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市场,倍受世界瞩目。中国与老挝、越南、缅甸这东盟三国有着广泛的国土接壤、众多贸易口岸及边境通道;与泰国、柬埔寨经济互补性强,有很多发展机遇不容错过。然而,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国企业在周边东盟国家的市场开拓中暴露出很多问题,值得深思。
[关键词] 国际化营销创新品牌战略
一、中国企业在开拓周边东盟国家市场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虽然中国的许多企业已将目光投向了周边东盟国家市场,但在开拓市场的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
1.缺乏整体投资战略和行业规划,仍处于海外投资的初级阶段
在没有行业规划,也没有明确的产业政策和行业导向的情况下,不少中国企业在开拓周边东盟国家市场的过程中没有制定整体投资战略,投资随意性很大。
2.边境小额贸易产品深加不够、品牌意识浅薄
边以广西出口越南的水果为例,广西与越南边境小额贸易历史悠久,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广西已成为越南最大水果出口市场。但广西农产品质量档次不高,农产品精深加工程度低,名牌产品和拳头产品少,市场拓展能力弱;农产品市场体系发育不良;龙头企业与农户联系缺乏交往载体;农业产业化中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不大,实力不强。
3.国内企业的“内战”上演到国际市场上
以国内摩托车行业在越南的投资为代表,中国企业在周边国家投资的失败多源于打内战。1995年,就有中国摩托车企业进入越南市场,直到20世纪末,在越南的中国摩托车企业还只有四家。当时,国内摩托车在越南的市场价是700美元~800美元,比日本厂家的零售价格低一半以上,以优越的性价比打破了日本摩托统治越南市场的格局,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抢得80%的市场份额。但好景不长,坐拥越南市场不久,国内企业就开始了内斗。虽然明知价格战是一把双刃剑,但为了尽可能多地占领市场,谁也不甘示弱。摩托车价格平均每个月下跌70多美元,几个月后,就迅速跌到了300美元的低谷。目前,在越南卖一辆摩托车的利润已从当初的每辆300多美元下滑到30元人民币,国内企业始终处于低水平竞争状态,导致利润越做越薄,很多企业无以支撑而被迫退出。
4.企业在认识上存在误区,短期行为严重,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
许多国内企业认为东盟4个新成员国(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比较落后,对商品要求不高,因此向其大量输出积压商品,使这些国家的消费者形成了中国商品质量差的印象。另一个表现是,缺乏开发东盟市场的意识和长期战略规划,存在投机行为。
5.重商主义思想严重,恶化生态环境和睦邻关系
重商主义的主要危害是压低国内下层民众的收入和资源、资产的价值;而且,这种低附加值产品的输出,表面看是为国家积累外汇,实则是补贴外国。
这种大进大出的粗放型出口模式,对资源和能源的依赖十分严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极其巨大,由于大量进口周边国家的自然资源,在合作开发过程中,一些国内企业不注重采取有效方式解决生态和跨文化问题,导致邻国的生态环境恶化,与当地居民产生对立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对睦邻友好关系还造成了负面影响。
二、中国企业开拓周边东盟国家市场的对策分析
根据自身发展的现状和目标市场的特点,中国企业要走向周边东盟国家,开拓区域国际市场应采取如下对策:
1.重视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
公司战略的制定通常要通过环境分析辨别市场存在的机会,经过内部价值链分析确认公司的优势,并将两者结合确定公司的战略。而对于跨国企业,由于他们的重点是进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和相关产业,以不断提高其产品的国际占有率,因此在制定战略时对投资国的宏观环境分析是重中之重。
周边东盟国家具有强大的市场潜力,无疑是块可开拓的沃土,值得国内企业做长远的投资战略规划。每个企业都应该意识到,企业战略具有全局性的作用,为企业发展规划了长远目标,没有长远发展战略的企业是永远走不长的。
2.树立中国商品的品牌形象、增强品牌国际竞争力
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不同,国外消费者更看重的是一个国家在某一产业的竞争力。例如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看法,只要是法国牌子的香水即使再低档也比中国的香水好。消费者很难记住国外的哪个牌子比较好(世界排名第一、二的除外),在消费者头脑中对外国产品多是一个品类的定位,而很少细致到一个品牌的定位。所以,绝对不能让中国产品在国外消费者头脑中形成低档的印象,因为这一印象一旦形成,很难改变。不断树立中国品类的国际品牌形象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3.在国际市场开拓中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
