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患者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s)数量及动脉弹性 指数之间的相关性,以及缬沙坦干预后EPCs水平和动脉弹性指数变化。方法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的冠心病患者60例为CHD组,同期排除冠心病的门诊健康体检者60 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采集外周血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单个核细胞,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 白包被的培养板,培养贴壁后进行细胞化学分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FITC_UEA_I和DiI_ acLDL双染色阳性细胞为正在分化的EPC。进行EPCs水平测定。动脉弹性功能检测仪测定患者 的大、小动脉弹性指数(C1、C2)。CHD组患者术后缬沙坦80mg/天干预12、24周后再次 检测EPCs水平和动脉弹性指数。结果 CHD组EPCs数量、C1、C2分别为 32.8±6.4 EPCs/×200视野、9.82±1.54、3.67±0.87,对照组为61.6±9.5 EPCs /×200视野、15.3±2.52、7.51±2.03,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CHD组动脉弹性功能指数与EPCs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94、0.98,均P<0. 01)。CHD组患者缬沙坦80mg/天干预12、24周后EPCs数量明显增加(37.7±7.98 vs 50. 80±8.10,P<0.01),动脉弹性指数改善(C1:10.6±1.98 vs 12.55±2.43 ,C 2:4.37±1.03 vs 5.77±1.99,均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CHD患者EPCs水平减低和动脉弹性指数下降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之一,且两者之间呈正相关。CHD患者缬沙坦80mg/天干预12、24周后明显提高EPCs数量和动 脉弹性指数。
[关键词] 冠心病;内皮祖细胞;动脉弹性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 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_816X(2008)08_015 1_04
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是一类能增殖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 的前体细胞。研究表明EPCs不仅参与出生后新生血管的生成,也参与血管内皮损伤后的修复 过程[1、2]。动脉弹性功能测定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技术,它是通过对冠心病患 者桡动脉脉搏波的检测明确中心大动脉弹性与周围小动脉弹性功能。冠心病是一种多因素作 用下的疾病,冠心病(CHD)病人的外周血EPCs数量减少,功能减低,且这种损害与CHD的危 险因素呈相关性[3],冠心病患者小动脉弹性功能也明显降低[4]。本研究 旨在通过对冠心病患者外周内皮祖细胞数量及动脉弹性功能测定,揭示冠心病患者中内皮祖 细胞数量减少与动脉弹性功能减退之间相关性及缬沙坦干预后内皮祖细胞水平和动脉弹性指 数的变化,为冠心病诊治提供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6月至2007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 的冠心病患者60例,其中男44例,女16例;年龄60~76岁,平均(64.9±3.9)岁。 对照组为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60例,其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60~74岁,平均(64. 7±3.9)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基本匹配,无统计学差异见表1。排除外伤、溃疡、视 网膜病、近期外科手术、炎症、肿瘤等影响内皮细胞疾病的患者,近2个月无急性心肌梗死 发生;入选患者均未用过他汀类药物;排除明显瓣膜性心脏病,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或低血压 ,脑血管意外合并其它严重脏器功能衰竭者。
1.2 方法:入院次日空腹抽血检测血脂(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所有患者 无菌采取外周静脉血20ml,用于内皮祖细胞水平测定,并进行动脉弹性测定。冠心病组患者 缬沙坦80mg/天干预12周、24周后再次检测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动脉弹性指数。
