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兴趣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最好的老师。然而,不少学生进入高中以来,由于承受着巨大的高考压力,加之,教师对学生的教法探究不够,很多学生不适应高中数学课程,从而对数学敬而远之,失去兴趣。只有让学生重拾数学兴趣,才能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事半功倍,成绩显著。
【关键词】高中数学;兴趣;教法探究
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没有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追求真理的欲望”。由于高中生所面临的高考压力,数学又在考试中占据了相当大的分量,因此,现在的高中数学教学往往侧重于传授大量的知识技能和解题技巧,加之,接二连三的周测、月考、模拟测试、期末考试,使得本来就抽象、难懂的高中数学更加枯燥无味,让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荡然无存,谈数色变。所以,只有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才能减轻高中生的心理负担,让学生带着愉悦、轻松的心态来参与数学学习,才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那么,广大教育工作者们应采取怎样的教学手法,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这里,我将结合我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我的收获。
一、巧用多元化的导课手法,激发学习兴趣
导课是激起学生兴趣的一大法宝,成功的导课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引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因此,可以说,一次成功的导课,是一堂课成功的基础。那么,站在一线的广大教师们,有哪些可以借鉴学习的导课手法呢?以下我将介绍本人多年教学以来,积累的导课经验。
(一)以问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问是广大一线教师们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有学者提出:“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下,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提出问题的性质和发问方法来考察。高中教师若不熟悉发问的艺术,其教学效果往往达不到要求”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们应掌握多种提问手法,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具体的学情,提出富有趣味性、艺术性和探索性的问题,以高质量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比如在学习三角形“正玄定理”时,我提问学生: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有什么关系?学生能简单答出:c2=a2+b2,然后我再提问:那么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的三边又有什么关系呢?能否用类似于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式来表示呢?这样的问题,便会驱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
(二)以趣味故事导课,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探究欲望。众所周知,数学的抽象性、系统性与理论性较强,这是大多学生不喜欢数学的重要原因。然而,在数学知识中,有部分内容与许多的典故、传说有关。故事传说是大多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师可以将故事与抽象、系统的数学知识相结合,将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寓于趣味故事中,这样可以大大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学习“等比数列”时,我先为学生描述这样一个故事:传说古印度国王舍罕王打算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宰相萨·班·达依尔。国王问他想要什么奖赏,达依尔说他不要什么,就想要麦子,并请在棋盘的第一个格子里放1粒麦子,第二个格子里放2粒麦子,第三个格子里放4粒麦子,第四个格子里放8粒麦子,以此类推,直到第64个格子。国王觉着就要区区几粒麦子,就欣然答应了。当下人把一袋袋麦子搬来时,国王才发现就是把全印度甚至全世界的麦子都搬来也无法满足萨·班·达依尔的要求。这时,我再提问学生:“小小的棋盘里到底能放多少麦子呢?”学生们便会在纸上列出式子计算1+21+22+23+24+2 5+26+·····+263,学生们一时解不出答案,此时就会思考有没有一种特殊的算法能很快解出来呢?这样通过将数学知识寓于趣味故事中的导课手法,就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导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数学概念、定理比较抽象,不好理解,部分学生初中知识薄弱。这就需要老师们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手段来导课,使一些抽象的,不好描述的概念、知识,通过多媒体演示,具体形象的表现出来。比如可以用图片、图像、文字、声音与动画来传递数学信息,为学生创设一种愉悦的学习情境,营造轻松融洽的教学环境,激发起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兴趣。
二、巧用鼓励与表扬,营造愉悦的学习环境
由于高中数学内容较多,难度大,进度快,很多学生都具有厌学情绪。因此,作为高中数学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善于运用恰当的表扬手法,主动关爱他们,尤其是对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在课堂上更要主动去发现他们的优点,并给与更多的鼓励与表扬。老师更要杜绝在课堂上说一些打击学生信心与自尊的话语,如“这么笨”“脑袋不开窍”等。
三、加强课堂互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教师必须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个性发展空间。新课改的理念就是要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起他们的思维火花和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探索以及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究其原因,是由于教师完全主宰了课堂,教师就是核心,教师们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如何“教”上,而忽视了学生应该如何“学”。在这种传统授课模式下,学生长期处在被动的学习地位上,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新课标是要求下,教育工作者们应大胆运用新型教学模式,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要给学生充足是时间去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多种多样的课堂形式来让学生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如开展“你做小老师”“数学小故事”“小组竞赛”“一题多解”等教学形式。通过以上师生互动,学生主导课堂的教学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把课本上的数学知识融入到生活情境中去,那将很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而且一旦被学生接受就会被牢固的掌握。因此,从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给学生充分的探究实践的机会,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化、大众化的方式来呈现数学内容,课堂效果一定让人满意。比如在学习平面垂直定理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观察墙角处平面墙的关系,来学习平面垂直定理。这样就可以达到化抽象为具象,激发学习兴趣的效果。
总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关键是教师要会引导,给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学习的时间与机会,同时,还要启发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和看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重拾学习兴趣,轻松学习,愉悦进步。
