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代著名诗人陆游曾有名句“功夫在诗外”,近代有一位乡村画师徐达章,用了陆游的思想教育儿子,造就了当代杰出的美术大师—徐悲鸿。徐悲鸿出生于太湖之滨的宜兴屹亭桥镇,父亲徐达章刻苦自学成为当地著名的画师,还擅长书法、篆刻、诗文,靠教书、卖字、卖画维持一家人清贫的生活。徐父毕生保持着不阿权贵的风骨,他的印章有“半耕半读半渔樵”、“儿女心肠,英雄肝胆”等,反映了他的心态。
徐悲鸿幼年由于家境贫寒,无钱就学,他的启蒙教育由父亲承担。家里挂满了父亲的字画,幼小的他耳濡目染,对书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父亲却不允许他从幼年起就开始学画。有一次,徐悲鸿画了一幅老虎,很得意地拿给父亲看,徐父却冷淡地说:“这哪里是老虎,像条狗呀!”看到儿子委屈得快要哭出来的样子,他严肃地指出:“画画是要用眼睛观察实物的,你没有看见真的老虎,怎能画出老虎来呢?”他告诉儿子:“你应当好好读书,因为要想成为一个画家,首先要有渊博的知识和见闻。”在父亲的教导下,徐悲鸿9岁就读完了《诗经》、《尚书》等多部古籍,这时父亲才允许他开始学画。正是由于从小读书的底子厚,所以后来徐悲鸿的画中文化的内涵就比较丰富。
徐达章教儿子学画不是一味只讲技巧。他让儿子每天临摹一幅清末插画名家吴友如的画,画中人物、亭台楼阁、虫鱼鸟兽、奇花异草等等无所不包,让徐悲鸿开阔了眼界。徐父更看重写生,他让儿子画父母、邻居、路人,还带着儿子沿着家乡的小河岸边走边欣赏景致,引导孩子观察朝霞、落日、远山、渔舟,培养其发现美的能力。徐父对儿子的要求也是严格的,一次徐悲鸿一幅画中的房子画歪了,他立即认真地指出:“这样的房子怎么能住人呢?”
徐达章对徐悲鸿影响更大的在于他教育儿子怎样认识社会和为人处事。徐父带着儿子外出卖画,经常三餐难保,但遇到流浪的贫苦人时,却毫不犹豫地拿出仅有的一点钱周济他们。在路上看见大石块,他招呼儿子一起气喘吁吁地把它抬到路边,以免妨碍其他行人和车辆。徐悲鸿爱画虎,父亲就给他讲春秋时代鲁国人卞庄子独自一人逮住两只凶猛的老虎,致使当时本要发兵攻打鲁国的齐国惧怕,认为鲁国勇士众多,改变了主意的故事,使幼小的徐悲鸿渐渐感到了个人同国家的关系。
徐悲鸿后来留学法国,成为著名的大画家,但他的爱国爱民之心始终不移。他学成回国后,曾从事美术教育工作,为培养新人不遗余力。徐悲鸿以画奔马著称,1941年日军攻陷长沙,他忧心如焚,画了一幅铁骨铮铮的马。新中国建立后,他心中充满喜悦,又画了一幅肥壮的奔马。正是父亲“功夫在画外”的教育,使徐悲鸿刻苦学习,掌握丰富的知识,使他有了爱祖国和人民的正气与情感。也正因为如此,徐悲鸿才能成长为一代名家。
徐悲鸿幼年由于家境贫寒,无钱就学,他的启蒙教育由父亲承担。家里挂满了父亲的字画,幼小的他耳濡目染,对书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父亲却不允许他从幼年起就开始学画。有一次,徐悲鸿画了一幅老虎,很得意地拿给父亲看,徐父却冷淡地说:“这哪里是老虎,像条狗呀!”看到儿子委屈得快要哭出来的样子,他严肃地指出:“画画是要用眼睛观察实物的,你没有看见真的老虎,怎能画出老虎来呢?”他告诉儿子:“你应当好好读书,因为要想成为一个画家,首先要有渊博的知识和见闻。”在父亲的教导下,徐悲鸿9岁就读完了《诗经》、《尚书》等多部古籍,这时父亲才允许他开始学画。正是由于从小读书的底子厚,所以后来徐悲鸿的画中文化的内涵就比较丰富。
徐达章教儿子学画不是一味只讲技巧。他让儿子每天临摹一幅清末插画名家吴友如的画,画中人物、亭台楼阁、虫鱼鸟兽、奇花异草等等无所不包,让徐悲鸿开阔了眼界。徐父更看重写生,他让儿子画父母、邻居、路人,还带着儿子沿着家乡的小河岸边走边欣赏景致,引导孩子观察朝霞、落日、远山、渔舟,培养其发现美的能力。徐父对儿子的要求也是严格的,一次徐悲鸿一幅画中的房子画歪了,他立即认真地指出:“这样的房子怎么能住人呢?”
徐达章对徐悲鸿影响更大的在于他教育儿子怎样认识社会和为人处事。徐父带着儿子外出卖画,经常三餐难保,但遇到流浪的贫苦人时,却毫不犹豫地拿出仅有的一点钱周济他们。在路上看见大石块,他招呼儿子一起气喘吁吁地把它抬到路边,以免妨碍其他行人和车辆。徐悲鸿爱画虎,父亲就给他讲春秋时代鲁国人卞庄子独自一人逮住两只凶猛的老虎,致使当时本要发兵攻打鲁国的齐国惧怕,认为鲁国勇士众多,改变了主意的故事,使幼小的徐悲鸿渐渐感到了个人同国家的关系。
徐悲鸿后来留学法国,成为著名的大画家,但他的爱国爱民之心始终不移。他学成回国后,曾从事美术教育工作,为培养新人不遗余力。徐悲鸿以画奔马著称,1941年日军攻陷长沙,他忧心如焚,画了一幅铁骨铮铮的马。新中国建立后,他心中充满喜悦,又画了一幅肥壮的奔马。正是父亲“功夫在画外”的教育,使徐悲鸿刻苦学习,掌握丰富的知识,使他有了爱祖国和人民的正气与情感。也正因为如此,徐悲鸿才能成长为一代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