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刺客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职业之一。在我国,刺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但同时,刺客也是一个高危职业。成功了,是职责所在;倘若失败了,那么性命难保。历史上失败的刺客并不在少数,虽然结局都是一死,但行刺的初衷和经历又无一相同。
鉏麑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力士,受晋国国君晋灵公的派遣,前去刺杀卿大夫赵盾。
国君要杀正卿,还是暗杀,这其中必有特殊的原因。晋灵公荒淫无道,贪图享乐,为一己之私搜刮民脂民膏。而赵盾是正直之人,没少为此劝谏晋灵公。晋灵公不仅没有一丝悔过之意,反而对赵盾起了杀心。奈何晋灵公找不到一个可以堂堂正正杀赵盾的理由,这个时候就该刺客出场了。
武艺高强的鉏麑被晋灵公选中,他倒也没辜负晋灵公的期盼,轻而易举就进入了赵府,甚至到了赵盾的房间。这一刻,赵盾的生死完全掌握在他手上了。然而身为刺客的鉏麑却迟迟没有下手,因为他看到勤于政务的赵盾已经做好上朝的准备,因为时辰尚早正在闭目养神,丝毫没注意到危险的逼近。
一边是荒唐的国君,一边是正直的卿大夫,哪一个才是可以为民做主的人,高下立判。鉏麑动摇了,他本该是个无情的杀手,偏偏他又正义感很强,终究没能忍心下手。
于鉏麑而言,违反国君命令是为不忠,而杀害赵盾这样的忠良是为不义。两难之下,他不禁慨叹:“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賊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他选择了自杀,一头撞在槐树上,结束了自己作为刺客的一生。
战国四大刺客之一的豫让也是晋国人,为给家君智伯报仇而欲行刺赵襄子,从此踏上了坎坷而漫长的复仇之路。
也怨不得豫让一心想要报仇。原本氏室间争名夺利是很常见的,智伯也是因此而死在赵襄子手上。然而赵襄子觉得不解恨,把智伯的头盖骨刷上油漆做成了酒具。这就太不厚道了,所谓士可杀不可辱,杀人不过头点地。更何况智伯将豫让看作国士,有知遇之恩。士为知己者死,这仇说什么也得报。
然而这仇并不好报。
豫让改名换姓,混进赵襄子的宫室中打扫厕所。只等着赵襄子现身,他便可以掏出藏好的匕首,为智伯报仇。原本一切都很顺利,但或许是“赵不该亡”。赵襄子走向厕所时,突然感觉心动不安,遂令人搜查,抓获了豫让。
此时的豫让一定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不成功便成仁。于是他供认不讳,承认自己就是来给智伯报仇的。卫士们拔出刀来,想杀了豫让,却被赵襄子拦住了。赵襄子倒是欣赏起豫让来,能为智伯报仇,也真是个义士,因此放了他一马。不知道当时的豫让对赵襄子有没有过一丝感激之情,即便有,也远远比不上他想为智伯报仇的决心。
豫让从来没有放弃复仇,仅仅改名换姓已经没有用了,必须连面容都改了才行。他不惜在身上涂上油漆,弄成中毒的样子,扮作乞丐。他以这副模样走到家门口,连结发的妻子都认不出,只是觉得这人声音很像她丈夫。豫让连这一点点破绽也没留下,他吞下火炭,弄哑自己的嗓子。
如此大费周章地使自己面目全非,豫让的复仇之心可谓感天动地了,然而天地并没那么容易被感动。豫让潜伏在路上,准备刺杀途经此地的赵襄子。可惜,“赵不该亡”的戏码再次上演。赵襄子的马车按照预定路线,眼看就要走到豫让面前了。突然间,马惊了。豫让的计划再次失败,他也再次被擒。
第一次行刺未遂,赵襄子敬他是位义士,放了他。第二次又来,还又失败了,这一次,再没有什么理由放过他了。
豫让自知必死无疑,却仍面无惧色,甚至向赵襄子提出了最后的心愿。既然无法刺杀赵襄子,他希望可以行刺赵襄子的外衣,就当是为智伯报仇了。赵襄子对豫让也算是仁至义尽了,竟然真的让其刺穿了自己的外衣。刺过三剑之后,豫让便自杀了,作为一个刺客,体面地死去。
荆轲是个出场自带背景音乐的男人。一提到这个人,不少人脑中已经回响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悲壮,是荆轲的关键词。
比起鉏麑的忠义和豫让的执着,荆轲刺秦王却带着几分不情愿。荆轲在燕国的时候,被好友举荐给太子丹,并被尊奉为上卿,也为他刺秦王这件事拉开了序幕。