【关键词】高中数学;兴趣;教法探究
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没有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追求真理的欲望”。由于高中生所面临的高考压力,数学又在考试中占据了相当大的分量,因此,现在的高中数学教学往往侧重于传授大量的知识技能和解题技巧,加之,接二连三的周测、月考、模拟测试、期末考试,使得本来就抽象、难懂的高中数学更加枯燥无味,让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荡然无存,谈数色变。所以,只有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才能减轻高中生的心理负担,让学生带着愉悦、轻松的心态来参与数学学习,才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那么,广大教育工作者们应采取怎样的教学手法,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这里,我将结合我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我的收获。
一、巧用多元化的导课手法,激发学习兴趣
导课是激起学生兴趣的一大法宝,成功的导课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引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因此,可以说,一次成功的导课,是一堂课成功的基础。那么,站在一线的广大教师们,有哪些可以借鉴学习的导课手法呢?以下我将介绍本人多年教学以来,积累的导课经验。
(一)以问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问是广大一线教师们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有学者提出:“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下,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提出问题的性质和发问方法来考察。高中教师若不熟悉发问的艺术,其教学效果往往达不到要求”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们应掌握多种提问手法,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具体的学情,提出富有趣味性、艺术性和探索性的问题,以高质量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比如在学习三角形“正玄定理”时,我提问学生: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有什么关系?学生能简单答出:c2=a2+b2,然后我再提问:那么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的三边又有什么关系呢?能否用类似于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式来表示呢?这样的问题,便会驱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
(二)以趣味故事导课,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探究欲望。众所周知,数学的抽象性、系统性与理论性较强,这是大多学生不喜欢数学的重要原因。然而,在数学知识中,有部分内容与许多的典故、传说有关。故事传说是大多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师可以将故事与抽象、系统的数学知识相结合,将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寓于趣味故事中,这样可以大大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学习“等比数列”时,我先为学生描述这样一个故事:传说古印度国王舍罕王打算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宰相萨·班·达依尔。国王问他想要什么奖赏,达依尔说他不要什么,就想要麦子,并请在棋盘的第一个格子里放1粒麦子,第二个格子里放2粒麦子,第三个格子里放4粒麦子,第四个格子里放8粒麦子,以此类推,直到第64个格子。国王觉着就要区区几粒麦子,就欣然答应了。当下人把一袋袋麦子搬来时,国王才发现就是把全印度甚至全世界的麦子都搬来也无法满足萨·班·达依尔的要求。这时,我再提问学生:“小小的棋盘里到底能放多少麦子呢?”学生们便会在纸上列出式子计算1+21+22+23+24+2 5+26+·····+263,学生们一时解不出答案,此时就会思考有没有一种特殊的算法能很快解出来呢?这样通过将数学知识寓于趣味故事中的导课手法,就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导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数学概念、定理比较抽象,不好理解,部分学生初中知识薄弱。这就需要老师们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手段来导课,使一些抽象的,不好描述的概念、知识,通过多媒体演示,具体形象的表现出来。比如可以用图片、图像、文字、声音与动画来传递数学信息,为学生创设一种愉悦的学习情境,营造轻松融洽的教学环境,激发起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兴趣。
二、巧用鼓励与表扬,营造愉悦的学习环境
由于高中数学内容较多,难度大,进度快,很多学生都具有厌学情绪。因此,作为高中数学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善于运用恰当的表扬手法,主动关爱他们,尤其是对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在课堂上更要主动去发现他们的优点,并给与更多的鼓励与表扬。老师更要杜绝在课堂上说一些打击学生信心与自尊的话语,如“这么笨”“脑袋不开窍”等。
三、加强课堂互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教师必须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个性发展空间。新课改的理念就是要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起他们的思维火花和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探索以及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究其原因,是由于教师完全主宰了课堂,教师就是核心,教师们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如何“教”上,而忽视了学生应该如何“学”。在这种传统授课模式下,学生长期处在被动的学习地位上,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新课标是要求下,教育工作者们应大胆运用新型教学模式,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要给学生充足是时间去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多种多样的课堂形式来让学生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如开展“你做小老师”“数学小故事”“小组竞赛”“一题多解”等教学形式。通过以上师生互动,学生主导课堂的教学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把课本上的数学知识融入到生活情境中去,那将很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而且一旦被学生接受就会被牢固的掌握。因此,从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给学生充分的探究实践的机会,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化、大众化的方式来呈现数学内容,课堂效果一定让人满意。比如在学习平面垂直定理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观察墙角处平面墙的关系,来学习平面垂直定理。这样就可以达到化抽象为具象,激发学习兴趣的效果。
总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关键是教师要会引导,给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学习的时间与机会,同时,还要启发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和看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重拾学习兴趣,轻松学习,愉悦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