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经典的诗文润泽学生的生命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youxizhiwo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引导学生学习经典诗文,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格修养和爱国情操,文章特对如何让经典诗文润泽于小学生的生命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经典诗文;润泽;小学;生命
  流传至今的古诗文是我国五千年文化中去之糟粕,取之精华的文化精髓,其象征着我国的古代文明,是我国一代又一代人民的智慧结晶。经典诗文不仅具有独特的个人思想情感,还有优秀诗人的格调风采以及艺术手法,促使学生学习经典诗文,能够对学生的记忆力进行增强,对学生的语言文字水平进行提高,同时也可以对学生的知识面进行扩展,对学生的人格修养进行培养。小学是学生接触诗文的初始阶段,因而,笔者认为有必要加强该阶段学生的学习,在引发学生的学习激情的基础上,让经典诗文润泽小学生的生命。
  一、经典诗文不受学生欢迎的原因
  无论是诗经、乐府,还是唐诗、宋词、元曲均具有深远的意境、美妙的诗词语言和音韵,是中国古典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瑰宝,其继承了我国五千年文明的传统文化,但如今却不受学生的待见。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和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对于经典诗文的态度都比较消极,学习经典诗文只是为了单纯的应付考试,学生觉得只要会背诵,能默写就行了,至于诗文中所具有的思想情感和美妙的语言形式,学生均无法获取,也未表现出特别大的兴趣。
  究其现象,笔者总结了这几个原因:经典诗文的断句难、不易理解,生字多、晦涩难懂,年代久远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一诗中的部分词语,如“青春”“妻子”“涕泪”“剑外”“蓟北”等和日常生活中的词汇意思具有一定差别,让性格活泼的小学生学习,其只能断章取义,对于未历经过战争之苦的小学生而言,家人“愁何在”和“忽传收蓟北”的喜悦实在是无法引起共鸣,而其对于“纵酒”“放歌”等疯狂态度更是难以感受和体会,从而导致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解,根本无法真正感受到这种国家安定和挈眷还乡的喜极而泣的激情。
  二、通过耳濡目染的引导促使经典诗文润泽于小学生的生命当中
  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激发小学生对经典诗文的喜爱,就需要让其在一个诗文渲染的环境中学习诗文。通过营造教学氛围和环境,给予学生耳濡目染的引导,从而促使学生能够被浓厚的文化氛围所包围,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经典诗文和吸收知识精髓,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经典诗文的激情,从而为其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当添加一些简单、言辞优美的古诗文,同时对学生感兴趣的课外题材进行引入,从而对学生的知识积累进行拓宽。还可以通过在校园中或教室内铺排一些名人画像和诗文图画,从而对学习氛围进行营造,达到为学生提供古诗文学习环境的目的。同时,教师也可以组织一些课外活动,主题要与经典诗文的诵读有关,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加强学生对经典诗文的朗诵和读写,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激情进行有效激发,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引导,促使学生对诗文的理解“更上一层楼”,良好的诗词理解能力也可以消除学生对经典诗文的排斥,从而进一步喜爱经典诗文,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学习过程。
  比如,教师可以在校园或教室中,摆放李白、白居易、杜甫等名人画像。其实,小学生对于严肃古板的古代诗人不具有很强烈的好奇心,针对这一点,教师可以对古代诗人的头像略作改动,使其更贴近生活,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比如可通过电脑将名人画像设为比剪刀手的姿势,或者在画像旁标上一些有趣的语言,以此来激发学生对诗人和诗词的好奇心。久而久之,学生对于经典诗文的兴趣会愈发浓厚。按照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和认知水平,为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并给予诵读表现优良的学生奖励一些小礼品(笔、本子等)。还可以在传统节日的庆祝、纪念日当天,在校内开展有关经典诗文的文艺表演、演讲和比赛等活动,不仅可提高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热情,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钻研能力。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等方面融入经典诗文的体验和诵读等各个环节,可以让学生受到耳濡目染的经典诗文教育,从而达到让经典诗文润泽于小学生生命中的教学目标。
  三、对教学进行延伸和拓展以推動经典诗文润泽于小学生的生命当中
  在让学生逐渐熟悉经典诗文,促使学生自身的知识积累愈加丰富后,教师可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从而让经典诗文教学达到体系化目标。教师应梳理经典诗文的教学教材,将古诗文素材进行合理的归纳和总结,从而更好地建立经典诗文教学的体系。还可以对一些简单和易理解的课外诗文进行一定的引入,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优质教材,让学生的知识层面能够得到进一步的丰富。教师应丰富经典诗文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从而让教学变得更为吸引人,积极推动学生对经典诗文的学习。
