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充分发挥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作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精准聚焦、系统破解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资源供需矛盾,建立教育资源标准体系和办学条件标准动态调整机制。该研究采用总量人口增长方程,综合使用地方教育事业统计年鉴、全国六普数据和实地调研数据,预测M地区2019-2035年城区、镇区和乡村小学学龄人口分布状态,并结合国家与省级小学教育教师、学校用地面积与建筑面积、经费等标准,测算小学教育脱贫攻坚与教育现代化的资源需求差额。结果显示,其在小学专任教师、学校用地面积与建筑面积上缺口较大,同时存在教育经费对中央、省级财政依赖极重,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调研发现,该地区高生育率下学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过高,是当地教育呈现需求较大与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的重要原因。此外,部分学龄人口延迟入学还诱发了高辍学率的问题。基于此,建议全面推进依法治教,落实控辍保学“六长责任制”;探索教师编制单列管理制度,坚持本地化和全科化师资培养;有序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注重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和省级财政兜底保障教育经费。
关键词:小学教育;人口预测:教育资源;脱贫攻坚;教育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赋予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使命,并将教育扶贫的实现路径描述为“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1]。该文件还提出,确保“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彰显了义务教育在脱贫整体工作中的重要性。2016年以来,教育部联合各部委先后印发《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和《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将“教育脱贫攻坚”的目标、内容和实现路径具体化、操作化,其中精准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教育问题,提出“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强调实现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
在上述文件中,“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和“人人有学上”的政策目标分别关涉教育在扶贫中的目标和手段属性,因此,教育脱贫应具有“扶教育之贫”和“依靠教育扶贫”双重内涵[2]。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滞后是贫困地区最大的短板,而义务教育服务能力不足是短板中的短板[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学龄人口预测与资源需求预测,分析国家深度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资源需求问题,提出实现小学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在2020年教育发展的基础上,用15年时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以迈入教育强国行列。因此,2020年以前需补足深度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教育发展短板,为即将到来的教育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M地区为“三区三州”之一,兼为民族地区、艰苦边远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受限于山高路险、交通闭塞、生育率高、受教育意识淡薄等现实困境,其社会经济与教育发展严重滞后于国内平均水平。所以,以M地区小学教育为例,能较好地代表国内深度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现状。从该地区教育事业统计数据来看,尽管该地区小学教育规模和质量得到极大提升,但仍存在专任教师总量不足且分布不均,大班额和超大班额比重过大,部分区县师生比不达标;学校用地面积不足,生均用地面积和建筑面积低于所在省相关标准;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部分学校仍存在土木结构校舍等教育资源不足问题。
预测M地区教育脱贫攻坚与教育现代化的资源需求,核心参数是在校生数,而在校生数预测有赖于学龄人口数预测。基于在校生数预测数据,本研究结合国家、省级相关教育标准从师资配备、办学条件(包括学校用地面积与建筑面积、信息化教育硬件资源)、生均公共财政预算等方面测算该地区小学教育在2020年与2035年关键节点的资源需求差额。