1.2.1 循环内皮祖细胞水平测定:采集入选对象抗凝外周血20ml,Ficoll密度梯度离心 法收集白膜层的单个核细胞,磷酸盐缓冲液(PBS)洗涤2次,接种于包被人纤连蛋白(huma n fi2 bronetin,Sigma公司)的24孔培养板中。在添加了青霉素100u/ml、链霉素100ug/m l、VEGF 50ng/ml(Pepro Tech公司)、20%优质胎牛血清(Hyclone公司)的M199(Hyclone公 司)培养液中培养,3~4d更换培养液1次;培养14d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计数细胞克隆形成单 位。
1.2.2 循环内皮祖细胞鉴定:细胞与DiI2Ac2LDL(Molecular Probe公司,2.4ug/ml)3 7℃下孵育1h以检测EPCs对acLDL的摄取。然后用2%多聚甲醛固定细胞10min。固定后用PBS 液浸洗,再将FITC2U EA2I(Vector公司,10ug/ml)加于上述标本37℃下孵育1h。荧光显 微镜(fluorescence microscope, Lei2 ca)鉴定DiI2Ac2LDL和FITC2U EA2I染色双阳性细胞 为正在分化的内皮祖细胞。
1.2.3 动脉弹性测定:所有患者均采用HDI CVProfior Do_2020动脉脉搏波分析仪(美 国HDI公司生产)测量大动脉弹性指数(C1)、小动脉弹性指数(C2)。受试者休息10m in后,取平卧位,选择合适的气囊同步测量左臂血压,固定右臂,在右前臂横纹上方桡动脉 搏动最强处固定探头,调节探头上的旋钮得到满意的脉搏图形取最大的信号强度,记录30秒 脉搏波后,仪器自动分析结果,给出C1、C2值。共测量3次,每次测量间隔5min,取3次 平均值。
1.3 统计分析:所有资料用SPSS 13.0统计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方差齐采用t检验,方差 不齐采用秩和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动脉弹性指数和内皮祖细胞水平比较:见表2。
2.2 冠心病患者动脉弹性指数与内皮祖细胞水平相关性分析:冠心病患者大动脉弹性指数 和内皮祖细胞水平的相关系数为0.94,小动脉弹性指数和内皮祖细胞水平的相关系数为0. 98,均P<0.01。
2.3 冠心病患者缬沙坦干预12周、24周动脉弹性指数与内皮祖细胞水平的变化:见表3。
3 讨论
冠心病是一种多危险因素疾病,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引起内皮细胞损伤和功能障碍在冠状动 脉 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扮重要角色。1997年Asahara[1~2]等首次证明循环外周 血中存在能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将其命名为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 genitor cell,EPC)。EPC不仅参与人胚胎血管生成,也参与出生后的血管新生和内皮损伤 后的修复过程。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内皮功能障碍的本质是内皮损伤和损伤之间动态平衡的 破坏[3]。内皮损伤后的修复过程除了原先存在的邻近成熟内皮细胞的出芽或迁移 外,最近研究表明,也可以通过EPC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参与修复损伤的内皮。动物实验和 临床研究均证实,新生血管中25%的内皮细胞是由EPC分化而来的[5~6]。血管损 伤时,骨髓EPCs释放至外周血,分化、增殖、迁移并整合至内皮缺损部位,参与内皮修复过 程[7~8]。有学者[9]认为循环EPCs是修复损伤血管的细胞库。正常情况 下内皮损伤和EPCs修补之间存在动态平衡,维持内膜完整性,而EPCs数量减少可能影响内皮 修复,导致内膜完整性受损,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10]。Vasa[11] 等研究发 现,冠心病患者循环血中的EPC数量下降了近40%,迁移能力受损,并与危险因子的数目成 反向线性关系。Hill[3]等也报道,EPC数量与冠心病Framingham危险因素积分成反 向线性关系。因此EPC可能可作为血管功能和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一个替代生物学指标,并且 由于EPC在缺血组织的血管新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EPC数量减少和功能受损可能导致冠心 病患者冠状动脉自身修复能力降低与缺血心肌新生血管减少。
