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时常做一个这样的梦。一个人坐在屋顶上,四周是浓稠的夜色,星光渐亮,此时的村庄接近透明,好像活在一颗巨大的露珠里。有低语的人声,有归鸟的翅膀,扑簌簌惊落老樗树米黄的花朵。夜空那么近,仿佛一伸手就能摘下一枚淡蓝色的星子,然后揣在贴身的地方,如此孤独的夜色中不再寒凉。
我寻找梦的起源,有时人活着就是为了寻找儿时的每一个梦境。我在哪儿呢?为什么爬上屋顶,为什么如此接近星子与夜空;而星子又隐喻着什么,以至于常常出现在一个乡村少年的梦境?
那时的村庄,是炊烟的聚集之地。
晴日,无风,脚步杂沓在厨房里出出进进,就听见风箱响了,就看见炊烟起了,一开始是散淡的一缕,接着腾出一缕火光。那是六奶为了引火,先是点燃一把麦草。麦草是柴薪里的急性子,相当于一个急脾气的乡下人,一点就着,火焰腾空而起。而后,烟道直直升空,扶摇间,像一个幽幽升天的魂灵。
阴天,刚好飘着小雨,秋尚未深,一片叶子从树间滑翔落下。日暮黄昏,这时的炊烟散乱,刚刚挤出烟囱就被风吹歪,被雨打散,噗,像一朵散乱的云,一朵接着一朵,在老屋的上空晕开,在村庄上空晕开。设若爬上树顶,这时的村庄堪比仙境,炊烟在树枝间缠绕,炊烟在屋瓦上涌动,炊烟顺着老河滩一股脑儿贴附在水面上,像一艘无形的大船,载着村庄的悲悲喜喜,一路向东。
我爬上屋顶的最好解释,就是母亲说烟道堵了,让我执一根竹竿骑在屋脊上,疏通烟雾升天的路径。其实更多时候是做做样子,河有河道,鸟有鸟道,一缕烟雾总能顺着直直的烟囱爬出来,而后弥散于村庄上空。
炊烟入词,“怅望金陵宅,丹阳郡,山不断,郁绸缪。兴亡梦,荣枯泪,水东流,甚时休?野灶炊烟里,依然是,宿貔貅。”是一声叹息,家国事,兴亡梦,一时如缠绕的炊烟,让人江南梦断。入诗,“倦客重来忆去年,荒城斜日暗炊烟。”仍不免一番感慨,重返旧地,只剩下一片荒城,一抹斜阳和一团黯淡的炊烟。
炊烟作为一种意象,一方面彰显出村庄的蓬勃与声色,但凡有炊烟的地方必是故乡,但凡故乡总能让人挂肚牵肠;另一方面,炊烟以形而上的姿态凝集在文士的内心,家国兴亡,不免因一缕炊烟作为引子,牵扯起无边的抒情与惆怅。
炊烟入文,蒲松龄在《潍水狐》中写:“李送出,问期,翁告之。过期数日,亦竟渺然。及往觇之,则双扉内闭,炊烟起而人声杂矣。”是说潍县李氏把房子租给了一位狐翁,没见人来也没见搬东西,院子里就升起炊烟,人声杂乱。一来二去,李氏与狐翁熟悉起来,就像多年的老邻居。问及家乡,老翁说老家在陕西中部,过一段时间会有大难发生,所以迁居到此。有人结交,狐翁也恭恭敬敬接待,唯独当地的县令想要与狐翁交往总是托辞。
李氏问为什么。狐翁说“你不知道,县令的前身是一头驴。今天虽然大模大样地高居民上,毕竟是个吃面饼也醉的东西。”吃面饼也醉——随便拿一捆草引诱,驴子就会俯首帖耳,属于人格上的缺陷。
此时的炊烟是蒲大爷洞察世事的一个道具,以智慧之眼洞穿人间迷局。
炊烟作为日常,是村庄的一种常态。常有人说,这家三天不冒烟了,是说生活窘迫,以至于无米下炊。从我记事起这样的日子倒是少见,顶多勒紧裤腰带一天两顿饭,把一天稀里糊涂过去了就好。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上面派下来的公粮欠款要交,孩子上学的学费、笔和本子要买,借无处借,卖无可卖,只能掐断一缕炊烟,蒙上头睡着就不饿了。