在开拓周边国家市场时,中国企业应该抱成团,以一个中国品类的优秀产品形象展现在周边国家的市场上。在这方面我们应借鉴日本行业协会的海外做法,民营中小企业应以结成群体走出去或建立海外工业园区的方式,大型企业在实施国际经营战略时也同样存在协同配合的问题。否则就会出现国内企业在海外恶性竞争的不良后果,在国际市场上给人以低端货的印象,认为中国产品质量有很大的波动性。
4.中国政府要加强对海外出口的监督机制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中国必须改变自己的发展战略,从传统的重商主义向更多地资源节约型生产经营转变,并且要适当调整人民币汇率,提高人民币的购买能力,使目前的国际贸易逐步向公平交易转变。
5.加强对目标市场的研究,采取有效的竞争策略
加强对目标市场的研究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重视研究所在国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竞争对手的研究与分析。
6.針对目标市场不断追求营销创新
彼得·德鲁克说过,企业只有两个职能:营销和创新,其他的都是成本。而我国大部分企业在海外市场经营的失败多源于缺乏营销创新,营销和创新两个职能都失去的企业,收获的只能是成本。比如说,中国家电产品质量已经具有了世界级竞争优势,但在海外市场上的影响还不大。不少企业除了打价格战恶性竞争外,不会采取其他好的营销手段。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国际化经营,应注重营销创新。
7.构建国际区域合作的企业文化
企业国际化生产经营的成败不仅取决于企业的资本、技术及其管理,而且还取决于对各种文化价值观和制度差异的正确把握与运用,取决于有效的跨文化管理。也就是说,在境外投资应充分注意到境外的经营条件和环境的特殊性,适时地推进“属地化”改革,即让境外企业经营管理“入乡随俗”,使境外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真正融于当地社会,与所驻地经济运行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属地化”的内容主要包括经营属地化、人员属地化和待遇属地化。经营属地化是指按所在国当地的市场规律和法律准则进行经营活动;人员属地化是指就地雇佣当地人员和尽可能实现外派人员与当地的融合;待遇属地化则是指员工的工资待遇参照驻地同类公司的水平来确定。
彼得·德鲁克指出:跨国经营的企业是一种多文化的机构,基本思想是一个把政治、文化上的多样性结合起来而进行统一管理的哲学体系。因此,中国企业要走出国门就必须研究跨国经营哲学及其体系。真正的国际化企业,不仅仅是将产品销售到海外,更重要的是使文化能被本土以外国家的员工和人民所接受。跨国公司具有跨国性、全球性和联系性的特征,发展很快,同时其发展出现了跨文化管理。“属地化”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境外企业能更好地融入到所在地的经济、法律、法规、文化中,促成国家之间、区域之间的文化交叉;东道国文化和所在国文化相互交叉;形成跨文化沟通和谐的具有东道主特色的企业文化。
综上所述,我国要与周边东盟国家之间进行全方位合作与经济全球化接轨,必须做好宏观、微观两个层面的工作。在宏观上,要通过结构调整,深化改革,由粗放型出口转变为集约型出口,由廉价劳动力、廉价产品、廉价价格转变为技术型劳动,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享受优惠价格,使我国从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在微观上,企业要了解周边东盟各国如劳动法、环境法和税法等法律法规,做到有备而去,熟悉所在国情况,包括文化、法律、法规、风俗习惯等;耐心经营,与当地员工建立互信关系;重视企业文化在营造共同发展的国际环境中的地位,积极地融入到当地主流社会中。
三、中国企业在东盟周边国家开拓市场的前景展望
截止到2005年12月,TCL在泰国彩电市场的销量已达到15%的市场占有率,仅次于韩国三星和日本,位居排名榜第三。此外,TCL还借助德国世界杯在泰国获得电视转播厅独家冠名和背景广告的权利。此举的目的在于,在泰国消费者心目中打造了显著的品牌知名度。
海尔的世界上第一台“天然洗”洗衣机率先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亮相,“天然洗”神奇的技术魅力倾倒了所有现场观摩者,4位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泰国的家电经销商代表抢先与海尔签约,买断了其首批投向海外市场的4万台“天然洗”洗衣机在当地的独家经销权。这标志着引领世界洗衣机发展潮流的海尔洗衣机系列高端产品开始大规模进入国际市场。
