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木直子,成年版樱桃小丸子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aa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4年生于日本,插画家,日本绘本天后,代表作有《150厘米的人生》《一个人上东京》《一个人旅行》《一个人暖呼呼》等。2018年底,新书《两个人的头两年》在中国大陆出版。
  身高一米五,亚洲“网红”,绘本天后……关于日本漫画家高木直子,读者可以找到无数标签。然而,她曾经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符号,还是“一个人”。
  《一个人上东京》《一个人旅行》《一个人暖呼呼》《一个人的泡澡》……高木直子有太多“一个人”的漫画作品。书中那个齐耳短发,圆脸上总带着憨憨笑容的女主角,便是她自己。她掰着指头计算自己4岁时第一次走丢,7岁时第一次送出情人节巧克力,16岁时第一次为自己的漫画作品投稿。她还列出了自己期待的第一次,比如期待第一次养猫咪,第一次去看极光,第一次上太空……这个微胖的姑娘虽然总是遇不到自己的真命天子,但她一个人烧的鱼很好吃,一个人跑步可以看到很多好风景,一个人生活还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家具——她曾自夸:爷爷是木匠,自己的手艺是家传的,足可信赖。
  高木直子一个人的生活感染了无数读者。在她眼中,世界到处都是阳光。

一个人的生活并不坏


  出生于日本三重县的高木直子,小时候的梦想简单美好——开一家“香气四溢的花店”,或者开一家“提供美味食物的面包店”。初中一年级时,她又萌生了做插画家的想法,于是经常在日记里写下自己的糗事,然后配上有趣的插图。后来高木直子进入一所美术设计学校,毕业后在一家设计公司工作。但因为不愿意应付客户多变的需求,她没干几天就辞了职,跳槽到不用费脑筋的搬家公司打工,“欢欣又自在”。
高木直子作品集,从《一个人上东京》《一个人旅行》《一个人住第9年》到《两个人的头两年》。

  高木直子的家乡三重县地处偏僻,经济较落后,她的家庭也并不富裕。因此,高木直子在24岁那年只身一人来到东京闯荡。为了生计,她做过电话营销专员、百货公司周年庆上负责抽奖环节的服务生、浴衣的设计师。但她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一边打短工,一边画漫画,还建立了个人网站,把作品贴在网上展示。2003年,一家出版社的编辑看中了她的一幅生活漫画——“想要换日光灯,但因为1.5米的身高,她像搭积木一样把一条板凳架在一张桌子上,站在最上面才能勉勉强强够到”。编辑开始向她约稿,高木直子由此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绘图日记《150厘米的人生》。
  漫画中的小女孩因为个子矮吃了不少“苦”:在拥挤的电车里抓不到吊环;和别人讲话时得扬起脖子;穿最小号的衣服袖子还是太长;走路时为了追赶朋友的步伐,常常不自觉加快脚步。但她为小个子一族树立了“彪悍”的生活榜样——将只有3平方米的小窝改造得五脏俱全,亲手制作了一张仅够1.5米小个子睡觉的小床,还觉得个子矮也有好处,比如在“炎炎夏日,可以躲在高个子的阴影里乘凉”。这是高木直子生活的真实写照,“我的身高到了1.5米就没再往上长了。对我而言,这个世界上的东西多半都有点儿大。虽然不喜欢个子矮小带来的诸多不便,但每当有人因此对我特别好,我就觉得,其实个子小也不错嘛”。
  论绘画的技巧,高木直子并没有太多超凡之处,但她塑造的人物质朴可爱,讲故事的风格也带着一种“没心没肺的开心”。这种温暖的治愈感,让高木直子一炮而红。读者评价:“那种略带傻乎乎的可爱,让人一见钟情”。
  紧接着,高木直子开始以“单身”为主题创作漫画。《一个人上东京》记录了她最初在东京闯荡的经历。不顺心的时候,她会登上东京塔,俯瞰繁华的都市,或者望着家乡的方向发呆,以此为自己打气。《一个人的旅行》中,她开始适应在东京的生活,常常独自去旅行,津津有味地品尝着种种美食。在《一个人住第5年》中,她感叹着“一个人的生活虽轻松寂寞,却难以割舍”。4年后《一个人住第9年》出版,她从小套房搬到了两居室的公寓,种绿植、做料理,去超市抢购半价的鳕鱼,泡澡的时候喝着啤酒哼着歌,还在漫画中配上照片,教读者如何对付窗外的色狼,如何应对出门后把钥匙落在家的尴尬……
漫画《一个人暖呼呼》之《岐阜·富山·石川第一弹》。

  无论单身还是结婚,无论 20 岁还是 40 岁,高木直子一直在她的“小牢骚”和“小确幸”中,过着平淡温馨的小日子。因为她从来不把幸福寄托在别人身上,她本身就有让自己幸福的能力。

