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简要总结分析国内外砌体裂缝的性质和裂缝控制原则和措施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及本江苏地区的实际情况,针对性提出了砌体结构裂缝控制的具体构造措施建议。
关键词:砌体;裂缝;防治
Abstract: This paper sums up and analyzes property of block crack and control principle and measures i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combine our country national condition and the Jiangsu area actual situation, proposes the masonry structure crack control of concrete construction measures.
Key words: masonry structure; crac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分析砌体、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及材料的性质
1.1温度变形产生的砖砌体裂缝
这类裂缝较典型和普遍的是建筑物(特别是那些纵向较长的)顶层两端内外纵墙上的斜裂缝,其形态呈“人”字或“X”型,且显对称性,但有时只有一端有,轻微者也在两端出现,严重者会发展至房屋两端1/3处从范围内,并由顶层向下几层发展。其产生裂缝的直接原因是混凝土结构屋面的伸缩变形牵引其下砖砌体超过其材料抗拉强度的结果,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材料的热涨、冷缩,当约束条件下温度变形引起的温度应力足够大,墙体就会产生温度裂缝。温度裂缝是造成墙体早期裂缝的原因,这些裂缝一般经过一个冬夏之后逐渐稳定,不再继续扩大,裂缝的宽度随着温度变化而略有变化。
1.2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引起的混凝土裂缝
混凝土中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原因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土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许多混凝土的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或变化较慢,但表面湿度可能变化较大或发生剧烈变,如养护不周、时干时湿、表面干缩变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也往往导致裂缝。在混凝土的施工中,为了提高模板的周转率,往往要求新浇筑的混凝土尽早拆模。在混凝土浇筑初期,由于水化热的散发,表面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此时表面温度亦较气温为高,此时拆除模板,表面温度骤降,必然引起温度梯度,从而在表面附加一拉应力,与水化热应力迭加,再加上混凝土干缩,表面的拉应力达到很大的数值,就有导致裂缝的危害。
1.3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
此类裂缝一般在建筑物下部,由下往上发展,呈“八”字、倒“八”字水平竖缝。当长条形的建筑物中部沉降过大,则在房屋两端由下往上形成正“八”字缝,首先在窗边对角处突破;反之,当两端沉降过大,则形成由两端由下往上的倒“八”字缝,也在窗边先突破,还可在底层窗台中部处形成由上至下的竖缝;当某一端下沉过大时,则在某端形成沉降端高的斜裂缝,当纵横墙交点处沉降过大,则在窗台下角形成上宽下窄的竖缝;有时还有沿窗台下角的水平缝;当外纵墙凹凸设计时,由于一侧的不均匀沉降,还可导致在此处产生水平推力而组成力偶,从而导致此交接处的竖缝。此类裂缝的原因主要是没有对地质进行勘察,私人投资建设的小型别墅较多。
1.4特殊新型砌体材料干缩裂缝
现在政府推出的新型墙体砌筑材料如空心砌块、灰砂砖、粉煤灰砖等砌体,随着含水量的降低,材料会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轻骨料砌体的干缩变形更大。如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灰砂砖等的砌体,前者致使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是竖缝砂浆难以饱满以及特殊的构造要求未能跟上,后者只有在江苏无锡部分地区使用,由于其本身对温度敏感、表面光滑等特殊性,虽然外观尺寸指标较好,但在实际使用中对严格的砌筑施工规程不熟悉,缺少施工经验,导致除存在粘土砖常见裂缝外,还常见较长墙段中及外墙窗台下的竖斜裂缝。根据有关试验资料和使用经验表明,砌体变形对含水率有苛刻的要求,含水率控制在7%-10%之间砌体可获得较好的粘结力和抗剪强度,否则影响明显,一般粘土烧结砖在砌筑前一两天内先浇水就是为了控制含水率。轻骨料砌体早期干缩变形比较快,如砌块出窑后放置28天养护期能完成50%左右的干缩变形,以后逐渐减慢,但干缩后的材料受湿后仍会发生膨胀,脱水后材料会再次发生干缩变形,但其干缩有所减少。这类干缩变形引起的裂缝在建筑上分布广,数量多,裂缝的程度也比较严重。另外不同材料和构件的变形差异也会导致墙体开裂。
1.5其他裂缝