(一)小学教育学龄人口与在校生数预测结果
首先,本研究综合使用地方教育事业统计年鉴、全国六普数据和实地调研数据,运用总量人口增长方程预测M地区2019-2035年小学学龄人口空间分布状态,预测结果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2019-2035年M地区小学学龄人口总数呈下降趋势,其中城区小学学龄人口数稳中有升,镇区逐年上升,乡村逐年下降,2034年镇区学龄人口首次超过乡村学龄人口。
《义务教育法》规定: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因而,本研究将小学学龄人口界定为6-11岁,并默认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M地区近三年数据显示,每年新人学人口中6岁人口占比约为30%,7岁人口占比约为55%,8岁人口占比约为11%,5岁、9岁、10岁等年龄段有少量分布。这表明该地区小学阶段延迟入学学生数较多,同一年级内学生年龄分化明显,若直接以法定入学年龄推断入学人数将产生较大误差。因此,本文以近三年小学入学学生中各年龄段学生数占总入学人数之比为基准,在后续每年入学人口预测中,以多年出生人口分别乘以对应比例并加总f人数计算中小数位均约等为1,下文同),最终数据如图2所示。 从图2可知,2019-2035年M地区小学在校生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峰值为2019年595315人,谷值为2035年500322人。从变化趋势来看,城区在校生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上升趋势较缓慢;镇区在校生数在2019-2023年持续降低,在2023-2035年持续上升;乡村在校生数总体呈下降趋势。需要指出,当前教育事业在校生数据统计以学生读书所在地为口径,而预测数据根据国家就近入学政策,将出生地视为人学地,因此2019-2022年数据受现实数据与预测数据双重影响,总计、镇区、乡村在校生数变化趋势随之出现波动。
(二)2020年脱贫攻坚与2035年教育现代化资源需求差额测算
近年来,M地区小学教育发展卓有成效,但其未来发展仍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本研究在小学在校生数预测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省级教育政策目标,进一步测算该地区教育发展现状与2020年“义务教育有保障”和2035年“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应然目标之间的资源需求差额。
1.专任教师测算
2014年《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通知》,将城、镇、乡小学三级师生比标准统一化,其中小学教职工与学生比为1:19。2015年教育部出台《中国教育监测与统计评价指标体系》,明确小学生师比计算方法为“小学生师比=小学在校生总数/小学专任教师总数”。本文在专任教师差额预测中,放宽采用1:19的师生比(小学专任教师数比小学在校生数)标准。
经测算,2020年M地区小学专任教师总需求为31004人,其中城区、镇区和乡村分别为2028人、10326人和18650人。由于地方教育部门暂未公布201 8年教育事业统计数据,下文将根据已有资料对教师数进行预测。调研得知,2016年M地区小学专任教师为25615人,近三年共补充中小学教师2802人,忽略现实补充工作的复杂性,按比例将新任教师分配到学段,则2018年M地区小学专任教师约为27483人,与2020年教师总需求相比差额达3521人,差额占比11.36%。
由此可见,M地区小学专任教师数量仍存在刚性差额且差额比例较大。近阶段,M地区教师问题仍以总量不足为主要矛盾,“引得进”“留得住”是教师补充工作的关键用力点。针对其“总量少”“补充难”的问题,所在省份计划通过贫困县义务教育编制保障工程分三期为该地区补充编内教师3000名,以切实保障该地区在教育脱贫进程中的师资需求。
必须指出,尽管上述编制保障工程可基本补足該地区现行师生比标准下的刚性差额,但该地区存在千余所乡村小规模学校(指100人以下规模的村小和教学点)的客观实际又对教师规模提出新的要求。在对另一国家级贫困县的调研中,发现该县现有乡村小规模学校103所,其中教师数和学生数分别为306人、2647人,这些学校师生比约为1:8.65。在这103所小规模学校中,学生数5人以下33所,1人1校7所,且这些学校均需配置足额教师、按100人拨付公用经费等,造成教育资源浪费。因此,可推断即使某些地区教师总量表面满足国家师生比标准,但高师生比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在实际上会超额占用教师,导致城区、镇区学校教师缺乏。这种现象标志着传统“师生比”编制测算标准对当前教育实际不适用,需要探索采用师科比、师班比、师校比来核准乡村教师需求。在教师编制不足之外,调研还发现该地区学校教师老龄化严重、年轻教师流动性较大,新增教师多向城区和镇区流动等问题。
根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建立以师资配备、生均拨款、教学设施设备等资源要素为核心的标准体系和办学条件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的要求,该地区应当重视教师资源配置的均衡性问题,即实现教师资源在城乡间、学科间的均衡。M地区多年教育统计数据显示,每年城区、镇区和乡村新增教师数极不平均。如假定教师补充工作以需求总量为标准,新任教师依过往数据中城、镇、乡配比分配,则2020年城区、镇区和乡村教师数分别应为2498人、14499人和14008人,其中乡村教师数与实际需求相差4643人。这种分配方式在短期上会导致城区、镇区、乡村出现严重的师资空间分布失衡,乡村教师短缺且补充困难,侧面印证了国家和部分学者重点关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合理性;从长期来看,现有分配方式与该地区未来城镇化背景下城区、镇区、乡村对教师资源需求变化趋势相契合,但不符合当前教育布局结构对教师资源的需求现状。
