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10月23日,财政部会同民政部、全国老龄办联合下发《关于建立健全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补贴制度的通知》,要求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力度,解决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的后顾之忧,推动实现基本养老服务均等化。这是继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养老服务之后,国家加大公共财政投向养老服务业的又一重要政策。
宁夏模式推广全国22省区
据了解,除了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外,宁夏是全国第一个建立高龄老人津贴制度全覆盖的省区。在2009年5月9日,宁夏高龄津贴制度正式实施。当年6月,宁夏城乡3万余名生活困难的高龄老人领到津贴。如今宁夏80岁至89周岁城市高龄低收入老年人为每人每月300元,农村为每人每月150元。
2009年9月,民政部开始推广高龄津贴,提出三个标准(全省统一发文、80岁以上、按月发放)。5年过去了,目前已有19个省(区、市)建立了省级高龄津贴政策,22个省(区、市)出台了经济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政策,北京、天津、上海、黑龙江等地建立了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制度,青岛率先探索试行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高龄津贴哪省强
不过,各地高龄津贴制度在年龄分级、获取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各省市自治区大部分在年龄段层级设定上分为“80至89周岁”、“90至99周岁”和“100周岁以上”3个级别,津贴额度有所不同,而享受津贴的人群条件也各有不同。
比如“80至89周岁”这一层级,以宁夏、北京、黑龙江比较高。其中,北京规定每月给80至89周岁的北京市户籍老年人发放100元居家养老服务券,黑龙江则给低收入(含低保)老年人每月发放100元现金。
在“90至99周岁”这一层级,宁夏规定90周岁以上城乡高龄低收入老年人为每人每月350元。而大连市在今年给全市90岁以上的老年人一份大红包,高龄津贴标准提升1倍,达到200元。
对于百岁老人,宁夏、上海、江苏和吉林发放津贴比较慷慨,均为每月300元或每月不低于300元。北京、陕西等省市为每月200元。目前,天津市百岁老人高龄津贴整体水平为全国最高,有的区已经达到每月2000元,最低的区也有每月800元。
除了各省标准不同,一个省内发放标准不统一,发放方法也不统一。如有的地方门槛高,农村老人“够不着”;有的地方未普惠,只有低收入者才能沾光。有的省虽然统一发文,为80岁以上发放高龄津贴,但是没有按月发,他们的做法是一年给80岁以上老人一部分钱。这样做的弊端是,“等钱发到手,老人可能不在人世了。”
民政部的官员曾透露,关于发放高龄津贴的“三统一”问题,民政部起草了很多个文件,但在全国推广的进展一直不太理想。
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非常严峻,根据全国老龄办2009年公布的数据,中国8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899万,今后每年以100万速度增加,“十二五”期间将超2600万。另有2010年全国老龄办的一份调查显示,农村老年人月均养老金74元,还不到城市居民的5%。虽然近几年通过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城乡低保等社会保障制度解决了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问题,但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问题还缺乏制度性保障。
2013年,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了发放高龄津贴、养老服务补贴和护理补贴为主要内容的老年人福利政策,通过建立健全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补贴制度,将有效缓解部分老年人的实际困难,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格局,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示范效应,力争到“十二五”末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建成覆盖广泛、内涵丰富、衔接紧密的老年人补贴制度,实现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服务类型日益丰富,推动实现基本养老服务均等化。
为此,有养老专家指出,之前的高龄津贴不能认为是“高龄保障”,津贴保障就是要对生活的质量有所承诺,各省落实够80岁就给30块钱一个月。生活的好与坏,30块钱并不能保障,只是给的零花钱。这种尊老行为,谈不上保障,算福利范畴。
对贫困老人、失能老人、农村老人,则更需要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应当把解决好失能老人、贫困老人买米买药、有钱看病、有人赡养照顾等这些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问题放在首位,先解决老年人“活”的问题,有条件的话再解决“活得好”的问题。
对此不少专家呼吁明确补贴资格,分级进行补贴。广州市社会主义学院副教授安康捷认为,现在80岁以上的老人,都是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共和国的一代人,他们中很多因为种种原因,没有退休工资,即使有,退休工资也很低。对于这些生活困难、家庭经济条件差的老人,政府除了其他补贴,还应该按不同的年龄段分级补贴,或者按困难程度分级补贴,让这些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全国人大代表李国玲则认为,中国社会主要的养老模式是家庭养老,但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进入老年,两个年轻人负担四个老人的养老重任,无力无暇应对的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应建立养老服务补贴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困难老人、高龄老人津贴制度,推动老年福利由救助型向普惠型发展。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陆杰华则说,高龄津贴应是一项普惠政策,无论老人有无收入,健康与否,都应该发放,这是政府对老年人的福利。给老人发放补贴,是推动社会福利向普惠性转变的一步,事关全社会的幸福指数,也体现出一个社会的“孝心”。
