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MS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分析

来源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central poststroke pain,CPS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9年1月—2020年10月该院收治的83例CPSP患者纳入研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1例)和常规组(42例).常规组采用常规药物及康复干预,研究组则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rTMS.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上肢运动功能以及感觉阈值.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常规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评分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5 Hz、250 Hz及2000 Hz时的电流感觉阈值均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MS疗法应用于CPSP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感觉阈值,促进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精神康复护理在长期住院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在该院11个普通精神科病区住院3年以上的65岁以上的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辅以康复护理,为期4个月.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试验组护理后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各项评分均低于护理前及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各项评分均低于护理前及对照组,组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