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清王朝统一西域后,从南疆部分地区迁移维吾尔人至伊犁屯田,史称“回屯”.而这些维吾尔人被其他民族称为“塔兰奇”.在“回屯”过程中,清王朝通过从“回屯”人员的选定、规划
【出 处】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基金项目】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清至民国伊犁维吾尔族区域文化研究”(13BZS056z自治区首批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新疆大学西域文明发展研究基地项目“生活场域中的政治构建--伊犁社会生活考察”(010412C1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王朝统一西域后,从南疆部分地区迁移维吾尔人至伊犁屯田,史称“回屯”.而这些维吾尔人被其他民族称为“塔兰奇”.在“回屯”过程中,清王朝通过从“回屯”人员的选定、规划其生产生活空间、资助成员生产资料与生活补助等方式再造了伊犁维吾尔人“乡土社会”.继而又将国家权力下伸至此乡土社会之中,使伊犁维吾尔居民也感受到了“国家在场”的力量,遂也逐渐产生了身份认同意识,完成了“塔兰奇”从自在走向自觉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仅是“国家在场”的一系列行为对边疆乡土民众建构的结果,也是民众试图将“自身”与“国家”建立联系的具体表达.
其他文献
清朝统一新疆后,常平仓开始在天山以北地区设置。新疆建省后,逐渐推广至全疆各地区。在常平仓发展过程中,仓员设置、仓粮管理、纳粮、出粮时的监督、仓的定期检查与维修等制度建
研究了孔雀石绿与加替沙星的显色反应,建立了测定加替沙星的分光光度法。在pH 3.5~6.2的酸性条件下,孔雀石绿(MALA)与加替沙星(GATI)反应生成绿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位于422 nm,
清朝统一新疆以后,逐渐以民族“大一统”观念取代了以往的“华夷之辨”。同时在吸收借鉴历代封建王朝统治众多少数民族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元明以来较为开明的民族政
以十四烷基胺、1,3-二氯丙醇合成标题化合物。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物料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合成的影响,并对产品的一些理化性质进行评定。结果表明:合成双十四烷基季铵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