虽然中国企业在周边国家市场的开拓还是举步为艰,但已经有了诸如TCL、海尔等一批优秀的中国企业的成功开拓。我们坚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成功地走出国门、走向海外市场,为中国经济带来巨大的推动力量。
[关键词] 国际化营销创新品牌战略
一、中国企业在开拓周边东盟国家市场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虽然中国的许多企业已将目光投向了周边东盟国家市场,但在开拓市场的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
1.缺乏整体投资战略和行业规划,仍处于海外投资的初级阶段
在没有行业规划,也没有明确的产业政策和行业导向的情况下,不少中国企业在开拓周边东盟国家市场的过程中没有制定整体投资战略,投资随意性很大。
2.边境小额贸易产品深加不够、品牌意识浅薄
边以广西出口越南的水果为例,广西与越南边境小额贸易历史悠久,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广西已成为越南最大水果出口市场。但广西农产品质量档次不高,农产品精深加工程度低,名牌产品和拳头产品少,市场拓展能力弱;农产品市场体系发育不良;龙头企业与农户联系缺乏交往载体;农业产业化中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不大,实力不强。
3.国内企业的“内战”上演到国际市场上
以国内摩托车行业在越南的投资为代表,中国企业在周边国家投资的失败多源于打内战。1995年,就有中国摩托车企业进入越南市场,直到20世纪末,在越南的中国摩托车企业还只有四家。当时,国内摩托车在越南的市场价是700美元~800美元,比日本厂家的零售价格低一半以上,以优越的性价比打破了日本摩托统治越南市场的格局,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抢得80%的市场份额。但好景不长,坐拥越南市场不久,国内企业就开始了内斗。虽然明知价格战是一把双刃剑,但为了尽可能多地占领市场,谁也不甘示弱。摩托车价格平均每个月下跌70多美元,几个月后,就迅速跌到了300美元的低谷。目前,在越南卖一辆摩托车的利润已从当初的每辆300多美元下滑到30元人民币,国内企业始终处于低水平竞争状态,导致利润越做越薄,很多企业无以支撑而被迫退出。
4.企业在认识上存在误区,短期行为严重,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
许多国内企业认为东盟4个新成员国(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比较落后,对商品要求不高,因此向其大量输出积压商品,使这些国家的消费者形成了中国商品质量差的印象。另一个表现是,缺乏开发东盟市场的意识和长期战略规划,存在投机行为。
5.重商主义思想严重,恶化生态环境和睦邻关系
重商主义的主要危害是压低国内下层民众的收入和资源、资产的价值;而且,这种低附加值产品的输出,表面看是为国家积累外汇,实则是补贴外国。
这种大进大出的粗放型出口模式,对资源和能源的依赖十分严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极其巨大,由于大量进口周边国家的自然资源,在合作开发过程中,一些国内企业不注重采取有效方式解决生态和跨文化问题,导致邻国的生态环境恶化,与当地居民产生对立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对睦邻友好关系还造成了负面影响。
二、中国企业开拓周边东盟国家市场的对策分析
根据自身发展的现状和目标市场的特点,中国企业要走向周边东盟国家,开拓区域国际市场应采取如下对策:
1.重视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
公司战略的制定通常要通过环境分析辨别市场存在的机会,经过内部价值链分析确认公司的优势,并将两者结合确定公司的战略。而对于跨国企业,由于他们的重点是进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和相关产业,以不断提高其产品的国际占有率,因此在制定战略时对投资国的宏观环境分析是重中之重。
周边东盟国家具有强大的市场潜力,无疑是块可开拓的沃土,值得国内企业做长远的投资战略规划。每个企业都应该意识到,企业战略具有全局性的作用,为企业发展规划了长远目标,没有长远发展战略的企业是永远走不长的。
2.树立中国商品的品牌形象、增强品牌国际竞争力
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不同,国外消费者更看重的是一个国家在某一产业的竞争力。例如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看法,只要是法国牌子的香水即使再低档也比中国的香水好。消费者很难记住国外的哪个牌子比较好(世界排名第一、二的除外),在消费者头脑中对外国产品多是一个品类的定位,而很少细致到一个品牌的定位。所以,绝对不能让中国产品在国外消费者头脑中形成低档的印象,因为这一印象一旦形成,很难改变。不断树立中国品类的国际品牌形象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3.在国际市场开拓中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
