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李清照是位善于发现美、创造美的词人,从她的词中,我们不难发现,“美”是她词创作的灵魂。本文将从个性美、愁情美、情操美三个方面来论述李清照词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李清照;审美特征;个性美;愁情美;情操美
李清照是两宋之交最伟大的词作家,也是中国文学世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罗丹曾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李清照就是这样一位善于发现美,创造美的词人。综观她的词,我们不难发现,“美”是她词创作的灵魂,“美”在她词中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里,“美”在她词中所反映的抒情形象里,“美”更在她词中独特的丰富的情感里。本文将从个性美、愁情美、情操美三个方面来论述李清照词的审美特征。
一、审美特征之一:个性美
美的规律告诉我们,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不满足于现实生活所提供的原始内容,富有创造精神的作家总是希望在自己的创作中更大范围的去表现自己的艺术才华,使作品不仅内容充实,而且充满着审美特征,李清照的词就是这样的作品。李清照词以抒写“闺情”著称,她既写闺中女子的情趣,也写闺中女子的哀怨,并以细腻、柔婉之笔使其作品被推为“婉约之宗”。我们读李清照的词,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她不是在单纯地抒情,也不是在单纯地写景,甚至也不仅仅是情景交融,而是通过叙事、写景、抒情巧妙结合,塑造出中国古代妇女的优美形象,描绘出作品中女主人公的鲜明个性,这个具有个性的形象,自尊自强,富有理想,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妇女不受约束的真率个性美。
二、审美特征之二:愁情美
写“愁”的作品是李清照词的灵魂与精华[3],无论前期的“闺阁愁”,还是后期的“亡夫愁”,“愁”在词人的笔下都蕴藉着丰富的神韵,悲凉委婉,情感挚烈,给人“愁情美”的享受。李清照的愁,之所以能给人美好的享受,其主要原因是李清照极擅长写愁,她的愁用委婉纤曲的艺术手法,巧妙地表达深沉复杂的内心感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她笔下的愁,有时将愁写得有形象“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有时将愁写得有重量“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有时将愁写得有动感,“更睡家横笛,吹动浓愁”;有时将愁写得有长度,“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有时将愁写得有浓度,“怎一个、愁字了得”;有时将愁写得无限度“柔肠一寸愁千缕”等等。这些愁都形象传神,韵味幽深,从而成为后人盛传的“抒愁”佳句。
(一)愁的形象美
抽象的美总是通过具体的艺术形象美来表现的,李清照在词的创作中写“愁”,正是本着这样的艺术审美原则,把那一个个抽象的“愁”赋予了无限的生命。如《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这首词是词人所谓词“别是一家”(《词论》)理论主张较完美的体现,也正是评论者们所说的“她不向词的广处开拓,却向词的高度求精”。
(二)愁的物化美
如《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词从暮春三月景色切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这个开端不仅仅是一般的伤春,而是寓寄着词人漂泊零落,红颜迟暮的身世之恸,接着“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把南渡后的全部辛酸囊括其中,最后重筆落在“愁”字上,“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愁”本是心中之事,抽象之物,只可意会,难以捉摸,这里却通过视觉艺术形象,意想天开地将它装上小船,化为一种具体可触的实物。李清照这一写法,增加了愁的可感性,激发了读者的审美情感,提高了审美效果,突出了审美特征。
(三)愁的动态美
李清照擅长把“愁”放在人在瞬间的情感动态里抒发,大胆的倾吐内心的苦闷。如《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词人先描写人物动态,渐渐敞开思想的情怀,接着,以“花自飘零水自流”描写自然事物的动态,在此铺垫的基础上,写出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动感之愁。这里词人对“愁”的描写极其形象,人在愁苦时总是皱着眉头,这种相思之愁是无法排遣的,皱着的眉头刚刚舒展,而思绪又涌上心头,词人巧妙地捕捉“愁”字在人的情态里的这种跃动,把抒情主人公的蹙眉揪心的形象写得惟妙惟肖,使人若见其眉头刚舒展又紧蹙的样子,从而领会到她内心的绵绵痛苦。一“上”一“下”两个词用得巧妙,两者之间有着连接的关系,把“愁”字写得活灵活现。所以,它能把相思之苦的感情写得在短暂中的变化起伏,表现得极其真实形象。
