的介绍,都能反映出作者在这本书后付出的努力。
这本书内容从唢呐的流传历史到中国唢呐引入,再定位到青山唢呐为框架,讲述了青山唢呐的起源、发展及传承人与传承曲目。书中介绍唢呐流行于亚非欧三大洲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且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名称及特点,再对中国唢呐起源不同的观点,分别从学者、神话传说来阐述,并对唢呐的历史概况和发展时间进行了论述,其中重点讲到了通过历史依据考究明清时期的唢呐流传,著作中引用了大量的史诗文献记载了明清时期唢呐的发展及改良,由此可以看出唢呐在中国流行甚广,20世纪上半叶,唢呐在中国的发展依然非常繁荣,中间经历了“文革”时期的一些停滞到20世纪80年代后再一次进入良好的发展之路。随之讲述了中国唢呐的构造和流派,唢呐的构造大同小异,主要包括了哨、芯子、杆和碗口四个主要部分,作者分别从这四个方面对其从材质、地区、形状和应用上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在漫長的历史过程中创造了自己的民间音乐,也孕育了自己独特的民族乐器,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音乐”。在唢呐的传播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出现了不同地域的不同特征,因为语言、风俗习惯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演奏风格,因此产生了多种唢呐流派,作者将唢呐分为汉族唢呐和少数民族唢呐两类,并分别从分布区域、使用乐种、派别特色、艺术特点、伴奏乐器、乐队组合、调性分析、代表曲目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青山唢呐是流行在湖南省湘潭县青山桥镇、石鼓镇、分水镇等地的民间唢呐艺术的总称,青山唢呐是这一区域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出的辉煌灿烂文化,是湖南省传统吹打乐中一种独特的演奏形式,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湖南人民引以为傲的精神财富,也彰显了湖湘文化的道德传统和精神内涵,他也体现着青山桥、石鼓、分水一带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唢呐艺人,并成立了鼓乐工会,拥有独特的演奏技巧。作者从青山镇的分布、人文风俗、演奏形式、曲调分析、传承曲目、传承方式与传承人角度概述了青山唢呐基本概况,重点讲述了青山唢呐与丧葬仪式的关系,古人云“百事孝为先”,在各种情感中亲情是人类乃至其它动物的最基本的情感,文件记载在丧礼中要有悲哀之情,而这种悲哀之情正是亲情的显露,不但子女对父母的亲情得到体现和加强,整个家族内部的亲情也得到体现和加强。音乐对于仪式而言具有烘托气氛的功用,音乐在丧仪中抚慰了亲友的哀伤,音乐与仪式相辅相成,这些仪式音乐正是中国传统礼仪传承数千年的印证。最后,作者用一些谱例证实了青山唢呐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青山唢呐是湖南非物质文化的一种,也是湖南省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作者在著作中对青山唢呐传承人与传承曲目、青山唢呐的文化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这对于青山唢呐的保护和传承有了实际的理论研究,为今后的青山唢呐的发展及传承也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谱例研究。
关键词:青山唢呐;音乐文化;传承;创新;理论研究
有幸读到谌萱博士《青山唢呐传承人谱系和传承曲目研究》一书,这是一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山唢呐深入研究的专业性书籍。此书介绍了青山唢呐的起源、流派、演奏特点、青山唢呐传承人与传承曲目,并且对青山桥地区人文风俗及青山桥地区的丧葬文化和与之的唢呐音乐进行了详细介绍。青山桥地区一些民间仪式和传统祭祀民族活动中折射出当地千百年来的思想情感和文化印记。当代社会正是媒体与流行文化的时期,很少年轻人会去主动的学习继承青山唢呐文化,致使青山唢呐后继无人,谌萱博士为了挽救和发展青山唢呐对这一文化展开了系统的深入调查研究。