  高木直子曾说:大家都有这种体会吧,吃到美味至极的食物时,看到如梦如幻的景色时,解决生活中不大不小的难题时,都会忍不住觉得“啊,好幸福啊”。她将独居生活的真实感受一一画了出来——一个人的日子全无孤寂颓唐,东拉西扯中对一切充满憧憬。抱怨着找不到另一半还要被家人反复催婚的单身读者,一边翻着她的漫画,一边感叹,自己的生活其实并不坏。

41岁“脱单”


  2015年,高木直子“一个人”的画风忽然变了。在绘本《一个人住第几年?》中,她增加了一个新人物——小亚。漫画结尾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她和小亚相遇,并且恋爱了。而在不久后出版的另一本漫画《一个人好好吃饭》中,他们结婚了。
  那一年,现实生活中的高木直子41岁。她结束了单身,邁入了婚姻。3年后,高木直子终于出了一本不再是“一个人”的漫画书《两个人的头两年》。这一次,她用画笔记录了自己甜甜的恋爱生活、温馨的婚姻日常。
  丈夫小亚比高木直子大两岁,喜欢美食和相扑,热衷于收集纪念章。他会做饭,做菜会精确地计算时间,会漂亮地摆盘,还负责洗碗。每天早上,他要现磨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每天晚饭后会迫不及待拿出一支冰棒吸溜。高木直子没有介绍小亚的职业是什么,却在插文中用了一个词形容他——温暖。   从一个人变成两个人,漫画的内容依旧是生活中毫不起眼的小事。她和小亚将婚前旅行的地点选在了山口县。到当地看到一家不错的中华荞面馆,两人入座。高木直子看到拉面上浮着软乎乎的猪膘油,心里直打鼓,觉得自己吃不下去;对任何美食都没有抵抗力的小亚却吃得很香,连说“美味”!
  山口县有家号称全日本第一的冰激凌店。高木直子和小亚分别买了一支莲藕冰激凌和一支脆皮冰棒。两个人吃得不亦乐乎的时候,灯笼节庆典最后15分钟的烟花会开始了。烟花漫天,高木直子和小亞相互依偎,仰望着绚烂的夜空。
  书中还描绘了高木直子作为一个高龄产妇的孕期生活,等到平安生下女儿,一个家庭主妇焦头烂额的“带娃生涯”又开始了……
  《两个人的头两年》从机缘巧合的邂逅,与单身公寓和旧家具告别时的伤感,家庭生活的幸福,画到初为人母的百感交集……感受到那些潜伏在画中的喜悦,读者忍不住与她一起欢呼雀跃。还有粉丝在她的推特上留言,“看到你结婚生子的漫画,就像看到自己最好的朋友终于嫁掉时一样开心。我哭了半天。希望你一直幸福,好好享受有其他人参与的人生。”

