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我国现阶段由于教育整体的缺位造成的对科技文化教育功能的遮蔽问题,提出要从互启观念、张扬主体、整合资源、运行机制等方面大力加强科技文化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科技文化教育;大学生;素质
中图分类号:G40-412 文献标识码:A
科技文化是文化的一种独立形态,科技文化主要把科技置于精神生产和精神产品的范畴,研究和阐发科技的精神本性。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社会,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科技文化教育的开展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科技文化教育拓宽了实践的时间、空间和内容,很好地解决了目前学生科技素质不高的问题。而在现实的教育中,普遍存在着文理分科过细、专业课程设置与配备不合理等阻碍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这两种文化结合的因素。这种影响反映到教育与培养的对象人的身上,可能会培养出单面发展的人。要想适应当代大学生素质提升的要求,面向两种文化融合的内在要求和社会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就要大胆创新,把科技文化教育看作是变化与动态的活动,建立起现代科技文化的教育与培养体系。
一、科技文化教育是提升大学生素质的必然选择
科技文化包括科学思想、科学观念以及科学的思维模式、情感模式、行为习惯、价值标准、工作方法等等。斯诺认为,“科学是一种文化,不仅是智力上的一种文化,而且还是人类学上的一种文化”[1]。科技文化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其当代特征可以相应地从物质文化、规范文化和精神文化上展开,科技文化置于整个社会文化开放体系之中,对人类价值观的构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成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动力。科技文化具有认识论的价值和功能,科技文化能够帮助人们发现真理、认识真理,并建立新的价值观,使人类认识到整个外部世界的自然进程及客观规律性。
科技文化具有给人们提供价值判断的方法论的功能。科学与人文的沟通与融合已成为发展的趋势,两种文化的培养可以使受教育的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科学只有被转化成为技术之后才能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这是科技文化的工具价值的体现,科技作为一种文化还蕴藏着丰富的精神价值。在科技时代,加强对大学生的科技教育的重要目的是要形成大学生的科技素质与素养。科技的素质与素养至关重要,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专家认为,超一流的科学家身上蕴聚着超一流的人才素质。要形成科技的素质与素养,教育的使命与功能就要不断地凸现出来。
教育是文化的产物,教育依赖于科技文化的一定发展,当文化发生变化时,教育也必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科技文化以其独有的文化内涵和影响力催生了现代教育,引导教育的发展方向,科技文化发展推动教育的进步。教育要弘扬科技精神,倡导科学意识,培养科学态度。科学文化中所包含的技术部分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它的发展最终必然和其他社会生产力的因素一起,引起教育的发展进步。教育对科技文化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教育渗透到人们的一切社会活动领域中去,调节和评价这些活动。教育对文化也不仅仅是被动地顺应,科技文化是今天科技社会中教育得以确立、普及和推广的前提。如现代科技的发展要求人们具备严谨的文化品质,相应地,教育需发生变革,要做到加强科技文化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恩格斯曾说过:“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2]社会要求有适应科技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为此,要求把更强的科技作为发展的动力基础,全面推进教育,需要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科技文化场的形成就是要通过一定的主导来创造一种稳定有序的场态。这样,科技文化教育坚持以理性、自由的精神塑造人,造就积极、健康、自由、向上的氛围,形成相应的文化场。不断地拓宽科技文化素质的广度、延展其深度,优化学生所学的科学知识的结构。要加强对学生科技文化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加其感性认识,拓宽其科技技能的发展渠道,使学生做到学习科技知识,掌握科技知识,应用知识和开创思维相结合,为培养创造型科技人才打下基础。
二、教育整体缺位对科技文化教育功能发挥的遮蔽
科技文化教育要体现以人为本,文理渗透,理工结合,科技理性与人文价值互补,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不断地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启迪学生的人生智慧。然而当今教育整体缺位导致科技文化教育功能发生障碍已成为严峻而紧迫的现实问题。
(一)教育目标层面
时代要求教育的发展必须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目前教育目标中对科技文化的忽视是不争的事实。为此,在科技发展的大背景下,必须重新认识现代教育的功能和价值,不要把学生定位为仅仅掌握具体专业技能的器物,而应该着眼于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即让学生接受完整的科技文化教育,掌握科技活动的真谛,通过形成重科技创新的浓郁氛围,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营造有利创新的环境。
(二)教育制度层面