内皮功能障碍在小动脉(阻力血管与微循环)首先发生功能性改变。动脉内皮功能障碍的 早期表现是小动脉弹性减退。动 脉弹性又称为内皮依赖性动脉顺应性,动脉弹性指数是脉搏压力波经优化的Windkessek模型 分析后得出的指数,包括C1、C2。C1是舒张期血流容积减 少与压力下降之间的比值,又称容量顺应性;C2是舒张期血流容积振荡变化与振荡压力之 间的比值,又称振荡顺应性。而脉搏压力波图形主要是由心室收缩引起的压力和外周发射波 组成。在顺应性好的血管,反射波在舒张期返回,引起舒张压的升高。而在顺应性差的血管 ,反射波在收缩期返回主动脉,引起收缩压的升高。已有大量研究证实动脉弹性指数,尤其 C2是血管病变的敏感指标[12]。Nigam[13]等比较了冠心病和无冠心病 患者内皮功能和动脉僵硬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动脉僵硬度的增加可能是冠心病患者内 皮功能失调的结果。是导致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陶军等[4]研究年龄对循 环内皮祖细胞及动脉弹性的影响,探讨循环内皮祖细胞水平与动脉弹性损伤的关系。结果发 现老年组与青年组相比较,C1和C2明显降低,循环内皮祖细胞数目明显减少,循环内 皮祖细胞水平与动脉弹性指数变化呈正相关。因此增龄导致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减少,提示 血管内皮修复能力下降和功能障碍,动脉弹性指数,循环内皮祖细胞水平有可能作为评价血 管功能的替代指标。
《美国高血压杂志》[14]报道,以色列霍伦市Wolfson医学中 心的Reuven Zimlichman博士及其同事以2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为研究对象,在病人每天服 用缬沙坦80mg或160mg治疗3个月前后应用校准的张力计测定大小动脉的顺应性。他们发现 , 血压水平在治疗期间出现下降,平均收缩压从开始时的172mmHg下降为3个月末时的142mmHg 。在同样的时间内,平均舒张压从95mmHg下降为82mmHg,全身血管阻力下降了15%。经过缬 沙坦治疗,大动脉顺应性改善22%,而小动脉顺应性增加了35%。在第一个月缬沙坦治疗过程 中血压变化明显,而动脉弹性只有在治疗3个月以后才逐渐改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血管 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缬沙坦能够降低高血压相关性动脉僵硬。
Ferdinand等[15]进行一项前瞻性双盲平行组研究,随机给予18例2型糖尿病者olme sartan(40mg)或安慰剂治疗12周。在治疗前、后检查循环CD34+造血的祖细胞(流式细胞 计数法)和EPCs(体外测定)。结果发现糖尿病患者的EPCs数目明显少于38例年龄匹配的健 康者,应用伊贝沙坦疗法在治疗4周后,EPC数目已经明显增加,从每个高倍视野196±15增 至300±23(P<0.05)。在12周疗法终结时,患者的EPCs为每高倍视野310±23(与基 线比P<0.05)。研究结果表明,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可以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的 再生性EPCs数目。
本研究通过检测冠心病患者动脉弹性功能指数以及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水平测定以及缬沙坦 干预12周、24周 后两者的变化。结果表明冠心病患者较对照组大小动脉弹性指数明显下降,尤其是C2指数 ,而且冠心病患者外周循环中内皮祖细胞水平明显下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动脉 弹性指数下降和内皮祖细胞水平下降之间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缬沙坦干预12周、24周 后内皮祖细胞水平和动脉弹性功能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我们认为内皮依赖性 动脉弹性指数和循环内皮祖细胞水平可以作为冠心病患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两者呈 正相关,缬沙坦干预能改善内皮功能。
通过内皮依赖性动脉弹性测定以及循环内皮祖细胞水 平测定,可以早期发现冠心病患者亚临床血管内皮功能损害,早期予缬沙坦等药物干预治疗 ,可改善内皮功能,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而对于冠心病二级预防来说,通过动脉弹性测 定以及内皮祖细胞水平测定,并积极予缬沙坦药物干预,能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再次发生心 血管事件,提高生活质量以及远期生存率。因此笔者认为,动脉弹性测定和循环内皮祖细胞 水平测定能为冠心病一级二级预防提供一种新手段新思路,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Murayama T, Tepper OM, Silver M, et al. Determination of bone marro w derived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 significance in angiogenic growth factor_i nduced neovascularization in vivo[J]. Exp Hematol, 2002,30(8):967-972.
