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说话”给数学课堂带来的精彩

来源 :新校园·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is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到“语言表达能力”很多人想到语文课堂。殊不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很重要。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一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经常会出现学生想说却说不好的现象。所以从一年级开始,就应该结合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引导学生用语言完整地描述问题,做到“会说话”。
  一、要给学生提供发言的机会,激发学生“说”的兴趣
  课堂教学不管是概念教学、计算教学还是应用题教学,都要鼓励学生动口说,大胆说,大声说。同时,教师一定要及时鼓励、赞扬学生,少一些打击性的批评。多为那些胆小的、性格内向的学生提高表现自我的机会。
  开学几个星期后,我了解了班里表达能力稍差的学生,课堂上让这几位学生回答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让他们找到自信。只要他们大声地回答问题,我都给予表扬。如班里一位男生刘某某,开学前几个星期几乎不主动举手发言,在学习“0的认识”一课时,我让他说说课本上情境图的意思:鸟窝里原来有3只小鸟,飞走了三只。情境图显示的信息非常清晰,可他站着支支吾吾说不出来。于是,我鼓励他:“没关系,大声地把你的想法说出来,说错了不要紧,我们都会帮助你。”他用非常低的声音说出来,而且是断断续续的,我没有批评他,而是摸着他的头用鼓励的语言说:“老师刚才听到你说的是对的,可是其他同学好像没听清楚,你能再大声地说一遍吗?老师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终于,他大声地又说了一遍。我即刻夸奖他有进步,告诉全班同学要向他学习,并奖励了他一枚“幸福鸟”贴纸。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关爱,学生自然愿意说出自己的想法。
  我告诉学生,“当老师提出问题时,你们可以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说错没关系,我们可以在错误中成长”。开学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我们班里的学生已经渐渐形成爱发言、想发言、抢发言的良好习惯。
  二、要训练学生说完整的话
  数学语言要求简洁、完整。在数学课堂中,我经常发现许多学生会做但说不好。在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日常教学中我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规范单位名称的能力
  一年级的新生对单位还很模糊,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学生不用单位或用错单位的现象。而数学是一门具有严谨性的学科,学生用错单位或不用单位时教师应及时给予纠正,教他们正确地使用单位名称。
  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一数”时,让学生结合数数正确使用单位名称。如1面红旗、6盆花、7只白鸽等。让学生带着单位描述,初步灌输数学单位的思想;让学生知道单位的重要性,养成正确使用单位的好习惯,为以后学习“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做好铺垫。
  2.培养学生完整地、有条理地表述问题的能力
  用完整的语言描述问题是每一位学生必备的能力。培养学生完整地,有条理地表述问题,需要从入学开始,否则,等学生习惯了用简单的字、词回答问题之后。再纠正就比较困难了。如提出问题“圆形的数量比三角形的数量多还是少?”大部分学生都只简单地回答“少”或“多”,这时就要求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纠正,引导学生完整地说出“圆形的数量比三角形少”或“圆形的数量比三角形多”。又如,在教学“4的分与合”一课时,通过演示,引导学生有条理地叙述情境图的意思:原来有3只气球,又拿来1只气球,一共有多少只气球?教学中我要求学生边说边做动作:用小棒代替气球,先是一只手拿3根小棒举高,然后另一只手拿来1根小棒举高,在说“一共有多少”时,让学生做出两只手合在一起的动作,体会“一共”就是“把两部分合在一起”的含义。有了动作的配合,学生描述起来就容易多了。
  3.培养学生准确使用数学用语的能力
  学生在接受新概念时认识比较模糊,语言比较生活化。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对一些词语进行规范,并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及时更正。如在教授“认识图形”时,我拿出两个大小不同的正方体问是不是能拼成大的长方体时,有的学生说:“不能,因为它们不一样大”;有的学生说“不能,因为它们不相等”。这里学生虽然把意思表达出来了,可我觉得这时应该及时纠正:比较形状用是否相同,比较大小用是否相等;教授学生用规范的语言“虽然它们形状相同但大小不相等,所以不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
  一年级是学生语言发展的起步阶段,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最佳时期。教师要抓住这个黄金时期让学生“会说话”。因为学生的“说”能给课堂添加色彩鲜艳的颜料,能让数学课堂变得五彩斑斓!
