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上半年“把微博纳入大学生成绩考核”这样一个话题吸引了中新网、文汇报等各个网站和众多受众关注的目光。这一话题的起因,是3月份中国人民大学的彭兰老师给2008级数字新闻传播专业的29名学生布置了一项功课——“开微博”,并且将他们在微博上的表现作为网络互动管理课程的考核内容,占30%的分值比重。对于这一做法,新闻教育界、网络上有各种不同的声音出现。尽管在考核标准的制定上还有争议,但是在新闻教育领域支持的声音比较多。这件事情之所以会引起众多业界人士和网民的关注,不仅仅是因为“微博”的普遍使用,更重要的是将“微博”作为课程的一部分引起的一连串的反映。换句话说,这不仅仅是对这一事件的关注,更多的是对于现在考核方式改革的一种探讨。
一、考核方式改革的必要性
1.传统考核方式的弊端
传统的以笔试为主的期末考试是一种重结果轻过程的考核方式,对于应知应会内容掌握情况的考查能够起到检验的作用。但是对于以应用为主要目的的高职教学来说,存在的意义就有待商榷。尽管在近几年的试卷中,题目越来越灵活,也逐渐向应用考核倾斜,但是这种考核方式本身就限制了对应用程度的检验。而且考试诚信的缺失也是近些年来不得不正视的一个问题。与其纠结在如何有效避免作弊的问题上,不如采用其他灵活的考核方式。既能够与高职的培养目标相适应,也能够有效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可谓一举两得。
2.考核方式的改革对于高职院校的积极意义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各行业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与之相适应的是相关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要重视对其技能掌握程度的检验,就必须采用便于检验技能的考核方式,而这一点是传统的笔试达不到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说,高职院校学生的普遍特点是学习积极性不高,但是对于操作类的课程还是比较感兴趣的,相对于普通高校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基础相对较差,对于理论的学习兴趣不高,但是他们的思维活跃,对于操作和实践有比较高的热情,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也能体现出他们良好的创造性。如果采用传统的笔试的方式,不能正确地检验出他们的学习效果。换句话说,考核方式的多样性与高职学生的特点也是吻合的。
3.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多样化的考核
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具有传媒业必需的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能从事新闻采访、写作、编辑、拍摄、制作等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其核心的课程是实务类课程。这些课程实践性较强,侧重于动手能力的训练,强调技能的培养,而这些课程学生的学习效果怎样,显然不适合用传统的考核方式来检验。而且这些和职业岗位需求相适应的课程的学习效果,不应该仅仅由学校来检验,更需要放在社会实践中由行业企业的专家来评定,不是一张试卷,一个分数能够说明的问题。
二、课程考核的主要类型及分析
1.期末考试加平时成绩
“期末考试加平时成绩”这种考核方式是很多高职院校经常采用的,即课程最终的成绩,由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加上平时成绩按照一定比例合成。一般平时成绩会占到30%到40%。平时成绩的组成一般由考勤、课堂表现、课程作业和课程的实训成果成绩按照一定的比重来合成的。在考核方式改革的过程中,这曾经是一种进步,打破了完全由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一锤定音”的局面。但是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们也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种考核方式。
考核中存在这样几个问题:首先是平时成绩的衡量标准是否科学,评定的主体是谁,是否合理;其次卷面试题是对书本知识的机械性记忆还是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的掌握;再次,期末考试和平时成绩的比例对于某门课程是否合适;最后,如何有效解决考试作弊、作业抄袭等现象,以实现考核的科学和有效等。
在高职教育中,我们强调理论的适度性原则——“必需、够用”,要着眼于课程理论在职业岗位上的应用,要少而精,精而准。即便是对于理论的考核,也要凸显其应用性原则,而不是单纯的对于知识点的识记。即便是用试卷来实现考核也应该有所选择,比如适当增加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应用性题型。对于平时成绩如何形成,可以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来设置,但是要防止单纯以考勤、课堂表现等主观性强的内容来确定。平时成绩的设置也要和实训、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挂钩,体现出对于技能的训练和训练效果的考查。关于两者比例的问题要根据课程的性质等因素确定。
2.完全以操作和作品的质量作为期末成绩
