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澳门体育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第一个亚运会亚军、历史上最年轻受勋人士、世界武术联盟终生成就奖获得者、澳门小姐亚军兼最上镜小姐、北京奥运火炬手……李菲,1999年以新一代动作女星姿态勇闯娱乐圈,被喻为动作巨星杨紫琼的最佳接班人,同时成为活跃于港、澳、台以及内地唯一澳门本土实力派演员。2011年,创立深圳市世纪领军影业投资有限公司,提出了“定制化生产电影”的概念,构建了策略定位、融资模式、制片体系三大创新举措,打破了传统电影操作模式,成为中国电影收益权融资模式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投拍大型古装动作悬疑巨片《大唐玄机图》、都市夜生活社交电影《谁说我们不会爱》等。
问:演艺事业一路平坦,为何转作幕后?
李菲:在所有人看来,我多次转变都很成功,但是我觉得人不能满足于现状,我对于自己的人生规划有着很清晰的理念,我不会被眼前暂时的辉煌蒙蔽,我经常会跳出来看问题。当演员虽然戏约不断,也小有名气,但是再过十年二十年又怎样,这不能是一个人的事业终点,要想事业常春,必须有一个长久的发展,于是我毅然决定在最精彩的时候转身,这样也能留给自己和大家一些美好的回忆。
问:为什么一直在不断的改变自己,从运动员到澳门小姐,从留学澳洲到进军演艺圈,从进军商届到自己开公司?
李菲:我是一个喜欢挑战的人,我不希望以一种身份进行到底,这样会错失很多人生中该有的体验和享受,以“变”的看法来面对事业和人生,这是我一直坚持的态度。演艺圈中的历练及累积,让我在2007年便产生了转战幕后的预想。看准了这个行业蕴藏的机遇,在2008年至2011年之间出任全球第一家在韩国上市的外国企业---三诺数码集团副总裁,想锤炼自己的管理运营才能,并整合和梳理影视界资源。于是我于2011年创立了深圳市世纪领军影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电影产业,并打造了都市夜生活社交电影《谁说我们不会爱》。
问:为什么选择从事影视投资这个行业?你的优势是什么?
李菲:如果你想做成一件事,必须要有一定的掌控能力,做演员或者影视产业链中的其它,也会相对被动,影视投资就会有相对的话语权,那么再结合自己的多年的职业历练和专业素养,可以更好的在这个产业里发挥自己。
我的优势可能就在于我喜欢动,不喜欢静吧,以各种动态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我不但了解影视产业内部,而且了解外围企业需求,并掌握一定的社会资源,这样就更容易将一件事情做好。
问:电影行业近几年热钱多,烂片多的现象你怎么看?
李菲:我想任何一个投资人或者电影人都不想做出烂片,但是电影是一个综合因素的体现,导致烂片的原因有很多种,剧本、导演、剪辑、宣传或者其它一些外因,因此我觉得对电影项目要做到尽可能全面的考虑,精准的去把握电影项目,不敢说不是烂片,至少首先对得起自己。
问:你提出的“定制化生产电影”怎么解读?
李菲:所谓定制片生产电影,就是根据市场的求,以市场为导向,来生产电影,保证电影是观众喜欢看的,避免因为题材或者其它偏离市场而惨败。
问:《谁说我们不会爱》是怎么样的一部“定制化生产的电影”
李菲:在项目研发之初,项目操作团队即以专业市场洞察力,和敏感力来定位电影,利用自身专业素质获得竞争优势,改变原来的电影操作思路,让每一个人都成为电影的主角,在电影中看到自己的故事,主打真实和亲民路线,因此在演员的选择上,就选择了具有亲和力和青春气息的杜淳、颖儿担任男女主演,带领观众一起加入这场对爱情的讨论,号召都市男女勇敢寻求真爱。
问:电影《谁说我们不会爱》吸引你的因素是什么?
李菲:这部电影是一部都市夜生活社交电影,夜生活在中国是一种普遍现像,但是有关这方面的电影基本没有,而且这部电影提出了新的爱情主张,探讨时下都市青年的爱情现像,看到每个人因为不同怎样去爱,因此这种爱情理念是最吸引我的地方。
问:在选择投资电影的时候,什么样的因素最吸引你?
李菲:在选择投资电影的时候,题材和剧本最吸引我,因为这是一部电影成功的关键,观众的口味虽各有不同,但是对审美的标准却应该都是大众的,所以只有题材和剧本好了,电影才能获得相应的成功。
问:出品公司董事长、电影出品人、总制片人,这些头衔都是一部电影生产过程中最核心的成员,而你在电影《谁说我们不会爱》中,一人身兼上述三职,你怎么看待这三个不同的身份,而此次三合一的身份对你在这部电影的拍摄制作宣发的工作中有什么影响?