[2]Walter DH,Rittig K, Bahlmann FH,et al. Statin therapy accelerates reendo thelialization: a novel effect involving mobilization and incorporation of bone marrow_derived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J]. Circulation, 2002,105(25):301 7-3024.
[3]Hill JM, Zalos G, Halcox JP, et al. Circulation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 s, vascular function, and cardiovascular risk[J]. N Engl J Med, 2003,348(7) :593-600.
[4]陶军,涂昌,王妍,等.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动脉弹性关系的研究[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33(2):150-152.
[5]Murayama T, Tepper O, Silver M, et al. Determination of bone marrow_derived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 significance in angiogenic growth factor_induced ne ovascularization in vivo[J]. Exp Hematol, 2002,30(8):967-972.
[6]Suzuki T, Nishida M, Futami S, et al. Neoendothelialization after periphera 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humans:a case report of a Tokaimura nuclea r accident victim[J]. Cardiovasc Res, 2003, 58(2):487-492.
[7]Kalka C, Masuda H, Takahashi T, et al. Transplantation ex vivo expanded end 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for therapeutic neovascularization[J]. Proc Natl Ac ad Sci U S A,2000,97(7):3422-3427.
[8]Murohara T, Ikeda H, Duan J, et al. Transplanted cord blood_derived endothe lial precursor cells augment postnatal neovascularization[J]. J Clin Invest,2 000,105(11):1527-1536.
[9]Rosenzweig A.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J]. N Engl J Med,2003,348(7) :581-582.
[10]Dimmeler S, Zeiher AM. Vascular repair by circulating endothelial progenit or cells: the missing link in atherosclerosis[J]? J Mol Med,2004,82(10):671 _677.
[11]Vasa M, Fichtlscherer S, Adler K, et al. Increase in circulating endotheli al progenitor cells by stati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 sease[J]. Circulation, 2001,103(24):2885-2890.
[12]Mcveigh GE, Burns DE, Filkellstein SM, et al. Reduced vascular compliance as a marker for hypertension[J]. Am J Hypertension,1991,4(3Pt1):245-251.
[13]Nigam A, Mitchell GF, Lambert J, et al. Relation between conduit vessel st iffness(assessed by tonometry) and endothelial function(assessed by flow_mediate d dilation) in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coronary heart disease[J]. Am J Card iol,2003,92(4):395-399.
[14]Shargorodsky M, Leibovitz E, Lubimov L,et al. Prolonged treatment with th e AT1 receptor blocker, valsartan, increases small and large artery compliance i n uncomplicated essential hypertension[J]. Am J Hypertens. 2002,15(12):10 87-1091.
[15]Bahlmann FH, de Groot K, Mueller O, et al. Stimulation of endothelial prog enitor cells: a new putativ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ngiotensin Ii receptor antag onists[J]. Hypertension, 2005,45(4):526-529.
[关键词] 冠心病;内皮祖细胞;动脉弹性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 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_816X(2008)08_015 1_04
