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析了大荔县棉花生产存在的问题,对2010年大荔县棉花生产形势进行预测,并提出相应的栽培措施,以期为大荔县棉花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棉花生产;存在问题;形势分析;栽培措施;陕西大荔
中图分类号S5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6-0095-01
为了提高棉农植棉积极性,稳定大荔县棉田面积,大荔县棉花生产办公室于3月16日召开了“2010年棉花播前分析研讨会”,回顾了2009年大荔县棉花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2010年棉花的生产形势,并提出2010年棉花生产的关键技术。
1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棉花生产资料大幅涨价、棉花管理繁琐费事、收购秩序混乱、机械化程度低,加之品种多乱杂、多年连作、病虫害加重、收益小,极大地挫伤了棉农植棉的积极性,导致大荔县棉花种植面积近2年出现下降趋势。
2形势预测
2.12010年生产价格
虽然2010年棉花生产仍处于低谷,但受棉花产量减少、纺织需求增加以及新疆棉外运困难等因素影响,国家及时加大了抛储数量,并增发进口棉配额,以保障纺织企业用棉;同时“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棉花政策,要求“做好调控预案、支持优势产区、扩大高产创建规模、加大力度建设仓储设施”,这些有利因素为稳定大荔县棉花生产提供了良好时机。预计2010年新棉上市328級籽棉价格在5.6~8.0元/kg之间浮动。
2.22010年气候特点
据气象部门预报,2010年的气候条件对棉花生长发育较为有利,降雨总量正常略少(430~500 mm),春季无低温冷害出现,终霜冻将于3月下旬后期结束,比常年略偏早;初霜期将在10月下旬至11月初出现,接近常年。在棉花播期降水偏少,第一场≥20 mm的透雨出现日期预计在4月上旬至中旬初期,气温较常年同期正常略偏高,5cm地温稳定通过12℃在4月5日前后,通过15 ℃在4月15日前后,与常年接近。5月平均气温为20 ℃左右,较常年接近,有利于棉花壮苗早发。6—8月降水偏多,盛夏有15 d左右的伏旱期,出现日期接近常年同期。9—10月有弱秋淋,但对棉花的影响不大。综合评价预计2010年大荔县棉花生产为平年年景。
2.32010年病虫害发生趋势
根据资料调查,2010年棉花病虫害发生特点为:棉花苗病中度发生,苗蚜偏重发生;伏蚜和棉叶螨中度至偏重发生;棉铃虫中度至偏重发生;枯黄萎病中度至偏重发生,棉盲蝽偏重发生。
3栽培措施
3.1轮作倒茬,深翻改土
由于大荔县棉田耕层普遍变浅和棉田连作时间长,所以对3~4年没有深翻的棉田应进行深翻,耕深25~30 cm[1]。连作5年以上的棉田和枯黄萎病较重的棉田都应进行轮作倒茬。
3.2品种选择,种子处理
优良品种是夺取棉花优质高产的首要因素。2010年大荔县棉花种植以中棉所41为提高品种,中植棉2号为骨干品种,鲁棉研21、鲁棉研28、鑫秋一号为搭配品种。尽量选用“高巧 苗圣”或“适乐时 锐胜”拌种的包衣种子,毛籽必须选用“呋喃丹 50%多菌灵”或用“高巧10 g 苗胜10 g(适乐时10 g)”拌5 kg棉种进行“两剂”拌种,以达到壮苗早发。
3.3精细整地,适期播种
播种前15 d左右浇口墒水,待分墒后及时浅耕细耙,对杂草较多的田块,用氟乐灵或乙草胺除草剂1 050~1 125 mL/hm2对水300~450 kg/hm2喷洒地面,做到上虚下实,底墒足,口墒饱。进入4月,抓冷尾暖头,按照“墒到不等时,时到不等墒”的原则抢时播种,因地制宜,灵活掌握。盐碱地、下温地可适当推迟5 d左右播种[2]。
3.4合理密植,规格化播种
根据品种特征特性和地力、水肥条件合理密植。高水肥田块一般留苗5.25万~6.00万株/hm2,中等肥力留苗6.00万~6.75万株/hm2,水肥条件差的留苗6.75万~7.50万株/hm2,大株型品种株数可适当减少。同时提倡宽窄行种植,宽行90~120 cm,窄行40~50 cm,播种深度一般在4 cm左右,要求均匀一致。