有些高职院校的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以操作和作品的质量来作为评定期末成绩的依据。这主要见于像新闻摄影、电视摄像、新闻编辑等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需要在期末完成一定的作品,教师根据作品的质量来进行打分。也有的学校是采用教师和学生联合打分的形式来确定最终的分数。这种类型的考核方式最好有一个由学生讲解、展示的过程,防止出现从网络下载作品的情况出现。在学生讲解、展示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清楚地知道学生在创作作品时的思路和制作过程,出现问题也能发现在哪个环节出现,好及时加以解决。而且,在此过程中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当然这里面也涉及一个标准的问题:是否应该有标准,标准的制定是否科学等。有的教师主张没有标准,评判者完全站在一个受众的立场去评价作品;有的教师主张不但应该有评价的标准,而且应该有详细的评分细则,才能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无论是哪一种,都是有利有弊。理想的状态是将作品拿到业界去评判,请行业企业的专家来参与,这样学生的学习和对学习效果的检验都是和社会需求和行业要求挂钩的。
3.过程考核代替期末考试
有些高职院校的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采用阶段性考核的方式来进行。将课程内容根据岗位需求划分为若干版块或者若干任务,某一版块或者任务都是一个考核阶段。根据学生在这个版块或者任务中承担的任务、完成的效果来评定成绩。最后再根据各个版块或者任务在岗位需求、职业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性等,按照一定的比例合成,形成最终的成绩。比如新闻采访课程,首先在学习之初就赋予学生以新闻工作者的角色,让他们走入社会去寻找新闻线索,完成采访、写作的任务。对于初涉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会遇到一定的困难,需要他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课前十分钟”,让学生通过分享他们关注的新闻来培养他们关注媒体的习惯;通过寻找新闻线索来培养学生发现新闻线索、评价新闻价值的新闻敏感;通过模拟采访让学生熟悉和掌握整个新闻采访的过程;通过新闻成果展示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等。这个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角色意识,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力,还缩短了他们与社会的距离。
三、考核方式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形式重于内容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考核方式的改革更是需要创新。作为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对于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考核是其重心。传统的考核方式难以实现这个目标。很多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近几年致力于考核方式的改革的院校不在少数。目前经常被采用的考核方式是期末考试加平时 成绩的组合方式,也有的实务课程不再进行期末的笔试,而是以学生的操作或者作品来形成期末的成绩。无论是哪一种形式,内容的选择都是非常重要的。比如采用期末考试加平时成绩方式的,平时成绩的由哪些部分组成,各自的比重是什么,评价的标准是什么,是不是本门课程的核心技能或者能力的考核等等。改革的重点不仅仅是考核形式的改变,更重要的是这种考核方式对于学生来说,是否促使他们学到了该门课程的精髓,能否利用所学来解决实际的问题,能否与该门课程的培养目标吻合等等。
2.评价标准不科学
对于过程中考核和作业评定来说,有没有评定的标准,标准的制定科学不科学等都是比较棘手的问题。关于开微博占30%成绩的这一事件,很大的争议就是在评价标准上,彭兰老师在自己的微博上解释,在网络互动管理课程中将“微博考核”纳入其中的初衷,是有助于学生了解微博这种新的媒介载体,能够让学生感受它对未来传媒业的影响,并由此了解传媒的生态。尽管大多数业界人士持肯定态度,但是还有不同的声音,质疑的声音大多来自如何评价的问题。
比如对于学生作品质量的评价,有些院校已经不再以授课教师的评价作为唯一评价,以适当比重加入了学生的评价。但是,评价者是以什么身份进行评价——纯粹的受众还是专业人士?如果是专业人士就一定有详细的评价的标准,如果是受众,标准可能就不会是千篇一律的。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冲突。所以在评价标准科学性方面也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我们知道,考试的最终目的不是分数,而是最大限度地了解学生在这门课中究竟学到了什么,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以及这门课程学习完毕之后是否达到了该门课程的人才培养要求,是否实现了对其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考核方式应用的是否恰当和很多因素有关系,比如课程的性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等。考核方式应该从课程的自身特点和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实际需要出发,摒弃千篇一律的传统方式,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
随着课程改革和考核方式改革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更适合某门课程的新的考核方式会出现。哪种考核方式更适合哪种类型的学校,哪个专业甚至哪门课程,都有待实践去不断检验。
参考文献
[1]李雪林.人大新闻专业将微博表现与课程考核成绩挂钩[N].文汇报,2011-3-3.
