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的护理

来源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jl1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行性出血热是野鼠中流行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在我国东北地区12月至次年2月为流行高峰[1].目前,对本病尚无特殊治疗方法,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和护理体会,流行性出血热治疗和护理的关键在于发热期进行恰当的液体疗法及免疫治疗;低血压少尿期需积极扩容,恢复有效血容量;采取综合性利尿措施,防止肺水肿,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及时发现并预防并发症的出现。

其他文献
兴海县唐乃亥乡上、下鹿圈村是青海省大骨节病历史重病区.上、下鹿圈村位于该乡的南部,属黄土高原,沿黄河边岸深入约35 km,地理位置毗邻,聚居有汉、回、土、藏等民族.两村海拔2800m,无霜期70~120 d,植被以高山草原草甸为主,主要耕种小麦、蚕豆、油菜、洋芋及大白菜等.1989年定为大骨节病病区,1995年纳入国家监测点范围。
目的 观察燃煤型砷中毒患者口腔黏膜脱落细胞角蛋白10(Kc10)、c-myc和环氧化酶(COX2)的表达以及肝功能变化,探索燃煤型砷中毒的外周生物学标志.方法 收集贵州省兴仁县交乐病区燃煤型砷中毒患者及病区健康人群(对照)口腔黏膜脱落细胞,以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K10、C-myc、cox2基因的表达,同时抽取两组人群外周静脉血检测肝功能.结果 砷中毒组患者口腔黏膜脱落细胞中K<,10>基因表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β基因型的多态性与特发性扩张性心肌病(IDC)的相关性.方法 在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选择86例IDC患者为IDC组、95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用ELlSA法检测血清TNF-β蛋白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法检测TNF-β基因多态性变化.结果 IDC组TNF-β蛋白水平[(1.876±1.013)μg/L]高于对照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