10月23日,财政部会同民政部、全国老龄办联合下发《关于建立健全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补贴制度的通知》,要求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力度,解决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的后顾之忧,推动实现基本养老服务均等化。这是继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养老服务之后,国家加大公共财政投向养老服务业的又一重要政策。
宁夏模式推广全国22省区
据了解,除了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外,宁夏是全国第一个建立高龄老人津贴制度全覆盖的省区。在2009年5月9日,宁夏高龄津贴制度正式实施。当年6月,宁夏城乡3万余名生活困难的高龄老人领到津贴。如今宁夏80岁至89周岁城市高龄低收入老年人为每人每月300元,农村为每人每月150元。
2009年9月,民政部开始推广高龄津贴,提出三个标准(全省统一发文、80岁以上、按月发放)。5年过去了,目前已有19个省(区、市)建立了省级高龄津贴政策,22个省(区、市)出台了经济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政策,北京、天津、上海、黑龙江等地建立了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制度,青岛率先探索试行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高龄津贴哪省强
不过,各地高龄津贴制度在年龄分级、获取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各省市自治区大部分在年龄段层级设定上分为“80至89周岁”、“90至99周岁”和“100周岁以上”3个级别,津贴额度有所不同,而享受津贴的人群条件也各有不同。
比如“80至89周岁”这一层级,以宁夏、北京、黑龙江比较高。其中,北京规定每月给80至89周岁的北京市户籍老年人发放100元居家养老服务券,黑龙江则给低收入(含低保)老年人每月发放100元现金。
在“90至99周岁”这一层级,宁夏规定90周岁以上城乡高龄低收入老年人为每人每月350元。而大连市在今年给全市90岁以上的老年人一份大红包,高龄津贴标准提升1倍,达到200元。
对于百岁老人,宁夏、上海、江苏和吉林发放津贴比较慷慨,均为每月300元或每月不低于300元。北京、陕西等省市为每月200元。目前,天津市百岁老人高龄津贴整体水平为全国最高,有的区已经达到每月2000元,最低的区也有每月800元。
除了各省标准不同,一个省内发放标准不统一,发放方法也不统一。如有的地方门槛高,农村老人“够不着”;有的地方未普惠,只有低收入者才能沾光。有的省虽然统一发文,为80岁以上发放高龄津贴,但是没有按月发,他们的做法是一年给80岁以上老人一部分钱。这样做的弊端是,“等钱发到手,老人可能不在人世了。”
民政部的官员曾透露,关于发放高龄津贴的“三统一”问题,民政部起草了很多个文件,但在全国推广的进展一直不太理想。
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非常严峻,根据全国老龄办2009年公布的数据,中国8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899万,今后每年以100万速度增加,“十二五”期间将超2600万。另有2010年全国老龄办的一份调查显示,农村老年人月均养老金74元,还不到城市居民的5%。虽然近几年通过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城乡低保等社会保障制度解决了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问题,但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问题还缺乏制度性保障。
2013年,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了发放高龄津贴、养老服务补贴和护理补贴为主要内容的老年人福利政策,通过建立健全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补贴制度,将有效缓解部分老年人的实际困难,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格局,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示范效应,力争到“十二五”末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建成覆盖广泛、内涵丰富、衔接紧密的老年人补贴制度,实现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服务类型日益丰富,推动实现基本养老服务均等化。
为此,有养老专家指出,之前的高龄津贴不能认为是“高龄保障”,津贴保障就是要对生活的质量有所承诺,各省落实够80岁就给30块钱一个月。生活的好与坏,30块钱并不能保障,只是给的零花钱。这种尊老行为,谈不上保障,算福利范畴。
对贫困老人、失能老人、农村老人,则更需要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应当把解决好失能老人、贫困老人买米买药、有钱看病、有人赡养照顾等这些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问题放在首位,先解决老年人“活”的问题,有条件的话再解决“活得好”的问题。
对此不少专家呼吁明确补贴资格,分级进行补贴。广州市社会主义学院副教授安康捷认为,现在80岁以上的老人,都是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共和国的一代人,他们中很多因为种种原因,没有退休工资,即使有,退休工资也很低。对于这些生活困难、家庭经济条件差的老人,政府除了其他补贴,还应该按不同的年龄段分级补贴,或者按困难程度分级补贴,让这些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全国人大代表李国玲则认为,中国社会主要的养老模式是家庭养老,但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进入老年,两个年轻人负担四个老人的养老重任,无力无暇应对的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应建立养老服务补贴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困难老人、高龄老人津贴制度,推动老年福利由救助型向普惠型发展。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陆杰华则说,高龄津贴应是一项普惠政策,无论老人有无收入,健康与否,都应该发放,这是政府对老年人的福利。给老人发放补贴,是推动社会福利向普惠性转变的一步,事关全社会的幸福指数,也体现出一个社会的“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