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数学高考内容也在不断的创新,近几年高考数学题呈现出了开放性、探究性、创新性的特点。这也就决定了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构建开放性的课堂,借以来活跃学生的发散思维,锻炼学生的综合技能。本文笔者着重从搭建开放性的教学氛围、设置开放性的教学问题、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实施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四方面来简单阐述开放性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构建。
关键词:开放性;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构建
开放性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产物,能够为学生提供较为广阔的思维实践。它“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实现课堂教学民主性和合作性,有利于学生体验成功,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开放性教学的价值,进而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来构建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以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从搭建开放性的教学氛围、设置开放性的教学问题、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实施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四方面来谈一下开放性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构建。
一、搭建开放性的教学氛围
教学氛围是诱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先决条件。高中数学内容逻辑性紧密、推理性强、知识枯燥,教师只有结合教学内容搭建一定的教学氛围才能够有效地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同样构建开放性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也应先构建开放性的教学氛围。对此,我认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第一,教师教学思想的开放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凸显“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学生创造充分展示他们的平台,让每位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的平台,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第二,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教学内容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一个中介活动,是教学的主要因素。新课程所倡导的数学开放性指的是让数学内容尽可能地回归生活,即:将数学教学内容与生活相结合,进而提出相应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如:在学习“集合”教学内容时,我以学生生活中能够见到的事物为基准点,来设置开放性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自由地来思维、表达,即:首先介绍一下你自己。说说家庭、学校、男生、女生班级他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让学生自主或者合作式地探究、总结出集合的含义,进而再介绍集合的表示方法、常用数集的记法等集合知识。
二、设置开放性的教学问题
高中数学逻辑性较强,而问题是引导学生实施探究行为的主导线。通过近几年高考题型我们也可以发现,考题逐渐开始向开放性发展,即:注重对学生发散性思维、即兴思维的考验。因此,我认为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构建开放性的课堂教学,这样在教学问题的设置上也就自然的要求其开放性,借以来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提升学生的独立思维意识、创新意识等。在设置开放性教学问题上,我认为可以在一定的问题上弱化某个条件或者直接省去条件,如:“解决求过点(2,3),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学生发散思维、创新思维;或者是对结论进行设置,让其在限定条件和关系下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动向,让学生需要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探究问题来让问题呈现出开放性。我在设置教学问题时,以开放性为基准,四面开花,设置“问题链”将数学知识与实践、探究等相融合,促使学生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而寻求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如:在学习“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教学内容时,我提出多个衔接性较强的问题来形成问题链,即:结合自己的认识谈谈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知识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通过实践你认为:α与π±α与2π±α之间的三角关系是什么?请尝试着对这些关系进行推导。设置答案不一、多元化的问题来让学生自由地发挥自我。此外,教师也可以对通过引导学生创新、转化问题题目,即一题多问或者设置一题多解的数学问题来推动学生开展发散思维,促使数学课堂朝着开放性发展。
三、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日益突出。教师要想有效地构建开放性的课堂,让全体学生都充分地发挥自我,每人都有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教师就必须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平台,即:结合新课程标准内容以及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诸如:学习能力、知识掌握程度等来采取开放的教学方法。“教无定法”,笔者认为针对学生差异性的特点,可以通过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实现高中数学课堂的开放性,即:在课堂教学中穿插多个教学方法,来促使每位学生都参与进来。如:在学习等差数列教学内容时,我首先运用问题教学法,即提出问题:若(z-x)?-4(x-y)(y-z)=0,求证:x、y、z是等差数列;其次,创新教学方法的应用,采取研究性教学方法,让学生对问题进行预设,即:猜测、验证,令a=x-y,b=z-x,c=y-z;最后,采取思维疏导法,结合生活中的构造原理,运用已知条件可以接触条件方程的两个相等的根,进而由根和系数的关系:z-y=y-x,x+z=2y,得出x、y、z成等差数列的结果。开放教学方法与学生解题思维途径,引导学生将等差数列的知识进行梳理,促使学生构建自我知识体系。
四、实施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评价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缓解,对教学有着导向、监督、激励、反馈等多个功能。传统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评价方式是以考试为主,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新课程倡导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开放性的教学也不仅仅注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而且也注重对学生综合技能和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必须对评价方式进行创新,建立开放性的评价体系,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评价观念。我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采取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来推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开放性的持续发展。即:首先,构建开放评价制度,以教师评价为主,同时融合学生自我评价、家长、任课教师、生生互评、学校主任等多个评价方式。其次,拓展评价内容,将综合技能、学习态度、日常行为表现等都融入到评价体系中来。如:我将评价内容分为四方面,即:学习态度(包括:学生学习目的是否明确、求知欲;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持续性;自主创新艺术和探究精神等)、学习过程(主动参与数学学习、对学习方式的掌握情况;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探究情况;自主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处理信息、运用信息能力;课堂发言情况等)、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观察能力、想象力、创新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自主探究能力等)、日常行为表现(上课迟到、早退问题;帮助他人、学习习惯、自主探究学习等)。这样去全方位地、多元化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来充分凸显评价的公正性、公平性和开放性,从而为开放性课堂教学的构建提供后盾力量。
总的来说,开放性课堂教学是新课程较为提倡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同时也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补充。教学实践种种形式表明开放性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结合学科内容和特点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全面掌握学生的真实信息,进而以学生为中心,全方位地构建开放性的课堂,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强化学生综合技能的锻炼,深化其素养培养,进而推动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涂荣豹,王光明,宁连华.新编数学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刘韵清.周晓阳著.开放性教学论[M].成都:巴蜀书社出版,2010.