今天,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具有相互融汇和交叉发展的趋势,科技发展的这种趋势会对教育产生影响。教育能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稳健的知识结构,促使人在情感和意志等方面健康协调地发展,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审美能力,全面地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奉献精神、开拓进取的精神。教育对人的培养应该是全方位的。科学知识的多少是培养和形成科技素养其他部分的载体,科学方法是达到或者形成科学知识与创新的手段,科学思想则体现出一种对科学的态度与思想观念。而今天,我国高等教育理工分校、文理分家,重科技理性、轻人文价值的现象普遍地存在,反映在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上,存在着对科学方法和过程理解上的欠缺。
(三)教育方法层面
教育与科学实践相结合,树立面向全体,面向发展的观念,体现了思想和观念的变革与更新。而我国现阶段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足,很多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递,却很少有意识地去激发学生学习科技知识的探索性和创造性,这与我国以前的教育传统有关。在我国当下的学校教育体系中,教育者始终扮演着权威的角色,受教育者没有平等对话的地位,且大多缺乏挑战权威的意识和勇气,形成了对批判探索精神的先天压制,有的甚至只习惯于接受灌输甚至唯唯诺诺[3]。创新性缺失的根源在于现行的“千人一面”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单一的教育评价体系,这种“单调”实际上形成了一种唯理主义的教育,而这种教育形式在社会上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学校秉持这种传统的教育理念实践的后果就是搭建了一个堡垒,这个堡垒给人威压,磨平人的灵性与锐气,抑制人的创新基因的生长。正如夏正江所指出的:在“理性”与“生命”这个连续体上,我们不适当地滑向“理性”一端已经很久了[4]。 (四)教育主体层面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在社会中的发展具有可能性与必然性,社会成了人发展的依托,构成了教育的外在环境。另外,他还在《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6]人在社会中具有的活动,是来自人自觉自愿的实践活动,这种活动本身具有目的性,其目的性与教育的目的性是相向的,有了这种目的性,人对自身发展的规律就能自觉认识与遵循,而正是因为人的这种主动性与能动性,呈现出现代教育的主体性特点,这种特点应该体现在教育实践的全过程中,对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具有强烈的定向作用,而今天因为教育主体缺位,在教育的过程中把自我与他人对立起来,过多地强调将群体利益高于个体,忽视了个体的需求的实现,“无人”的教育与教育的目的性是背道而驰的,进而影响到科技文化教育功能的发挥。
三、大学生素质提升与科技文化教育路径
构建科技文化教育体系,要力求与今天的科技人才培养相适应。教育不仅包括实践性环节的训练,更应该有相对完善的教育模式和规划。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科技文化新的生长点,鼓励学生开展高层次的科技实践活动。
(一)强化教育中的科技人文结合观
教育要强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获得新理念,形成一种动力强劲的创造力,要坚持育人为本、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融合和协调互补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观,破除对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分割开来的片面思想观念,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及发展需求,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以科技文化为载体,构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互补的全面发展的文化教育模式,正确理解和把握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辩证关系。针对教育的问题,统一认识,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以适应现代科技教育的要求,把科技—人文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让学生领会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的精神,引导和鞭策学生不断丰富知识,发展人性,使学生既具备工具理性又具备价值理性,并且能够把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有机地融合起来。“如果把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理解为是两种教育的简单相加或简单的比例关系,无形中也会把两种教育对立起来。就可能使人们认为,整个教育的份额是有限的,科技教育多了,人文教育就得少一些,或人文教育多了,科技教育就得少一些。其实,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都需要尽量加强,但并不以削弱对方为前提或以部分牺牲对方为代价”[7]。因此,文化素质的提升、人文素养的培育就显得更紧迫。这样,要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综合素质提升和创新潜能开发方面下功夫,真正融合于现代化教育体系。这种结合是全方位的,要从结构上构建一种全时空的立体创新教育,从过程上建立一种多途径的整体创新教育。
(二)发挥教育主体的主体性