2.学校用地面积与建筑面积测算
根据《N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试行)》(下文简称《标准》)中以学校规模(班)为条件设立的弹性标准,以及M地区校均14.65班的现实数据,本文将生均用地面积标准定为26.35m
关键词:小学教育;人口预测:教育资源;脱贫攻坚;教育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赋予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使命,并将教育扶贫的实现路径描述为“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1]。该文件还提出,确保“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彰显了义务教育在脱贫整体工作中的重要性。2016年以来,教育部联合各部委先后印发《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和《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将“教育脱贫攻坚”的目标、内容和实现路径具体化、操作化,其中精准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教育问题,提出“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强调实现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
在上述文件中,“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和“人人有学上”的政策目标分别关涉教育在扶贫中的目标和手段属性,因此,教育脱贫应具有“扶教育之贫”和“依靠教育扶贫”双重内涵[2]。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滞后是贫困地区最大的短板,而义务教育服务能力不足是短板中的短板[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学龄人口预测与资源需求预测,分析国家深度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资源需求问题,提出实现小学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在2020年教育发展的基础上,用15年时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以迈入教育强国行列。因此,2020年以前需补足深度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教育发展短板,为即将到来的教育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M地区为“三区三州”之一,兼为民族地区、艰苦边远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受限于山高路险、交通闭塞、生育率高、受教育意识淡薄等现实困境,其社会经济与教育发展严重滞后于国内平均水平。所以,以M地区小学教育为例,能较好地代表国内深度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现状。从该地区教育事业统计数据来看,尽管该地区小学教育规模和质量得到极大提升,但仍存在专任教师总量不足且分布不均,大班额和超大班额比重过大,部分区县师生比不达标;学校用地面积不足,生均用地面积和建筑面积低于所在省相关标准;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部分学校仍存在土木结构校舍等教育资源不足问题。
二、M地区脱贫攻坚与教育现代化的资源需求差额预測
预测M地区教育脱贫攻坚与教育现代化的资源需求,核心参数是在校生数,而在校生数预测有赖于学龄人口数预测。基于在校生数预测数据,本研究结合国家、省级相关教育标准从师资配备、办学条件(包括学校用地面积与建筑面积、信息化教育硬件资源)、生均公共财政预算等方面测算该地区小学教育在2020年与2035年关键节点的资源需求差额。
(一)小学教育学龄人口与在校生数预测结果
首先,本研究综合使用地方教育事业统计年鉴、全国六普数据和实地调研数据,运用总量人口增长方程预测M地区2019-2035年小学学龄人口空间分布状态,预测结果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2019-2035年M地区小学学龄人口总数呈下降趋势,其中城区小学学龄人口数稳中有升,镇区逐年上升,乡村逐年下降,2034年镇区学龄人口首次超过乡村学龄人口。
