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性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m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新课改教学中实施的有效教学方法。它不仅提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小组合作学习于70年代率先兴起于美国,并且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它的产生除了美国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之外,主要是出于克服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但其在教学实施中不免出现许多敷衍现象,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有针对性的小组合作学习才是新课改教学的方向。
  关键词:小组合作;新课改;有效性
  新课标英语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什么是小组合作学习呢?小组互助合作学习一般称Cooperative Learning or Collaborative Learning。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兴起以来,目前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主流性教改策略。国内外一些理论工作者都曾十分关注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知情一体化培育作用,用什么样的理论观点来阐释或者从经验中加以概括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运作机理。
  小组合作学习实质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点在于小组合作是否有效,也只有有效的小组合作,才能使课堂达到高效。
  一、 选择具有合作价值的学习内容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
  首先,学习任务可具体分派。合作学习,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实现共同提高。要选取那些内容可分解,可让每个合作成员有明确任务,又比较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其次,讨论的问题要有思考性、启发性、探究性。“学源与思,思起与疑。”常有疑点才能常思考、常探索、常创新。探究疑点的时候是注意筛选那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可以答案多样、学生感兴趣、爱参与的内容。
  二、 合理编排学习小组,明确组内分工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合作学习一般采用异质分组,将全班学生依其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学习小组,使各组处于大体均衡的水平上,以便促进组内成员对学习任务和学业竞赛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展。合作学习中学习任务的确立也要考虑学生的兴趣与需要,是贴近学习实际的、有选择性、有一定难度的、具有思考价值的。各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选择学习任务,小组成员间也要根据个人特点分配任务。一般小组成员以3~6人为宜,在四人小组中,可以设一个小组长,一个记录员。小组长要发动成员畅所欲言,组织解决合作交流中遇到的问题。记录员要记录好本组成员讨论形成的意见。小组长和记录员可以采用轮换制,让每一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对组员的精彩见解和独立观点,要积极地鼓励,以达到相互支持;遇到较大的困难和分歧时,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建设性地解决问题。有了这些良好的习惯,小组合作学习才显得有意义,才能使个体得到应有的发展。
  三、 学生提前预习和独立思考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发展动力
  合作学习是通过建立在个体需求的基础上的,只有学生提前预习带着问题参与合作学习,学习才有针对性,方向性。只有有了独立思考,合作学习才有了交流的需要,合作学习才会有成效。如: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再讨论,形成集体意见。否则,在学生对问题还没有形成独立见解之前就急于讨论,学生的思维还没有打开,容易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出现敷衍趋势的现象。
  四、 教师引导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
  学生合作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作出指导。强调学生间的合作,并不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始终是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在合作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巧妙引导。特别是出现困难、意外混乱局面时要深入小组,掌握情况及时调控,保证小组学习合作有序、有效地开展。教师还要下组参与学习讨论,及时把握各组学习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机智,调整学习时间,同时还要教给学生一些探索发现的方法,不断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把学生的探索引向深入。我们会发现小组学习有时出现三种错误倾向:一是交流中以自我为中心,不听取成员意见。这种现象多发生在优生身上;二是交流中以工具书为标准,交流就是读工具书,这种现象相对普遍;三是由于知识能力所限,交流时不能着眼全篇,断章取义、片面。因此,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不应“袖手旁观”,而应当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去,在组间巡视,对各个小组的合作进行观察和介入,对各小组合作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教师还应针对学生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有了教师的参与指导,就能避免“短暂繁荣”和“华而不实”的无效合作场面的出现,学生的合作才更得法,交流才更有效!
  五、 评价激励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导向
  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小组合作活动的水平,要加强激励评价。在对学生的评价上,教师要以小组集体的学习效果作为评价的依据,使学生形成集体观念,提高小組的凝聚力,强化小组成员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小组成员的共同进步。评价机制可以有以下几种:
  1. 小组自评和组与组互评相结合。既自我分析问题总结经验,又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2. 对合作小组集体评价和小组成员的评价相结合,重点评价合作学习小组,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
  3. 可以对小组活动秩序、组员参与情况、小组学习过程、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综观所述,小组合作学习是符合时代进步和发展的学习方式,它对促进学生积极进取、自由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将发挥积极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确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握最佳时机,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从形式走向实质。
  参考文献:
  [1]阳兰梅.合作学习理论在《新视野大学英语》中的应用研究[J].琼州学院学报,2011(3).
  [2]杨得林.对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应用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1(31):89-90.
  作者简介:
  牟小兰,四川省泸州市,四川省泸州外国语学校。
其他文献
成果简介: 耐高温钐钴永磁是一种新型2:17型钐钴稀土永磁材料,这种永磁材料可用于500℃的环境下。永磁材料是指一类磁性材料,这种磁性材料经充磁至饱和,去掉外磁场后,仍然能保留其磁性,又称为硬磁材料或恒磁材料。本项目中的磁性材料是以稀土元素钐与过渡族元素钴所形成的金属间化合物Sm2Co17为基体的永磁材料。钐钴类稀土永磁材料具有优良的温度稳定性,常规的钐钴永磁材料最高使用温度为350℃,本项目所指
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结果显示,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再次空缺,不免让许多人感觉美中不足。这已是自该奖项设置12年来第8次未能颁出这个在公众心目中"含金量最髙"的科技
“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逻辑分析的假设前提,是整个西方经济学大厦的基石,自从其诞生以来伴随经济学不同流派乃至其他学科的批判与反批判而不断演化。其中,“经济人”的理性
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对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他充分认识到加强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并且提出了如何搞好文化建设的重大举措。这些重要思想
“仁宣之治”的出现,固然与朝廷君明臣良,大政方针正确,措施有力等有关,但是更重要的是,基层社会治理取得了成功。朝廷及时调整基层社会治理结构,荐举选拔得力大臣充当地方府州县的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二五"期间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资源依赖型转入创新驱动型。
夏明方的《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已经付梓多时,重新细读,可以想见当年撰写这样长篇研究著作耗费的心血之大,尤其看到书的后记,更能体味其间的艰辛。本书入围全国优秀百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