所以,炊烟也可以作为一种代指,代指村庄与田园。“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杂尘,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是陶渊明《归田园居五首》中的一首,描绘出老人家对田园的依恋与向往。
二十岁开始宦游生涯,以谋生路。二十九出任州里的一个小闲官。四十岁时怀着“四十无闻,斯不足畏”的心理再度出仕,出任镇军将军刘裕参军。此时的五柳先生已经对官场有些厌倦,“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还等什么呢?官宦间无非是蝇营狗苟,你争我夺,官场上无非是名来利往,尔虞我诈。不如归去,“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南山上升起袅袅炊烟,公鸡在桑树上啼鸣,母鸡在窝里下蛋,一只狗从柴草窝里站起,扑簌簌抖落身上的树叶草梗,看篱笆外谁在喊主人,邀看明月,或送来一壶老酒。我醉欲眠君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果真是昨日之友没有爽約,一大早就颠颠儿跑来说要抚琴赏菊。
我看《小王子》,孤独中有深深的忧伤,在B612小行星上,如果一天不劳作猴面包树就会开始肆意生长,在那里,炊烟作为隐形的符号而存在,一部童话之所以成为童话就是省略掉生活的日常而彰显出灵魂的居所。小王子说地球:“你们这儿的人种了成千上万朵玫瑰,所以看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你们所要找的东西,其实就在一朵玫瑰中,或者一掬水中。”繁忙的街道上是行色匆匆的人群,行色匆匆的人脸上面无表情。嬗变的世界,不知从何时起更改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作息表,夜以继日的灯光之下,无非是数据、业绩与各种报表汇入时间的河流。
老了的飞行员说:“真正的问题不在于长大,而在于以往。”那么,现在我终要找到那个梦境的起源,在村庄,在乡野深处。
炊烟升起的天空,村庄是一位水墨画大师。铺开宣纸的天空,墨浓墨淡,一笔画下村庄里的草木,草木间是清脆的鸟鸣、虫鸣。一笔画下我所居住的老屋,母亲和父亲,只是在笔墨间行走的两个小点,以家为圆心,耕耘,播种,在村口呼唤我的乳名。一笔是泼墨,挥洒出去,疏笔淡墨间是谷物,是阡陌,是一湾浅浅的老河滩,还有一座简陋的青石板桥,渡烟火,渡日月,渡炊烟一样缥缈的灵魂。 炊烟乱,我还是能沿着一缕或深或浅的炊烟找到远去的光阴。淡蓝色的穹顶下,一个孩子接近夜空,接近星辰,接近独一无二的那朵玫瑰。
像一只风铃挂在门楣,土墙静默,门框上的春联因为节气的漂洗斑驳了颜色,爆竹声声辞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谁知道是什么季节呢,时间往往在记忆中斑驳陆离,记忆往往在时间中互为交错。母亲嘱我踩一只高脚板凳将酵母取下来——你知道,我说的是一种叫酵母的事物。
我们村的日子离不开酵母,经常会有人隔着墙头喊一声:花妮她娘,一会儿去你家掰点儿酵子。这话语中没有虚假的客套,也没有商量的余地,好像一座村庄就是一家人,你家缺油盐,我家少了酱醋,跨过低矮的墙头来拿就好。