[2]吴婧.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核心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J].鄂州大学学报,201(11).
[3]杜萍.新闻学专业实务课程学习评价方式改革初探[J].出国与就业,2011(10).
一、考核方式改革的必要性
1.传统考核方式的弊端
传统的以笔试为主的期末考试是一种重结果轻过程的考核方式,对于应知应会内容掌握情况的考查能够起到检验的作用。但是对于以应用为主要目的的高职教学来说,存在的意义就有待商榷。尽管在近几年的试卷中,题目越来越灵活,也逐渐向应用考核倾斜,但是这种考核方式本身就限制了对应用程度的检验。而且考试诚信的缺失也是近些年来不得不正视的一个问题。与其纠结在如何有效避免作弊的问题上,不如采用其他灵活的考核方式。既能够与高职的培养目标相适应,也能够有效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可谓一举两得。
2.考核方式的改革对于高职院校的积极意义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各行业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与之相适应的是相关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要重视对其技能掌握程度的检验,就必须采用便于检验技能的考核方式,而这一点是传统的笔试达不到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说,高职院校学生的普遍特点是学习积极性不高,但是对于操作类的课程还是比较感兴趣的,相对于普通高校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基础相对较差,对于理论的学习兴趣不高,但是他们的思维活跃,对于操作和实践有比较高的热情,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也能体现出他们良好的创造性。如果采用传统的笔试的方式,不能正确地检验出他们的学习效果。换句话说,考核方式的多样性与高职学生的特点也是吻合的。
3.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多样化的考核
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具有传媒业必需的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能从事新闻采访、写作、编辑、拍摄、制作等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其核心的课程是实务类课程。这些课程实践性较强,侧重于动手能力的训练,强调技能的培养,而这些课程学生的学习效果怎样,显然不适合用传统的考核方式来检验。而且这些和职业岗位需求相适应的课程的学习效果,不应该仅仅由学校来检验,更需要放在社会实践中由行业企业的专家来评定,不是一张试卷,一个分数能够说明的问题。
二、课程考核的主要类型及分析
1.期末考试加平时成绩
“期末考试加平时成绩”这种考核方式是很多高职院校经常采用的,即课程最终的成绩,由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加上平时成绩按照一定比例合成。一般平时成绩会占到30%到40%。平时成绩的组成一般由考勤、课堂表现、课程作业和课程的实训成果成绩按照一定的比重来合成的。在考核方式改革的过程中,这曾经是一种进步,打破了完全由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一锤定音”的局面。但是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们也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种考核方式。
考核中存在这样几个问题:首先是平时成绩的衡量标准是否科学,评定的主体是谁,是否合理;其次卷面试题是对书本知识的机械性记忆还是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的掌握;再次,期末考试和平时成绩的比例对于某门课程是否合适;最后,如何有效解决考试作弊、作业抄袭等现象,以实现考核的科学和有效等。
在高职教育中,我们强调理论的适度性原则——“必需、够用”,要着眼于课程理论在职业岗位上的应用,要少而精,精而准。即便是对于理论的考核,也要凸显其应用性原则,而不是单纯的对于知识点的识记。即便是用试卷来实现考核也应该有所选择,比如适当增加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应用性题型。对于平时成绩如何形成,可以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来设置,但是要防止单纯以考勤、课堂表现等主观性强的内容来确定。平时成绩的设置也要和实训、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挂钩,体现出对于技能的训练和训练效果的考查。关于两者比例的问题要根据课程的性质等因素确定。
2.完全以操作和作品的质量作为期末成绩
有些高职院校的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以操作和作品的质量来作为评定期末成绩的依据。这主要见于像新闻摄影、电视摄像、新闻编辑等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需要在期末完成一定的作品,教师根据作品的质量来进行打分。也有的学校是采用教师和学生联合打分的形式来确定最终的分数。这种类型的考核方式最好有一个由学生讲解、展示的过程,防止出现从网络下载作品的情况出现。在学生讲解、展示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清楚地知道学生在创作作品时的思路和制作过程,出现问题也能发现在哪个环节出现,好及时加以解决。而且,在此过程中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当然这里面也涉及一个标准的问题:是否应该有标准,标准的制定是否科学等。有的教师主张没有标准,评判者完全站在一个受众的立场去评价作品;有的教师主张不但应该有评价的标准,而且应该有详细的评分细则,才能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无论是哪一种,都是有利有弊。理想的状态是将作品拿到业界去评判,请行业企业的专家来参与,这样学生的学习和对学习效果的检验都是和社会需求和行业要求挂钩的。