这些裂缝包括:混凝土构件变形差异导致的砌体裂缝,如当挑梁上填充墙相继同步施工会致使构件挠度过大,其上砌体产生下低上高的斜裂缝;砌体本身承载力不足如砖柱承载不足时在下部1/3高度处出现的竖缝;墙体开凿线管后未用网格布粘贴而致使二次施工产生裂缝;砌体构造要求不良如施工洞留置和拉结筋放置不当造成的洞边缝;砌筑墙体未达到充足的沉降时间就将顶层斜砖封堵;施工质量差造成的缝,如砌体通缝,灰缝砂浆不饱满,含水率掌握不当,脚手眼设置不当,组砌不当等。
2、砌体裂缝的预防与控制
砌體属于脆性材料,裂缝的存在降低了墙体的质量,如整体性、耐久性和抗震性能等,同时墙体的裂缝还给居住者造成感官和心理上的不良影响。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住房商品的进展,人们对居住房屋的外观质量和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建筑物的墙体裂缝的控制更为严格,建筑物的裂缝已成为住户评价建筑物安全的一个非常直观而敏感的质量标准。加强砌体结构的抗裂措施已成为一个国家行政主管部门以及房屋开发商共同关注和探讨的课题,这也涉及到新型墙体材料的顺利推广和使用。
实际上建筑物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上述提到的墙体裂缝宽度的标准是一个宏观的标准,即肉眼明显可见的裂缝,目前砌体结构尚无这种标准。综合我国国情的具体情况,提出的具体抗裂构造措施:
2.1防止混凝土屋盖的温度变化与砌体的干缩变形引起的墙体开裂,宜采取下列措施:屋盖上设置保温层或隔热层,减缓消除热胀冷缩动力源;在屋盖的适当部位设置控制缝或分格缝(伸缩缝);增强相关砌体抗力,提供砂浆强度,提高饱满度,加筋砌体,加设构造柱;提高抹灰的抗裂能力。
2.2对于不均匀沉降导致的裂缝应以预防为主,即无地质勘察资料严禁做施工图设计,严格按图施工,不得擅自更改,任意处理。在窗台底层设置构造圈梁与地梁构成刚度较大的复合墙梁结构。治理的原则:观测裂缝发展的速度、部位、程度决定是表面处理还是上部加固或基础加固处理。
2.3防止主要由墙体材料的干缩引起的裂缝可采用的措施:确保使用前的稳定期;严格控制含水率;在墙体的高度突然变化处设置竖向控制缝;在较长墙段中部及窗台下设构造柱;在墙的厚度突然变化处设置竖向控制缝;控制缝做成隐线,与墙体的灰缝相一致,控制缝的宽度不大与12mm,控制缝内应弹性密封材料,如聚硫化物,聚氨酯。
2.4为了防止混凝土裂缝,减轻温度应力可以从控制温度和改善约束条件两个方面着手:
2.4.1采用改善骨料级配;拌合混凝土时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热天浇注混凝土时减少浇注厚度,利用浇筑层面散热;在混凝土中埋设水管,通入冷水降温;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气温骤降时进行表面保温,以免混凝土表面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施工中长期暴露的混凝土浇筑块表面或薄壁结构,在寒冷季节采取保温措施;
2.4.2合理地分缝分块;避免基础过大起伏;合理的安排施工工序,避免过大的高差和侧面长期暴露;此外,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抗裂能力,加强养护,防止表面干缩,特别是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对防止裂缝是十分重要的,应特别注意避免产生贯穿裂缝,出现后要恢复其结构的整体性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施工中应以预防贯穿性裂缝的发生为主。
2.5由其他施工工艺产生的裂缝:
混凝土构件变形导致的砌体裂缝,如当挑梁上填充墙,相继同步施工致使挠度过大,其上砌体产生内低外高斜裂缝;砌体本身承载力不足如砖柱承载不足时在下部1/3高度处出现的竖缝,砖体构造要求不良如施工洞留置和拉结筋放置不当造成的洞边缝;施工质量差造成的缝,如砌体通缝,灰缝砂浆不饱满,含水率掌握不当,脚手眼设置不当,组砌不当等。根据江苏省地区政府要求强制性采用新型墙体材料(粉煤灰砖),对于这类材料要严格控制灰缝厚度及外墙抹灰厚度,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隙,待填充墙砌筑完并至少间隔7d后,再用膨胀砂浆将其补齐挤紧。
3、小结
综上分析,砌体裂缝因温度和砖的材质因素产生的较普遍,而以沉降超载致裂的危害较大,但其危害性和处理方法也不能一概而论,在具体处理时务必正确区分,对症防治,且以预防为主。治理的原则:凡已涉及结构安全且变化剧烈的,应当机立断,迅速采取相应对策,排除动力源,加固补强或作拆除返工处理;反之,如变化趋缓、稳定,仅与观察和评定有关,修复后不影响使用,则重点放在表面处理上。总之,只要坚持对国家和人民极端负责的态度,认真切实查明原因,砖砌体裂缝问题也不难处理的。
关键词:砌体;裂缝;防治
Abstract: This paper sums up and analyzes property of block crack and control principle and measures i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combine our country national condition and the Jiangsu area actual situation, proposes the masonry structure crack control of concrete construction measures.