李菲:这三种身份合一在影视产业中交不少见,因为无论哪一种产业,都需要有一个人主导,然后像一棵大树那样分支,将项目推进下去。但是这三种身份对我来说意味着一定的压力。首先公司董事长要对公司的员工和项目负责,失败意味着好多人的的失败,所以只能做好;出品人又是整个项目的责任人,项目要符合市场,要争取好的票房,总制片人还在生产过程中控制生产环节。宣发中这三种身份都要发挥作用,来保证电影宣发渠道的顺畅,并且还在不停的切换这三种身份,在需要每种身份职能的时候,要能够自然的切换到那种身份来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问:演艺事业一路平坦,为何转作幕后?
李菲:在所有人看来,我多次转变都很成功,但是我觉得人不能满足于现状,我对于自己的人生规划有着很清晰的理念,我不会被眼前暂时的辉煌蒙蔽,我经常会跳出来看问题。当演员虽然戏约不断,也小有名气,但是再过十年二十年又怎样,这不能是一个人的事业终点,要想事业常春,必须有一个长久的发展,于是我毅然决定在最精彩的时候转身,这样也能留给自己和大家一些美好的回忆。
问:为什么一直在不断的改变自己,从运动员到澳门小姐,从留学澳洲到进军演艺圈,从进军商届到自己开公司?
李菲:我是一个喜欢挑战的人,我不希望以一种身份进行到底,这样会错失很多人生中该有的体验和享受,以“变”的看法来面对事业和人生,这是我一直坚持的态度。演艺圈中的历练及累积,让我在2007年便产生了转战幕后的预想。看准了这个行业蕴藏的机遇,在2008年至2011年之间出任全球第一家在韩国上市的外国企业---三诺数码集团副总裁,想锤炼自己的管理运营才能,并整合和梳理影视界资源。于是我于2011年创立了深圳市世纪领军影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电影产业,并打造了都市夜生活社交电影《谁说我们不会爱》。
问:为什么选择从事影视投资这个行业?你的优势是什么?
李菲:如果你想做成一件事,必须要有一定的掌控能力,做演员或者影视产业链中的其它,也会相对被动,影视投资就会有相对的话语权,那么再结合自己的多年的职业历练和专业素养,可以更好的在这个产业里发挥自己。
我的优势可能就在于我喜欢动,不喜欢静吧,以各种动态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我不但了解影视产业内部,而且了解外围企业需求,并掌握一定的社会资源,这样就更容易将一件事情做好。
问:电影行业近几年热钱多,烂片多的现象你怎么看?
李菲:我想任何一个投资人或者电影人都不想做出烂片,但是电影是一个综合因素的体现,导致烂片的原因有很多种,剧本、导演、剪辑、宣传或者其它一些外因,因此我觉得对电影项目要做到尽可能全面的考虑,精准的去把握电影项目,不敢说不是烂片,至少首先对得起自己。
问:你提出的“定制化生产电影”怎么解读?
李菲:所谓定制片生产电影,就是根据市场的求,以市场为导向,来生产电影,保证电影是观众喜欢看的,避免因为题材或者其它偏离市场而惨败。
问:《谁说我们不会爱》是怎么样的一部“定制化生产的电影”
李菲:在项目研发之初,项目操作团队即以专业市场洞察力,和敏感力来定位电影,利用自身专业素质获得竞争优势,改变原来的电影操作思路,让每一个人都成为电影的主角,在电影中看到自己的故事,主打真实和亲民路线,因此在演员的选择上,就选择了具有亲和力和青春气息的杜淳、颖儿担任男女主演,带领观众一起加入这场对爱情的讨论,号召都市男女勇敢寻求真爱。
问:电影《谁说我们不会爱》吸引你的因素是什么?
李菲:这部电影是一部都市夜生活社交电影,夜生活在中国是一种普遍现像,但是有关这方面的电影基本没有,而且这部电影提出了新的爱情主张,探讨时下都市青年的爱情现像,看到每个人因为不同怎样去爱,因此这种爱情理念是最吸引我的地方。
问:在选择投资电影的时候,什么样的因素最吸引你?
李菲:在选择投资电影的时候,题材和剧本最吸引我,因为这是一部电影成功的关键,观众的口味虽各有不同,但是对审美的标准却应该都是大众的,所以只有题材和剧本好了,电影才能获得相应的成功。
问:出品公司董事长、电影出品人、总制片人,这些头衔都是一部电影生产过程中最核心的成员,而你在电影《谁说我们不会爱》中,一人身兼上述三职,你怎么看待这三个不同的身份,而此次三合一的身份对你在这部电影的拍摄制作宣发的工作中有什么影响?
李菲:这三种身份合一在影视产业中交不少见,因为无论哪一种产业,都需要有一个人主导,然后像一棵大树那样分支,将项目推进下去。但是这三种身份对我来说意味着一定的压力。首先公司董事长要对公司的员工和项目负责,失败意味着好多人的的失败,所以只能做好;出品人又是整个项目的责任人,项目要符合市场,要争取好的票房,总制片人还在生产过程中控制生产环节。宣发中这三种身份都要发挥作用,来保证电影宣发渠道的顺畅,并且还在不停的切换这三种身份,在需要每种身份职能的时候,要能够自然的切换到那种身份来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