《义务教育法》规定: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因而,本研究将小学学龄人口界定为6-11岁,并默认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M地区近三年数据显示,每年新人学人口中6岁人口占比约为30%,7岁人口占比约为55%,8岁人口占比约为11%,5岁、9岁、10岁等年龄段有少量分布。这表明该地区小学阶段延迟入学学生数较多,同一年级内学生年龄分化明显,若直接以法定入学年龄推断入学人数将产生较大误差。因此,本文以近三年小学入学学生中各年龄段学生数占总入学人数之比为基准,在后续每年入学人口预测中,以多年出生人口分别乘以对应比例并加总f人数计算中小数位均约等为1,下文同),最终数据如图2所示。 从图2可知,2019-2035年M地区小学在校生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峰值为2019年595315人,谷值为2035年500322人。从变化趋势来看,城区在校生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上升趋势较缓慢;镇区在校生数在2019-2023年持续降低,在2023-2035年持续上升;乡村在校生数总体呈下降趋势。需要指出,当前教育事业在校生数据统计以学生读书所在地为口径,而预测数据根据国家就近入学政策,将出生地视为人学地,因此2019-2022年数据受现实数据与预测数据双重影响,总计、镇区、乡村在校生数变化趋势随之出现波动。
(二)2020年脱贫攻坚与2035年教育现代化资源需求差额测算
近年来,M地区小学教育发展卓有成效,但其未来发展仍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本研究在小学在校生数预测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省级教育政策目标,进一步测算该地区教育发展现状与2020年“义务教育有保障”和2035年“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应然目标之间的资源需求差额。
1.专任教师测算
2014年《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通知》,将城、镇、乡小学三级师生比标准统一化,其中小学教职工与学生比为1:19。2015年教育部出台《中国教育监测与统计评价指标体系》,明确小学生师比计算方法为“小学生师比=小学在校生总数/小学专任教师总数”。本文在专任教师差额预测中,放宽采用1:19的师生比(小学专任教师数比小学在校生数)标准。
经测算,2020年M地区小学专任教师总需求为31004人,其中城区、镇区和乡村分别为2028人、10326人和18650人。由于地方教育部门暂未公布201 8年教育事业统计数据,下文将根据已有资料对教师数进行预测。调研得知,2016年M地区小学专任教师为25615人,近三年共补充中小学教师2802人,忽略现实补充工作的复杂性,按比例将新任教师分配到学段,则2018年M地区小学专任教师约为27483人,与2020年教师总需求相比差额达3521人,差额占比11.36%。
由此可见,M地区小学专任教师数量仍存在刚性差额且差额比例较大。近阶段,M地区教师问题仍以总量不足为主要矛盾,“引得进”“留得住”是教师补充工作的关键用力点。针对其“总量少”“补充难”的问题,所在省份计划通过贫困县义务教育编制保障工程分三期为该地区补充编内教师3000名,以切实保障该地区在教育脱贫进程中的师资需求。
必须指出,尽管上述编制保障工程可基本补足該地区现行师生比标准下的刚性差额,但该地区存在千余所乡村小规模学校(指100人以下规模的村小和教学点)的客观实际又对教师规模提出新的要求。在对另一国家级贫困县的调研中,发现该县现有乡村小规模学校103所,其中教师数和学生数分别为306人、2647人,这些学校师生比约为1:8.65。在这103所小规模学校中,学生数5人以下33所,1人1校7所,且这些学校均需配置足额教师、按100人拨付公用经费等,造成教育资源浪费。因此,可推断即使某些地区教师总量表面满足国家师生比标准,但高师生比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在实际上会超额占用教师,导致城区、镇区学校教师缺乏。这种现象标志着传统“师生比”编制测算标准对当前教育实际不适用,需要探索采用师科比、师班比、师校比来核准乡村教师需求。在教师编制不足之外,调研还发现该地区学校教师老龄化严重、年轻教师流动性较大,新增教师多向城区和镇区流动等问题。
根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建立以师资配备、生均拨款、教学设施设备等资源要素为核心的标准体系和办学条件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的要求,该地区应当重视教师资源配置的均衡性问题,即实现教师资源在城乡间、学科间的均衡。M地区多年教育统计数据显示,每年城区、镇区和乡村新增教师数极不平均。如假定教师补充工作以需求总量为标准,新任教师依过往数据中城、镇、乡配比分配,则2020年城区、镇区和乡村教师数分别应为2498人、14499人和14008人,其中乡村教师数与实际需求相差4643人。这种分配方式在短期上会导致城区、镇区、乡村出现严重的师资空间分布失衡,乡村教师短缺且补充困难,侧面印证了国家和部分学者重点关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合理性;从长期来看,现有分配方式与该地区未来城镇化背景下城区、镇区、乡村对教师资源需求变化趋势相契合,但不符合当前教育布局结构对教师资源的需求现状。
2.学校用地面积与建筑面积测算
根据《N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试行)》(下文简称《标准》)中以学校规模(班)为条件设立的弹性标准,以及M地区校均14.65班的现实数据,本文将生均用地面积标准定为26.3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