我母亲有两件事可以说在村子里口碑极好,一是女红,男娃的老虎帽子,女娃的花棉袄,谁家后生新婚的铺盖,有求必应,不过是一天半晌的时间,回家来把插在鬓角的针线取下来,从兜里掏出来一把花生或者糖块,算是一点儿小小的谢意,同时也满足了我童年的味蕾。还有就是母亲做的酵母,用六奶的话说,蒸出来的馒头一点儿也不酸,有那么一点儿香,还有那么一点儿甜。这点儿我是确信无疑的,吃了几十年馒头,还是母亲做的馒头好。深层原因,就是母亲留取的酵母好。
酵母也叫面种,就像世间所有的事物,究其根源都有自己的生身与来处。4000多年前,古埃及人开始利用酵母酿酒,制作面包。中国也在3500年前开始学会利用酵母酿造白酒,用酵母做馒头的历史要晚一些,大概在汉代。
我母亲不管这些,只是等到梅雨季节过后,从池塘里采来几片青碧的荷叶。面,是新打的麦面,搲(wǎ)了一瓢倒进陶盆里,蒸腾似雾,就听见了清明的拔节声,就看见了麦浪起伏,一家人在月光下起身,把繁忙的身影来来回回丢在麦田里,收割,碾压,摊场,在风中簸扬,收获粒粒澄黄。酵母,此时应该叫酵头或者面种,一座村庄所用的酵母都来自于同一块面种,就像一座村庄里的人都有一个同样的祖先,小心翼翼,在风中流转,到了母亲手里仍然没有失去生命的温度。母亲把面种发好,添水,和面,做成几个同样大小的面团,用荷叶包起来。拴系,用的是一束芦苇叶,悬挂在门楣,就成了风铃的模样。
有时我想,那些小小的生物是如何在面团中生存的,透过从荷叶折射进来的微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亿万个微小的个体。更加科学的解释是,酵母菌是一群单细胞的真核微生物,以芽殖或裂殖来进行无性繁殖。
而我更愿意把酵母想象成一只小虫,节气在轮转,时间在行走,一只小虫把火炬传递给另一只小虫,就形成一座微型的村落。在暗处,它们呼吸,成长,它们将彼此的命运紧紧拴系在一起,用以抵御岁月的风寒。夜来了,墙角的蟋蟀鼓腹而歌,挂在门楣的酵母团便以为自己也是一座小小的星球,在与星光的对望中从未偏离航道;天亮了,母亲或父亲抓起一把农具直奔田野,星球里的小虫们醒来,也有了想要飞翔的冲动。
没错,是飞翔。从3500年前的月光下启航,飞过汉宫秋月,那时的面食统称为饼。“饼,并也,溲面使合并也”(《释名》)。意思是将经过发酵的面合并后,再加工成熟,因为烹制的方法不同,又产生了不同的名称。火烧而食者,呼为烧饼;水煮而食者,呼之为汤饼;蒸笼而食者,呼为蒸饼。想来“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的卓文君也是了无心绪时听见司马相如在弹奏《凤求凰》,放下咬了一口的馒头躲在屏风后心生爱慕之情。
小虫飞飞,世间有多少浪漫情事便有多少征战杀伐。诸葛亮南征,正在将要渡过泸水河时,若按当时的风俗是要杀一个人用人头来祭拜神灵的。诸葛悲悯,用猪羊肉馅的蒸饼画上人头,代替“蛮头”,就有了馒头的名称。这些记录在《事物纪原》中。
这就是我们村的馒头了,只不过隐去了刀光剑影,作为一种最为平常的食物用以果腹。
母亲做馒头,若是温度刚好,把面种掰碎了泡上,做完农活回来开始和面,面要醒,就像我想要写下一篇与记忆有关的散文,会先在本子上记下几个相关的词语,那些词语相当于尚未生发的酵母,有了合适的温度,足够的时间,会准时醒来。写作的过程,就是将面团揉到足够的韧度,线索深埋,情感深埋,只待词语勾连成串,只待句子布排成篇,便会如你所想呈现在面前。当然,火候是重要的,谋篇布局是重要的,写作的成熟度是重要的。