  例如,《江南春》这首诗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让学生不胜神往,因而,教师可搜集一些类似的和春天风景有关的古诗词让学生诵读,如《咏柳》《钱塘湖春行》《忆江南》《春雪》《初春小雨》《大林寺桃花》《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等。在诵读的基础上,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诗文的如据意背、据时背、综合背、表演背、据情境背等各种巧背方式,从而让学生逐渐积累和丰富自身的经典诗文知识。例如“表演背”,就是让学生一边表演古诗中的情节,一边将古诗背诵出来,这样做,可以引发学生对经典诗文的学习热情,增加课堂教学趣味,并让诗文变得更加通俗易懂,从而达到对学生的文化和语言的积累进行丰富的教学效果。
  四、对学生的情操进行发展和陶冶以推动经典诗文润泽于小学生的生命当中
  经典诗文经常都是对一个特定的主体进行表达,引导学生学习经典诗文,不但能够使学生灵秀,还能让学生脱离低级趣味和庸俗,从而变得文明和高雅。学习古诗词能对学生的性格进行改变和造就,可以陶冶学生情操,促使学生的情操和志向得到升华。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对古诗文的意思、所表达感情和内涵进行充分的、深入的领会,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引导学生诵读和学习经典诗文,能够让学生不断丰富自身的情感,从而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锻炼,促使学生发展自己对世界的认知观和感受观,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能力和素养的目的。教师需对教学流程和环节进行合理设计,并对一些简单的课外素材进行适量的引入,从而达到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目的。
  在教学经典诗文时,教师应先引导学生理解诗文寓意,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再诵读和背诵这些诗文。感知的基础便是理解,理解诗文寓意不仅仅是理解诗文的字面意思,还应该对诗文所表达的情感内涵进行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优良道德情操。例如,在教学《竹石》时,要培养学生学习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教学《七律·长征》时,培养学生战胜艰难险阻的决心;教学《清平乐·村居》时,引导学生学习大无畏的凛然正气的精神、高洁的理想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而通过让学生学习课外诗文《游子吟》,可以引导学生培养感恩和孝敬父母的品德;学习《岳阳楼记》时,要引导学生培养远大的政治抱负。
  如何将经典的诗文逐步润泽于小学生的生命当中,这便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耳濡目染的引导、延伸和拓展教学内容、发展和陶冶学生的情操等方式,来引发学生学习经典诗文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文化修养。
  【参考文献】
  [1]邓荣生.诵读经典诗文,润泽师生生命[J].中国民族教育,2017(04):40-41.
  [2]代然.经典润泽人生书香引领成长——浅谈开展经典诵读对学生成长的引领作用[J].读与写,2016,13(04):17-18.
  [3]张瑜玲.最能致远是书香——诵读经典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实践探索[J].吉林教育:综合,2017(01):104.
  [4]刘津.诵读传统经典,润泽美好心灵——浅谈“经典诵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27):145.
  [5]王阿银.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6(09):63.
其他文献
高校工会可以充分利用党委和行政赋予的资源和手段,深入挖掘自己的教育和维护职能的作用,为培养教职工的教学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搭建多元化平台,积极推动高校教学科研和技术创新
【摘要】小学学段美术课程是深受学生喜爱的课程,孩子们喜欢在色彩和线条中遨游,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最合适不过了,美术表现的丰富性和对社会意识形态的独特促进功用也赋予了美术课程融合德育教育的责任。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德育融合;渗透体现  美术教育作为一门陶冶人身心的教育,是德育教育的良好载体之一。2011年版《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的中华
《胜旅景程正编》是一部弥足珍贵的《天路历程》(第一部)汉译本。译者胡德迈在翻译时结合晚清语境,赋予这一文本中国传统小说形式的特色。在此试图分析特定时期跨文化交流和翻译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高中是人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思维能力和行为品质修养也逐渐地趋向于成人化,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在固定化,综合素质在不断提高,在高中阶段所学到的东西会
本文以笔者赴日调研资料为基础,分析比较了日本当代博物馆的光空间类型与设计意匠,通过解析自然光、人工照明、夜景灯光下博物馆建筑空间艺术造型的不同案例,展望日本当代博物馆
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第47~49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第1~6题。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借助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1吨重物体的观念,知道1吨=1
目前,中国大部分企业都已改制成功,成为独立自主、充满活力的经济实体,中国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持续增长。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目前政治体制改革明显滞后,特别是财政
<正>所谓科学人才观,是理论上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人的发展与人的本质的理论,与之一脉相承,在现实上立足于当代中国基本国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的理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