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之间的羞辱事件一直层出不穷,有些时候是有意的攻击,更多的时候是恶作剧,是缺乏同情心的结果。那么,作为教师,应该如何理解并正确处理此类事件?在不同的处理方式背后,又潜藏着怎样不同的教育观?一个小小的案例,折射出的却是关于惩罚的大问题。
教育案例
下一节是我的数学课,我抱着电脑向教室走去。刚上完体育课,孩子们正三三两两地回教室。我看到体育课老师和我班的刘翔同学正从走廊另一头走来,好像老师和孩子在说着什么,而孩子哭丧着脸,嘴里还在嘟哝着什么。
从体育老师的口中知道,刚才在体育课上,李老师请一个男生在前面给大家做示范动作,而刘翔居然上去把这个做示范的同学的裤子拉了下来。李老师不停地说:“他把我给气得……他把我给气得……”
我来到讲台前开始准备安装电脑,恰好有几个同学来背书,我就暂时放下安装电脑开始检查孩子背书。刘翔站在讲台旁边抽泣着,他每次做了错事比谁都泪水多,比谁都认错快。我边听学生背书,边想这事儿该怎么处理。
前段时间,我让学生写出自己最崇拜的人,孩子们大多写的是叶问。为了引导孩子们不盲目崇拜叶问的武术,我还在班上专门放了电影《叶问》给大家看。记得里面有一个镜头:那个茶庄老板为了让他的弟弟体验当众揭别人丑的尴尬而脱掉了弟弟的裤子。学生看的时候哄堂大笑。我当时已经敏感地意识到学生有可能模仿,因此专门和学生讨论了这种当众被羞辱的滋味是令人很不好受的,并且希望同学们不要做这样的事情。
我想,难道孩子们并不觉得这是一种羞辱而只是觉得好玩儿?我的脑子飞速转动,想出了一个让学生如何亲身体验的做法。
上课铃响了,刘翔还站在讲台边。我搬了一把椅子放在讲桌旁,让刘翔从椅子上爬到了讲桌上站着。然后,我平静地对大家说,刚才体育课上,刘翔当众脱下张飞的裤子,这是对同学的极不尊重,是在当众羞辱张飞。现在我们要当众羞辱刘翔,让他也品尝品尝被当众羞辱的滋味!于是,我开始作势要拉刘翔的裤子,同学们个个笑得七倒八歪的。此时,我的目光快速扫过每个孩子幸灾乐祸的脸,试图搜寻到一两张没有笑容只有担心的脸。但我很失望,我的心寒了,我眼前浮现出一帮高中女生当众凌辱同学的那个情景……我突然脸一板:“全体同学站起来!”
“如果现在讲桌上站的是你,是你,是你,是你(我说一个用手点一个),你还笑得出来吗?是的,你没有像刘翔一样去羞辱别人,这里站的不可能是你。但如果是你的弟弟犯了错,站在这儿马上要被人当众羞辱了,你还笑得出来吗?”孩子们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凝固了。
此时,教室里安静极了。
停了一会儿,我又说:“明明知道刘翔做的是错事,为什么我们还要向他学?明明知道你的同学马上要被羞辱了,为什么没有人出来制止?孩子们呐,你们是在把你的同班同学当做兄弟姐妹吗?”
教室里异常安静。
我转向刘翔:“如果你被人当众羞辱,你心里好受吗?”
刘翔连忙说:“不好受!张飞,对不起!”
我柔和地对刘翔说:“下来吧!回座位上去吧!”