现代社会发展瞬息万变,竞争日趋激烈,要引导学生主动适应这一新变化。教育的一个核心理念是主体性,主体性是指大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所应具有的独立、自觉、能动和创造的内在特征。科技文化知识必须通过社会实践内化为自身的各种素质和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依靠实践而获得。“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8]。从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教育本身就具有深层次的人文内蕴。教育体现出人在实践中的主体性与整体性,实现人在实践中的本真存在,这样才能培养出相对完整意义上的人性丰满的人。强调实践的观点,就是要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到主动地探索、求知,在性质上实施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为基础的主体创新教育,从目标上强化培养多种人才的复合性教育,在组织上达到人人参与的全员教育,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和竞争力,并转化为大学生的内在需求,转化为自身的自觉行为。
(三)整合科技文化教育的资源
要整合教育资源,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与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适应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需要的人。要明确科技文化传播、普及与坚持以人为本,要调动多方面的资源和力量,不断丰富科技普及的内容,强化相应的途径和手段,以科技文化教育的课程为突破口,从丰富学生的人文、科技知识和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入手,做到课堂教学、校园科技文化与社会实践紧密相结合。首先,要大力开展科技文化教育课程建设,形成科技文化特色与学校文化特点相结合的文化教育体系。课程要形成自己的特色,能融合科学与文化于一体,实现科技与社会的整合。国外科技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在内容层面就是科技史、科技哲学的结合教育,学生不只学习了知识,还了解了科学的本质精神。“科学课程教材的编写、独立分析和评估的整个过程,不但能够提高教师对科学课程的判断能力和使用能力,还能使课程教材的发展动力得到推动”[9]。其次,整合学校内外科技活动资源,以系统化、规范化的模式构建有利于科技素质培养的新平台,以科技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大力加强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的交融,以增强校园科技文化的实践性,增强校园科技文化的育人功能,彰显学生的个性。最后,要把握科技文化的内涵,发挥科技行业资源优势,坚持协同共进,相互渗透,形成科技文化特色、学校文化特色和行业文化特色的有机融合,营造浓厚的科技文化氛围,着力培养学生的深厚文化底蕴、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创新科技文化教育的运行机制
机制是指复杂系统结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连接方式,以及通过它们之间的有序作用而完成的整体目标,实现其整体功能的运行方式[10]。机制体现在实践的层面,具体表现为实际工作模式、组织形式、体系等。要建立奖励机制和运行机制,确保学生科技文化的培养制度实施。对活动的内容、时间、场所、设备、资金、人员进行统筹设计,增强计划性、可行性。在组织、实施、管理、评价等方面建立和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化的系统体系,减少随意性和主观性,增加客观化评定指标,创建良好的硬件条件,增强对学生教育的实践操作性。要增加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的机会,建立一套完善的实施科技文化教育体系。通过开展丰富的科技文化活动,把握和引导学生探索出一条科技知识—科技文化培养的联动机制。要按照学生成长发展的规律,建立一套以科技文化意识、科技文化心理、科技文化技能、科技文化实践和科技文化成果为系统内容的体系,完善组织体系和技术支持体系的建设,为实施现代科技文化教育提供基础。要坚持面向学生,为学生提供必要的阵地和资金支持,保持良好的运行机制。科技文化教育要结合育人宗旨,探讨出活动的实施途径,形成有效的培养模式,以“巩固阵地,强化依托;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完善体系,整体推进”为思路,积极推进科技文化建设,在学生文化素质培养方案的制定、师资队伍建设、经费条件保障、教学组织管理等方面开展一系列改革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斯诺.两种文化[M].纪树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9.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05.
[3] 李 俊.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刍议[J].理论月刊,2007(8):183-185.
[4] 夏正江.教育理论哲学基础的反思:关于“人”的问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69.
[5]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8.
[6] 马克思.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6.
[7] 扈中平.挑战与应答:20世纪教育目的观[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507.
[8]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 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4.
[9] 美国科学促进协会.科学教育改革的蓝本[M].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译.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1:162-163.