Key words: masonry structure; crac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分析砌体、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及材料的性质
1.1温度变形产生的砖砌体裂缝
这类裂缝较典型和普遍的是建筑物(特别是那些纵向较长的)顶层两端内外纵墙上的斜裂缝,其形态呈“人”字或“X”型,且显对称性,但有时只有一端有,轻微者也在两端出现,严重者会发展至房屋两端1/3处从范围内,并由顶层向下几层发展。其产生裂缝的直接原因是混凝土结构屋面的伸缩变形牵引其下砖砌体超过其材料抗拉强度的结果,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材料的热涨、冷缩,当约束条件下温度变形引起的温度应力足够大,墙体就会产生温度裂缝。温度裂缝是造成墙体早期裂缝的原因,这些裂缝一般经过一个冬夏之后逐渐稳定,不再继续扩大,裂缝的宽度随着温度变化而略有变化。
1.2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引起的混凝土裂缝
混凝土中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原因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土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许多混凝土的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或变化较慢,但表面湿度可能变化较大或发生剧烈变,如养护不周、时干时湿、表面干缩变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也往往导致裂缝。在混凝土的施工中,为了提高模板的周转率,往往要求新浇筑的混凝土尽早拆模。在混凝土浇筑初期,由于水化热的散发,表面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此时表面温度亦较气温为高,此时拆除模板,表面温度骤降,必然引起温度梯度,从而在表面附加一拉应力,与水化热应力迭加,再加上混凝土干缩,表面的拉应力达到很大的数值,就有导致裂缝的危害。
1.3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
此类裂缝一般在建筑物下部,由下往上发展,呈“八”字、倒“八”字水平竖缝。当长条形的建筑物中部沉降过大,则在房屋两端由下往上形成正“八”字缝,首先在窗边对角处突破;反之,当两端沉降过大,则形成由两端由下往上的倒“八”字缝,也在窗边先突破,还可在底层窗台中部处形成由上至下的竖缝;当某一端下沉过大时,则在某端形成沉降端高的斜裂缝,当纵横墙交点处沉降过大,则在窗台下角形成上宽下窄的竖缝;有时还有沿窗台下角的水平缝;当外纵墙凹凸设计时,由于一侧的不均匀沉降,还可导致在此处产生水平推力而组成力偶,从而导致此交接处的竖缝。此类裂缝的原因主要是没有对地质进行勘察,私人投资建设的小型别墅较多。
1.4特殊新型砌体材料干缩裂缝
现在政府推出的新型墙体砌筑材料如空心砌块、灰砂砖、粉煤灰砖等砌体,随着含水量的降低,材料会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轻骨料砌体的干缩变形更大。如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灰砂砖等的砌体,前者致使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是竖缝砂浆难以饱满以及特殊的构造要求未能跟上,后者只有在江苏无锡部分地区使用,由于其本身对温度敏感、表面光滑等特殊性,虽然外观尺寸指标较好,但在实际使用中对严格的砌筑施工规程不熟悉,缺少施工经验,导致除存在粘土砖常见裂缝外,还常见较长墙段中及外墙窗台下的竖斜裂缝。根据有关试验资料和使用经验表明,砌体变形对含水率有苛刻的要求,含水率控制在7%-10%之间砌体可获得较好的粘结力和抗剪强度,否则影响明显,一般粘土烧结砖在砌筑前一两天内先浇水就是为了控制含水率。轻骨料砌体早期干缩变形比较快,如砌块出窑后放置28天养护期能完成50%左右的干缩变形,以后逐渐减慢,但干缩后的材料受湿后仍会发生膨胀,脱水后材料会再次发生干缩变形,但其干缩有所减少。这类干缩变形引起的裂缝在建筑上分布广,数量多,裂缝的程度也比较严重。另外不同材料和构件的变形差异也会导致墙体开裂。
1.5其他裂缝
这些裂缝包括:混凝土构件变形差异导致的砌体裂缝,如当挑梁上填充墙相继同步施工会致使构件挠度过大,其上砌体产生下低上高的斜裂缝;砌体本身承载力不足如砖柱承载不足时在下部1/3高度处出现的竖缝;墙体开凿线管后未用网格布粘贴而致使二次施工产生裂缝;砌体构造要求不良如施工洞留置和拉结筋放置不当造成的洞边缝;砌筑墙体未达到充足的沉降时间就将顶层斜砖封堵;施工质量差造成的缝,如砌体通缝,灰缝砂浆不饱满,含水率掌握不当,脚手眼设置不当,组砌不当等。