(四)愁的氛围美
有时词人将愁字放在开头,为抒情主人公创造出特定的抒情氛围,以增加感情的浓度。如《醉花阴》[4]中的开头“薄雾浓云愁永昼”,主人公还未出场,环境已被愁的气氛笼罩。词人在写薄雾浓云时借愁来比拟,对室内外景物进行渲染,创造了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为后面直抒独居生活的寂寞作出铺垫。当抒情主人公真切的爱、深沉的思念、孤寂难忍的心情和恍恍惚惚的精神状态呈现以后,她的内心感情与周围的气氛自然融合起来,由愁的气氛写到愁的人,人愁物亦愁,最后形成了一个愁的世界。
(五)愁的神韵美
“愁损北人”是词人对恶势力的控诉,增强了已经形成了悲剧气氛。在这首词里李清照赋予“愁”字以力量,所以愁的审美意韵才更加丰富,范围更加扩大,表达的感情深度也更浓重,“愁”字的美学特征使作品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达到了更高的境界。从李清照的“愁”中我们看到的主人公的形象,具有坚毅的个性和积极乐观的生活热情,我们只要留意她在词作中的情绪变化,就会发现她往往在表达了悲情愁苦之后,自然地宕开一笔,作自我宽慰,以使抒写的情绪不至于过于低落,给人以期待和希望,或许,这就是李清照词“愁”的独特意蕴所在。
三、审美特征之三:情操美
李清照的咏物词,是词人自我形象的写照,更是词人人格情操的写照。诚如沈祥龙云:“咏物之作,在借物以咏性情,凡再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于其内”。李清照词中歌咏花的词作近十首,有“绿肥红瘦”的海棠,有“玉骨冰肌”的银杏,有“拥红堆雪”的落花,有“香脸半开”的寒梅,有“舒展有余清“的芭蕉,还有“向人多酝籍”的桂花,这些花都显示出独具的特性,都是词人自我品格形象的缩影。
这里每一种梅花的形象特征无一不是词人精神品格的寄托。如《满亭芳》 (小阁藏春,闲窗锁昼),词的开始用梅花难以禁受风雨的践踏,暗寓了女主人公虽然雅韵丰神,但也经受不了离别痛苦的折磨和摧残,词的最后用结句来突出梅花格调意趣高雅,赞美了一种饱经苦难折磨之后,依然孤高自傲,对人生存在信心的高尚的精神品格。这首词是李清照身世之感,词人经历了靖康之难后,受到了离别苦的折磨,承受了多种人生打击,但依旧别有风韵,表现了词人芳洁自赏的品质。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品味到了清照词不受约束的真率个性美,品味到神韵丰富的愁情美,品味到了高尚品格的情操美。
【参考文献】
[1]汤高才.唐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
[2]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3]唐圭璋.李清照词鉴赏[M].济南:齐鲁出版社,2003.
关键词:李清照;审美特征;个性美;愁情美;情操美
李清照是两宋之交最伟大的词作家,也是中国文学世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罗丹曾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李清照就是这样一位善于发现美,创造美的词人。综观她的词,我们不难发现,“美”是她词创作的灵魂,“美”在她词中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里,“美”在她词中所反映的抒情形象里,“美”更在她词中独特的丰富的情感里。本文将从个性美、愁情美、情操美三个方面来论述李清照词的审美特征。
一、审美特征之一:个性美
美的规律告诉我们,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不满足于现实生活所提供的原始内容,富有创造精神的作家总是希望在自己的创作中更大范围的去表现自己的艺术才华,使作品不仅内容充实,而且充满着审美特征,李清照的词就是这样的作品。李清照词以抒写“闺情”著称,她既写闺中女子的情趣,也写闺中女子的哀怨,并以细腻、柔婉之笔使其作品被推为“婉约之宗”。我们读李清照的词,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她不是在单纯地抒情,也不是在单纯地写景,甚至也不仅仅是情景交融,而是通过叙事、写景、抒情巧妙结合,塑造出中国古代妇女的优美形象,描绘出作品中女主人公的鲜明个性,这个具有个性的形象,自尊自强,富有理想,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妇女不受约束的真率个性美。
二、审美特征之二:愁情美
写“愁”的作品是李清照词的灵魂与精华[3],无论前期的“闺阁愁”,还是后期的“亡夫愁”,“愁”在词人的笔下都蕴藉着丰富的神韵,悲凉委婉,情感挚烈,给人“愁情美”的享受。李清照的愁,之所以能给人美好的享受,其主要原因是李清照极擅长写愁,她的愁用委婉纤曲的艺术手法,巧妙地表达深沉复杂的内心感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她笔下的愁,有时将愁写得有形象“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有时将愁写得有重量“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有时将愁写得有动感,“更睡家横笛,吹动浓愁”;有时将愁写得有长度,“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有时将愁写得有浓度,“怎一个、愁字了得”;有时将愁写得无限度“柔肠一寸愁千缕”等等。这些愁都形象传神,韵味幽深,从而成为后人盛传的“抒愁”佳句。
