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鱼肝油、DHA、核桃露……想必大家小时候都或多或少用过这些据说能让大脑变聪明的东西。随着时间流逝,这些已经退居幕后了,而一些新型的“聪明药”开始逐渐走入大家的视线。
哌甲酯和莫达非尼都是能够使中枢兴奋的药物,它们分别主要用于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发作性睡病,但是在一种不合理的使用情景下,它们都被称作“聪明药”。
通常大家说一个人聪明时,无外乎是说这个人的智力比较高,而人的智力真的能通过一个小药片来提高么?
雷蒙德·卡特尔认为,智力分为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流体智力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受人体生物学因素影响。晶体智力则是知识和经验的积累,由后天习得。
关于影响人类智力高低因素的研究,向来分为遗传学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那么比较中立的观点则是,遗传和环境对智力均存在作用,遗传决定智力的上限,这个上限越高,环境的影响越大。
那么药物能从遗传上影响智力吗?显然让我们的基因随意发生突变是件很可怕的事,何况现在还没有哪种口服药物能精准地修改某一段DNA让人突然变聪明了。
药物能通过改变环境影响智力吗?几片药物必然无法改变我们所接受过的教育和掌握的生活经验,时间机器或许可以。
那这些药物为什么被叫作“聪明药”呢?根据对服用这种药物人群的一些研究或访谈记录,不难发现他们很多都是在需要提高工作效率的时候才会选择服药,比如医生准备执业医师考试,在校生面临毕业答辩,律师接到大案子或工程师攻克项目的时候。其中一些人描述了服药后的感受:“我的注意力比平时稍微集中了……我很难再进入以前那种状态,什么都不干,只想呆坐着,我发现自己在找东西占据注意力”“我有几个朋友在用莫达非尼,这能让他们24小时保持兴奋,我想药效过后他们会感觉很糟……我那些吃药的朋友大多做得很出色,但我更觉得那是因为他们本身就很聪明。”
看起来药物似乎让工作或学习更有效率了,就像我们会用茶和咖啡来提神一样,但药物会像咖啡和茶一样安全吗?或者说,滥用药物(非治疗疾病目的的使用)带来的副作用在它们带来的收益面前是否不值一提?
根据国外一个比较全面的健康人群使用哌甲酯的综述中,发现服用哌甲酯后的起效时间内确实能够提高工作记忆能力(指对信息的临时存储和处理)和处理速度,但是对于本身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没有任何提高。这或许能提示我们,药物让我们工作得更快、处理量更大,但是也真的不能让人变得更聪明。
※躯体上的副作用
药物并不能精确地只进入大脑调节里面的化学物质来提高注意力,在我们吃下去的小部分药物进入大脑后,其他大部分的药物都在身体的各处游走,会使我们的心脏产生兴奋引起心动过速、血压升高或心绞痛,影响我们的肠胃让食欲下降。
※精神上的副作用
正如药物无法精确分布到体内的某一部位,它无法精确到对一特定受体发挥作用。我们的大脑精密而复杂,在药物的影响下,脑内很多化学物质会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精神状况的改变,比较常见的就是焦虑和抑郁了,而且哌甲酯是禁止用于明显焦虑人群的。
※耐药性和依赖性
根据药物本身的作用原理,长期不合理的使用会使药物的效果逐渐衰减,而药物提高工作效率带来的欣快感和药效消失后的失落感会让我们不断地渴求再次进入那种状态,从而产生对药物的心理依赖,并不断增加药物的剂量。
当患者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用药时,会由医生根据躯体情况评估给出最合适的用法和用量,之后定期复诊,避免副作用和耐药情况的发生。但通过非法途径获得的药物显然无法得到专业的医疗评估,更不用提之后的长期监测了,那么出现副作用的风险会是增加的,往往也不能被及时发现。
另外,当进行一项有竞争性的工作时,服用药物或许能让我们完成得更好,拿到更靠前的名次,但却有违公平。何况工作总是做不完的,我们与其花高价非法获得药物并承担着巨大的安全风险去获得几小时的高效,不如努力提升自己,既安全又可靠。
哌甲酯和莫达非尼都是能够使中枢兴奋的药物,它们分别主要用于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发作性睡病,但是在一种不合理的使用情景下,它们都被称作“聪明药”。
通常大家说一个人聪明时,无外乎是说这个人的智力比较高,而人的智力真的能通过一个小药片来提高么?