[10] 李明华.精神文明建设机制论[M].广州:广州出版社,1997:2.
(责任编辑 易 明)
关键词:科技文化教育;大学生;素质
中图分类号:G40-412 文献标识码:A
科技文化是文化的一种独立形态,科技文化主要把科技置于精神生产和精神产品的范畴,研究和阐发科技的精神本性。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社会,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科技文化教育的开展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科技文化教育拓宽了实践的时间、空间和内容,很好地解决了目前学生科技素质不高的问题。而在现实的教育中,普遍存在着文理分科过细、专业课程设置与配备不合理等阻碍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这两种文化结合的因素。这种影响反映到教育与培养的对象人的身上,可能会培养出单面发展的人。要想适应当代大学生素质提升的要求,面向两种文化融合的内在要求和社会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就要大胆创新,把科技文化教育看作是变化与动态的活动,建立起现代科技文化的教育与培养体系。
一、科技文化教育是提升大学生素质的必然选择
科技文化包括科学思想、科学观念以及科学的思维模式、情感模式、行为习惯、价值标准、工作方法等等。斯诺认为,“科学是一种文化,不仅是智力上的一种文化,而且还是人类学上的一种文化”[1]。科技文化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其当代特征可以相应地从物质文化、规范文化和精神文化上展开,科技文化置于整个社会文化开放体系之中,对人类价值观的构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成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动力。科技文化具有认识论的价值和功能,科技文化能够帮助人们发现真理、认识真理,并建立新的价值观,使人类认识到整个外部世界的自然进程及客观规律性。
科技文化具有给人们提供价值判断的方法论的功能。科学与人文的沟通与融合已成为发展的趋势,两种文化的培养可以使受教育的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科学只有被转化成为技术之后才能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这是科技文化的工具价值的体现,科技作为一种文化还蕴藏着丰富的精神价值。在科技时代,加强对大学生的科技教育的重要目的是要形成大学生的科技素质与素养。科技的素质与素养至关重要,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专家认为,超一流的科学家身上蕴聚着超一流的人才素质。要形成科技的素质与素养,教育的使命与功能就要不断地凸现出来。
教育是文化的产物,教育依赖于科技文化的一定发展,当文化发生变化时,教育也必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科技文化以其独有的文化内涵和影响力催生了现代教育,引导教育的发展方向,科技文化发展推动教育的进步。教育要弘扬科技精神,倡导科学意识,培养科学态度。科学文化中所包含的技术部分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它的发展最终必然和其他社会生产力的因素一起,引起教育的发展进步。教育对科技文化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教育渗透到人们的一切社会活动领域中去,调节和评价这些活动。教育对文化也不仅仅是被动地顺应,科技文化是今天科技社会中教育得以确立、普及和推广的前提。如现代科技的发展要求人们具备严谨的文化品质,相应地,教育需发生变革,要做到加强科技文化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恩格斯曾说过:“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2]社会要求有适应科技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为此,要求把更强的科技作为发展的动力基础,全面推进教育,需要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科技文化场的形成就是要通过一定的主导来创造一种稳定有序的场态。这样,科技文化教育坚持以理性、自由的精神塑造人,造就积极、健康、自由、向上的氛围,形成相应的文化场。不断地拓宽科技文化素质的广度、延展其深度,优化学生所学的科学知识的结构。要加强对学生科技文化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加其感性认识,拓宽其科技技能的发展渠道,使学生做到学习科技知识,掌握科技知识,应用知识和开创思维相结合,为培养创造型科技人才打下基础。
二、教育整体缺位对科技文化教育功能发挥的遮蔽
科技文化教育要体现以人为本,文理渗透,理工结合,科技理性与人文价值互补,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不断地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启迪学生的人生智慧。然而当今教育整体缺位导致科技文化教育功能发生障碍已成为严峻而紧迫的现实问题。
(一)教育目标层面
时代要求教育的发展必须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目前教育目标中对科技文化的忽视是不争的事实。为此,在科技发展的大背景下,必须重新认识现代教育的功能和价值,不要把学生定位为仅仅掌握具体专业技能的器物,而应该着眼于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即让学生接受完整的科技文化教育,掌握科技活动的真谛,通过形成重科技创新的浓郁氛围,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营造有利创新的环境。
(二)教育制度层面
