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荐理由:
《桃坞绣稿——民间刺绣与版刻》的作者为著名民艺学家张道一。全书共分为两个部分:概述与图版。概述部分着重介绍了我国刺绣的发展及其与版刻绣稿的关系;图版部分有大小纹样300个以上,都是版刻绣稿,来自于苏州桃花坞、江西南昌、山东平度、河北武强等地。这些资料非常珍贵,是目前所仅见的版刻绣稿,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
佳作试读:
《桃坞绣稿》题记
我国古代和现代民间的木版画,在美术中通常称作木刻,是版画的一种,为了区别于现代版画家的创作,又叫做“复制木刻”。所谓“复制”,是指画者和刻者不是一人,刻的目的,只是为了通过印刷可大量复制,就像现代的印刷厂一样。所以研究印刷和版本的学者多称作“雕版印刷术”,既包括木版画,更多的是雕刻文字印书。当近代的凸版“铅印”(包括铜、锌版)和近现代的平版“石印”、“胶印”相继流行之后,便取代了传统的雕版印刷,少数的复制木刻也就归入美术的范围了。
本书所介绍的木版画,其年代并不久远,大都是清末民初的作品,由于流布范围不广,更为特殊的是,它是供刺绣所用的稿样,不独立被人欣赏,因而了解的人不多。过去的生活日用品的刺绣,诸如妇女的绣花鞋、儿童的绣花肚兜,以及老式的绣花枕头、绣花荷包等,所见很多,北方民歌中还有“绣荷包”的曲调,带有叙事性质,常被当作男女相爱的定情物。这些生活用品上的刺绣,它的花样底稿,以前都认为是画的或是剪纸花样,未见过用木版刻印的。我知道这种形式,还是从戏衣的纹样开始。
早在1956年春,我到苏州去考察工艺美术,遇到中央美术学院的李绵璐先生,他告诉我,有一个工艺品厂保留着许多木版,原以为是刷印年画之类的版子,结果是戏衣厂用来印刺绣纹样的。我国的京戏和各地的地方戏有几百种,都很讲究“行头”,演出的服装也都是刺绣的,而苏州以刺绣闻名,绣庄很多,各地剧种的戏衣多到苏州来定做。据戏衣厂的领导介绍,他们最初是在绸缎上画稿,然后发到附近农村,请农村妇女刺绣,作为农家的副业。但画稿太慢,便请桃花坞刻画版的师傅刻了花纹的木版,直接印到绸缎上,这种方法已用了几代人,但现在不用了。解放后他们研究出一种电笔,通电后有一个针头可快速伸缩,在半透明的硫酸纸上沿着画稿打洞,作为“粉本”,然后用油墨漏印在绸缎上,又快又好,木版也就不用了。看那木版,堆在墙角上,有一人多高,灰尘也积得很厚了。厂方很热情,帮我们一一察看。我们买了墨汁和毛边纸,由绵璐清理灰尘,我亲自刷印。花纹都是单个的,当时刷印了很多,有的花纹很精彩,时间既久,散失了不少,仅存者便是本书的一部分。
至于生活刺绣,早就听说也有刻印的花样,并且出自桃花坞,但很久没有见到。1996年,我与王树村先生应日本民艺馆之邀,赴东京鉴定一批尘封已久的民间木版画。他不但是民间年画的研究学者,也是我国民间木版画的最大收藏家。我们交谈中也曾提及木版刷印的刺绣稿样,他说曾在苏州收集到一本,但是非常少见。回国后树村给我看了那本绣谱,没有文字,只是订成了书的样子,连书名也没有,是树村写上《苏州刺绣花样范本》,其中有百子图、西厢记和园林风景等。这是除戏衣之外,我所看到的版刻刺绣稿。
整整过去了十年,2006年,仍然在苏州,张朋川先生告诉我,有一本木版印的民间绣谱在卖,他陪我赶紧到那家文物商店,果然是我想象的那一种。也是装订成册,没有文字。与树村的一本不同的是,除了小品画幅之外,还有专为鞋面、荷包等实用品作的花样,共54页。据文物店的一位老先生介绍,这类“样子本”在过去不当书卖,都是在卖绣花线的摊子上出售,刻印则是在桃花坞一带。买的人全是妇女,一般文人是不看的。
真是“无巧不成书”,2010年5月12日,李立新君又给我送来了一本,是在南艺后街的文物市场购得,据说来自常州;看其内容与前两本风格一致,首页都是美人图,也没有文字,可能也是苏州的刻版,已经形成定式了。
