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宁“创业风暴”富了百姓

来源 :源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angib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逐步完善丰富新农村建设载体,广宁县发挥主导作用,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卫生村、创业村、教育示范村、计生示范村、平安村、廉洁村“六村”为目标的创建构想,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
  创业示范村作为广宁县“六村”创建的重要内容,通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农民自主创业等活动,掀起了农村新一轮创业热潮。目前,全县有79个村成功打造成“创业示范村”,有创业户2万多户,辐射带动农民8万余人,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增加3000多元,已形成优质沙糖桔、特色蔬菜、食用油茶、现代林业、竹子、优质生猪、竹园鸡等七大特色农业品牌,有效推进了农村发展、农民致富。
  提及这场创业风潮,还得追溯到1998年只身闯入广宁垦荒山办农场的贾东亮。15年前,选择复员的贾东亮到广宁当起了农民,由于一开始就定位于发展现代农业,贾东亮一口气租下了南街镇黄盆村的108亩土地,成为广宁第一家颇具规模的农场。十几年来的摸爬滚打,贾东亮拓荒发展种养业的做法在当地竖起了一面旗帜。看着贾东亮的农场从108亩扩大到502亩,从以种砂糖橘为主发展为兼具生产、养殖、科普、盆景等的综合性生态农场,村民们纷纷动了心,开始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进行第二次创业。
  而在广宁这场“创业风暴”中,基层党员、村干部也切实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排沙镇排沙社区的支书梁泽光引进新型技术,开办创兴玩具厂,解决了排沙镇富余劳动力100多人的就业;退伍军人马建业在赤坑镇惠爱村的深山野岭创办起“马建业生态农场”,建起了猪舍、羊圈和住房,挖了几口鱼塘,种上了白花油茶,这位90后“养猪倌”还当选共青团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一时间在当地传为佳话;党员陈子欢联合80多户创业户,成立了广宁县绿蒲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推广白花油茶和绿化树木种植以及土特产生产、加工与流通,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创业实体;古水镇古水社区党员蔡木新筹建的广宁县万通机械实业有限公司是肇庆唯一一家轴承产品制造企业,年平均创税60万元;潭布镇党员谢泉兰所经营的正元农副产品加工厂,利用本地最具特色的番薯和腐竹,生产加工绿色天然食品,成为广宁县“东亮式”党员创业示范户,被纳入党员创业致富项目库重点扶持项目。
  为了将“创业示范村”创建活动更加深入开展,广宁县还加大对“创业示范村”创建的扶持力度。一是建立“东亮式”党员创业孵化中心,走出一条全民创业党员带头的新路子。二是由县委、县政府筹措落实部分“东亮式”党员创业贷款贴息资金2128万元,物色529名农村党员给予创业贴息贷款,支持其开展农业生产发展,实行以点带面,在全县铺开农村党员创业的局面。三是通过创建10个“东亮式党员创业贷款示范点”,发挥自主创业典型示范与引领作用。四是县委组织部聘请了30多名省、市、县有关专家教授、种养能手,组成创业技术顾问团,并举行了多期种养技术培训班,为农村党员创业提供科技、信息、培训等服务。五是结合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加大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创业进行“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挂钩帮扶,帮助贫困村创新经营项目,拓宽致富门路,为创业遇到困难的农民群众传授农业科技知识、提供致富信息、支持资金援助等服务。
  创业示范村给农村发展带来的最深刻变化,是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向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经营转变。
其他文献
清明节前,我们梅州市、梅县区老促会10多位同志,陪同省老促会原顾问曾洪老厅长,专程赴梅县参观雁洋镇三乡人物馆。参观时大家深思与畅叙,情怀激越,感慨良多。  三乡,由黄沙、小都、石楼三个片组成,以前曾是一个镇,后并入了雁洋镇。地方不大,但革命历史人物与革命斗争史迹都是远近闻名的,是个卧虎藏龙、人杰地灵之处,对革命事业的推进、对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不小贡献。  人物馆在原镇址“三乡人文公园”之内,馆内陈
期刊