今天,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具有相互融汇和交叉发展的趋势,科技发展的这种趋势会对教育产生影响。教育能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稳健的知识结构,促使人在情感和意志等方面健康协调地发展,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审美能力,全面地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奉献精神、开拓进取的精神。教育对人的培养应该是全方位的。科学知识的多少是培养和形成科技素养其他部分的载体,科学方法是达到或者形成科学知识与创新的手段,科学思想则体现出一种对科学的态度与思想观念。而今天,我国高等教育理工分校、文理分家,重科技理性、轻人文价值的现象普遍地存在,反映在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上,存在着对科学方法和过程理解上的欠缺。
(三)教育方法层面
教育与科学实践相结合,树立面向全体,面向发展的观念,体现了思想和观念的变革与更新。而我国现阶段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足,很多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递,却很少有意识地去激发学生学习科技知识的探索性和创造性,这与我国以前的教育传统有关。在我国当下的学校教育体系中,教育者始终扮演着权威的角色,受教育者没有平等对话的地位,且大多缺乏挑战权威的意识和勇气,形成了对批判探索精神的先天压制,有的甚至只习惯于接受灌输甚至唯唯诺诺[3]。创新性缺失的根源在于现行的“千人一面”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单一的教育评价体系,这种“单调”实际上形成了一种唯理主义的教育,而这种教育形式在社会上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学校秉持这种传统的教育理念实践的后果就是搭建了一个堡垒,这个堡垒给人威压,磨平人的灵性与锐气,抑制人的创新基因的生长。正如夏正江所指出的:在“理性”与“生命”这个连续体上,我们不适当地滑向“理性”一端已经很久了[4]。 (四)教育主体层面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在社会中的发展具有可能性与必然性,社会成了人发展的依托,构成了教育的外在环境。另外,他还在《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6]人在社会中具有的活动,是来自人自觉自愿的实践活动,这种活动本身具有目的性,其目的性与教育的目的性是相向的,有了这种目的性,人对自身发展的规律就能自觉认识与遵循,而正是因为人的这种主动性与能动性,呈现出现代教育的主体性特点,这种特点应该体现在教育实践的全过程中,对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具有强烈的定向作用,而今天因为教育主体缺位,在教育的过程中把自我与他人对立起来,过多地强调将群体利益高于个体,忽视了个体的需求的实现,“无人”的教育与教育的目的性是背道而驰的,进而影响到科技文化教育功能的发挥。
三、大学生素质提升与科技文化教育路径
构建科技文化教育体系,要力求与今天的科技人才培养相适应。教育不仅包括实践性环节的训练,更应该有相对完善的教育模式和规划。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科技文化新的生长点,鼓励学生开展高层次的科技实践活动。
(一)强化教育中的科技人文结合观
教育要强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获得新理念,形成一种动力强劲的创造力,要坚持育人为本、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融合和协调互补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观,破除对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分割开来的片面思想观念,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及发展需求,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以科技文化为载体,构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互补的全面发展的文化教育模式,正确理解和把握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辩证关系。针对教育的问题,统一认识,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以适应现代科技教育的要求,把科技—人文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让学生领会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的精神,引导和鞭策学生不断丰富知识,发展人性,使学生既具备工具理性又具备价值理性,并且能够把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有机地融合起来。“如果把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理解为是两种教育的简单相加或简单的比例关系,无形中也会把两种教育对立起来。就可能使人们认为,整个教育的份额是有限的,科技教育多了,人文教育就得少一些,或人文教育多了,科技教育就得少一些。其实,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都需要尽量加强,但并不以削弱对方为前提或以部分牺牲对方为代价”[7]。因此,文化素质的提升、人文素养的培育就显得更紧迫。这样,要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综合素质提升和创新潜能开发方面下功夫,真正融合于现代化教育体系。这种结合是全方位的,要从结构上构建一种全时空的立体创新教育,从过程上建立一种多途径的整体创新教育。
(二)发挥教育主体的主体性
