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心理教育是当代数学教学的重要发展趋势。研究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心理教育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将重点研究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心理教育。
【关键词】初中数学 心育 实践
新一轮基础教育7—9年级数学课程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总目标,主要体现于知识技能目标和过程性目标。即既要实现认知目标,而且又要体现行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实践证明,心理辅导的原理融入课堂教学,可以改变过去只重视认知目标的现状,逐步变单一的、接受式的认知教学方式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的,包括由接受式、体验式、发现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构成的新颖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因此,把心理辅导原理运用于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是具有前瞻性和创造性的,也对当前实施新课程数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1初中数学心理教育的涵义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心理教育,是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数学学科的特定规律,利用多种心理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心理影响,优化学生心理环境并与学生心理的自主建构相互作用,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即从心理的角度去关心、理解、帮助和培育学生,使他们在数学认知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心理晶质,使他们在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后能自主地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维进行创造性地工作。它是学校学科心理教育的重要构件。对于初中数学心理教育,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1.1 中学心理素质教育是数学教育教学的基本目标、过程与结果
提高学生的素质是中学数学教育的主要目的,而心理素质是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基础。“心理素质与入的生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构成了人的素质的整体,其中,心理素质处于中间层次,它与生理素质结合,共同构成人生发展的基础,构成人的世界的统一体。”心理素质是人的生命的精神载体,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其它一切素质将失去存在的意义。进行数学教育的过程就是师生之间进行精神交流的心理活动过程。
(1)中学心理素质教育是由中学数学教学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中学数学教学,不但要使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获得发展,且还要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其中,特别要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创造精神和创造力。数学教学是在教师的主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学习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发展智力的过程,是学生数学认知结构发展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现有数学认知结构的特点和水平,把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法则,以及它们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作为教学的最主要目标。
(2)、中学数学心理教育具有…般心理教育的特性。心理教育相对其它教育而言,具有奠基性、发展性和濡染性(潜隐性)等特性。
第一,心理教育是备学科教学的基础,中学数学心育是中学数学教学的基础。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自主人格和创新意识的发展等都要以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为条件。中学数学心育要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要为学生学力的形成和终身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就必须矢志不移地夯实学生的心理索质这个基础性素质。
第二,中学数学心理教育以发展性教育为主,通过数学教学活动挖掘学生心理潜能,促进学生备项心理素质的发展;同时,为那蝗少数存在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学生设计和实施与其心理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育服务。第三,中学数学心理教育是针对学生的整个心理世界丽言的,学生从教师那里得到的不仅有数学知识信息,而且有智力、能力和情感、意志、性格等多种心理的综合信息,学生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丰富的整体交往体验中,心理受到濡染,心理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
2在心理教育理论指导下进行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通过心理教育知道,在教学中更注重以下几方面能力的培养:
1、知识与技能
·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符号的过程,认识有理数、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运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进行描述。
·经历探索物体与图形的基本性质、变换、位置关系的过程,掌握三角形、四边形、圆的基本性质以及平移、旋转、轴对称、相似等的基本性质,初步认识投影与视图,掌握基本的识图、作图等技能;体会证明的必要性,能证明三恁形和四边形的基本性质,掌握基本的推理性质。
·从事收集、描述、分析数据,作出判断并进行交流的活动,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掌握必要的数据处理技能;进一步丰富对概率的认识,知道频率与概率的关系,会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
2、数学思考
·能对具体情境中较大的数学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能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刻画事物间的相互关系。
·在探索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变换以及平面图形与空间几何体的相互转换等活动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问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能收集、选择、处理数学信息,并作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洲。
·能用实例对一·蝗数学猜想作出检验,从而增加猜想的可信程度或推翻猜想。
·体会证明的必要性,发展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3、解决问题
·能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
·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尝试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
·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能用文字、字母或图表等清楚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解释结果的合理性。
·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与以往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目标相比,我更注重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学生的交流。从学生学习数学的角度讲,交流可以帮助学生在非正式的直觉的观念与抽象的数学语言符号之间建立起联系,还可以帮助学生把实物的、图画的、符号的以及心智描绘的数学概念联系起来。在这点上,进行教学设计时,我经常考虑如何组织学生自己进行摸索和讨论,以强化对数学的理解,强化数学的思维,有效地组织思维活动,鼓励学生向老师和同学表达数学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数学表达,使学生体会到数学语言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傅海伦、朱艳、田珍: 《现代数学教学观念的特点与发展趋势》[J]《教育科学研究》200l(11)