早就听说“甜祝村”的美名,只是未识真颜。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甜祝村竟然比我想象的还美丽。有人说,甜祝村是大埔县茶阳镇的“香格里拉”和“小九寨沟”。也许,这样的比喻并不夸张。然而,当我身临甜祝村美景后,却不太喜欢这种比喻了。我觉得,“香格里拉”和“九寨沟”因天下闻名而不免热闹喧嚷,而甜祝村是独特的,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尚未开发的原生态客家古村落。目前,甜祝村依旧游客稀少,清静的只有风声和水声。
期刊
我非常喜爱《源流》,此刊物为我做好老区工作奠定了基础。  1998年,我从乡镇被组织调入大埔县委基层办,2004年安排到该县老区建设办公室从事老区工作。从那时起,我便经常看到现代老区建设核心期刊《源流》。《源流》报道了老区变化,及时指出老区中存在问题,为老区人民说实话做好事,指导和激励我做好老区各项工作。  为积极配合《源流》,更好地宣传大埔县老区发展变化,大埔县老区办、老促会领导高度重视老区宣传
期刊
长夜难安枕,  挑灯读《源流》。  热血胸中涌,  忠魂眼底浮。  感念英雄志,  人生贵追求。  《源流》壮我行,  砥砺到白头。  这首诗是我初到《源流》的心的写照。  我从2000年4月到2004年9月,在广东省源流杂志社工作达4年之久。每每忆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心头都会涌起对老区人民、对老区创建者和对编辑部同仁绵绵的思念、深深的崇敬、浓浓的温情……  南粤老区我向你顶礼膜拜  《源流》引
期刊
广宁,境内尽是茫茫的竹海。这里是我国著名的“竹子之乡”。这片竹海,是我省的重点革命老区之一,在革命战争年代,为共和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也是这片竹海,在改革开放的岁月里,为了现代化建设,又默默地付出了无私的奉献。是这片竹海,为广宁儿女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这片竹海,养育了我们,我们对竹海无比地爱慕和敬仰!  竹海,已经给了我们很多很多。然而,我们又该为竹海做些什么,还要做哪些回
期刊
贵刊推出的隶属于原中央苏区的梅江区专题,编者以生动贴实的笔墨和图文并茂的形式,独具匠心地勾勒了该区的红色历史、现代风采、老区精神、老区作风。  此专题既展示了梅江区的红色历史,又展现了干群情系苏区的主题。梅江区的党政干部以老区复兴为精神支柱,全面深化改革为力量源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们和群众建立了鱼水之情,润物细无声,以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贯穿于老区的方方面面。区老促会当好老区人民的
期刊
位于广东西北部、绥江中游的广宁县,是广东具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重点革命老区县之一。  中共广宁支部是广东最早的中共支部,广宁县农民协会是广东第一个县级农会。大革命时期,广宁开展了大规模的减租运动,开创了全国农民运动先河。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司令部就设广宁赤坑镇交赞村。广宁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共有441名革命烈士以及2000多名革命群众献出了宝贵生命,仅坑口镇上林村
期刊
排沙镇位于广宁县南部,是广宁县的南大门,全镇面积154平方公里,山地面积17.3万亩,耕地面积1.89万亩,辖有12个村委会2个社区居委,总人口3.3万。该镇是典型的山区镇,山地多,森林资源丰富,但工业基础比较薄弱。  “经过历届镇委、镇政府的努力,目前,我镇经济发展跃升到了一个新台阶,宜居宜游特色乡镇建设已初见成效。”排沙镇镇长高艳春如是说。  近年来,排沙镇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大力保障和改善了民
期刊
钱兴烈士像  当前,全国各地正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怀集县诗洞镇钱兴故居已成为该县党员、干部瞻仰参观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基地。近日,笔者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前往钱兴故居,与前来瞻仰钱兴故居的党员、干部一起,到钱兴烈士纪念碑参观并鞠躬致敬,在钱兴故居参观学习钱兴的生平斗争史展览,聆听钱兴亲属讲述烈士的生平斗争历史,深切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  钱兴故居在老区诗洞镇安华村委会凤南自然村。这个偏
期刊
去广宁之前,早已对“上林村”这个大名有所耳闻,只是一直没有机会一睹该村的真容。这不,机会来了。近日,记者在县老促会曾庆生主任的带领下,游历了一番这个远近闻名的革命老区村。期间所见所闻,无不让记者印象深刻,流连忘返。  上林村位于广宁县城西北部,从县城开车经过南街镇星平金山到达坑口镇后,转赤坑镇方向行大约三十来公里,就到达上林村了。途中,曾主任如数家珍般向我们介绍起了上林村的情况,该村特殊的历史地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