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是一类能增殖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 的前体细胞。研究表明EPCs不仅参与出生后新生血管的生成,也参与血管内皮损伤后的修复 过程[1、2]。动脉弹性功能测定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技术,它是通过对冠心病患 者桡动脉脉搏波的检测明确中心大动脉弹性与周围小动脉弹性功能。冠心病是一种多因素作 用下的疾病,冠心病(CHD)病人的外周血EPCs数量减少,功能减低,且这种损害与CHD的危 险因素呈相关性[3],冠心病患者小动脉弹性功能也明显降低[4]。本研究 旨在通过对冠心病患者外周内皮祖细胞数量及动脉弹性功能测定,揭示冠心病患者中内皮祖 细胞数量减少与动脉弹性功能减退之间相关性及缬沙坦干预后内皮祖细胞水平和动脉弹性指 数的变化,为冠心病诊治提供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6月至2007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 的冠心病患者60例,其中男44例,女16例;年龄60~76岁,平均(64.9±3.9)岁。 对照组为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60例,其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60~74岁,平均(64. 7±3.9)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基本匹配,无统计学差异见表1。排除外伤、溃疡、视 网膜病、近期外科手术、炎症、肿瘤等影响内皮细胞疾病的患者,近2个月无急性心肌梗死 发生;入选患者均未用过他汀类药物;排除明显瓣膜性心脏病,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或低血压 ,脑血管意外合并其它严重脏器功能衰竭者。
1.2 方法:入院次日空腹抽血检测血脂(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所有患者 无菌采取外周静脉血20ml,用于内皮祖细胞水平测定,并进行动脉弹性测定。冠心病组患者 缬沙坦80mg/天干预12周、24周后再次检测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动脉弹性指数。
1.2.1 循环内皮祖细胞水平测定:采集入选对象抗凝外周血20ml,Ficoll密度梯度离心 法收集白膜层的单个核细胞,磷酸盐缓冲液(PBS)洗涤2次,接种于包被人纤连蛋白(huma n fi2 bronetin,Sigma公司)的24孔培养板中。在添加了青霉素100u/ml、链霉素100ug/m l、VEGF 50ng/ml(Pepro Tech公司)、20%优质胎牛血清(Hyclone公司)的M199(Hyclone公 司)培养液中培养,3~4d更换培养液1次;培养14d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计数细胞克隆形成单 位。
1.2.2 循环内皮祖细胞鉴定:细胞与DiI2Ac2LDL(Molecular Probe公司,2.4ug/ml)3 7℃下孵育1h以检测EPCs对acLDL的摄取。然后用2%多聚甲醛固定细胞10min。固定后用PBS 液浸洗,再将FITC2U EA2I(Vector公司,10ug/ml)加于上述标本37℃下孵育1h。荧光显 微镜(fluorescence microscope, Lei2 ca)鉴定DiI2Ac2LDL和FITC2U EA2I染色双阳性细胞 为正在分化的内皮祖细胞。
1.2.3 动脉弹性测定:所有患者均采用HDI CVProfior Do_2020动脉脉搏波分析仪(美 国HDI公司生产)测量大动脉弹性指数(C1)、小动脉弹性指数(C2)。受试者休息10m in后,取平卧位,选择合适的气囊同步测量左臂血压,固定右臂,在右前臂横纹上方桡动脉 搏动最强处固定探头,调节探头上的旋钮得到满意的脉搏图形取最大的信号强度,记录30秒 脉搏波后,仪器自动分析结果,给出C1、C2值。共测量3次,每次测量间隔5min,取3次 平均值。
1.3 统计分析:所有资料用SPSS 13.0统计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方差齐采用t检验,方差 不齐采用秩和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动脉弹性指数和内皮祖细胞水平比较:见表2。
2.2 冠心病患者动脉弹性指数与内皮祖细胞水平相关性分析:冠心病患者大动脉弹性指数 和内皮祖细胞水平的相关系数为0.94,小动脉弹性指数和内皮祖细胞水平的相关系数为0. 98,均P<0.01。
2.3 冠心病患者缬沙坦干预12周、24周动脉弹性指数与内皮祖细胞水平的变化:见表3。
3 讨论
冠心病是一种多危险因素疾病,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引起内皮细胞损伤和功能障碍在冠状动 脉 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扮重要角色。1997年Asahara[1~2]等首次证明循环外周 血中存在能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将其命名为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 genitor cell,EPC)。EPC不仅参与人胚胎血管生成,也参与出生后的血管新生和内皮损伤 后的修复过程。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内皮功能障碍的本质是内皮损伤和损伤之间动态平衡的 破坏[3]。内皮损伤后的修复过程除了原先存在的邻近成熟内皮细胞的出芽或迁移 外,最近研究表明,也可以通过EPC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参与修复损伤的内皮。动物实验和 临床研究均证实,新生血管中25%的内皮细胞是由EPC分化而来的[5~6]。血管损 伤时,骨髓EPCs释放至外周血,分化、增殖、迁移并整合至内皮缺损部位,参与内皮修复过 程[7~8]。有学者[9]认为循环EPCs是修复损伤血管的细胞库。正常情况 下内皮损伤和EPCs修补之间存在动态平衡,维持内膜完整性,而EPCs数量减少可能影响内皮 修复,导致内膜完整性受损,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10]。Vasa[11] 等研究发 现,冠心病患者循环血中的EPC数量下降了近40%,迁移能力受损,并与危险因子的数目成 反向线性关系。Hill[3]等也报道,EPC数量与冠心病Framingham危险因素积分成反 向线性关系。因此EPC可能可作为血管功能和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一个替代生物学指标,并且 由于EPC在缺血组织的血管新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EPC数量减少和功能受损可能导致冠心 病患者冠状动脉自身修复能力降低与缺血心肌新生血管减少。