荆轲对燕国的存亡应该并不是很在意,刺杀秦王也并非主动请缨,而是太子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或许更重要的是“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换句话说,就是一场交易。我出钱,你办事。
太子丹出手阔绰,排场也够大。百金取得赵国徐夫人的匕首,让工匠以毒淬之。最锋利的匕首,再配上毒药,算是双重保险了。这样还不够,又派了秦舞阳做他的副手。秦舞阳也是位勇士。
在太子丹一再催促下,荆轲出发了,带着匕首和副手,以及用来取得秦王信任的樊於期首级和燕国督亢地图。荆轲是不情愿动身的,所以一拖再拖,他大概也明白前路为何,却又不得不去。所以才会有“风萧萧兮易水寒”,才会有“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壮士这一去,就真的不复还了。
接下来的发展,是我们所熟知的。咸阳宫中,图穷匕见。然而锋利的匕首并未能伤到秦王分毫。殿上的侍从和大臣都是不能携带武器的,赤手空拳也不可能制伏荆轲,更何况荆轲还有一个作为助手的秦舞阳,结果他还是失败了,并且一败涂地。
如果说赵襄子几次躲开刺杀是因为“赵不该亡”这种迷信的原因,那么荆轲功败垂成也是因为“秦不该亡”吗?
荆轲眼看大事不成,于是骂道:“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之所以没有成功,是因为荆轲想生擒秦王,让他和诸侯订立契约,以此报答太子。但是想想他的匕首吧,谁会带着一把淬了毒的匕首去挟持人质呢?
归根结底,能力不足才是失败的关键。荆轲喜爱读书、击剑,凭借剑术游说卫元君,但没有得到任用。可见他的剑术并不十分出众。荆轲刺秦失败后,和他有过交情的著名剑客鲁句践曾感叹:“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也是他剑术不精的证明。
然而这并不影响荆轲的故事流芳百世。易中天教授曾说:“人们对嬴政有多痛恨,对荆轲就会有多敬重;对弱者有多少同情,对荆轲就会有多少讴歌。”
于是,即便功败垂成,荆轲却成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也算是虽败犹荣吧。
编辑/梁宇清
正直的刺客
鉏麑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力士,受晋国国君晋灵公的派遣,前去刺杀卿大夫赵盾。
国君要杀正卿,还是暗杀,这其中必有特殊的原因。晋灵公荒淫无道,贪图享乐,为一己之私搜刮民脂民膏。而赵盾是正直之人,没少为此劝谏晋灵公。晋灵公不仅没有一丝悔过之意,反而对赵盾起了杀心。奈何晋灵公找不到一个可以堂堂正正杀赵盾的理由,这个时候就该刺客出场了。
武艺高强的鉏麑被晋灵公选中,他倒也没辜负晋灵公的期盼,轻而易举就进入了赵府,甚至到了赵盾的房间。这一刻,赵盾的生死完全掌握在他手上了。然而身为刺客的鉏麑却迟迟没有下手,因为他看到勤于政务的赵盾已经做好上朝的准备,因为时辰尚早正在闭目养神,丝毫没注意到危险的逼近。
一边是荒唐的国君,一边是正直的卿大夫,哪一个才是可以为民做主的人,高下立判。鉏麑动摇了,他本该是个无情的杀手,偏偏他又正义感很强,终究没能忍心下手。
于鉏麑而言,违反国君命令是为不忠,而杀害赵盾这样的忠良是为不义。两难之下,他不禁慨叹:“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賊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他选择了自杀,一头撞在槐树上,结束了自己作为刺客的一生。
执着的刺客
战国四大刺客之一的豫让也是晋国人,为给家君智伯报仇而欲行刺赵襄子,从此踏上了坎坷而漫长的复仇之路。
也怨不得豫让一心想要报仇。原本氏室间争名夺利是很常见的,智伯也是因此而死在赵襄子手上。然而赵襄子觉得不解恨,把智伯的头盖骨刷上油漆做成了酒具。这就太不厚道了,所谓士可杀不可辱,杀人不过头点地。更何况智伯将豫让看作国士,有知遇之恩。士为知己者死,这仇说什么也得报。
然而这仇并不好报。
豫让改名换姓,混进赵襄子的宫室中打扫厕所。只等着赵襄子现身,他便可以掏出藏好的匕首,为智伯报仇。原本一切都很顺利,但或许是“赵不该亡”。赵襄子走向厕所时,突然感觉心动不安,遂令人搜查,抓获了豫让。