许多年来,朋友们知道我在注意于此,也帮我收集。除了苏州桃花坞的版刻绣谱之外,收集的和见到的还有南昌的、北京的、青岛的、武强的,台湾台南也有这类刻版。这说明,在过去刺绣普及的年代,由于对花样的需求,也和剪花样的艺人一样,出现了这方面的艺人和手艺。
世间三百六十行,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不论什么事,有需要者就会有人去做,技艺也是这样磨练出来的。20世纪下半叶的社会转型,导致了价值观念的转变,也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农耕社会所形成的男耕女织模式已经解体,妇女开始走出家门从事多种活动,很少织布、刺绣了。在中国的妇女普遍做针线和绣花的年代,社会上出现了剪花样的艺人,也产生了版刻绣谱;现在刺绣已转向了专绣书画的职业,广大妇女的日常生活用品很少绣花了,由于不再需要绣稿,这方面的艺人也只好另谋职业了。
我所以注意到这方面的情况并珍视这些资料,不仅因为它是“隐者”,一直被掩盖在绣花线下,而且几近消失。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家家户户都有的一种艺术,默默退出,如果不把它记录下来,将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好像未曾发生过,且不说民族文化的延续和积淀,连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什么都不知道。
原因不止于此,更重要的是在这种关系中看到了艺术上的一个原理,即对艺术载体的转换所产生的趣意,是过去未曾注意或注意不够的。
绘画以手绘为主是无可置疑的,国画的毛笔和油画的平头笔,都是重要的工具。国画家用宣纸作画,油画家在画布上涂绘,都看作是天经地义。这是对艺术载体优选的结果,是经验的承继。一旦有人使用了不同的材料,或是将载体转换,譬如用木板刻一幅画,然后印出来,或是在既成的雕刻上拓印一幅画,至于用丝线绣画,已带有复制性质。这些情况,是艺术多样化的必然结果。但往往引起一些不当的议论。旧文人以正统的姿态说木版画是“以刀代笔”,刺绣是“以针代笔”,对拓印画只当作是一种复制技术。一个“代”字,不但模糊了不同艺术载体的性质,连不同艺术的个性与特色也否定了。
艺术有三大要素,包括艺术思维、艺术载体、艺术技巧。三者鼎足而立,缺一不可。画家很重视构思(思维)和笔墨(技巧),很少研究材料(载体),这是因为载体的稳定性,是不能随便换来换去的。但艺术的天地广阔,当日用品被用来作为艺术的载体时,工艺美术所考虑的材料与技巧,便成为一个关注的重点,甚至将载体转换,会产生不同的艺术风貌。
一幅完整的木版画(不是绣花鞋、荷包等的花样),本可以独立欣赏,现在用来刺绣,用彩丝一针针地绣出来,变成了刺绣之画,原来的木版画被掩盖了。这种艺术载体的转换,虽然保留了原有艺术的内容和基本形式,但艺术趣味起了变化,从而体现了“人的需要的丰富性”。实际上,同样的情况在其他艺术中也是存在的,如将小说改编成电影,戏曲的相互移植,只是不叫载体转换,换了一个称呼而已。艺术上的这种关系,值得深入研究。不仅是艺术的载体,包括艺术的思维和技巧,应该用发展的观点联系起来思考,它是艺术多样化的一条路,也是深刻认识艺术、研究艺术理论的一个切入点。
本书之成,既为了保存这批珍贵的资料,也就此说明刺绣与木版画的关系。由此可见,过去世俗的一个方面。每个时代都有自己流行的文化,艺术介入时尚,成为风气之先,而风源不同,表现得也不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消失了,有的改变着面孔;失去的不一定不好,存在的也不一定全好。虽然花开花落,可曾嗅得其中的馨香呢?