什么是智力?
雷蒙德·卡特尔认为,智力分为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流体智力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受人体生物学因素影响。晶体智力则是知识和经验的积累,由后天习得。
关于影响人类智力高低因素的研究,向来分为遗传学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那么比较中立的观点则是,遗传和环境对智力均存在作用,遗传决定智力的上限,这个上限越高,环境的影响越大。
那么药物能从遗传上影响智力吗?显然让我们的基因随意发生突变是件很可怕的事,何况现在还没有哪种口服药物能精准地修改某一段DNA让人突然变聪明了。
药物能通过改变环境影响智力吗?几片药物必然无法改变我们所接受过的教育和掌握的生活经验,时间机器或许可以。
为什么还有人吃它?
那这些药物为什么被叫作“聪明药”呢?根据对服用这种药物人群的一些研究或访谈记录,不难发现他们很多都是在需要提高工作效率的时候才会选择服药,比如医生准备执业医师考试,在校生面临毕业答辩,律师接到大案子或工程师攻克项目的时候。其中一些人描述了服药后的感受:“我的注意力比平时稍微集中了……我很难再进入以前那种状态,什么都不干,只想呆坐着,我发现自己在找东西占据注意力”“我有几个朋友在用莫达非尼,这能让他们24小时保持兴奋,我想药效过后他们会感觉很糟……我那些吃药的朋友大多做得很出色,但我更觉得那是因为他们本身就很聪明。”
看起来药物似乎让工作或学习更有效率了,就像我们会用茶和咖啡来提神一样,但药物会像咖啡和茶一样安全吗?或者说,滥用药物(非治疗疾病目的的使用)带来的副作用在它们带来的收益面前是否不值一提?
药物到底提升了什么?
根据国外一个比较全面的健康人群使用哌甲酯的综述中,发现服用哌甲酯后的起效时间内确实能够提高工作记忆能力(指对信息的临时存储和处理)和处理速度,但是对于本身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没有任何提高。这或许能提示我们,药物让我们工作得更快、处理量更大,但是也真的不能让人变得更聪明。
我們不希望的副作用可能都有
※躯体上的副作用
药物并不能精确地只进入大脑调节里面的化学物质来提高注意力,在我们吃下去的小部分药物进入大脑后,其他大部分的药物都在身体的各处游走,会使我们的心脏产生兴奋引起心动过速、血压升高或心绞痛,影响我们的肠胃让食欲下降。
※精神上的副作用
正如药物无法精确分布到体内的某一部位,它无法精确到对一特定受体发挥作用。我们的大脑精密而复杂,在药物的影响下,脑内很多化学物质会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精神状况的改变,比较常见的就是焦虑和抑郁了,而且哌甲酯是禁止用于明显焦虑人群的。
※耐药性和依赖性
根据药物本身的作用原理,长期不合理的使用会使药物的效果逐渐衰减,而药物提高工作效率带来的欣快感和药效消失后的失落感会让我们不断地渴求再次进入那种状态,从而产生对药物的心理依赖,并不断增加药物的剂量。
健康人和患者用药有什么不一样?
当患者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用药时,会由医生根据躯体情况评估给出最合适的用法和用量,之后定期复诊,避免副作用和耐药情况的发生。但通过非法途径获得的药物显然无法得到专业的医疗评估,更不用提之后的长期监测了,那么出现副作用的风险会是增加的,往往也不能被及时发现。
另外,当进行一项有竞争性的工作时,服用药物或许能让我们完成得更好,拿到更靠前的名次,但却有违公平。何况工作总是做不完的,我们与其花高价非法获得药物并承担着巨大的安全风险去获得几小时的高效,不如努力提升自己,既安全又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