其他文献
摘 要:微课程,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尝试,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德育微课程是微课程的延伸与拓展。本文通过观察“微现象”,发现“微问题”;搭建“微组织”,创造“微平台”;开发“微产品”,实现“微体验”;关注个性化,推动“微德育”进行实践探索,提升课型质量,逐步形成学校的德育文化个性,体现学校校本课程特色。  关键词:微课程;微型德育课;意义;实践探索;注意事项  微博、微信、微电影,现在“微”字越来越流行
期刊
摘 要:情境教学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英语语言环境及进行听、说、读、写、译的训练,学生的学习由机械的、被动的学习转变为通过自身体验、参与、实践、合作与交流,获取知识的积极学习,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而教学情境主线策略是情境教学法的具体运用之一,是指教材中提纲挈领的中心线索,如课文中的关键词、主要句型、中心句、中心话题和语言功能等。教学主线能够引导学生感知、体验、
期刊
摘 要:《平凡的世界》是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本文主要对《平凡的世界》中以润叶为代表的女性人物、孙家兄弟以及以田福军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三类人物性格进行了分析,初步探究其性格形成的根源,以展现人物闪着金子般光芒的品质。  关键词:路遥;黄土地;金子般的光芒  《平凡的世界》一书中塑造了一批善良、朴实而美丽的女性,她们是中华民族的民族魂,是黄
期刊
在“互联网+教育”不断推广的时代,“互联网+教育”就像一缕阳光,照亮了教育的各个领域。特别是2015年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更是将深化应用、融合创新、扎实做好“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工作为重点。笔者主要从“互联网+”给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一、“互联网+教育”打破了传统时空限制是教育现代化的有力保障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理念就是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接受公平、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破坏正在逐步以公开或隐蔽的方式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而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迫在眉睫。生态价值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呼唤。  关键词:生态;价值教育;生态价值观  今天,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构成了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严重的阻碍。我们不得不面临巨大的考验:处理人与自身、与他人、与社会、与大自然的关系。要处理好这些关系,关键在于价值观,而价值观的形成关键在教育。面
期刊
摘 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中职校教学的需要,是学生走向社会就业创业的需要。本文结合我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情况,分析了中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必要性,阐述了对中职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和观点。  关键词:社会实践活动;中职生;职业道德  社会实践是教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职生检验所学知识、提升技能、促进个性发展、适应就业需要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学生融入社会、练就过硬本领、培养职业道
期刊
一、案例背景  我校室内设计专业有方案设计、建筑制图、CAD、预算等课程。在教学实施中,每个课程都会安排学生做项目,做设计,但是,以往教学就是就制图而制图,就预算而预算。学科体系的教学模式下,项目教学被一门课两课时破坏了,往往学生刚开始画开了,但是下课了,课程缺乏连贯性,学生的注意力刚一专注,又要换一个课程、新的项目或新的任务。  由此,我们提出专业课程需要学习领域的教学模式,对于学习领域的研究,
期刊
摘 要: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赶进度,往往急匆匆地进行知识传授,一节课下来,不仅效果不佳,而且师生都很累。要改变这种“累人”的状况,可以给课堂来点创新,激发活力,一方面可以使教师授课富有激情,克服职业倦怠感;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激情,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创新;课堂教学;政治教学  教育应该是愉快的,师生只有是愉快的,才能使课堂迸发出活力,才能最大限度地达到有效教学。要使课堂
期刊
摘 要:由于现阶段开展的信息技术课程具有课时少、间隔时间长的特点,学生如果不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温习,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基于此,笔者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预而习之、温故思之”,具体阐述信息技术教学技巧。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技巧;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具有课时少、间隔时间长的特点,学生如果不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温习,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下面,笔者着重探究信
期刊
摘 要:将人物传记穿插在科学课堂的教学中,符合新课改的精神。本文通过法拉第的成长案例与课堂教学的结合,让学生感受科学财富,珍惜科学成果,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传承意识和创新能力。在科学教育中融入法拉第研究受挫等因素,使学生受到文化熏陶,延展课堂维度,拓展教学广度。  关键词:法拉第;课堂教学;人物传记  一、实践探索源起  1.教育信仰  信仰是通过一堂课、一次面对面的教育、一个学校文化载体等方式,综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