2011年10月12日于石头城
《桃坞绣稿——民间刺绣与版刻》的作者为著名民艺学家张道一。全书共分为两个部分:概述与图版。概述部分着重介绍了我国刺绣的发展及其与版刻绣稿的关系;图版部分有大小纹样300个以上,都是版刻绣稿,来自于苏州桃花坞、江西南昌、山东平度、河北武强等地。这些资料非常珍贵,是目前所仅见的版刻绣稿,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
佳作试读:
《桃坞绣稿》题记
我国古代和现代民间的木版画,在美术中通常称作木刻,是版画的一种,为了区别于现代版画家的创作,又叫做“复制木刻”。所谓“复制”,是指画者和刻者不是一人,刻的目的,只是为了通过印刷可大量复制,就像现代的印刷厂一样。所以研究印刷和版本的学者多称作“雕版印刷术”,既包括木版画,更多的是雕刻文字印书。当近代的凸版“铅印”(包括铜、锌版)和近现代的平版“石印”、“胶印”相继流行之后,便取代了传统的雕版印刷,少数的复制木刻也就归入美术的范围了。
本书所介绍的木版画,其年代并不久远,大都是清末民初的作品,由于流布范围不广,更为特殊的是,它是供刺绣所用的稿样,不独立被人欣赏,因而了解的人不多。过去的生活日用品的刺绣,诸如妇女的绣花鞋、儿童的绣花肚兜,以及老式的绣花枕头、绣花荷包等,所见很多,北方民歌中还有“绣荷包”的曲调,带有叙事性质,常被当作男女相爱的定情物。这些生活用品上的刺绣,它的花样底稿,以前都认为是画的或是剪纸花样,未见过用木版刻印的。我知道这种形式,还是从戏衣的纹样开始。
早在1956年春,我到苏州去考察工艺美术,遇到中央美术学院的李绵璐先生,他告诉我,有一个工艺品厂保留着许多木版,原以为是刷印年画之类的版子,结果是戏衣厂用来印刺绣纹样的。我国的京戏和各地的地方戏有几百种,都很讲究“行头”,演出的服装也都是刺绣的,而苏州以刺绣闻名,绣庄很多,各地剧种的戏衣多到苏州来定做。据戏衣厂的领导介绍,他们最初是在绸缎上画稿,然后发到附近农村,请农村妇女刺绣,作为农家的副业。但画稿太慢,便请桃花坞刻画版的师傅刻了花纹的木版,直接印到绸缎上,这种方法已用了几代人,但现在不用了。解放后他们研究出一种电笔,通电后有一个针头可快速伸缩,在半透明的硫酸纸上沿着画稿打洞,作为“粉本”,然后用油墨漏印在绸缎上,又快又好,木版也就不用了。看那木版,堆在墙角上,有一人多高,灰尘也积得很厚了。厂方很热情,帮我们一一察看。我们买了墨汁和毛边纸,由绵璐清理灰尘,我亲自刷印。花纹都是单个的,当时刷印了很多,有的花纹很精彩,时间既久,散失了不少,仅存者便是本书的一部分。
至于生活刺绣,早就听说也有刻印的花样,并且出自桃花坞,但很久没有见到。1996年,我与王树村先生应日本民艺馆之邀,赴东京鉴定一批尘封已久的民间木版画。他不但是民间年画的研究学者,也是我国民间木版画的最大收藏家。我们交谈中也曾提及木版刷印的刺绣稿样,他说曾在苏州收集到一本,但是非常少见。回国后树村给我看了那本绣谱,没有文字,只是订成了书的样子,连书名也没有,是树村写上《苏州刺绣花样范本》,其中有百子图、西厢记和园林风景等。这是除戏衣之外,我所看到的版刻刺绣稿。
整整过去了十年,2006年,仍然在苏州,张朋川先生告诉我,有一本木版印的民间绣谱在卖,他陪我赶紧到那家文物商店,果然是我想象的那一种。也是装订成册,没有文字。与树村的一本不同的是,除了小品画幅之外,还有专为鞋面、荷包等实用品作的花样,共54页。据文物店的一位老先生介绍,这类“样子本”在过去不当书卖,都是在卖绣花线的摊子上出售,刻印则是在桃花坞一带。买的人全是妇女,一般文人是不看的。
真是“无巧不成书”,2010年5月12日,李立新君又给我送来了一本,是在南艺后街的文物市场购得,据说来自常州;看其内容与前两本风格一致,首页都是美人图,也没有文字,可能也是苏州的刻版,已经形成定式了。