[2]丛晓波: ((以人为本:课堂教学监控的核心理念》(J]《教育科学研究》2003(7-8)
【关键词】初中数学 心育 实践
新一轮基础教育7—9年级数学课程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总目标,主要体现于知识技能目标和过程性目标。即既要实现认知目标,而且又要体现行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实践证明,心理辅导的原理融入课堂教学,可以改变过去只重视认知目标的现状,逐步变单一的、接受式的认知教学方式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的,包括由接受式、体验式、发现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构成的新颖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因此,把心理辅导原理运用于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是具有前瞻性和创造性的,也对当前实施新课程数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1初中数学心理教育的涵义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心理教育,是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数学学科的特定规律,利用多种心理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心理影响,优化学生心理环境并与学生心理的自主建构相互作用,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即从心理的角度去关心、理解、帮助和培育学生,使他们在数学认知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心理晶质,使他们在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后能自主地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维进行创造性地工作。它是学校学科心理教育的重要构件。对于初中数学心理教育,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1.1 中学心理素质教育是数学教育教学的基本目标、过程与结果
提高学生的素质是中学数学教育的主要目的,而心理素质是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基础。“心理素质与入的生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构成了人的素质的整体,其中,心理素质处于中间层次,它与生理素质结合,共同构成人生发展的基础,构成人的世界的统一体。”心理素质是人的生命的精神载体,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其它一切素质将失去存在的意义。进行数学教育的过程就是师生之间进行精神交流的心理活动过程。
(1)中学心理素质教育是由中学数学教学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中学数学教学,不但要使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获得发展,且还要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其中,特别要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创造精神和创造力。数学教学是在教师的主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学习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发展智力的过程,是学生数学认知结构发展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现有数学认知结构的特点和水平,把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法则,以及它们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作为教学的最主要目标。
(2)、中学数学心理教育具有…般心理教育的特性。心理教育相对其它教育而言,具有奠基性、发展性和濡染性(潜隐性)等特性。
第一,心理教育是备学科教学的基础,中学数学心育是中学数学教学的基础。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自主人格和创新意识的发展等都要以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为条件。中学数学心育要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要为学生学力的形成和终身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就必须矢志不移地夯实学生的心理索质这个基础性素质。
第二,中学数学心理教育以发展性教育为主,通过数学教学活动挖掘学生心理潜能,促进学生备项心理素质的发展;同时,为那蝗少数存在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学生设计和实施与其心理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育服务。第三,中学数学心理教育是针对学生的整个心理世界丽言的,学生从教师那里得到的不仅有数学知识信息,而且有智力、能力和情感、意志、性格等多种心理的综合信息,学生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丰富的整体交往体验中,心理受到濡染,心理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
2在心理教育理论指导下进行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通过心理教育知道,在教学中更注重以下几方面能力的培养:
1、知识与技能
·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符号的过程,认识有理数、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运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进行描述。
·经历探索物体与图形的基本性质、变换、位置关系的过程,掌握三角形、四边形、圆的基本性质以及平移、旋转、轴对称、相似等的基本性质,初步认识投影与视图,掌握基本的识图、作图等技能;体会证明的必要性,能证明三恁形和四边形的基本性质,掌握基本的推理性质。
·从事收集、描述、分析数据,作出判断并进行交流的活动,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掌握必要的数据处理技能;进一步丰富对概率的认识,知道频率与概率的关系,会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
2、数学思考
·能对具体情境中较大的数学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能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刻画事物间的相互关系。
·在探索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变换以及平面图形与空间几何体的相互转换等活动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问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能收集、选择、处理数学信息,并作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洲。
·能用实例对一·蝗数学猜想作出检验,从而增加猜想的可信程度或推翻猜想。
·体会证明的必要性,发展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3、解决问题
·能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
·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尝试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
·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能用文字、字母或图表等清楚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解释结果的合理性。
·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与以往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目标相比,我更注重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学生的交流。从学生学习数学的角度讲,交流可以帮助学生在非正式的直觉的观念与抽象的数学语言符号之间建立起联系,还可以帮助学生把实物的、图画的、符号的以及心智描绘的数学概念联系起来。在这点上,进行教学设计时,我经常考虑如何组织学生自己进行摸索和讨论,以强化对数学的理解,强化数学的思维,有效地组织思维活动,鼓励学生向老师和同学表达数学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数学表达,使学生体会到数学语言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傅海伦、朱艳、田珍: 《现代数学教学观念的特点与发展趋势》[J]《教育科学研究》200l(11)
[2]丛晓波: ((以人为本:课堂教学监控的核心理念》(J]《教育科学研究》200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