现代社会发展瞬息万变,竞争日趋激烈,要引导学生主动适应这一新变化。教育的一个核心理念是主体性,主体性是指大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所应具有的独立、自觉、能动和创造的内在特征。科技文化知识必须通过社会实践内化为自身的各种素质和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依靠实践而获得。“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8]。从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教育本身就具有深层次的人文内蕴。教育体现出人在实践中的主体性与整体性,实现人在实践中的本真存在,这样才能培养出相对完整意义上的人性丰满的人。强调实践的观点,就是要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到主动地探索、求知,在性质上实施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为基础的主体创新教育,从目标上强化培养多种人才的复合性教育,在组织上达到人人参与的全员教育,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和竞争力,并转化为大学生的内在需求,转化为自身的自觉行为。
(三)整合科技文化教育的资源
要整合教育资源,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与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适应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需要的人。要明确科技文化传播、普及与坚持以人为本,要调动多方面的资源和力量,不断丰富科技普及的内容,强化相应的途径和手段,以科技文化教育的课程为突破口,从丰富学生的人文、科技知识和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入手,做到课堂教学、校园科技文化与社会实践紧密相结合。首先,要大力开展科技文化教育课程建设,形成科技文化特色与学校文化特点相结合的文化教育体系。课程要形成自己的特色,能融合科学与文化于一体,实现科技与社会的整合。国外科技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在内容层面就是科技史、科技哲学的结合教育,学生不只学习了知识,还了解了科学的本质精神。“科学课程教材的编写、独立分析和评估的整个过程,不但能够提高教师对科学课程的判断能力和使用能力,还能使课程教材的发展动力得到推动”[9]。其次,整合学校内外科技活动资源,以系统化、规范化的模式构建有利于科技素质培养的新平台,以科技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大力加强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的交融,以增强校园科技文化的实践性,增强校园科技文化的育人功能,彰显学生的个性。最后,要把握科技文化的内涵,发挥科技行业资源优势,坚持协同共进,相互渗透,形成科技文化特色、学校文化特色和行业文化特色的有机融合,营造浓厚的科技文化氛围,着力培养学生的深厚文化底蕴、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创新科技文化教育的运行机制
机制是指复杂系统结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连接方式,以及通过它们之间的有序作用而完成的整体目标,实现其整体功能的运行方式[10]。机制体现在实践的层面,具体表现为实际工作模式、组织形式、体系等。要建立奖励机制和运行机制,确保学生科技文化的培养制度实施。对活动的内容、时间、场所、设备、资金、人员进行统筹设计,增强计划性、可行性。在组织、实施、管理、评价等方面建立和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化的系统体系,减少随意性和主观性,增加客观化评定指标,创建良好的硬件条件,增强对学生教育的实践操作性。要增加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的机会,建立一套完善的实施科技文化教育体系。通过开展丰富的科技文化活动,把握和引导学生探索出一条科技知识—科技文化培养的联动机制。要按照学生成长发展的规律,建立一套以科技文化意识、科技文化心理、科技文化技能、科技文化实践和科技文化成果为系统内容的体系,完善组织体系和技术支持体系的建设,为实施现代科技文化教育提供基础。要坚持面向学生,为学生提供必要的阵地和资金支持,保持良好的运行机制。科技文化教育要结合育人宗旨,探讨出活动的实施途径,形成有效的培养模式,以“巩固阵地,强化依托;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完善体系,整体推进”为思路,积极推进科技文化建设,在学生文化素质培养方案的制定、师资队伍建设、经费条件保障、教学组织管理等方面开展一系列改革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斯诺.两种文化[M].纪树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9.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05.
[3] 李 俊.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刍议[J].理论月刊,2007(8):183-185.
[4] 夏正江.教育理论哲学基础的反思:关于“人”的问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69.
[5]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8.
[6] 马克思.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6.
[7] 扈中平.挑战与应答:20世纪教育目的观[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507.
[8]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 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4.
[9] 美国科学促进协会.科学教育改革的蓝本[M].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译.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1:162-163.
[10] 李明华.精神文明建设机制论[M].广州:广州出版社,1997:2.
(责任编辑 易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