若是冬天,母亲会把和好的面放在被窝里,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把寒冷阻隔在外,让酵母的小虫在被窝里苏醒。它们跳跃,它们恰若精灵,它们在柔软的麦面中为村庄而歌唱,以至于掰开一个馒头,你还能看见它们游走之后留下的通孔。
而发好的面团对于一只羊来说是致命的。我出门玩耍,忘记关上房门,回来看见母亲正站在瘫倒在地的一只羊的旁边面无表情。那只羊肚大如鼓,母亲使尽了各种方法,也没能挽救它的生命。
故乡是一种酶,而附着在胃壁上的便是故乡的食物。曾经有几次去到南方,接连几天吃了当地的食物,胃囊萎缩成小小的一团,海鲜,大米,都不能替代面食所带来的食欲,匆匆逃离,会在北方的火车站旁边狼吞虎咽地吃上一碗面或者两个馒头,这才深感家对一个人的重要。
转眼,腊月到了,“二十八,把面发。”母亲早早喊我起来和面,正着,叠着,旋着,几乎使尽了全身力气。这一下就备足了从初一到十五的主食。枣花糕是献祭神灵的,擺放在供桌上,寓意红红火火步步登高。馒头上点上三五红点,来自袁枚的启示,《子不语》载:有一家人置办贡品,蒸了一笼屉馒头,揭开锅盖馒头渐渐抽缩,甚至缩成核桃状。老年人说,这是恶鬼抢食,用朱砂点上红点鬼就不敢抢了。父亲坐在灶膛前,多年的烧火经验让父亲谙熟了火候之道,大火烧开,慢火煨熟,掀开笼屉,一世界满是麦面的香甜。
我知道,众多的事物在大地上慢慢老去,就像父亲和母亲,一旦在村庄里消失了身影再不会回来。幸好记忆不老,一个人在回溯的过程中会遇见太多熟悉的事物。包括一只叫乡愁的小虫,在寂寞的屋檐下醒来,伸展触角,抖落翅膀上的灰尘,正沿着一场浩荡的麦事飞来。
我寻找梦的起源,有时人活着就是为了寻找儿时的每一个梦境。我在哪儿呢?为什么爬上屋顶,为什么如此接近星子与夜空;而星子又隐喻着什么,以至于常常出现在一个乡村少年的梦境?
那时的村庄,是炊烟的聚集之地。
晴日,无风,脚步杂沓在厨房里出出进进,就听见风箱响了,就看见炊烟起了,一开始是散淡的一缕,接着腾出一缕火光。那是六奶为了引火,先是点燃一把麦草。麦草是柴薪里的急性子,相当于一个急脾气的乡下人,一点就着,火焰腾空而起。而后,烟道直直升空,扶摇间,像一个幽幽升天的魂灵。
阴天,刚好飘着小雨,秋尚未深,一片叶子从树间滑翔落下。日暮黄昏,这时的炊烟散乱,刚刚挤出烟囱就被风吹歪,被雨打散,噗,像一朵散乱的云,一朵接着一朵,在老屋的上空晕开,在村庄上空晕开。设若爬上树顶,这时的村庄堪比仙境,炊烟在树枝间缠绕,炊烟在屋瓦上涌动,炊烟顺着老河滩一股脑儿贴附在水面上,像一艘无形的大船,载着村庄的悲悲喜喜,一路向东。
我爬上屋顶的最好解释,就是母亲说烟道堵了,让我执一根竹竿骑在屋脊上,疏通烟雾升天的路径。其实更多时候是做做样子,河有河道,鸟有鸟道,一缕烟雾总能顺着直直的烟囱爬出来,而后弥散于村庄上空。
炊烟入词,“怅望金陵宅,丹阳郡,山不断,郁绸缪。兴亡梦,荣枯泪,水东流,甚时休?野灶炊烟里,依然是,宿貔貅。”是一声叹息,家国事,兴亡梦,一时如缠绕的炊烟,让人江南梦断。入诗,“倦客重来忆去年,荒城斜日暗炊烟。”仍不免一番感慨,重返旧地,只剩下一片荒城,一抹斜阳和一团黯淡的炊烟。