内皮功能障碍在小动脉(阻力血管与微循环)首先发生功能性改变。动脉内皮功能障碍的 早期表现是小动脉弹性减退。动 脉弹性又称为内皮依赖性动脉顺应性,动脉弹性指数是脉搏压力波经优化的Windkessek模型 分析后得出的指数,包括C1、C2。C1是舒张期血流容积减 少与压力下降之间的比值,又称容量顺应性;C2是舒张期血流容积振荡变化与振荡压力之 间的比值,又称振荡顺应性。而脉搏压力波图形主要是由心室收缩引起的压力和外周发射波 组成。在顺应性好的血管,反射波在舒张期返回,引起舒张压的升高。而在顺应性差的血管 ,反射波在收缩期返回主动脉,引起收缩压的升高。已有大量研究证实动脉弹性指数,尤其 C2是血管病变的敏感指标[12]。Nigam[13]等比较了冠心病和无冠心病 患者内皮功能和动脉僵硬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动脉僵硬度的增加可能是冠心病患者内 皮功能失调的结果。是导致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陶军等[4]研究年龄对循 环内皮祖细胞及动脉弹性的影响,探讨循环内皮祖细胞水平与动脉弹性损伤的关系。结果发 现老年组与青年组相比较,C1和C2明显降低,循环内皮祖细胞数目明显减少,循环内 皮祖细胞水平与动脉弹性指数变化呈正相关。因此增龄导致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减少,提示 血管内皮修复能力下降和功能障碍,动脉弹性指数,循环内皮祖细胞水平有可能作为评价血 管功能的替代指标。
《美国高血压杂志》[14]报道,以色列霍伦市Wolfson医学中 心的Reuven Zimlichman博士及其同事以2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为研究对象,在病人每天服 用缬沙坦80mg或160mg治疗3个月前后应用校准的张力计测定大小动脉的顺应性。他们发现 , 血压水平在治疗期间出现下降,平均收缩压从开始时的172mmHg下降为3个月末时的142mmHg 。在同样的时间内,平均舒张压从95mmHg下降为82mmHg,全身血管阻力下降了15%。经过缬 沙坦治疗,大动脉顺应性改善22%,而小动脉顺应性增加了35%。在第一个月缬沙坦治疗过程 中血压变化明显,而动脉弹性只有在治疗3个月以后才逐渐改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血管 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缬沙坦能够降低高血压相关性动脉僵硬。
Ferdinand等[15]进行一项前瞻性双盲平行组研究,随机给予18例2型糖尿病者olme sartan(40mg)或安慰剂治疗12周。在治疗前、后检查循环CD34+造血的祖细胞(流式细胞 计数法)和EPCs(体外测定)。结果发现糖尿病患者的EPCs数目明显少于38例年龄匹配的健 康者,应用伊贝沙坦疗法在治疗4周后,EPC数目已经明显增加,从每个高倍视野196±15增 至300±23(P<0.05)。在12周疗法终结时,患者的EPCs为每高倍视野310±23(与基 线比P<0.05)。研究结果表明,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可以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的 再生性EPCs数目。
本研究通过检测冠心病患者动脉弹性功能指数以及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水平测定以及缬沙坦 干预12周、24周 后两者的变化。结果表明冠心病患者较对照组大小动脉弹性指数明显下降,尤其是C2指数 ,而且冠心病患者外周循环中内皮祖细胞水平明显下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动脉 弹性指数下降和内皮祖细胞水平下降之间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缬沙坦干预12周、24周 后内皮祖细胞水平和动脉弹性功能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我们认为内皮依赖性 动脉弹性指数和循环内皮祖细胞水平可以作为冠心病患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两者呈 正相关,缬沙坦干预能改善内皮功能。
通过内皮依赖性动脉弹性测定以及循环内皮祖细胞水 平测定,可以早期发现冠心病患者亚临床血管内皮功能损害,早期予缬沙坦等药物干预治疗 ,可改善内皮功能,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而对于冠心病二级预防来说,通过动脉弹性测 定以及内皮祖细胞水平测定,并积极予缬沙坦药物干预,能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再次发生心 血管事件,提高生活质量以及远期生存率。因此笔者认为,动脉弹性测定和循环内皮祖细胞 水平测定能为冠心病一级二级预防提供一种新手段新思路,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Murayama T, Tepper OM, Silver M, et al. Determination of bone marro w derived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 significance in angiogenic growth factor_i nduced neovascularization in vivo[J]. Exp Hematol, 2002,30(8):967-972.