(作者单位:湖北省宜昌金东方学校小学部)
案例点评
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教育案例,其意义,远远超出了事件本身。
一般老师遇到这种问题,会如何处理?严肃批评、责令检讨、赔礼道歉……这似乎是许多班主任工作的传统思路。这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也不能说全无作用,但是无法真正地让犯错误的学生发自内心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借助惩戒、舆论等方式来压制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通过理解问题的实质来获得道德发展。
这个事件,既可以说并不严重,也可以说非常严重,关键看教师如何理解。
说并不严重,是因为这并不是刘翔出自“阴暗心理”来羞辱张飞,他多半只是恶作剧,是对电影《叶问》的模仿。毕竟是小学生,他的心理发展水平,也许还不足以使他理解这件事对张飞可能造成的伤害。
说是非常严重,恰恰是因为这件事折射出来的,是刘翔缺乏同理心与同情心,漠视他人的人格尊严而不自知。而且这种潜在的问题,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班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可惜的是,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真正的人性教育、人格教育被忽略了,日常的德育工作往往是建立在简单的因果报应的行为主义逻辑之上。许许多多“小看客”的出现,正是这种逻辑的必然结果。这种德育方面的危机,通常很难被觉察到,甚至越到高年级,越被日渐功利化的教育所强化。长此以往,就会变成集体无意识,这也是国民劣根性的来源之一。
张老师未必清晰地意识到这些,但她的处理方式,可圈可点。
好的惩罚是“等值的惩罚”。所谓“等值的惩罚”,是指惩罚的强度、方式,必须与所犯错误的强度以及方式相关联,只有这样,惩罚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并帮助犯错误者理解其错误。这其实是教育惩罚的奥秘之所在。例如,一个学生打伤了另一个学生,那么一个好的惩罚,便可能是由打人者支付相关的医疗费用,并负责照顾被打者直到一切恢复正常。这种惩罚,主要是让打人者承担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感受自己给他人带来的伤害与不便。如果只是一般性的惩罚,例如让家长支付医疗费用和护理费用,让学生停学反思以及写检讨等,就没办法达到让他理解所犯错误的目的。
在这个案例中,张老师也运用了“等值的惩罚”,即让刘翔感受张飞被人羞辱的感觉。“作势要拉刘翔的裤子”,这个惩罚当然不能执行,因为惩罚是让犯错误者通过感受和承担理解他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而不是通过剥夺犯错误者的自尊来进行威吓(这正是许多惩罚的问题之所在)。所以张老师只是设置了情境,这个情境达到了让刘翔感受和理解自己行为对张飞所造成的伤害这一目的,这就足够了。
张老师的巧妙之处还不止于此,她不但设置了情境让刘翔体验自己的错误,还同时用这个情境对全班学生进行了教育,这是很了不起的。
在这个案例中,其他同学本来并无过错,但张老师利用此事设计了一道特殊的题目,这个题目让每一个学生都在一定程度上反省自己所扮演的角色,都感受到自己在这一事件中并不是置身事外,这是很重要的。如果班级里能够形成一种风气,每个人都对他人的尊严被伤害而感觉到不能容忍并挺身而出,那么,这是一种非常高的境界。如果达到了这种境界,刘翔的行为就不可能出现,纵然出现,也会立刻被制止并受到谴责。
有趣的是,在发生这起事件之前,老师已经敏感地意识到了学生有可能模仿,所以专门与学生讨论过这种被当众羞辱的情形,并告诫学生不要做出这样的事情。但结果是,这样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为什么呢?
如果学生不能真正地体验到被羞辱的滋味,仅仅靠告诫是无济于事的。在一些情形下,告诫还会出现反作用(这是很有意思的群众心理)。因为告诫本身是一种聚焦,将大家的注意力聚焦于这一错误行为之上,学生在不理解这一行为的错误之处(仅仅理智上知道是不够的)时,有可能更倾向于模仿以吸引其他同学的注意力。
我想,这一个案例给我们至少有三点启发:
第一, 说教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甚至有可能起反作用。
第二,惩罚必须是等值的、恰当的,好的惩罚会协助学生感受、体验、理解自己所犯的错误,并真正地感到后悔。
第三,学生总是通过不断地犯错发展德性的,因此,教师的任务不是通过惩罚抑制错误,而是将错误转化为资源,通过对问题的解决发展学生的道德水平。前者是消极的,后者是积极的。
总之,班主任必须意识到,错误不仅仅是应当加以避免的“麻烦”,同时也是发展德性的契机。不同的理解,将会导致不同的应对,并最终形成不同的教育观,收到完全不同的教育效果。一个优秀乃至于卓越的班主任,与一个平凡乃至于平庸的班主任,其分別,大约也在于此吧?