炊烟作为一种意象,一方面彰显出村庄的蓬勃与声色,但凡有炊烟的地方必是故乡,但凡故乡总能让人挂肚牵肠;另一方面,炊烟以形而上的姿态凝集在文士的内心,家国兴亡,不免因一缕炊烟作为引子,牵扯起无边的抒情与惆怅。
炊烟入文,蒲松龄在《潍水狐》中写:“李送出,问期,翁告之。过期数日,亦竟渺然。及往觇之,则双扉内闭,炊烟起而人声杂矣。”是说潍县李氏把房子租给了一位狐翁,没见人来也没见搬东西,院子里就升起炊烟,人声杂乱。一来二去,李氏与狐翁熟悉起来,就像多年的老邻居。问及家乡,老翁说老家在陕西中部,过一段时间会有大难发生,所以迁居到此。有人结交,狐翁也恭恭敬敬接待,唯独当地的县令想要与狐翁交往总是托辞。
李氏问为什么。狐翁说“你不知道,县令的前身是一头驴。今天虽然大模大样地高居民上,毕竟是个吃面饼也醉的东西。”吃面饼也醉——随便拿一捆草引诱,驴子就会俯首帖耳,属于人格上的缺陷。
此时的炊烟是蒲大爷洞察世事的一个道具,以智慧之眼洞穿人间迷局。
炊烟作为日常,是村庄的一种常态。常有人说,这家三天不冒烟了,是说生活窘迫,以至于无米下炊。从我记事起这样的日子倒是少见,顶多勒紧裤腰带一天两顿饭,把一天稀里糊涂过去了就好。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上面派下来的公粮欠款要交,孩子上学的学费、笔和本子要买,借无处借,卖无可卖,只能掐断一缕炊烟,蒙上头睡着就不饿了。
所以,炊烟也可以作为一种代指,代指村庄与田园。“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杂尘,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是陶渊明《归田园居五首》中的一首,描绘出老人家对田园的依恋与向往。
二十岁开始宦游生涯,以谋生路。二十九出任州里的一个小闲官。四十岁时怀着“四十无闻,斯不足畏”的心理再度出仕,出任镇军将军刘裕参军。此时的五柳先生已经对官场有些厌倦,“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还等什么呢?官宦间无非是蝇营狗苟,你争我夺,官场上无非是名来利往,尔虞我诈。不如归去,“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南山上升起袅袅炊烟,公鸡在桑树上啼鸣,母鸡在窝里下蛋,一只狗从柴草窝里站起,扑簌簌抖落身上的树叶草梗,看篱笆外谁在喊主人,邀看明月,或送来一壶老酒。我醉欲眠君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果真是昨日之友没有爽約,一大早就颠颠儿跑来说要抚琴赏菊。
我看《小王子》,孤独中有深深的忧伤,在B612小行星上,如果一天不劳作猴面包树就会开始肆意生长,在那里,炊烟作为隐形的符号而存在,一部童话之所以成为童话就是省略掉生活的日常而彰显出灵魂的居所。小王子说地球:“你们这儿的人种了成千上万朵玫瑰,所以看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你们所要找的东西,其实就在一朵玫瑰中,或者一掬水中。”繁忙的街道上是行色匆匆的人群,行色匆匆的人脸上面无表情。嬗变的世界,不知从何时起更改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作息表,夜以继日的灯光之下,无非是数据、业绩与各种报表汇入时间的河流。
