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路两旁的冬青树冒出了新芽。嫩绿的芽儿迎着春天的朝阳,每天都透着令人艳羡的朝气。几天之后,有几根枝条长得特别快,在齐整的群体中探出了好奇的脑袋,迫不及待地吮吸春天的气息。丫头看了总是很兴奋地指着告诉我:“妈妈,那个枝条宝宝长得最快。”偶尔还要我停下车来,与之比比高矮,然后转身边比划边告诉我:“妈妈,这根枝条宝宝比昨天又高出了那么多。”
一天,忽然看见一修剪工在整枝。一把大剪刀“咔嚓咔嚓”地挥舞,原先那些冒出的新芽,一个个被剪得齐刷刷。零乱的枝条,又以整齐的的面貌展现时,似乎更能符合我的审美标准,所以感觉挺不错。丫头居然心疼地说了一句:“妈妈,这太残忍了!”。
残忍?我脸红了,我想过这样的问题吗?没有。因为,我只关注了自身的视觉效果,没有想过那些冬青树的感受。
我们会被公园里修剪成的形态各异的造型所惊叹,会被园林里千姿百态的植物通过摆设,形成的图案或是文字所折服。那时的我们,只看到了一种人为的美,忘却了植物自身发展需要的规律。我们在尽情享受视觉盛宴,分享人类的智慧的同时,想到过属于植物的自身的需求吗?没有。
犹如我们的教学。
孩子就是被我们栽下的冬青,我们就是那些“园丁”。辛勤,劳作,但,不顾植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我们栽下的冬青,为了达到视觉效果的整齐划一,我们拿起我们手中的“大剪子”,在这个冒出的枝头咔嚓一剪刀,那儿又是咔嚓一剪刀,长得缓慢的恨不得要拔掉重新移栽。
我们都没有去思考一个问题:植物有自身的生长规律,人也是。
一个农民,把种子埋在泥土里,他会定期去除草、施肥、间苗。他不会每天都留守在农田,看着那些种子,恨不得它们一下子就能丰收。他们看着自己的庄稼一天天地成长,从秧苗到开花,结果,享受的都是自然状态下,植物在前一段时间成长基础上的崭新进展。他们看到自己栽种的植物在阳光下摇摆的时候,心情是舒畅而惬意的。他们的心底里的信念比任何人都坚定,这些庄稼,将在自己的尽心尽力地辛勤劳作下,长出属于植物自身的最佳的状态。他们有期待,犹如我们对我们辛勤耕作的“孩子”也满怀期待。可是,他们的期待与我们不一样,他们深请一个道理:植物的生长,不仅仅靠耕耘,还要看天气、有无自然灾害等外在因素;而我们呢?总是那么一厢情愿地满怀希冀,希望孩子个个能成绩优秀,个个能文善武,我们那么可怜的将学校教育当做孩子受教育的唯一途径,忘却了一个孩子的成长,是家庭教育和社会这个大染缸齐力协作的产物。
每个孩子的成长,有共性的规律,也有属于自身的个性规律。如果我们的孩子在我们的精心培育下,真的像冬青树一样齐整。这,真的是我们所期待的吗?
我们残忍,是因为我们的目光短浅,只看到一时的美观与养眼,而扼杀了许多本属于孩子个性的发展;我们没有想到孩子自身的感受和需求,往往在有意和无意间将孩子冒出的奇思妙想掐断,然后他们就慢慢养成了从众的习惯,依赖的习惯,慢慢的缺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个社会本来就是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我们有什么必要把那些冒出的新芽都“咔嚓”掉呢?我们到底有多大的能耐,能將一棵原本就长得弱小的苗儿培养成一棵参天大树呢?或许,操之过急的后果就是揠苗助长,过早的磨灭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过早的让孩子厌恶学习,逃避学习,成长过后甚至丧失了自己学习的能力。
很多时候,教师看待孩子也好,孩子对自身的判断也好,都是以其他人为隐形标准而设定自己的位置的。这样的“心中之锚”往往会弱化自身进步的幸福感。所以,当我们将“心中之锚”定为自身,让“今天的自己”成为“昨天的自己”相比较的对象,是不是更能激发孩子的些许进步感和成就感呢?