(作者单位: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罕台镇新世纪学校新教育研究中心)
(责 编 子 君)
教育案例
下一节是我的数学课,我抱着电脑向教室走去。刚上完体育课,孩子们正三三两两地回教室。我看到体育课老师和我班的刘翔同学正从走廊另一头走来,好像老师和孩子在说着什么,而孩子哭丧着脸,嘴里还在嘟哝着什么。
从体育老师的口中知道,刚才在体育课上,李老师请一个男生在前面给大家做示范动作,而刘翔居然上去把这个做示范的同学的裤子拉了下来。李老师不停地说:“他把我给气得……他把我给气得……”
我来到讲台前开始准备安装电脑,恰好有几个同学来背书,我就暂时放下安装电脑开始检查孩子背书。刘翔站在讲台旁边抽泣着,他每次做了错事比谁都泪水多,比谁都认错快。我边听学生背书,边想这事儿该怎么处理。
前段时间,我让学生写出自己最崇拜的人,孩子们大多写的是叶问。为了引导孩子们不盲目崇拜叶问的武术,我还在班上专门放了电影《叶问》给大家看。记得里面有一个镜头:那个茶庄老板为了让他的弟弟体验当众揭别人丑的尴尬而脱掉了弟弟的裤子。学生看的时候哄堂大笑。我当时已经敏感地意识到学生有可能模仿,因此专门和学生讨论了这种当众被羞辱的滋味是令人很不好受的,并且希望同学们不要做这样的事情。
我想,难道孩子们并不觉得这是一种羞辱而只是觉得好玩儿?我的脑子飞速转动,想出了一个让学生如何亲身体验的做法。
上课铃响了,刘翔还站在讲台边。我搬了一把椅子放在讲桌旁,让刘翔从椅子上爬到了讲桌上站着。然后,我平静地对大家说,刚才体育课上,刘翔当众脱下张飞的裤子,这是对同学的极不尊重,是在当众羞辱张飞。现在我们要当众羞辱刘翔,让他也品尝品尝被当众羞辱的滋味!于是,我开始作势要拉刘翔的裤子,同学们个个笑得七倒八歪的。此时,我的目光快速扫过每个孩子幸灾乐祸的脸,试图搜寻到一两张没有笑容只有担心的脸。但我很失望,我的心寒了,我眼前浮现出一帮高中女生当众凌辱同学的那个情景……我突然脸一板:“全体同学站起来!”
“如果现在讲桌上站的是你,是你,是你,是你(我说一个用手点一个),你还笑得出来吗?是的,你没有像刘翔一样去羞辱别人,这里站的不可能是你。但如果是你的弟弟犯了错,站在这儿马上要被人当众羞辱了,你还笑得出来吗?”孩子们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凝固了。
此时,教室里安静极了。
停了一会儿,我又说:“明明知道刘翔做的是错事,为什么我们还要向他学?明明知道你的同学马上要被羞辱了,为什么没有人出来制止?孩子们呐,你们是在把你的同班同学当做兄弟姐妹吗?”
教室里异常安静。
我转向刘翔:“如果你被人当众羞辱,你心里好受吗?”
刘翔连忙说:“不好受!张飞,对不起!”
我柔和地对刘翔说:“下来吧!回座位上去吧!”