[2]Walter DH,Rittig K, Bahlmann FH,et al. Statin therapy accelerates reendo thelialization: a novel effect involving mobilization and incorporation of bone marrow_derived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J]. Circulation, 2002,105(25):301 7-3024.
[3]Hill JM, Zalos G, Halcox JP, et al. Circulation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 s, vascular function, and cardiovascular risk[J]. N Engl J Med, 2003,348(7) :593-600.
[4]陶军,涂昌,王妍,等.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动脉弹性关系的研究[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33(2):150-152.
[5]Murayama T, Tepper O, Silver M, et al. Determination of bone marrow_derived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 significance in angiogenic growth factor_induced ne ovascularization in vivo[J]. Exp Hematol, 2002,30(8):967-972.
[6]Suzuki T, Nishida M, Futami S, et al. Neoendothelialization after periphera 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humans:a case report of a Tokaimura nuclea r accident victim[J]. Cardiovasc Res, 2003, 58(2):487-492.
[7]Kalka C, Masuda H, Takahashi T, et al. Transplantation ex vivo expanded end 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for therapeutic neovascularization[J]. Proc Natl Ac ad Sci U S A,2000,97(7):3422-3427.
[8]Murohara T, Ikeda H, Duan J, et al. Transplanted cord blood_derived endothe lial precursor cells augment postnatal neovascularization[J]. J Clin Invest,2 000,105(11):1527-1536.
[9]Rosenzweig A.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J]. N Engl J Med,2003,348(7) :581-582.
[10]Dimmeler S, Zeiher AM. Vascular repair by circulating endothelial progenit or cells: the missing link in atherosclerosis[J]? J Mol Med,2004,82(10):671 _677.
[11]Vasa M, Fichtlscherer S, Adler K, et al. Increase in circulating endotheli al progenitor cells by stati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 sease[J]. Circulation, 2001,103(24):2885-2890.
[12]Mcveigh GE, Burns DE, Filkellstein SM, et al. Reduced vascular compliance as a marker for hypertension[J]. Am J Hypertension,1991,4(3Pt1):245-251.
[13]Nigam A, Mitchell GF, Lambert J, et al. Relation between conduit vessel st iffness(assessed by tonometry) and endothelial function(assessed by flow_mediate d dilation) in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coronary heart disease[J]. Am J Card iol,2003,92(4):395-399.
[14]Shargorodsky M, Leibovitz E, Lubimov L,et al. Prolonged treatment with th e AT1 receptor blocker, valsartan, increases small and large artery compliance i n uncomplicated essential hypertension[J]. Am J Hypertens. 2002,15(12):10 87-1091.
[15]Bahlmann FH, de Groot K, Mueller O, et al. Stimulation of endothelial prog enitor cells: a new putativ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ngiotensin Ii receptor antag onists[J]. Hypertension, 2005,45(4):526-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