犹如丫头前几日,看到往上直窜的冬青树,她都是这么兴奋地告诉我:“妈妈,冬青树比昨天又高了很多。”丫头每日的参照物都是冬青树“昨天的高度”。我相信,如果这些植物都有生命,不管是本身长得高大的,还是本身就弱小的,听到丫头的话,一定都会很自豪。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
一天,忽然看见一修剪工在整枝。一把大剪刀“咔嚓咔嚓”地挥舞,原先那些冒出的新芽,一个个被剪得齐刷刷。零乱的枝条,又以整齐的的面貌展现时,似乎更能符合我的审美标准,所以感觉挺不错。丫头居然心疼地说了一句:“妈妈,这太残忍了!”。
残忍?我脸红了,我想过这样的问题吗?没有。因为,我只关注了自身的视觉效果,没有想过那些冬青树的感受。
我们会被公园里修剪成的形态各异的造型所惊叹,会被园林里千姿百态的植物通过摆设,形成的图案或是文字所折服。那时的我们,只看到了一种人为的美,忘却了植物自身发展需要的规律。我们在尽情享受视觉盛宴,分享人类的智慧的同时,想到过属于植物的自身的需求吗?没有。
犹如我们的教学。
孩子就是被我们栽下的冬青,我们就是那些“园丁”。辛勤,劳作,但,不顾植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我们栽下的冬青,为了达到视觉效果的整齐划一,我们拿起我们手中的“大剪子”,在这个冒出的枝头咔嚓一剪刀,那儿又是咔嚓一剪刀,长得缓慢的恨不得要拔掉重新移栽。
我们都没有去思考一个问题:植物有自身的生长规律,人也是。
一个农民,把种子埋在泥土里,他会定期去除草、施肥、间苗。他不会每天都留守在农田,看着那些种子,恨不得它们一下子就能丰收。他们看着自己的庄稼一天天地成长,从秧苗到开花,结果,享受的都是自然状态下,植物在前一段时间成长基础上的崭新进展。他们看到自己栽种的植物在阳光下摇摆的时候,心情是舒畅而惬意的。他们的心底里的信念比任何人都坚定,这些庄稼,将在自己的尽心尽力地辛勤劳作下,长出属于植物自身的最佳的状态。他们有期待,犹如我们对我们辛勤耕作的“孩子”也满怀期待。可是,他们的期待与我们不一样,他们深请一个道理:植物的生长,不仅仅靠耕耘,还要看天气、有无自然灾害等外在因素;而我们呢?总是那么一厢情愿地满怀希冀,希望孩子个个能成绩优秀,个个能文善武,我们那么可怜的将学校教育当做孩子受教育的唯一途径,忘却了一个孩子的成长,是家庭教育和社会这个大染缸齐力协作的产物。
每个孩子的成长,有共性的规律,也有属于自身的个性规律。如果我们的孩子在我们的精心培育下,真的像冬青树一样齐整。这,真的是我们所期待的吗?
我们残忍,是因为我们的目光短浅,只看到一时的美观与养眼,而扼杀了许多本属于孩子个性的发展;我们没有想到孩子自身的感受和需求,往往在有意和无意间将孩子冒出的奇思妙想掐断,然后他们就慢慢养成了从众的习惯,依赖的习惯,慢慢的缺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个社会本来就是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我们有什么必要把那些冒出的新芽都“咔嚓”掉呢?我们到底有多大的能耐,能將一棵原本就长得弱小的苗儿培养成一棵参天大树呢?或许,操之过急的后果就是揠苗助长,过早的磨灭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过早的让孩子厌恶学习,逃避学习,成长过后甚至丧失了自己学习的能力。
很多时候,教师看待孩子也好,孩子对自身的判断也好,都是以其他人为隐形标准而设定自己的位置的。这样的“心中之锚”往往会弱化自身进步的幸福感。所以,当我们将“心中之锚”定为自身,让“今天的自己”成为“昨天的自己”相比较的对象,是不是更能激发孩子的些许进步感和成就感呢?
犹如丫头前几日,看到往上直窜的冬青树,她都是这么兴奋地告诉我:“妈妈,冬青树比昨天又高了很多。”丫头每日的参照物都是冬青树“昨天的高度”。我相信,如果这些植物都有生命,不管是本身长得高大的,还是本身就弱小的,听到丫头的话,一定都会很自豪。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