不把幸福寄托在别人身上


  因为漫画书大卖,高木直子被称为日本的“绘本天后”。但她很少在镜头前露面,因为她觉得,对于一个漫画家,画图才是最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
  在为数不多的几次公开活动中,高木直子聊到了自己的创作过程。她曾说自己每天都要画,最多的时候一天能画10多张,而且基本上属于夜猫子型,晚上工作到很晚。她最怕的是编辑催稿,“毕竟画插图、安排故事情节是脑力劳动,需要灵感”。闲暇时,高木直子经常去看相扑比赛,或是一个人想想心事,以此调剂工作。和小时候一样,成名后的她最喜欢的还是小巧可爱的公仔玩具,尤其喜欢收集电视剧《猫和老鼠》的周边饰物。曾经有个中国记者送给她一个熊猫挂链,高木直子特别喜欢,还专门给挂链拍了照片,放在了个人网站上。
  因为她的漫画,不少读者相信,“读幼儿园的樱桃小丸子,长大了也会是这样的天真烂漫”。因此,高木直子本人也被称为“成人版樱桃小丸子”。
  前不久,高木直子更新了微博。“还好工作节奏渐渐走上正轨,《妈妈的生活》《饿肚子万岁!家庭故事食之篇》两个系列的连载终于开始了”。她畅想未来,“今后,会有怎样的新生活等待着我们呢?真叫人期待啊”……
  无论单身还是结婚,无论20岁还是40岁,高木直子一直在她的“小牢骚”和“小确幸”中,过着平淡温馨的小日子。因为她从来不把幸福寄托在别人身上,她本身就有让自己幸福的能力。
其他文献
《红楼梦》六十四回中“炕上麝月、秋纹、碧痕、春燕等正在那里抓子儿,赢瓜子呢”。其中“瓜子”一语引起了讨论。我最近读到顾颉刚考证“瓜子”是瓜州人,古代有“瓜子族”人。《仁恕堂笔记》(清·黎士宏)上记载:“甘州人谓……不慧子曰‘瓜子’。”《辞海》说,甘州即今甘肃张掖,西魏时设,辖境相当于今甘肃高台以东弱水上游,其后屡有伸缩,故弱水秦岭一带当为瓜子族人浪迹区域。至今甘肃一带仍有称愚蠢者为“瓜子”的。另据
先师羡季先生平生著述极富,而东坡稼轩两《词说》具有很浓厚的独创特色与重要的代表意义。我是先生写作《词说》之前后尝预闻首尾并且首先得见稿本的二三门弟子中的一个,又曾承先生欣然首肯,许我为《词说》撰一序言。此愿久存怀抱,固然种种人事沧桑,未遑早就,但事关赏析之深微,义涉文章之精要,言说至难,落笔匪易,也是一个原因。今日回首前情,四十年往,先生墓门迢递,小生学殖荒芜,此刻敷楮搦管,不觉百端交集。其不能成
新西兰丨奥克兰  2021年8月1日,在新西兰的奥克兰,总理杰辛达· 阿德恩代表新西兰政府就上世纪70年代搜查非法移民的“黎明突袭”行动正式道歉。在仪式上,阿德恩被盖上一个白色的大席子,通过自己在公众面前被“羞辱”来寻求宽恕。阿德恩在道歉仪式上表示:政府过去的行为是错误的,并将为萨摩亚、汤加、图瓦卢和斐济等太平洋岛国地区的学生以及青年人提供一系列奖学金。此外,新西蘭的学校将会教授这段历史,以史为鉴
四川人民出版社版《中国文学家辞典·现代分册》“周瘦鹃”条云:周瘦鹃“作品主要有抗日战争时期写的意在唤起同胞奋起抗敌救国的短篇小说《亡国奴日记》、《祖国之徽》、《南京之国》、《卖国奴日记》、《亡国奴家里的燕子》等”。查阅有关资料,除《南京之国》以外各篇,均是五四运动前后的作品,兹录有关材料三则以作印证。  一、一九二二年八月出版的《紫兰花片》第一集,载周瘦鹃《说觚》云:“往岁予感于五月九日之国耻纪念
“生活要有仪式感”,这是如今年轻人的口头禅。法国童话《小王子》里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这一天很快就要到来了——春节是这样的与众不同,所有的仪式感都铺陈在我们的记忆里:穿新衣、备年饭、贴春联、斟美酒。  尤其是,门楣的那一抹红,将陪伴千家万户这一年。几千年来,这春联承载着英雄壮士的家国情怀,寄寓着文人墨客的闲情雅致,传递着才子佳人的情意绵绵,勾连出一个个百转千回的故事。帝王将相将它视
十年动乱之际,李锐在狱中著《龙胆紫集》,读者赞谓写诗墨借龙胆紫    七绝二首     肝胆风操血泪辞,一函心史廿年思;  九州历尽风雷劫,留得千秋识此时。    万端思绪寄棉毫,阊阖难开天路遥;  月黯秦城寒夜坐,伤心岂独楚离骚。    泌园春     用棉花签,蘸龙胆紫,写血泪词。奈诗魂剑魄,能穿铁壁,忠心赤胆,徒换愁思。祸国城狐,跳梁社鼠,举足能教天意随。君休问,那庐山真面,何处晴霓?缅怀先
2020年1月4日,杜晓帆在浙江省诸葛村接受本刊记者专访。(臧运卓 / 摄)  乡村振兴,也许有100种办法,杜晓帆选择了其中一种——“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他做过1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遗产保护专员,有机会走遍中国的角角落落,见识到真正的中国乡村。那些山和水、炊烟和人家、淳朴和聪敏,吸引着他走上了一条保护乡村的路。生活在古屋中的人  对大多数人来说,杜晓帆并不有名。可在业内,他参与编纂的
罗伯特·西尔维斯特·凯利  多少年来,每逢《我相信我能飞翔(I Believe I Can Fly)》的旋律响起,听者无不感动。然而,这首歌曲的词曲作者和演唱者罗伯特·西尔维斯特·凯利,多年来却“飞翔”在一个暗黑世界。  舞台上,他是收获过3座格莱美奖杯的“R
一九五四年,我从南美洲回来不久,就到舟山群岛生活了一阵,使我有机会接触了渔民。当地的一个文艺工作者和我谈起一个民间故事,感动了我,我把它记录了,写成了《黑鳗》。当然这不可能是故事的原本,这是我的想象的一次大胆的飞翔。  至于诗里有关渔民的生活,是我同渔民相处的日子的收获。许多语言,尤其是许多渔民的谚语,是他们的语言。  《黑鳗》发表后,当时负责电影工作的同志曾有意把它拍摄成第一部彩色影片;但是随之
从两本小说讲起    一    随着祖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反映经济战线生活,特别是以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管理为题材的文艺作品开始出现。在这方面,蒋子龙同志的《乔厂长上任记》的开创之功不可泯没。而乔光朴也正是许多当代英雄形象中最为人们所乐道的一个。这篇作品发表在“四人帮”被粉碎后不久,十年动乱给工矿企业造成的混乱亟待整顿的时候,它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人心思治、要求改变企业混乱面貌的强烈愿望,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