老了的飞行员说:“真正的问题不在于长大,而在于以往。”那么,现在我终要找到那个梦境的起源,在村庄,在乡野深处。
炊烟升起的天空,村庄是一位水墨画大师。铺开宣纸的天空,墨浓墨淡,一笔画下村庄里的草木,草木间是清脆的鸟鸣、虫鸣。一笔画下我所居住的老屋,母亲和父亲,只是在笔墨间行走的两个小点,以家为圆心,耕耘,播种,在村口呼唤我的乳名。一笔是泼墨,挥洒出去,疏笔淡墨间是谷物,是阡陌,是一湾浅浅的老河滩,还有一座简陋的青石板桥,渡烟火,渡日月,渡炊烟一样缥缈的灵魂。 炊烟乱,我还是能沿着一缕或深或浅的炊烟找到远去的光阴。淡蓝色的穹顶下,一个孩子接近夜空,接近星辰,接近独一无二的那朵玫瑰。
酵母是一只叫乡愁的小虫
像一只风铃挂在门楣,土墙静默,门框上的春联因为节气的漂洗斑驳了颜色,爆竹声声辞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谁知道是什么季节呢,时间往往在记忆中斑驳陆离,记忆往往在时间中互为交错。母亲嘱我踩一只高脚板凳将酵母取下来——你知道,我说的是一种叫酵母的事物。
我们村的日子离不开酵母,经常会有人隔着墙头喊一声:花妮她娘,一会儿去你家掰点儿酵子。这话语中没有虚假的客套,也没有商量的余地,好像一座村庄就是一家人,你家缺油盐,我家少了酱醋,跨过低矮的墙头来拿就好。
我母亲有两件事可以说在村子里口碑极好,一是女红,男娃的老虎帽子,女娃的花棉袄,谁家后生新婚的铺盖,有求必应,不过是一天半晌的时间,回家来把插在鬓角的针线取下来,从兜里掏出来一把花生或者糖块,算是一点儿小小的谢意,同时也满足了我童年的味蕾。还有就是母亲做的酵母,用六奶的话说,蒸出来的馒头一点儿也不酸,有那么一点儿香,还有那么一点儿甜。这点儿我是确信无疑的,吃了几十年馒头,还是母亲做的馒头好。深层原因,就是母亲留取的酵母好。
酵母也叫面种,就像世间所有的事物,究其根源都有自己的生身与来处。4000多年前,古埃及人开始利用酵母酿酒,制作面包。中国也在3500年前开始学会利用酵母酿造白酒,用酵母做馒头的历史要晚一些,大概在汉代。
我母亲不管这些,只是等到梅雨季节过后,从池塘里采来几片青碧的荷叶。面,是新打的麦面,搲(wǎ)了一瓢倒进陶盆里,蒸腾似雾,就听见了清明的拔节声,就看见了麦浪起伏,一家人在月光下起身,把繁忙的身影来来回回丢在麦田里,收割,碾压,摊场,在风中簸扬,收获粒粒澄黄。酵母,此时应该叫酵头或者面种,一座村庄所用的酵母都来自于同一块面种,就像一座村庄里的人都有一个同样的祖先,小心翼翼,在风中流转,到了母亲手里仍然没有失去生命的温度。母亲把面种发好,添水,和面,做成几个同样大小的面团,用荷叶包起来。拴系,用的是一束芦苇叶,悬挂在门楣,就成了风铃的模样。
有时我想,那些小小的生物是如何在面团中生存的,透过从荷叶折射进来的微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亿万个微小的个体。更加科学的解释是,酵母菌是一群单细胞的真核微生物,以芽殖或裂殖来进行无性繁殖。