(一)愁的形象美
抽象的美总是通过具体的艺术形象美来表现的,李清照在词的创作中写“愁”,正是本着这样的艺术审美原则,把那一个个抽象的“愁”赋予了无限的生命。如《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这首词是词人所谓词“别是一家”(《词论》)理论主张较完美的体现,也正是评论者们所说的“她不向词的广处开拓,却向词的高度求精”。
(二)愁的物化美
如《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词从暮春三月景色切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这个开端不仅仅是一般的伤春,而是寓寄着词人漂泊零落,红颜迟暮的身世之恸,接着“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把南渡后的全部辛酸囊括其中,最后重筆落在“愁”字上,“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愁”本是心中之事,抽象之物,只可意会,难以捉摸,这里却通过视觉艺术形象,意想天开地将它装上小船,化为一种具体可触的实物。李清照这一写法,增加了愁的可感性,激发了读者的审美情感,提高了审美效果,突出了审美特征。
(三)愁的动态美
李清照擅长把“愁”放在人在瞬间的情感动态里抒发,大胆的倾吐内心的苦闷。如《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词人先描写人物动态,渐渐敞开思想的情怀,接着,以“花自飘零水自流”描写自然事物的动态,在此铺垫的基础上,写出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动感之愁。这里词人对“愁”的描写极其形象,人在愁苦时总是皱着眉头,这种相思之愁是无法排遣的,皱着的眉头刚刚舒展,而思绪又涌上心头,词人巧妙地捕捉“愁”字在人的情态里的这种跃动,把抒情主人公的蹙眉揪心的形象写得惟妙惟肖,使人若见其眉头刚舒展又紧蹙的样子,从而领会到她内心的绵绵痛苦。一“上”一“下”两个词用得巧妙,两者之间有着连接的关系,把“愁”字写得活灵活现。所以,它能把相思之苦的感情写得在短暂中的变化起伏,表现得极其真实形象。
(四)愁的氛围美
有时词人将愁字放在开头,为抒情主人公创造出特定的抒情氛围,以增加感情的浓度。如《醉花阴》[4]中的开头“薄雾浓云愁永昼”,主人公还未出场,环境已被愁的气氛笼罩。词人在写薄雾浓云时借愁来比拟,对室内外景物进行渲染,创造了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为后面直抒独居生活的寂寞作出铺垫。当抒情主人公真切的爱、深沉的思念、孤寂难忍的心情和恍恍惚惚的精神状态呈现以后,她的内心感情与周围的气氛自然融合起来,由愁的气氛写到愁的人,人愁物亦愁,最后形成了一个愁的世界。
(五)愁的神韵美
“愁损北人”是词人对恶势力的控诉,增强了已经形成了悲剧气氛。在这首词里李清照赋予“愁”字以力量,所以愁的审美意韵才更加丰富,范围更加扩大,表达的感情深度也更浓重,“愁”字的美学特征使作品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达到了更高的境界。从李清照的“愁”中我们看到的主人公的形象,具有坚毅的个性和积极乐观的生活热情,我们只要留意她在词作中的情绪变化,就会发现她往往在表达了悲情愁苦之后,自然地宕开一笔,作自我宽慰,以使抒写的情绪不至于过于低落,给人以期待和希望,或许,这就是李清照词“愁”的独特意蕴所在。
三、审美特征之三:情操美
李清照的咏物词,是词人自我形象的写照,更是词人人格情操的写照。诚如沈祥龙云:“咏物之作,在借物以咏性情,凡再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于其内”。李清照词中歌咏花的词作近十首,有“绿肥红瘦”的海棠,有“玉骨冰肌”的银杏,有“拥红堆雪”的落花,有“香脸半开”的寒梅,有“舒展有余清“的芭蕉,还有“向人多酝籍”的桂花,这些花都显示出独具的特性,都是词人自我品格形象的缩影。
这里每一种梅花的形象特征无一不是词人精神品格的寄托。如《满亭芳》 (小阁藏春,闲窗锁昼),词的开始用梅花难以禁受风雨的践踏,暗寓了女主人公虽然雅韵丰神,但也经受不了离别痛苦的折磨和摧残,词的最后用结句来突出梅花格调意趣高雅,赞美了一种饱经苦难折磨之后,依然孤高自傲,对人生存在信心的高尚的精神品格。这首词是李清照身世之感,词人经历了靖康之难后,受到了离别苦的折磨,承受了多种人生打击,但依旧别有风韵,表现了词人芳洁自赏的品质。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品味到了清照词不受约束的真率个性美,品味到神韵丰富的愁情美,品味到了高尚品格的情操美。
【参考文献】
[1]汤高才.唐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
[2]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3]唐圭璋.李清照词鉴赏[M].济南:齐鲁出版社,2003.