(作者单位:湖北省宜昌金东方学校小学部)
案例点评
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教育案例,其意义,远远超出了事件本身。
一般老师遇到这种问题,会如何处理?严肃批评、责令检讨、赔礼道歉……这似乎是许多班主任工作的传统思路。这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也不能说全无作用,但是无法真正地让犯错误的学生发自内心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借助惩戒、舆论等方式来压制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通过理解问题的实质来获得道德发展。
这个事件,既可以说并不严重,也可以说非常严重,关键看教师如何理解。
说并不严重,是因为这并不是刘翔出自“阴暗心理”来羞辱张飞,他多半只是恶作剧,是对电影《叶问》的模仿。毕竟是小学生,他的心理发展水平,也许还不足以使他理解这件事对张飞可能造成的伤害。
说是非常严重,恰恰是因为这件事折射出来的,是刘翔缺乏同理心与同情心,漠视他人的人格尊严而不自知。而且这种潜在的问题,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班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可惜的是,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真正的人性教育、人格教育被忽略了,日常的德育工作往往是建立在简单的因果报应的行为主义逻辑之上。许许多多“小看客”的出现,正是这种逻辑的必然结果。这种德育方面的危机,通常很难被觉察到,甚至越到高年级,越被日渐功利化的教育所强化。长此以往,就会变成集体无意识,这也是国民劣根性的来源之一。
张老师未必清晰地意识到这些,但她的处理方式,可圈可点。
好的惩罚是“等值的惩罚”。所谓“等值的惩罚”,是指惩罚的强度、方式,必须与所犯错误的强度以及方式相关联,只有这样,惩罚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并帮助犯错误者理解其错误。这其实是教育惩罚的奥秘之所在。例如,一个学生打伤了另一个学生,那么一个好的惩罚,便可能是由打人者支付相关的医疗费用,并负责照顾被打者直到一切恢复正常。这种惩罚,主要是让打人者承担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感受自己给他人带来的伤害与不便。如果只是一般性的惩罚,例如让家长支付医疗费用和护理费用,让学生停学反思以及写检讨等,就没办法达到让他理解所犯错误的目的。
在这个案例中,张老师也运用了“等值的惩罚”,即让刘翔感受张飞被人羞辱的感觉。“作势要拉刘翔的裤子”,这个惩罚当然不能执行,因为惩罚是让犯错误者通过感受和承担理解他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而不是通过剥夺犯错误者的自尊来进行威吓(这正是许多惩罚的问题之所在)。所以张老师只是设置了情境,这个情境达到了让刘翔感受和理解自己行为对张飞所造成的伤害这一目的,这就足够了。
张老师的巧妙之处还不止于此,她不但设置了情境让刘翔体验自己的错误,还同时用这个情境对全班学生进行了教育,这是很了不起的。
在这个案例中,其他同学本来并无过错,但张老师利用此事设计了一道特殊的题目,这个题目让每一个学生都在一定程度上反省自己所扮演的角色,都感受到自己在这一事件中并不是置身事外,这是很重要的。如果班级里能够形成一种风气,每个人都对他人的尊严被伤害而感觉到不能容忍并挺身而出,那么,这是一种非常高的境界。如果达到了这种境界,刘翔的行为就不可能出现,纵然出现,也会立刻被制止并受到谴责。
有趣的是,在发生这起事件之前,老师已经敏感地意识到了学生有可能模仿,所以专门与学生讨论过这种被当众羞辱的情形,并告诫学生不要做出这样的事情。但结果是,这样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为什么呢?
如果学生不能真正地体验到被羞辱的滋味,仅仅靠告诫是无济于事的。在一些情形下,告诫还会出现反作用(这是很有意思的群众心理)。因为告诫本身是一种聚焦,将大家的注意力聚焦于这一错误行为之上,学生在不理解这一行为的错误之处(仅仅理智上知道是不够的)时,有可能更倾向于模仿以吸引其他同学的注意力。
我想,这一个案例给我们至少有三点启发:
第一, 说教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甚至有可能起反作用。
第二,惩罚必须是等值的、恰当的,好的惩罚会协助学生感受、体验、理解自己所犯的错误,并真正地感到后悔。
第三,学生总是通过不断地犯错发展德性的,因此,教师的任务不是通过惩罚抑制错误,而是将错误转化为资源,通过对问题的解决发展学生的道德水平。前者是消极的,后者是积极的。
总之,班主任必须意识到,错误不仅仅是应当加以避免的“麻烦”,同时也是发展德性的契机。不同的理解,将会导致不同的应对,并最终形成不同的教育观,收到完全不同的教育效果。一个优秀乃至于卓越的班主任,与一个平凡乃至于平庸的班主任,其分別,大约也在于此吧?
(作者单位: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罕台镇新世纪学校新教育研究中心)
(责 编 子 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