而我更愿意把酵母想象成一只小虫,节气在轮转,时间在行走,一只小虫把火炬传递给另一只小虫,就形成一座微型的村落。在暗处,它们呼吸,成长,它们将彼此的命运紧紧拴系在一起,用以抵御岁月的风寒。夜来了,墙角的蟋蟀鼓腹而歌,挂在门楣的酵母团便以为自己也是一座小小的星球,在与星光的对望中从未偏离航道;天亮了,母亲或父亲抓起一把农具直奔田野,星球里的小虫们醒来,也有了想要飞翔的冲动。
没错,是飞翔。从3500年前的月光下启航,飞过汉宫秋月,那时的面食统称为饼。“饼,并也,溲面使合并也”(《释名》)。意思是将经过发酵的面合并后,再加工成熟,因为烹制的方法不同,又产生了不同的名称。火烧而食者,呼为烧饼;水煮而食者,呼之为汤饼;蒸笼而食者,呼为蒸饼。想来“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的卓文君也是了无心绪时听见司马相如在弹奏《凤求凰》,放下咬了一口的馒头躲在屏风后心生爱慕之情。
小虫飞飞,世间有多少浪漫情事便有多少征战杀伐。诸葛亮南征,正在将要渡过泸水河时,若按当时的风俗是要杀一个人用人头来祭拜神灵的。诸葛悲悯,用猪羊肉馅的蒸饼画上人头,代替“蛮头”,就有了馒头的名称。这些记录在《事物纪原》中。
这就是我们村的馒头了,只不过隐去了刀光剑影,作为一种最为平常的食物用以果腹。
母亲做馒头,若是温度刚好,把面种掰碎了泡上,做完农活回来开始和面,面要醒,就像我想要写下一篇与记忆有关的散文,会先在本子上记下几个相关的词语,那些词语相当于尚未生发的酵母,有了合适的温度,足够的时间,会准时醒来。写作的过程,就是将面团揉到足够的韧度,线索深埋,情感深埋,只待词语勾连成串,只待句子布排成篇,便会如你所想呈现在面前。当然,火候是重要的,谋篇布局是重要的,写作的成熟度是重要的。
若是冬天,母亲会把和好的面放在被窝里,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把寒冷阻隔在外,让酵母的小虫在被窝里苏醒。它们跳跃,它们恰若精灵,它们在柔软的麦面中为村庄而歌唱,以至于掰开一个馒头,你还能看见它们游走之后留下的通孔。
而发好的面团对于一只羊来说是致命的。我出门玩耍,忘记关上房门,回来看见母亲正站在瘫倒在地的一只羊的旁边面无表情。那只羊肚大如鼓,母亲使尽了各种方法,也没能挽救它的生命。
故乡是一种酶,而附着在胃壁上的便是故乡的食物。曾经有几次去到南方,接连几天吃了当地的食物,胃囊萎缩成小小的一团,海鲜,大米,都不能替代面食所带来的食欲,匆匆逃离,会在北方的火车站旁边狼吞虎咽地吃上一碗面或者两个馒头,这才深感家对一个人的重要。
转眼,腊月到了,“二十八,把面发。”母亲早早喊我起来和面,正着,叠着,旋着,几乎使尽了全身力气。这一下就备足了从初一到十五的主食。枣花糕是献祭神灵的,擺放在供桌上,寓意红红火火步步登高。馒头上点上三五红点,来自袁枚的启示,《子不语》载:有一家人置办贡品,蒸了一笼屉馒头,揭开锅盖馒头渐渐抽缩,甚至缩成核桃状。老年人说,这是恶鬼抢食,用朱砂点上红点鬼就不敢抢了。父亲坐在灶膛前,多年的烧火经验让父亲谙熟了火候之道,大火烧开,慢火煨熟,掀开笼屉,一世界满是麦面的香甜。
我知道,众多的事物在大地上慢慢老去,就像父亲和母亲,一旦在村庄里消失了身影再不会回来。幸好记忆不老,一个人在回溯的过程中会遇见太多熟悉的事物。包括一只叫乡愁的小虫,在寂寞的屋檐下醒来,伸展触角,抖落翅膀上的灰尘,正沿着一场浩荡的麦事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