3.5平衡施肥
在全生育期内需肥量呈现出“少-多-少”的动态变化规律,即出苗至现蕾期(4月10日至6月5日)少,现蕾至开花期(6月6日至7月1日)需肥量迅速增加,开花至吐絮期(7月2日至8月15日)需肥达到最高峰,吐絮至收获期又逐渐减少,因此应轻、偏或不施苗肥,稳施现蕾肥(追施氮肥,但时间不宜过早,宜在盛蕾期进行),重施花铃肥(开花后7~10 d追施尿素150~225 kg/hm2),补施盖顶肥(进入吐絮期追尿素45~75 kg/hm2),还可结合治虫进行叶面喷肥。
3.6科学化控
第1次盛蕾期(出现4个果枝)用98%缩节胺4.5~7.5 g/hm2,初花期、花铃期、打顶后10 d分别用缩节胺15~30、30~45、45~75 g/hm2。
3.7整枝打顶
根据“时到不等枝、枝到不等时”的原则,常规棉单株留果枝14~16个,杂交棉留果枝16~18个,一般在7月15—20日前后打顶,其次应将主茎和果枝叶腋处长出的赘芽、疯杈及时抹掉,同时还应打掉下部主茎老叶,从而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3.8病虫害防治
坚持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对所有病虫害应以预防为主[3-4]。
4参考文献
[1] 陆学云.棉花栽培中全程化控实用新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5(5):24-25.
[2] 王连平,王汉荣,茹水江,等.芦笋田杂草及地膜覆盖除草作用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6,18(4):126-128.
[3] 赵丽芬,李增书,张寒霜,等.棉花黄萎病种质资源鉴定及抗性品种选择[J].华北农学报,2007,22(10):254-256.
[4] 谢周峰.棉花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J].种业导刊,2008(7):24.
关键词棉花生产;存在问题;形势分析;栽培措施;陕西大荔
中图分类号S5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6-0095-01
为了提高棉农植棉积极性,稳定大荔县棉田面积,大荔县棉花生产办公室于3月16日召开了“2010年棉花播前分析研讨会”,回顾了2009年大荔县棉花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2010年棉花的生产形势,并提出2010年棉花生产的关键技术。
1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棉花生产资料大幅涨价、棉花管理繁琐费事、收购秩序混乱、机械化程度低,加之品种多乱杂、多年连作、病虫害加重、收益小,极大地挫伤了棉农植棉的积极性,导致大荔县棉花种植面积近2年出现下降趋势。
2形势预测
2.12010年生产价格
虽然2010年棉花生产仍处于低谷,但受棉花产量减少、纺织需求增加以及新疆棉外运困难等因素影响,国家及时加大了抛储数量,并增发进口棉配额,以保障纺织企业用棉;同时“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棉花政策,要求“做好调控预案、支持优势产区、扩大高产创建规模、加大力度建设仓储设施”,这些有利因素为稳定大荔县棉花生产提供了良好时机。预计2010年新棉上市328級籽棉价格在5.6~8.0元/kg之间浮动。
2.22010年气候特点
据气象部门预报,2010年的气候条件对棉花生长发育较为有利,降雨总量正常略少(430~500 mm),春季无低温冷害出现,终霜冻将于3月下旬后期结束,比常年略偏早;初霜期将在10月下旬至11月初出现,接近常年。在棉花播期降水偏少,第一场≥20 mm的透雨出现日期预计在4月上旬至中旬初期,气温较常年同期正常略偏高,5cm地温稳定通过12℃在4月5日前后,通过15 ℃在4月15日前后,与常年接近。5月平均气温为20 ℃左右,较常年接近,有利于棉花壮苗早发。6—8月降水偏多,盛夏有15 d左右的伏旱期,出现日期接近常年同期。9—10月有弱秋淋,但对棉花的影响不大。综合评价预计2010年大荔县棉花生产为平年年景。
