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文献高度强调研究与开发项目投资(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vestment,以下简称R&D)的意义和重要性。由于R&D投资本身存在的特有属性,其投资往往是一个相对长期的投入,因此,R&D投资往往对于资金的需求量非常大以及可持续性投入的要求非常高。而这些投资所需的可持续性的资金基本上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向企业内获取资金,例如,企业经营活动所需的现金流等,二是向企业外获取资金,其主要包括两方面,即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事实上,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存在低效率、不完善的情况以及R&D投资自身固有的特性所衍生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使得在对R&D投资进行外部融资时,企业往往会面临着较高的融资成本,甚至根本无法获得外部的融资,这就导致了R&D投资的融资约束问题。关于R&D融资约束如何度量的问题,学术界一直以来存在分歧且无定论,学者们不断地创新和尝试不同的模型对此问题进行探究,因此,如何建立健全一个相对可靠的度量R&D融资约束的模型成为了本文的探讨重点之一。另外,在我国特殊的制度和市场背景下,多种因素都会对R&D融资约束产生影响。于是产生了本文探讨的另一个重点,R&D融资约束的影响因素研究。首先,本文在比较了国内学者之前所用的用于探究融资约束的TobinQ值模型和销售加速模型两种模型之后,发现两种模型都存在弊端,并且不适合我国资本市场的情况。因此本文采用Brown提出的表征投资的欧拉方程作为建模基础。鉴于本文研究需要,进一步引入内部现金流、债权融资、股权融资分别表征内外源融资变量。在此基础上,考虑到企业的现金持有量可能对于R&D投资有补足流动性的作用,本文进一步对模型进行完善,引入企业的现金持有量来研究其对于R&D投资的影响,最终构成了度量R&D融资约束的模型。为了进一步对R&D融资约束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本文首先从多角度对影响因素进行罗列。除了将之前学者所涉及到的企业规模、企业年龄、企业所有权性质等作为影响因素,本文首次将经济周期纳入影响因素的考量范围,此外,本文还将R&D投资分为探索式投资和开发式投资两种模式,并以不同模式的R&D投资作为影响其融资约束的另一大影响因素。需要指出的是,以往学者在考虑企业规模因素时,习惯性地以资产大小或是销售额大小作为标准,而本文不再延续该种考量维度,考虑到与当下时代经济特征的相符性,本文以增值税作为考量标准,而将之前学者所提出的资产规模、员工人数、销售额等作为稳健性检验时所采用的标准。为了实证检验假设,本文选取2008-2016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作为样本,筛选出数据样本中可用数据范围内连续四年及四年以上的数据形成非平衡动态面板数据,通过整理形成全样本和相关影响因素的子样本,采用一步法系统矩估计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来说,内部现金流是支持我国制造业企业R&D投资的主要力量,换而言之即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R&D向外获取资金存在一定困难;企业的现金持有量确实存在对R&D的负向对冲效应;随着企业规模和年龄的增大,企业R&D所受的外部融资约束渐渐得到释放,转而渐渐依赖于外部债权融资;民营企业存在明显的外部融资约束,在国有企业中,地方政府控股企业R&D投资主要依赖于债权融资,而中央政府控股企业R&D来源于股权和债权两方面的融资;处于经济紧缩期的企业R&D面临显著的融资约束,而处于经济扩张期的企业R&D没有表现出显著的融资约束;探索式R&D投资比开发式R&D投资面临更大的融资约束。本文的研究对于认识R&D投资的资金来源,了解各因素对于R&D融资约束的影响,缓解融资约束问题,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我国制造业企业了解目前在中国不完善的资本市场上不同因素对于企业R&D融资约束的影响情况,可以以此为参考自我对照进行相应的调整和采取措施来缓解已有的融资约束。此外,本文考虑到了企业的现金持有量对于企业R&D投资的对冲效应,也给企业关于流动性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和依据。而对于政府而言,我国制造业企业目前的R&D投资力度远不如西方发达国家,如何正确引导企业加大R&D投资,合理帮助企业缓解一定程度的融资约束问题,增强科技创新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导向作用,提升我国的经济软实力,使我国在国际经济和科学领域真正成为具有话语权的领导型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