3.过程考核代替期末考试
有些高职院校的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采用阶段性考核的方式来进行。将课程内容根据岗位需求划分为若干版块或者若干任务,某一版块或者任务都是一个考核阶段。根据学生在这个版块或者任务中承担的任务、完成的效果来评定成绩。最后再根据各个版块或者任务在岗位需求、职业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性等,按照一定的比例合成,形成最终的成绩。比如新闻采访课程,首先在学习之初就赋予学生以新闻工作者的角色,让他们走入社会去寻找新闻线索,完成采访、写作的任务。对于初涉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会遇到一定的困难,需要他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课前十分钟”,让学生通过分享他们关注的新闻来培养他们关注媒体的习惯;通过寻找新闻线索来培养学生发现新闻线索、评价新闻价值的新闻敏感;通过模拟采访让学生熟悉和掌握整个新闻采访的过程;通过新闻成果展示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等。这个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角色意识,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力,还缩短了他们与社会的距离。
三、考核方式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形式重于内容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考核方式的改革更是需要创新。作为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对于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考核是其重心。传统的考核方式难以实现这个目标。很多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近几年致力于考核方式的改革的院校不在少数。目前经常被采用的考核方式是期末考试加平时 成绩的组合方式,也有的实务课程不再进行期末的笔试,而是以学生的操作或者作品来形成期末的成绩。无论是哪一种形式,内容的选择都是非常重要的。比如采用期末考试加平时成绩方式的,平时成绩的由哪些部分组成,各自的比重是什么,评价的标准是什么,是不是本门课程的核心技能或者能力的考核等等。改革的重点不仅仅是考核形式的改变,更重要的是这种考核方式对于学生来说,是否促使他们学到了该门课程的精髓,能否利用所学来解决实际的问题,能否与该门课程的培养目标吻合等等。
2.评价标准不科学
对于过程中考核和作业评定来说,有没有评定的标准,标准的制定科学不科学等都是比较棘手的问题。关于开微博占30%成绩的这一事件,很大的争议就是在评价标准上,彭兰老师在自己的微博上解释,在网络互动管理课程中将“微博考核”纳入其中的初衷,是有助于学生了解微博这种新的媒介载体,能够让学生感受它对未来传媒业的影响,并由此了解传媒的生态。尽管大多数业界人士持肯定态度,但是还有不同的声音,质疑的声音大多来自如何评价的问题。
比如对于学生作品质量的评价,有些院校已经不再以授课教师的评价作为唯一评价,以适当比重加入了学生的评价。但是,评价者是以什么身份进行评价——纯粹的受众还是专业人士?如果是专业人士就一定有详细的评价的标准,如果是受众,标准可能就不会是千篇一律的。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冲突。所以在评价标准科学性方面也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我们知道,考试的最终目的不是分数,而是最大限度地了解学生在这门课中究竟学到了什么,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以及这门课程学习完毕之后是否达到了该门课程的人才培养要求,是否实现了对其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考核方式应用的是否恰当和很多因素有关系,比如课程的性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等。考核方式应该从课程的自身特点和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实际需要出发,摒弃千篇一律的传统方式,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
随着课程改革和考核方式改革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更适合某门课程的新的考核方式会出现。哪种考核方式更适合哪种类型的学校,哪个专业甚至哪门课程,都有待实践去不断检验。
参考文献
[1]李雪林.人大新闻专业将微博表现与课程考核成绩挂钩[N].文汇报,2011-3-3.
[2]吴婧.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核心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J].鄂州大学学报,201(11).
[3]杜萍.新闻学专业实务课程学习评价方式改革初探[J].出国与就业,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