2、砌体裂缝的预防与控制
砌體属于脆性材料,裂缝的存在降低了墙体的质量,如整体性、耐久性和抗震性能等,同时墙体的裂缝还给居住者造成感官和心理上的不良影响。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住房商品的进展,人们对居住房屋的外观质量和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建筑物的墙体裂缝的控制更为严格,建筑物的裂缝已成为住户评价建筑物安全的一个非常直观而敏感的质量标准。加强砌体结构的抗裂措施已成为一个国家行政主管部门以及房屋开发商共同关注和探讨的课题,这也涉及到新型墙体材料的顺利推广和使用。
实际上建筑物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上述提到的墙体裂缝宽度的标准是一个宏观的标准,即肉眼明显可见的裂缝,目前砌体结构尚无这种标准。综合我国国情的具体情况,提出的具体抗裂构造措施:
2.1防止混凝土屋盖的温度变化与砌体的干缩变形引起的墙体开裂,宜采取下列措施:屋盖上设置保温层或隔热层,减缓消除热胀冷缩动力源;在屋盖的适当部位设置控制缝或分格缝(伸缩缝);增强相关砌体抗力,提供砂浆强度,提高饱满度,加筋砌体,加设构造柱;提高抹灰的抗裂能力。
2.2对于不均匀沉降导致的裂缝应以预防为主,即无地质勘察资料严禁做施工图设计,严格按图施工,不得擅自更改,任意处理。在窗台底层设置构造圈梁与地梁构成刚度较大的复合墙梁结构。治理的原则:观测裂缝发展的速度、部位、程度决定是表面处理还是上部加固或基础加固处理。
2.3防止主要由墙体材料的干缩引起的裂缝可采用的措施:确保使用前的稳定期;严格控制含水率;在墙体的高度突然变化处设置竖向控制缝;在较长墙段中部及窗台下设构造柱;在墙的厚度突然变化处设置竖向控制缝;控制缝做成隐线,与墙体的灰缝相一致,控制缝的宽度不大与12mm,控制缝内应弹性密封材料,如聚硫化物,聚氨酯。
2.4为了防止混凝土裂缝,减轻温度应力可以从控制温度和改善约束条件两个方面着手:
2.4.1采用改善骨料级配;拌合混凝土时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热天浇注混凝土时减少浇注厚度,利用浇筑层面散热;在混凝土中埋设水管,通入冷水降温;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气温骤降时进行表面保温,以免混凝土表面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施工中长期暴露的混凝土浇筑块表面或薄壁结构,在寒冷季节采取保温措施;
2.4.2合理地分缝分块;避免基础过大起伏;合理的安排施工工序,避免过大的高差和侧面长期暴露;此外,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抗裂能力,加强养护,防止表面干缩,特别是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对防止裂缝是十分重要的,应特别注意避免产生贯穿裂缝,出现后要恢复其结构的整体性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施工中应以预防贯穿性裂缝的发生为主。
2.5由其他施工工艺产生的裂缝:
混凝土构件变形导致的砌体裂缝,如当挑梁上填充墙,相继同步施工致使挠度过大,其上砌体产生内低外高斜裂缝;砌体本身承载力不足如砖柱承载不足时在下部1/3高度处出现的竖缝,砖体构造要求不良如施工洞留置和拉结筋放置不当造成的洞边缝;施工质量差造成的缝,如砌体通缝,灰缝砂浆不饱满,含水率掌握不当,脚手眼设置不当,组砌不当等。根据江苏省地区政府要求强制性采用新型墙体材料(粉煤灰砖),对于这类材料要严格控制灰缝厚度及外墙抹灰厚度,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隙,待填充墙砌筑完并至少间隔7d后,再用膨胀砂浆将其补齐挤紧。
3、小结
综上分析,砌体裂缝因温度和砖的材质因素产生的较普遍,而以沉降超载致裂的危害较大,但其危害性和处理方法也不能一概而论,在具体处理时务必正确区分,对症防治,且以预防为主。治理的原则:凡已涉及结构安全且变化剧烈的,应当机立断,迅速采取相应对策,排除动力源,加固补强或作拆除返工处理;反之,如变化趋缓、稳定,仅与观察和评定有关,修复后不影响使用,则重点放在表面处理上。总之,只要坚持对国家和人民极端负责的态度,认真切实查明原因,砖砌体裂缝问题也不难处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