3.李大永,白永潇,张思明编著.高中数学新课程中的特色教学设计和案例分析[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
关键词:开放性;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构建
开放性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产物,能够为学生提供较为广阔的思维实践。它“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实现课堂教学民主性和合作性,有利于学生体验成功,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开放性教学的价值,进而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来构建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以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从搭建开放性的教学氛围、设置开放性的教学问题、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实施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四方面来谈一下开放性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构建。
一、搭建开放性的教学氛围
教学氛围是诱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先决条件。高中数学内容逻辑性紧密、推理性强、知识枯燥,教师只有结合教学内容搭建一定的教学氛围才能够有效地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同样构建开放性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也应先构建开放性的教学氛围。对此,我认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第一,教师教学思想的开放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凸显“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学生创造充分展示他们的平台,让每位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的平台,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第二,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教学内容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一个中介活动,是教学的主要因素。新课程所倡导的数学开放性指的是让数学内容尽可能地回归生活,即:将数学教学内容与生活相结合,进而提出相应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如:在学习“集合”教学内容时,我以学生生活中能够见到的事物为基准点,来设置开放性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自由地来思维、表达,即:首先介绍一下你自己。说说家庭、学校、男生、女生班级他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让学生自主或者合作式地探究、总结出集合的含义,进而再介绍集合的表示方法、常用数集的记法等集合知识。
二、设置开放性的教学问题
高中数学逻辑性较强,而问题是引导学生实施探究行为的主导线。通过近几年高考题型我们也可以发现,考题逐渐开始向开放性发展,即:注重对学生发散性思维、即兴思维的考验。因此,我认为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构建开放性的课堂教学,这样在教学问题的设置上也就自然的要求其开放性,借以来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提升学生的独立思维意识、创新意识等。在设置开放性教学问题上,我认为可以在一定的问题上弱化某个条件或者直接省去条件,如:“解决求过点(2,3),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学生发散思维、创新思维;或者是对结论进行设置,让其在限定条件和关系下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动向,让学生需要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探究问题来让问题呈现出开放性。我在设置教学问题时,以开放性为基准,四面开花,设置“问题链”将数学知识与实践、探究等相融合,促使学生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而寻求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如:在学习“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教学内容时,我提出多个衔接性较强的问题来形成问题链,即:结合自己的认识谈谈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知识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通过实践你认为:α与π±α与2π±α之间的三角关系是什么?请尝试着对这些关系进行推导。设置答案不一、多元化的问题来让学生自由地发挥自我。此外,教师也可以对通过引导学生创新、转化问题题目,即一题多问或者设置一题多解的数学问题来推动学生开展发散思维,促使数学课堂朝着开放性发展。
三、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日益突出。教师要想有效地构建开放性的课堂,让全体学生都充分地发挥自我,每人都有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教师就必须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平台,即:结合新课程标准内容以及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诸如:学习能力、知识掌握程度等来采取开放的教学方法。“教无定法”,笔者认为针对学生差异性的特点,可以通过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实现高中数学课堂的开放性,即:在课堂教学中穿插多个教学方法,来促使每位学生都参与进来。如:在学习等差数列教学内容时,我首先运用问题教学法,即提出问题:若(z-x)?-4(x-y)(y-z)=0,求证:x、y、z是等差数列;其次,创新教学方法的应用,采取研究性教学方法,让学生对问题进行预设,即:猜测、验证,令a=x-y,b=z-x,c=y-z;最后,采取思维疏导法,结合生活中的构造原理,运用已知条件可以接触条件方程的两个相等的根,进而由根和系数的关系:z-y=y-x,x+z=2y,得出x、y、z成等差数列的结果。开放教学方法与学生解题思维途径,引导学生将等差数列的知识进行梳理,促使学生构建自我知识体系。
四、实施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评价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缓解,对教学有着导向、监督、激励、反馈等多个功能。传统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评价方式是以考试为主,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新课程倡导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开放性的教学也不仅仅注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而且也注重对学生综合技能和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必须对评价方式进行创新,建立开放性的评价体系,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评价观念。我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采取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来推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开放性的持续发展。即:首先,构建开放评价制度,以教师评价为主,同时融合学生自我评价、家长、任课教师、生生互评、学校主任等多个评价方式。其次,拓展评价内容,将综合技能、学习态度、日常行为表现等都融入到评价体系中来。如:我将评价内容分为四方面,即:学习态度(包括:学生学习目的是否明确、求知欲;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持续性;自主创新艺术和探究精神等)、学习过程(主动参与数学学习、对学习方式的掌握情况;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探究情况;自主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处理信息、运用信息能力;课堂发言情况等)、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观察能力、想象力、创新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自主探究能力等)、日常行为表现(上课迟到、早退问题;帮助他人、学习习惯、自主探究学习等)。这样去全方位地、多元化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来充分凸显评价的公正性、公平性和开放性,从而为开放性课堂教学的构建提供后盾力量。
总的来说,开放性课堂教学是新课程较为提倡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同时也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补充。教学实践种种形式表明开放性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结合学科内容和特点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全面掌握学生的真实信息,进而以学生为中心,全方位地构建开放性的课堂,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强化学生综合技能的锻炼,深化其素养培养,进而推动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涂荣豹,王光明,宁连华.新编数学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刘韵清.周晓阳著.开放性教学论[M].成都:巴蜀书社出版,2010.
3.李大永,白永潇,张思明编著.高中数学新课程中的特色教学设计和案例分析[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