许多年来,朋友们知道我在注意于此,也帮我收集。除了苏州桃花坞的版刻绣谱之外,收集的和见到的还有南昌的、北京的、青岛的、武强的,台湾台南也有这类刻版。这说明,在过去刺绣普及的年代,由于对花样的需求,也和剪花样的艺人一样,出现了这方面的艺人和手艺。
世间三百六十行,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不论什么事,有需要者就会有人去做,技艺也是这样磨练出来的。20世纪下半叶的社会转型,导致了价值观念的转变,也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农耕社会所形成的男耕女织模式已经解体,妇女开始走出家门从事多种活动,很少织布、刺绣了。在中国的妇女普遍做针线和绣花的年代,社会上出现了剪花样的艺人,也产生了版刻绣谱;现在刺绣已转向了专绣书画的职业,广大妇女的日常生活用品很少绣花了,由于不再需要绣稿,这方面的艺人也只好另谋职业了。
我所以注意到这方面的情况并珍视这些资料,不仅因为它是“隐者”,一直被掩盖在绣花线下,而且几近消失。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家家户户都有的一种艺术,默默退出,如果不把它记录下来,将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好像未曾发生过,且不说民族文化的延续和积淀,连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什么都不知道。
原因不止于此,更重要的是在这种关系中看到了艺术上的一个原理,即对艺术载体的转换所产生的趣意,是过去未曾注意或注意不够的。
绘画以手绘为主是无可置疑的,国画的毛笔和油画的平头笔,都是重要的工具。国画家用宣纸作画,油画家在画布上涂绘,都看作是天经地义。这是对艺术载体优选的结果,是经验的承继。一旦有人使用了不同的材料,或是将载体转换,譬如用木板刻一幅画,然后印出来,或是在既成的雕刻上拓印一幅画,至于用丝线绣画,已带有复制性质。这些情况,是艺术多样化的必然结果。但往往引起一些不当的议论。旧文人以正统的姿态说木版画是“以刀代笔”,刺绣是“以针代笔”,对拓印画只当作是一种复制技术。一个“代”字,不但模糊了不同艺术载体的性质,连不同艺术的个性与特色也否定了。
艺术有三大要素,包括艺术思维、艺术载体、艺术技巧。三者鼎足而立,缺一不可。画家很重视构思(思维)和笔墨(技巧),很少研究材料(载体),这是因为载体的稳定性,是不能随便换来换去的。但艺术的天地广阔,当日用品被用来作为艺术的载体时,工艺美术所考虑的材料与技巧,便成为一个关注的重点,甚至将载体转换,会产生不同的艺术风貌。
一幅完整的木版画(不是绣花鞋、荷包等的花样),本可以独立欣赏,现在用来刺绣,用彩丝一针针地绣出来,变成了刺绣之画,原来的木版画被掩盖了。这种艺术载体的转换,虽然保留了原有艺术的内容和基本形式,但艺术趣味起了变化,从而体现了“人的需要的丰富性”。实际上,同样的情况在其他艺术中也是存在的,如将小说改编成电影,戏曲的相互移植,只是不叫载体转换,换了一个称呼而已。艺术上的这种关系,值得深入研究。不仅是艺术的载体,包括艺术的思维和技巧,应该用发展的观点联系起来思考,它是艺术多样化的一条路,也是深刻认识艺术、研究艺术理论的一个切入点。
本书之成,既为了保存这批珍贵的资料,也就此说明刺绣与木版画的关系。由此可见,过去世俗的一个方面。每个时代都有自己流行的文化,艺术介入时尚,成为风气之先,而风源不同,表现得也不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消失了,有的改变着面孔;失去的不一定不好,存在的也不一定全好。虽然花开花落,可曾嗅得其中的馨香呢?
2011年10月12日于石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