2.32010年病虫害发生趋势
根据资料调查,2010年棉花病虫害发生特点为:棉花苗病中度发生,苗蚜偏重发生;伏蚜和棉叶螨中度至偏重发生;棉铃虫中度至偏重发生;枯黄萎病中度至偏重发生,棉盲蝽偏重发生。
3栽培措施
3.1轮作倒茬,深翻改土
由于大荔县棉田耕层普遍变浅和棉田连作时间长,所以对3~4年没有深翻的棉田应进行深翻,耕深25~30 cm[1]。连作5年以上的棉田和枯黄萎病较重的棉田都应进行轮作倒茬。
3.2品种选择,种子处理
优良品种是夺取棉花优质高产的首要因素。2010年大荔县棉花种植以中棉所41为提高品种,中植棉2号为骨干品种,鲁棉研21、鲁棉研28、鑫秋一号为搭配品种。尽量选用“高巧 苗圣”或“适乐时 锐胜”拌种的包衣种子,毛籽必须选用“呋喃丹 50%多菌灵”或用“高巧10 g 苗胜10 g(适乐时10 g)”拌5 kg棉种进行“两剂”拌种,以达到壮苗早发。
3.3精细整地,适期播种
播种前15 d左右浇口墒水,待分墒后及时浅耕细耙,对杂草较多的田块,用氟乐灵或乙草胺除草剂1 050~1 125 mL/hm2对水300~450 kg/hm2喷洒地面,做到上虚下实,底墒足,口墒饱。进入4月,抓冷尾暖头,按照“墒到不等时,时到不等墒”的原则抢时播种,因地制宜,灵活掌握。盐碱地、下温地可适当推迟5 d左右播种[2]。
3.4合理密植,规格化播种
根据品种特征特性和地力、水肥条件合理密植。高水肥田块一般留苗5.25万~6.00万株/hm2,中等肥力留苗6.00万~6.75万株/hm2,水肥条件差的留苗6.75万~7.50万株/hm2,大株型品种株数可适当减少。同时提倡宽窄行种植,宽行90~120 cm,窄行40~50 cm,播种深度一般在4 cm左右,要求均匀一致。
3.5平衡施肥
在全生育期内需肥量呈现出“少-多-少”的动态变化规律,即出苗至现蕾期(4月10日至6月5日)少,现蕾至开花期(6月6日至7月1日)需肥量迅速增加,开花至吐絮期(7月2日至8月15日)需肥达到最高峰,吐絮至收获期又逐渐减少,因此应轻、偏或不施苗肥,稳施现蕾肥(追施氮肥,但时间不宜过早,宜在盛蕾期进行),重施花铃肥(开花后7~10 d追施尿素150~225 kg/hm2),补施盖顶肥(进入吐絮期追尿素45~75 kg/hm2),还可结合治虫进行叶面喷肥。
3.6科学化控
第1次盛蕾期(出现4个果枝)用98%缩节胺4.5~7.5 g/hm2,初花期、花铃期、打顶后10 d分别用缩节胺15~30、30~45、45~75 g/hm2。
3.7整枝打顶
根据“时到不等枝、枝到不等时”的原则,常规棉单株留果枝14~16个,杂交棉留果枝16~18个,一般在7月15—20日前后打顶,其次应将主茎和果枝叶腋处长出的赘芽、疯杈及时抹掉,同时还应打掉下部主茎老叶,从而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3.8病虫害防治
坚持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对所有病虫害应以预防为主[3-4]。
4参考文献
[1] 陆学云.棉花栽培中全程化控实用新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5(5):24-25.
[2] 王连平,王汉荣,茹水江,等.芦笋田杂草及地膜覆盖除草作用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6,18(4):126-128.
[3] 赵丽芬,李增书,张寒霜,等.棉花黄萎病种质资源鉴定及抗性品种选择[J].华北农学报,2007,22(10):254-256.
[4] 谢周峰.棉花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J].种业导刊,2008(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