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文化和文明的高度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主要内容,软实力也是一个国家形象和影响力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国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是中华民族先人创造的宝贵财富。近年来,人们都追求物质享受,本该在经济发展物质文明进步的历史时期文化应有更高的发展,文化应该更加繁荣的时期,我们古老的历史民族文化却被冷冻被遗弃被毁灭,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悲哀,一段历史一种文明的不幸。然而,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传统文化遭到了极大破坏,优秀文化的传承出现了严重缺失。从根本上来说,主要是因为我国十年文化大革命后和之后重视经济的发展,忽视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繁荣。然而,作为炎黄子孙,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代,我们有责任和有必要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传承和发扬下去。
作为民族音乐学理论研究的代表,谌萱博士具有强烈的文化使命感,做了许多田野考察、走访工作,为挽救和传承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山唢呐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从书中可以看出,不论是从世界上唢呐形制的不同,还是中国本土的人文风俗、丧葬仪式以及传统的演奏形式、传承曲目与传承人的介绍,都能反映出作者在这本书后付出的努力。
这本书内容从唢呐的流传历史到中国唢呐引入,再定位到青山唢呐为框架,讲述了青山唢呐的起源、发展及传承人与传承曲目。书中介绍唢呐流行于亚非欧三大洲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且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名称及特点,再对中国唢呐起源不同的观点,分别从学者、神话传说来阐述,并对唢呐的历史概况和发展时间进行了论述,其中重点讲到了通过历史依据考究明清时期的唢呐流传,著作中引用了大量的史诗文献记载了明清时期唢呐的发展及改良,由此可以看出唢呐在中国流行甚广,20世纪上半叶,唢呐在中国的发展依然非常繁荣,中间经历了“文革”时期的一些停滞到20世纪80年代后再一次进入良好的发展之路。随之讲述了中国唢呐的构造和流派,唢呐的构造大同小异,主要包括了哨、芯子、杆和碗口四个主要部分,作者分别从这四个方面对其从材质、地区、形状和应用上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在漫長的历史过程中创造了自己的民间音乐,也孕育了自己独特的民族乐器,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音乐”。在唢呐的传播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出现了不同地域的不同特征,因为语言、风俗习惯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演奏风格,因此产生了多种唢呐流派,作者将唢呐分为汉族唢呐和少数民族唢呐两类,并分别从分布区域、使用乐种、派别特色、艺术特点、伴奏乐器、乐队组合、调性分析、代表曲目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青山唢呐是流行在湖南省湘潭县青山桥镇、石鼓镇、分水镇等地的民间唢呐艺术的总称,青山唢呐是这一区域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出的辉煌灿烂文化,是湖南省传统吹打乐中一种独特的演奏形式,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湖南人民引以为傲的精神财富,也彰显了湖湘文化的道德传统和精神内涵,他也体现着青山桥、石鼓、分水一带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唢呐艺人,并成立了鼓乐工会,拥有独特的演奏技巧。作者从青山镇的分布、人文风俗、演奏形式、曲调分析、传承曲目、传承方式与传承人角度概述了青山唢呐基本概况,重点讲述了青山唢呐与丧葬仪式的关系,古人云“百事孝为先”,在各种情感中亲情是人类乃至其它动物的最基本的情感,文件记载在丧礼中要有悲哀之情,而这种悲哀之情正是亲情的显露,不但子女对父母的亲情得到体现和加强,整个家族内部的亲情也得到体现和加强。音乐对于仪式而言具有烘托气氛的功用,音乐在丧仪中抚慰了亲友的哀伤,音乐与仪式相辅相成,这些仪式音乐正是中国传统礼仪传承数千年的印证。最后,作者用一些谱例证实了青山唢呐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青山唢呐是湖南非物质文化的一种,也是湖南省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作者在著作中对青山唢呐传承人与传承曲目、青山唢呐的文化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这对于青山唢呐的保护和传承有了实际的理论研究,为今后的青山唢呐的发展及传承也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谱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