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学案导学是一种教学思想。判断一个学案是否有利于导学,要关注以下几点。
关注点一:是否有利于学生预习新课
课前预习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契机。学生自主性学习不仅包括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还包括课前、课后的自主学习。指导学生有目标地去预习新课,带着问题去钻研课本,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更好地体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发展其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设计的学案只有有利于学生预习新课,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具体要求上,可以设计一定的课前学习活动,布置一些预习任务。如要求学生“认真预习第几章第几节内容,并列出知识要点”“结合预习的内容思考几个问题,并写出答案要点”“在预习本课内容后,请提出3~4个问题”等。此外,还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在设计学案时布置一些做实验、自制实验器材、收集标本、进行社会调查、查找资料等实践活动。须注意的是,课前学习活动必须少而精,使学生有时间完成;必须指向明确,形式灵活,使学生有兴趣参与。
关注点二:是否有利于引领学生把握学习目标
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都是有意图、有目标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不仅教师要明确每堂课、每项活动的教学目标,学生也有必要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以目标定向学习行为,激发学习情感,引导自己开展有意义的学习活动。教学实践表明,学案正是指导学生正确地把握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的重要手段。
在设计学案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学习要点”板块,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过程梳理知识线索,归纳学习要点,引导学生把握学习目标。在课堂上,首先组织学生就归纳的学习要点进行相互交流,教师在评点中帮助完善,并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明确这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又引领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这一课或这一章节的知识结构。这一过程远比教师直接提示学习目标更有意义。学生经过自己看书、思考明确学习目标,印象更为深刻,思路更为清晰,不仅对这堂课的学习很有意义,而且对课后的练习、以后的复习都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关注点三:是否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能力
印发给学生的纸质学案,便于学生在课堂上阅读材料、思考问题、交流讨论,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载体。一个好的学案,应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学案上设计的问题,要能指向学习重点,具有典型性,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轻描淡写一带而过,必须着重应用这些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问题探究活动。不少教师只是把学案作为一种讲解知识、当堂训练的辅助材料,不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思考问题、领悟方法,这就失去了学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价值。
关注点四:是否有利于学生总结和反思
一份比较完整而有价值的学习材料,必须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反思。一堂课结束后,教师须要求学生再次认真阅读一遍学案,看一看,想一想,这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分析了哪些方法,探讨了哪些问题。对学案上记录不清晰、考虑不全面的,要求及时进行整理和补充;对不理解的观点、方法和问题,要求在学案上作好标注或记录,以便向老师或同伴咨询。这一过程是一个再学习、再思考的过程,不仅有利于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及时矫正错误思维,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勤于反思、善于反思的学习品质。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重视学案的整理、保存、应用。比如建议学生依次整理、完整保存好每堂课使用的学案,作为重要学习资料,在后续学习、考试复习时充分利用;在日常的学习中,特别是每次考试复习时,认真翻阅以往用过的学案,回顾以往探究过的问题,加深对知识的识记和方法的理解。(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教育局教研室)
□责任编辑 邓园生
E-mail: [email protected]
关注点一:是否有利于学生预习新课
课前预习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契机。学生自主性学习不仅包括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还包括课前、课后的自主学习。指导学生有目标地去预习新课,带着问题去钻研课本,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更好地体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发展其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设计的学案只有有利于学生预习新课,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具体要求上,可以设计一定的课前学习活动,布置一些预习任务。如要求学生“认真预习第几章第几节内容,并列出知识要点”“结合预习的内容思考几个问题,并写出答案要点”“在预习本课内容后,请提出3~4个问题”等。此外,还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在设计学案时布置一些做实验、自制实验器材、收集标本、进行社会调查、查找资料等实践活动。须注意的是,课前学习活动必须少而精,使学生有时间完成;必须指向明确,形式灵活,使学生有兴趣参与。
关注点二:是否有利于引领学生把握学习目标
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都是有意图、有目标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不仅教师要明确每堂课、每项活动的教学目标,学生也有必要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以目标定向学习行为,激发学习情感,引导自己开展有意义的学习活动。教学实践表明,学案正是指导学生正确地把握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的重要手段。
在设计学案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学习要点”板块,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过程梳理知识线索,归纳学习要点,引导学生把握学习目标。在课堂上,首先组织学生就归纳的学习要点进行相互交流,教师在评点中帮助完善,并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明确这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又引领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这一课或这一章节的知识结构。这一过程远比教师直接提示学习目标更有意义。学生经过自己看书、思考明确学习目标,印象更为深刻,思路更为清晰,不仅对这堂课的学习很有意义,而且对课后的练习、以后的复习都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关注点三:是否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能力
印发给学生的纸质学案,便于学生在课堂上阅读材料、思考问题、交流讨论,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载体。一个好的学案,应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学案上设计的问题,要能指向学习重点,具有典型性,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轻描淡写一带而过,必须着重应用这些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问题探究活动。不少教师只是把学案作为一种讲解知识、当堂训练的辅助材料,不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思考问题、领悟方法,这就失去了学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价值。
关注点四:是否有利于学生总结和反思
一份比较完整而有价值的学习材料,必须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反思。一堂课结束后,教师须要求学生再次认真阅读一遍学案,看一看,想一想,这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分析了哪些方法,探讨了哪些问题。对学案上记录不清晰、考虑不全面的,要求及时进行整理和补充;对不理解的观点、方法和问题,要求在学案上作好标注或记录,以便向老师或同伴咨询。这一过程是一个再学习、再思考的过程,不仅有利于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及时矫正错误思维,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勤于反思、善于反思的学习品质。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重视学案的整理、保存、应用。比如建议学生依次整理、完整保存好每堂课使用的学案,作为重要学习资料,在后续学习、考试复习时充分利用;在日常的学习中,特别是每次考试复习时,认真翻阅以往用过的学案,回顾以往探究过的问题,加深对知识的识记和方法的理解。(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教育局教研室)
□责任编辑 邓园生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