此时的豫让一定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不成功便成仁。于是他供认不讳,承认自己就是来给智伯报仇的。卫士们拔出刀来,想杀了豫让,却被赵襄子拦住了。赵襄子倒是欣赏起豫让来,能为智伯报仇,也真是个义士,因此放了他一马。不知道当时的豫让对赵襄子有没有过一丝感激之情,即便有,也远远比不上他想为智伯报仇的决心。
豫让从来没有放弃复仇,仅仅改名换姓已经没有用了,必须连面容都改了才行。他不惜在身上涂上油漆,弄成中毒的样子,扮作乞丐。他以这副模样走到家门口,连结发的妻子都认不出,只是觉得这人声音很像她丈夫。豫让连这一点点破绽也没留下,他吞下火炭,弄哑自己的嗓子。
如此大费周章地使自己面目全非,豫让的复仇之心可谓感天动地了,然而天地并没那么容易被感动。豫让潜伏在路上,准备刺杀途经此地的赵襄子。可惜,“赵不该亡”的戏码再次上演。赵襄子的马车按照预定路线,眼看就要走到豫让面前了。突然间,马惊了。豫让的计划再次失败,他也再次被擒。
第一次行刺未遂,赵襄子敬他是位义士,放了他。第二次又来,还又失败了,这一次,再没有什么理由放过他了。
豫让自知必死无疑,却仍面无惧色,甚至向赵襄子提出了最后的心愿。既然无法刺杀赵襄子,他希望可以行刺赵襄子的外衣,就当是为智伯报仇了。赵襄子对豫让也算是仁至义尽了,竟然真的让其刺穿了自己的外衣。刺过三剑之后,豫让便自杀了,作为一个刺客,体面地死去。
悲壮的刺客
荆轲是个出场自带背景音乐的男人。一提到这个人,不少人脑中已经回响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悲壮,是荆轲的关键词。
比起鉏麑的忠义和豫让的执着,荆轲刺秦王却带着几分不情愿。荆轲在燕国的时候,被好友举荐给太子丹,并被尊奉为上卿,也为他刺秦王这件事拉开了序幕。
荆轲对燕国的存亡应该并不是很在意,刺杀秦王也并非主动请缨,而是太子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或许更重要的是“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换句话说,就是一场交易。我出钱,你办事。
太子丹出手阔绰,排场也够大。百金取得赵国徐夫人的匕首,让工匠以毒淬之。最锋利的匕首,再配上毒药,算是双重保险了。这样还不够,又派了秦舞阳做他的副手。秦舞阳也是位勇士。
在太子丹一再催促下,荆轲出发了,带着匕首和副手,以及用来取得秦王信任的樊於期首级和燕国督亢地图。荆轲是不情愿动身的,所以一拖再拖,他大概也明白前路为何,却又不得不去。所以才会有“风萧萧兮易水寒”,才会有“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壮士这一去,就真的不复还了。
接下来的发展,是我们所熟知的。咸阳宫中,图穷匕见。然而锋利的匕首并未能伤到秦王分毫。殿上的侍从和大臣都是不能携带武器的,赤手空拳也不可能制伏荆轲,更何况荆轲还有一个作为助手的秦舞阳,结果他还是失败了,并且一败涂地。
如果说赵襄子几次躲开刺杀是因为“赵不该亡”这种迷信的原因,那么荆轲功败垂成也是因为“秦不该亡”吗?
荆轲眼看大事不成,于是骂道:“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之所以没有成功,是因为荆轲想生擒秦王,让他和诸侯订立契约,以此报答太子。但是想想他的匕首吧,谁会带着一把淬了毒的匕首去挟持人质呢?
归根结底,能力不足才是失败的关键。荆轲喜爱读书、击剑,凭借剑术游说卫元君,但没有得到任用。可见他的剑术并不十分出众。荆轲刺秦失败后,和他有过交情的著名剑客鲁句践曾感叹:“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也是他剑术不精的证明。
然而这并不影响荆轲的故事流芳百世。易中天教授曾说:“人们对嬴政有多痛恨,对荆轲就会有多敬重;对弱者有多少同情,对荆轲就会有多少讴歌。”
于是,即便功败垂成,荆轲却成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也算是虽败犹荣吧。
编辑/梁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