在开拓周边国家市场时,中国企业应该抱成团,以一个中国品类的优秀产品形象展现在周边国家的市场上。在这方面我们应借鉴日本行业协会的海外做法,民营中小企业应以结成群体走出去或建立海外工业园区的方式,大型企业在实施国际经营战略时也同样存在协同配合的问题。否则就会出现国内企业在海外恶性竞争的不良后果,在国际市场上给人以低端货的印象,认为中国产品质量有很大的波动性。
4.中国政府要加强对海外出口的监督机制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中国必须改变自己的发展战略,从传统的重商主义向更多地资源节约型生产经营转变,并且要适当调整人民币汇率,提高人民币的购买能力,使目前的国际贸易逐步向公平交易转变。
5.加强对目标市场的研究,采取有效的竞争策略
加强对目标市场的研究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重视研究所在国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竞争对手的研究与分析。
6.針对目标市场不断追求营销创新
彼得·德鲁克说过,企业只有两个职能:营销和创新,其他的都是成本。而我国大部分企业在海外市场经营的失败多源于缺乏营销创新,营销和创新两个职能都失去的企业,收获的只能是成本。比如说,中国家电产品质量已经具有了世界级竞争优势,但在海外市场上的影响还不大。不少企业除了打价格战恶性竞争外,不会采取其他好的营销手段。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国际化经营,应注重营销创新。
7.构建国际区域合作的企业文化
企业国际化生产经营的成败不仅取决于企业的资本、技术及其管理,而且还取决于对各种文化价值观和制度差异的正确把握与运用,取决于有效的跨文化管理。也就是说,在境外投资应充分注意到境外的经营条件和环境的特殊性,适时地推进“属地化”改革,即让境外企业经营管理“入乡随俗”,使境外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真正融于当地社会,与所驻地经济运行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属地化”的内容主要包括经营属地化、人员属地化和待遇属地化。经营属地化是指按所在国当地的市场规律和法律准则进行经营活动;人员属地化是指就地雇佣当地人员和尽可能实现外派人员与当地的融合;待遇属地化则是指员工的工资待遇参照驻地同类公司的水平来确定。
彼得·德鲁克指出:跨国经营的企业是一种多文化的机构,基本思想是一个把政治、文化上的多样性结合起来而进行统一管理的哲学体系。因此,中国企业要走出国门就必须研究跨国经营哲学及其体系。真正的国际化企业,不仅仅是将产品销售到海外,更重要的是使文化能被本土以外国家的员工和人民所接受。跨国公司具有跨国性、全球性和联系性的特征,发展很快,同时其发展出现了跨文化管理。“属地化”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境外企业能更好地融入到所在地的经济、法律、法规、文化中,促成国家之间、区域之间的文化交叉;东道国文化和所在国文化相互交叉;形成跨文化沟通和谐的具有东道主特色的企业文化。
综上所述,我国要与周边东盟国家之间进行全方位合作与经济全球化接轨,必须做好宏观、微观两个层面的工作。在宏观上,要通过结构调整,深化改革,由粗放型出口转变为集约型出口,由廉价劳动力、廉价产品、廉价价格转变为技术型劳动,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享受优惠价格,使我国从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在微观上,企业要了解周边东盟各国如劳动法、环境法和税法等法律法规,做到有备而去,熟悉所在国情况,包括文化、法律、法规、风俗习惯等;耐心经营,与当地员工建立互信关系;重视企业文化在营造共同发展的国际环境中的地位,积极地融入到当地主流社会中。
三、中国企业在东盟周边国家开拓市场的前景展望
截止到2005年12月,TCL在泰国彩电市场的销量已达到15%的市场占有率,仅次于韩国三星和日本,位居排名榜第三。此外,TCL还借助德国世界杯在泰国获得电视转播厅独家冠名和背景广告的权利。此举的目的在于,在泰国消费者心目中打造了显著的品牌知名度。
海尔的世界上第一台“天然洗”洗衣机率先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亮相,“天然洗”神奇的技术魅力倾倒了所有现场观摩者,4位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泰国的家电经销商代表抢先与海尔签约,买断了其首批投向海外市场的4万台“天然洗”洗衣机在当地的独家经销权。这标志着引领世界洗衣机发展潮流的海尔洗衣机系列高端产品开始大规模进入国际市场。
虽然中国企业在周边国家市场的开拓还是举步为艰,但已经有了诸如TCL、海尔等一批优秀的中国企业的成功开拓。我们坚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成功地走出国门、走向海外市场,为中国经济带来巨大的推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