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OS液晶波前校正器的色散研究

来源 :光子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yk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液晶波前校正器的色散问题进行了研究。测定了250D离焦、250D像散两种像差镜和650nm、670nm、710nm、840~860nm、835~865nm、830~870nm五种滤光片下的色散.结果表明:可见到近红外波段内20~30nm带宽的光是液晶自适应光学系统的理想光源,可实现系统较大的能量利用率和较小的色散.对于中心波长850nm的近红外光,当光源的带宽低于30nm时,LCOS的色散对系统像差影响较小,可以忽略,系统的光能利用率又较大;一旦光源带宽高于40μm,LCOS的色散会对系统的像差产生明显
其他文献
逆合成孔径激光成像雷达受激光调制技术以及回波相位信息易受大气湍流破坏的限制,采用常规的相位相干积累类方法得到目标二维高分辨图像很困难.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
根据Fresnel-Kirchhoff衍射理论,结合临床实际,考虑振幅近似和相位缓变条件,由傅里叶变换和卷积定理,导出了微聚焦X射线相衬成像(X-ray Phase-contrast Imaging,X-PCI)在像平面
研究了Kerr介质中相干态光场与耦合V型三能级原子相互作用过程中场的量子性质.利用量子光学中光场与原子相互作用的耦合Tavis-Cummings模型,对系统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求解.讨
考虑光场分布的影响,利用传输矩阵法研究了含有非线性缺陷的非对称一维光子晶体的透射特性,得到一种新的全光逻辑门的实现方法.由于光场在缺陷层中有着很强的局域,光子晶体的非线
利用倍频光与泵浦光脉冲之间的走离效应,通过在周期性极化的LiNbO3波导中间增加两段未被极化的波导,1.55μm波段的泵浦脉冲在极化的波导部分产生0.77μm波段的倍频光,在未被极化的
一、物流产业的基础设施(一)优越的交通地理位置在国内国际物流中具有重大战略价值烟台地处山东半岛东部,濒临黄海和渤海,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是国家重点开发的环渤海经济
在光子晶体的缺陷层内掺入Kerr介质,基于Kerr非线性效应导致的缺陷态迁移原理,设计了两种一维光子晶体全光开关结构.应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编制Matlab计算程序,对全光开关进行
针对瞬态微光信号动态范围大、低端信号微弱的特点,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对数域压缩探测方案。基于方案的设计原理分析,选择合适器件,完成电路设计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研究表明,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